RDSS机载定位终端的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1602发布日期:2019-06-26 01:19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RDSS机载定位终端的安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RDSS定位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RDSS机载定位终端的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别于美国的GPS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具备RDSS卫星短报文通信功能,此项功能弥补了移动网络覆盖有盲区的缺点,并且相对于其他方式的卫星通信成本低廉,实现难度低,便于普及使用。

RDSS定位终端经过功能拓展形成专用产品后应用于无人机、直升飞机、通航飞机、滑翔机和车辆等,解决了中大型无人机、直升飞机、通航飞机和车辆等在无移动网络覆盖地区的监管。该RDSS定位终端用于无人机时,由于无人机的安装空间比较小,且RDSS定位终端需要经常拆卸和安装,RDSS定位终端不能直接安装在无人机,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专门的安装支架来安装RDSS定位终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RDSS机载定位终端的安装支架,以使RDSS机载定位终端可以灵活从支架上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RDSS机载定位终端的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下侧用于固定在机身上,连接架的上侧的两端均设置有箱体,两个所述箱体之间形成用于安装RDSS机载定位终端的安装槽,两个箱体的相对内侧均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卡条,所述卡条用于与RDSS机载定位终端侧面的插槽插接,两个箱体的相对内侧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通槽;卡扣组件,连接架的两端的箱体内各设置有一组所述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包括活动卡块和按钮,所述活动卡块滑动设于箱体的下部,活动卡块的内端具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用于与RDSS机载定位终端的侧面的卡槽卡接,卡接部对准所述通槽并能够穿过该通槽,活动卡块外端连接有支撑在该活动卡块与箱体之间第一复位弹簧,活动卡块沿上下方向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按钮设于箱体的上部,按钮的上端穿出箱体,按钮的下部设置有拔动块,所述拔动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斜面,拔动块穿入所述方孔,并且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滑动连接,拔动块的下端还连接有支撑在该拔动块与箱体之间第二复位弹簧。

RDSS机载定位终端安装在支架上的安装槽内时,安装槽两端的卡条插接在RDSS机载定位终端两侧的插槽中,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对RDSS机载定位终端进行限位,而活动卡块的卡接部卡在RDSS机载定位终端的卡槽中,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对RDSS机载定位终端进行限位,防止RDSS机载定位终端退出安装槽,从而使得RDSS机载定位终端固定在支架上,拆卸RDSS机载定位终端时,手指向下按压两端的按钮,拔动块随按钮一起向下运动,拔动块外侧的第二斜面与活动卡块的方孔的外侧的第一斜面发生相对运动,进而顶动活动卡块向外移动,使得活动卡块的卡接部退出RDSS机载定位终端的卡槽,然后向上取出RDSS机载定位终端即可,放开按钮后,按钮和活动卡块可在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位,因此,该支架能够实现RDSS机载定位终端的灵活安装和拆卸,操作非常方便。

进一步地,为了优化结构,所述箱体的相对内侧设置有两个所述卡条,两个所述卡条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通槽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部的上侧侧面为由外至内向下倾斜的斜面。采用这样的设计,RDSS机载定位终端压入安装槽时自动将卡接部顶入箱体,RDSS机载定位终端安装不需要按压按钮,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侧板,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平行设置,下连接板的长度小于上连接板的长度,所述侧板呈梯形,侧板的长底板与上连接板相连,侧板的短底板与下连接板相连。该安装支架通过下连接板与机身固定连接,由于机身的安装空间较小,因此将下连接板的尺寸设计得较小,以满足该安装支架与机身连接的空间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板的中部的两侧还连接有翼板。安装时,翼板贴在RDSS机载定位终端的底部,对RDSS机载定位终端具有支撑作用,提高RDSS机载定位终端安装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板上还设置有开口。通过设置开口,便于RDSS机载定位终端的散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器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器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RDSS机载定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RDSS机载定位终端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1表示连接架;11表示上连接板;111表示开口;12表示下连接板;13表示侧板;14表示翼板;2表示箱体;21表示卡条;22表示通槽;3表示RDSS机载定位终端;31表示插槽;32表示卡槽;4表示活动卡块;41表示卡接部;42表示第一复位弹簧;43表示方孔;44表示第一斜面;5表示按钮;51表示拔动块;52表示第二斜面;53表示第二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DSS机载定位终端的安装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卡扣组件。

支架主体包括连接架1,连接架1的下侧用于固定在机身上,连接架1的上侧的两端均设置有箱体2,两个箱体2之间形成用于安装RDSS机载定位终端3的安装槽。具体地,连接架1包括上连接板11、下连接板12和侧板13,上连接板11和下连接板12平行设置,下连接板12的长度小于上连接板11的长度,侧板13呈梯形,侧板13的长底板与上连接板11相连,侧板13的短底板与下连接板12相连,该安装支架通过下连接板12与机身固定连接,由于机身的安装空间较小,因此将下连接板12的尺寸设计得较小,以满足该安装支架与机身连接的空间需求。并且,上连接板11的中部的两侧还连接有翼板14,安装时,翼板14贴在RDSS机载定位终端3的底部,对RDSS机载定位终端3具有支撑作用,提高RDSS机载定位终端3安装的稳定性。此外,上连接板11上还设置有开口111,通过设置开口111,便于RDSS机载定位终端3的散热。

两个箱体2的相对内侧均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卡条21,卡条21用于与RDSS机载定位终端3侧面的插槽31插接,两个箱体2的相对内侧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通槽22,优选地,箱体2的相对内侧设置有两个卡条21,两个卡条21分别对称设置在通槽22的两侧。

连接架1的两端的箱体2内各设置有一组卡扣组件,卡扣组件包括活动卡块4和按钮5,活动卡块4滑动设于箱体2的下部,活动卡块4的内端具有卡接部41,卡接部41用于与RDSS机载定位终端3的侧面的卡槽32卡接,卡接部41对准通槽22并能够穿过该通槽22,活动卡块4外端连接有支撑在该活动卡块4与箱体2之间第一复位弹簧42,活动卡块4沿上下方向开设有方孔43,方孔43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斜面44,按钮5设于箱体2的上部,按钮5的上端穿出箱体2,按钮5的下部设置有拔动块51,拔动块5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斜面52,拔动块51穿入方孔43,并且第一斜面44和第二斜面52滑动连接,拔动块51的下端还连接有支撑在该拔动块51与箱体2之间第二复位弹簧53。

RDSS机载定位终端3安装在支架上的安装槽内时,安装槽两端的卡条21插接在RDSS机载定位终端3两侧的插槽31中,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对RDSS机载定位终端3进行限位,而活动卡块4的卡接部41卡在RDSS机载定位终端3的卡槽32中,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对RDSS机载定位终端3进行限位,防止RDSS机载定位终端3退出安装槽,从而使得RDSS机载定位终端3固定在支架上,拆卸RDSS机载定位终端3时,手指向下按压两端的按钮5,拔动块51随按钮5一起向下运动,拔动块51外侧的第二斜面52与活动卡块4的方孔43的外侧的第一斜面44发生相对运动,进而顶动活动卡块4向外移动,使得活动卡块4的卡接部41退出RDSS机载定位终端3的卡槽32,然后向上取出RDSS机载定位终端3即可,放开按钮5后,按钮5和活动卡块4可在第一复位弹簧42和第二复位弹簧53的作用下自动回位,因此,该支架能够实现RDSS机载定位终端3的灵活安装和拆卸,操作非常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卡接部41的上侧侧面为由外至内向下倾斜的斜面,采用这样的设计,RDSS机载定位终端3压入安装槽时自动将卡接部41顶入箱体2,RDSS机载定位终端3安装不需要按压按钮5,操作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