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寻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5478发布日期:2019-11-13 02:0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寻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交通工具失事后向外发射信号以便于运动体搜救的寻迹器。



背景技术:

飞机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飞机一旦失事、坠落在大海中,容易沉没在海底,存在失事后人员生还可能性小、搜救困难等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研发出一种可以在水面上漂浮的寻迹器,该寻迹器能够不断向外部发送搜救设备可以探测到的信号,以方便搜救人员能够快速发现;但是,现有的寻迹器无论是在失事后还是在交通工具正常行驶时,都在向外部发送信号,也就是说,当交通工具失事时,该寻迹器可能存在电能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该寻迹器在飞机失事后可持续发送信号的时间短,不利于快速搜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寻迹器,该寻迹器只有在交通工具失事坠落海中时,才会向外部发送搜救设备可以探测到的信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寻迹器,其包括:

中空的壳体;

信号发生装置,其用于向外部发射求救信号;

供电装置,其用于向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供电;

触发开关,其分别与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供电装置连接;当该寻迹器处于漂浮状态时,所述触发开关被触发,以使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

本发明的寻迹器,通过将信号发生装置和供电装置设置在中空的、可在流体中漂浮的壳体内,并在壳体内设置触发开关;由于只有当飞机或其他交通工具沉没在水中时,该寻迹器才会处于漂浮状态,而该触发开关在寻迹器处于漂浮状态时才会被触发,使信号发生装置与供电装置连接,从而使寻迹器在事故发生后才向外部发出求救信号,大大节省了其预存的电能,保证搜救信号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而且搜救人员可以根据搜救信号发出的时间,预判交通工具失事时的大概位置等信息。

在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第一凹槽;

所述触发开关包括:能在所述壳体内自由滚动的金属小球,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所述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互不接触;

当所述壳体处于漂浮状态时,所述第一凹槽处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金属小球滚动至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与所述第一、二触片接触,以使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

本发明的寻迹器,通过在壳体的内壁设有第一凹槽,并在第一凹槽内设有互不接触的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并在壳体内放置一自由滚动的金属小球;进一步通过使壳体处于漂浮状态时,第一凹槽处于壳体的底部,从而使金属小球滚到至第一凹槽内并与第一、二触片接触,使第一、触片形成通路,使信号发生装置与供电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呈长条形布置于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第一、二触片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二触片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对应。

本发明的寻迹器,通过使第一凹槽呈长条形布置于壳体内壁上,第一、二触片分别布置于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的侧壁上,并且第一、二触片的长度与第一凹槽的长度对应,从而使第一凹槽处于壳体的底部时,金属小球始终在第一凹槽内滚动,即使因海浪冲击等原因导致壳体不停地摆动,金属小球也能始终与第一、二触片接触,从而使信号发生装置持续发出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金属小球的直径。

本发明的寻迹器,通过使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金属小球的直径,从而使壳体沿垂直于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摆动时,金属小球也不会轻易地从第一凹槽脱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呈圆弧形设置,且与所述金属小球的球面相互对应。

本发明的寻迹器,通过使第一、二触片均呈圆弧形设置,并且与金属小球的球面相互对应,使金属小球与第一、二触片接触时均至少为线接触,而不是点接触,大大增强了金属小球与第一、二触片接触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设有重心稳定器,所述重心稳定器与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的第一凹槽对应设置;

当该寻迹器处于漂浮状态时,所述重心稳定器用于使所述壳体翻转,以使所述第一凹槽处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本发明的寻迹器,通过使重心稳定器与第一凹槽对应设置,使壳体处于漂浮状态时,第一凹槽始终处于壳体的底部或始终转向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重心稳定器包括一磁石,所述磁石用于对所述金属小球产生磁力。

本发明的寻迹器,其在重心稳定器内还设有磁石,该磁石不仅能够起到配重的作用,还能对因某些原因未能掉入第一凹槽的金属小球产生磁力,使其进入第一凹槽,避免寻迹器进入漂浮状态而未能发出搜救信号;而且若寻迹器在海中漂流时容易受到海浪冲击,进而使壳体产生摇晃,磁石对金属小球的吸附力还能避免金属小球不断地掉出第一凹槽,从而避免造成搜救信号的断断续续。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小球所受到的重力大于所述金属小球所受到的磁力。

本发明的寻迹器,通过使金属小球所受到的重力,大于其所受到的磁力,从而当该寻迹器从漂浮状态转为非漂浮状态时,即第一凹槽从处于壳体的底部变位处于壳体的顶部时,金属小球能够由于自身的重力而从第一凹槽中跌落,从而自动将信号发生装置与供电装置断开连接。

在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为表面光滑的圆弧面,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

本发明的寻迹器,通过使第一壳体的内壁设置成圆弧状,并且使其表面光滑,从而使壳体处于漂浮状态时,金属小球能够沿着第一壳体的内壁顺利地滑落到小孔内。

在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设置为非圆弧面。

本发明的寻迹器,通过使第二壳体的外壁设置为非圆弧面,当飞机等交通工具处于正常状态时,使该非圆弧面与交通工具内的任意一桌面或平台表面接触,即可使该寻迹器稳定地倒立放置在交通工具(倒立放置时第一区域处于第二区域的下方),信号发生装置不会消耗电能;只有在交通工具沉入水中后,交通工具内部充满水体,水体的浮力使寻迹器处于漂浮状态时,信号发生装置才会启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寻迹器的其中一个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寻迹器的另一个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寻迹器处于漂浮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寻迹器处于漂浮状态时第一凹槽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发明,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寻迹器,其包括:

中空的壳体10,其可在流体中漂浮;

信号发生装置20,其用于向外部发射搜求救信号;

供电装置30,其用于向所述信号发生装置20供电;

触发开关,其分别与所述信号发生装置20、供电装置30连接;

如图3所示,当所述壳体10处于漂浮状态时,所述触发开关被触发,以使所述信号发生装置20与所述供电装置30连接。

具体地,该壳体10采用高硬度、耐热、防腐蚀的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耐冲击、耐海水浸泡等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信号发生装置20和供电装置30均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

本实施例的寻迹器,通过将信号发生装置和供电装置设置在中空的、可在流体中漂浮的壳体内,并在壳体内设置触发开关;由于只有当飞机或其他交通工具沉没在水中时,该寻迹器才会处于漂浮状态,而该触发开关在寻迹器处于漂浮状态时才会被触发,使信号发生装置与供电装置连接,从而使寻迹器在事故发生后才发出搜救信号,大大节省了其预存的电能,保证搜救信号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而且搜救人员可以根据搜救信号发出的时间,预判交通工具失事时的大概位置等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搜救信号,可以为声信号、光信号或其他信号,其作用并不局限于搜救,也可以是用于标记位置。

具体地,如图1-3所示,所述触发开关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壁的第一凹槽13,以及在所述壳体10内自由滚动的金属小球14;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凹槽13内设有互不接触的第一触片131和第二触片132;

如图5所示,当所述壳体10处于漂浮状态时,所述第一凹槽13处于所述壳体10的底部,所述金属小球14滚动至所述第一凹槽13内并与所述第一、二触片111、112接触,以使所述信号发生装置20与所述供电装置30连接。

具体地,附图中未给出第一、二触片与信号发生装置、供电装置的连接示意图,第一、二触片可以是通过埋设在壳体内的电线与信号发生装置、供电装置进行连接,也可以是通过穿设于第一、二区域内的电线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的寻迹器,通过在壳体的内壁设有第一凹槽,并在第一凹槽内设有互不接触的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并在壳体内放置一自由滚动的金属小球;进一步通过使壳体处于漂浮状态时,第一凹槽处于壳体的底部,从而使金属小球滚到至第一凹槽内并与第一、二触片接触,使第一、触片形成通路,使信号发生装置与供电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13呈长条形布置于所述壳体10内壁上,所述第一、二触片111、112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3的长度方向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二触片111、112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凹槽13的长度对应。

本实施例的寻迹器,通过使第一凹槽呈长条形布置于壳体内壁上,第一、二触片分别布置于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的侧壁上,并且第一、二触片的长度与第一凹槽的长度对应,从而使第一凹槽处于壳体的底部时,金属小球始终在第一凹槽内滚动,即使因海浪冲击等原因导致壳体不停地摆动,金属小球也能始终与第一、二触片接触,从而使信号发生装置持续发出信号。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13的深度大于所述金属小球14的直径。

本实施例的寻迹器,通过使第一凹槽的深度大于金属小球的直径,从而使壳体沿垂直于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摆动时,金属小球也不会轻易地从第一凹槽脱出。

优选地,如图3、4所示,所述第一触片131和第二触片132呈圆弧形设置,且与所述金属小球14的球面相互对应。

本实施例的寻迹器,通过使第一、二触片均呈圆弧形设置,并且与金属小球的球面相互对应,使金属小球与第一、二触片接触时均至少为线接触,而不是点接触,大大增强了金属小球与第一、二触片接触的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1-3所示,所述壳体10上设有重心稳定器40,所述重心稳定器40与所述第一凹槽13对应设置;

当所述壳体10处于漂浮状态时,所述重心稳定器40用于使所述壳体10翻转,以使所述第一凹槽13处于所述壳体10的底部。

本实施例的寻迹器,通过使重心稳定器与第一凹槽对应设置,使壳体处于漂浮状态时,第一凹槽始终处于壳体的底部或始终转向壳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重心稳定器40包括一磁石41,所述磁石41用于对所述金属小球14产生磁力。

本实施例的寻迹器,通过在其重心稳定器内还设有磁石,该磁石不仅能够起到配重的作用,还能对因某些原因未能掉入第一凹槽的金属小球产生磁力,使其进入第一凹槽,避免寻迹器进入漂浮状态而未能发出搜救信号;而且若寻迹器在海中漂流时容易受到海浪冲击,进而使壳体产生摇晃,磁石对金属小球的吸附力还能避免金属小球不断地掉出第一凹槽,从而避免造成搜救信号的断断续续。

优选地,所述金属小球14所受到的重力大于所述金属小球所受到的磁力。

本实施例的寻迹器,通过使金属小球所受到的重力,大于其所受到的磁力,从而当该寻迹器从漂浮状态转为非漂浮状态时,即第一凹槽从处于壳体的底部变位处于壳体的顶部时,金属小球能够由于自身的重力而从第一凹槽中跌落,从而自动将信号发生装置与供电装置断开连接。

具体地,所述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壁为表面光滑的圆弧面,所述第一凹槽13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壁上。

本实施例的寻迹器,通过使第一壳体的内壁设置成圆弧状,并且使其表面光滑,从而使壳体处于漂浮状态时,金属小球能够沿着第一壳体的内壁顺利地滑落到小孔内。

具体地,所述第二壳体12的外壁设置为非圆弧面。

本实施例的寻迹器,通过使第二壳体的外壁设置为非圆弧面,当飞机等交通工具处于正常状态时,使该非圆弧面与交通工具内的任意一桌面或平台表面接触,即可使该寻迹器稳定地倒立放置在交通工具(倒立放置时第一区域处于第二区域的下方),信号发生装置不会消耗电能;只有在交通工具沉入水中后,交通工具内部充满水体,水体的浮力使寻迹器处于漂浮状态时,信号发生装置才会启动。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竖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如没有另外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该寻迹器既可以在飞机上使用,也可以在例如汽车等其他交通工具上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