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收放机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80125发布日期:2019-11-29 22: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收放机翼,用于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翼支架、驱动装置、丝杆和机翼滑片组;

所述机翼支架包括顶端平台和底端,所述底端固定在所述飞行器的上表面;

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机翼支架上,所述丝杆与所述驱动装置轴线锁附;

所述机翼滑片组包括多个机翼滑片,所述多个机翼滑片上下叠加覆盖在所述顶端平台的上表面,各所述机翼滑片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各所述机翼滑片与所述丝杆轴线连接,与所述丝杆平行联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放的机翼,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机翼滑片的下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螺孔,所述丝杆的表面有螺纹,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锁附,另一端依次穿过各所述螺孔,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各所述螺孔平行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收放的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支架的所述顶端平台的上表面中间设置有一条滑槽,各所述机翼滑片的下表面设置有突起固定装置,所述突起固定装置嵌入所述滑槽,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收放的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支架的所述顶端平台的上表面在除中间之外的其他位置还设置有多条滑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收放的机翼,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机翼滑片的两端设置有卡扣,每两片上下相邻的机翼滑片通过卡扣扣合后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收放的机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壳;

所述保护壳设置于所述顶端平台的下表面,在与所述丝杆对应的位置具有向外突起,所述突起中容纳所述丝杆。

7.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收放机翼,所述自动收放机翼安装在所述无人机的上表面。

8.一种无人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收放机翼,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无人机起飞前或者起飞过程中,所述驱动装置接收飞行控制台发送的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各所述机翼滑片向所述机翼支架的顶端平台方向收缩;

当所述无人机进入飞行阶段时,所述驱动装置接收所述飞行控制台发送的第二控制指令,控制各所述机翼滑片全部展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括控制芯片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芯片的定位装置,所述飞行控制台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和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经由所述控制芯片转发给所述驱动装置,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上电后,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所述定位装置监测所述无人机与地面的距离变化;

当接收到所述飞行控制台发送的升空指令后,若所述控制芯片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没有接收到所述飞行控制台发送的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则所述控制芯片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第三控制指令,以使得所述驱动装置根据所述第三控制指令控制各所述机翼滑片向所述机翼支架的顶端平台方向收缩;

当所述控制芯片通过所述定位装置监测到所述无人机与所述地面的距离持续大于预设距离的时间超过第二预设时长时,若所述控制芯片没有接收到所述飞行控制台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则所述控制芯片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第四控制指令,以使得所述驱动装置根据所述第四控制指令控制各所述机翼滑片全部展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为卫星定位装置,或者,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无人机底部的距离传感器;

当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数量大于1时,所述控制芯片取各所述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距离值的均值,作为所述无人机与所述地面的距离。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收放机翼,涉及飞行技术领域,该自动收放机翼包括机翼支架、驱动装置、丝杆和机翼滑片组,该机翼支架包括顶端平台和底端,该底端固定在该飞行器的上表面,该驱动装置安装在该机翼支架上,该丝杆与该驱动装置轴线锁附,该机翼滑片组包括多个机翼滑片,该多个机翼滑片上下叠加覆盖在该顶端平台的上表面,各该机翼滑片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各该机翼滑片与该丝杆轴线连接,与所述丝杆平行联动。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上述自动收放机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可以减小无人机上升阻力,降低功耗。

技术研发人员:黄黎明;张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飞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1
技术公布日:2019.11.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