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集成的排流装置的机舱模块和具有机舱模块的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2916发布日期:2020-05-26 16:0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具有集成的排流装置的机舱模块和具有机舱模块的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集成的排流槽的机舱模块、以及一种具有这种机舱模块的飞行器。



背景技术:

在飞行器中,可能很容易导致在飞行器的外蒙皮附近形成冷凝水。尤其在机舱模块与飞行器的外蒙皮之间的区域中以及在与所述外蒙皮连接的、非隔热的构件处可能形成并且积聚冷凝水。由于飞行器机身的截面轮廓并且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还有相邻的机舱模块的截面轮廓倾斜于水平平面或竖直平面延伸,因此试图在不使冷凝水进入飞行器机舱的乘客区域中的情况下收集并导出冷凝水。

因此,在例如位于行李架的朝向飞行器的外蒙皮的外侧面上安置有毛毡带或毛毡垫。例如,毛毡带沿上边缘(平行于行李架的纵向方向或飞行器的x轴)并且沿侧边缘(垂直于所述行李架的纵向方向或平行于飞行器的y轴)被安置在行李架的上部的和后部的外侧面上。这些毛毡带可以接收冷凝水并且在稍后的某个时间点(例如当飞行器处于地面上时)再次排出冷凝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基本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舱模块,所述机舱模块使通过简单的构造高效地排出冷凝水成为可能。此外,本发明的基本目的还在于,给出一种具有这种机舱模块的飞行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机舱模块,其中所述机舱模块包括区段,所述区段在所述机舱模块的已安装状态下具有指向上的表面,其中所述区段的指向上的表面包括集成的排流槽。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机舱模块包括如下区段,所述区段在所述机舱模块的已安装状态下具有指向上的表面。指向上的表面形成所述机舱模块的外侧面,所述外侧面朝向飞行器机身并且尤其朝向所述飞行器的外蒙皮。“指向上”意味着:在所述机舱模块的已安装状态下,冷凝水可以滴落或流到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的外侧面上,并且冷凝水至少可以停留在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的外侧面上或沿所述外侧面流动。换言之,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的外侧面上的垂直方向沿正的z轴方向(沿竖直方向)指向。在此,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可以以垂直于z轴的方式布置,即平行于x轴和/或y轴(平行于水平方向)。

在设计方案中,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形成平坦的平面。替代性地或至少部分地,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也可以具有曲率。

在替代性的或附加的设计方案中,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具有倾斜地指向上的表面。倾斜的走向可以相对于水平平面或竖直平面来观察。换言之,在已安装到所述飞行器中的状态下并且在所述飞行器的截面中观察,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具有相对于水平方向(所述飞行器的y轴)以及相对于竖直方向(所述飞行器的z轴)在0°与90°之间的角度。

此外,所述区段的(倾斜地)指向上的表面包括集成的排流槽。“集成的”在此意味着,所述排流槽在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的材料中和/或在所述材料上形成,因此所述排流槽不是独立的构件。当然,在所述区段的指向上的表面中和/或在所述区段的指向上的表面上也可以集成有多个排流槽。

由于省去了耗费时间地安置毛毡带或毛毡垫,集成的排流槽允许将所述机舱模块更容易地安装到飞行器中。同样也可以节省所述毛毡带或毛毡垫的重量。当将所述冷凝水从所述飞行器中排出并且因此在飞行期间不必运输所述毛毡带或毛毡垫中的冷凝水时,可以实现额外的重量节省。

在设计方案变体中,所述排流槽(或所述排流槽中的各个排流槽)是以凹陷部的形式在所述机舱模块区段的表面中形成的。替代性地或附加地,所述排流槽(或所述排流槽中的各个排流槽)是以隆起部的形式在所述机舱模块区段的表面上形成的。所述隆起部(例如突出的肋)特别适合具有小的壁厚度的机舱模块。

所述排流槽尤其设置在所述机舱模块的外侧面上,即所述机舱模块的朝向飞行器机身(尤其飞行器的外蒙皮)的外侧面上,从而使得在这个区域内形成的冷凝水能够沿所述机舱模块的外侧面流动并且收集在所述排流槽中。这能够实现在无需额外的构件(例如毛毡带)的情况下可靠地收集和导出冷凝水。此外,由于不必安置呈毛毡带或排流槽的形式的额外的构件,因此可以更快地并且更成本有效地制造所述机舱模块。

所述凹陷部和/或隆起部例如可以具有三角形的、矩形的或弯曲的截面。在任何情况下,所述凹陷部具有如下位置,所述位置(相对于所述水平方向)低于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的所设想的、连续的表面。换言之,所述凹陷部(关于所述机舱模块的已安装状态)在截面中具有至少一个如下位置,所述位置低于不具有凹陷的机舱模块区段的所设想的、连续的外侧面。隆起部在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的所设想的、连续的表面上方抬升,从而使得在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的指向上的表面上流动的冷凝水被所述隆起部截获并且沿(排流槽中的)所述隆起部继续流动。

在设计方案变体中,所述机舱模块的至少一个区段可以是由可塑性变形的塑料形成的。在此,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可以由如下塑料形成,所述塑料在所述塑料固化之前是能够成形的并且在所述塑料固化之后在正常的温度条件和压力条件下不再能够变形;或替代性地由如下塑料形成,所述塑料在固化(制造塑料)之后(例如在较高的温度和/或提高的压力对所述塑料产生影响的情况下)还能够塑性地变形。

在另一设计方案变体中,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可以具有夹层结构。在生产所述夹层结构期间,这个夹层结构可以借助对应的成型模具或对应的形状得到表面结构,所述表面结构包括在所述表面中/在所述表面上的排流槽(凹陷部和/或隆起部)。替代性地,可以使所述夹层结构首先适配于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的外部形状,并且随后借助对应的成型模具将所述排流槽(凹陷部和/或隆起部)引入/施加到所述机舱模块区段的表面中/所述机舱模块的表面上。例如,在所述机舱模块区段的表面(仍然)能够变形期间,可以将具有所述排流槽的逆向形状的成型模具压到所述机舱模块区段的表面上。

在另一设计方案变体中,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可以是由纤维增强的塑料制成的。为了使所述机舱模块区段成型,可以将所谓的预浸料(半成品)安置到其上布置有所述排流槽的逆向形状的成型模具或成型元件上。通过施加热和压力可以使所述机舱模块区段固化,其中将所述排流槽集成在所述机舱模块区段的表面中/集成在所述表面上。

替代性地,所述排流槽也可以通过从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中移除材料(凹陷部)和/或通过在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上施加材料来制造。所述排流槽例如可以借助于铣销工具(凹陷部)在所述机舱模块的外侧面的表面中制造,和/或借助于喷射(隆起部)与所述机舱模块的材料连接的材料在所述机舱模块的外侧面的表面上制造(尤其在注塑法和基于片状模塑料的方法中,隆起部可以很好地集成到所述表面中)。根据所述机舱模块的材料,还必须以对水密封的方式(例如通过施加不透水层)来设计所述机舱模块区段的表面。由此,也可以改装现有的机舱模块。

在替代性的或附加的设计方案变体中,所述排流槽如此布置在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中,使得所述排流槽在所述机舱模块的已安装状态下具有落差并且在出口位置处终止。因此,所述出口位置形成所述排流槽的落差的最低点。在此,所述排流槽具有线性的走向,或者替代性地也具有弯曲的走向,其中所述排流槽的每个位置直至所述出口位置具有落差。在如下机舱模块的情况下,所述机舱模块的具有排流槽的区段在已安装状态下是水平地布置的,所述排流槽的深度/高度也可以改变,从而由于所述排流槽的不同的深度/高度而产生落差,由此水可以流出。

在另一设计方案变体中,所述区段的(倾斜地)指向上的表面包括两个排流槽。在此,所述排流槽中的各个排流槽可以从共用的最高位置向各自的出口位置延伸,其中所述出口位置中的各个出口位置都处于所述机舱模块的侧面上。替代性地,所述排流槽中的各个排流槽可以从相应的最高位置向共用的出口位置延伸。这个共用的出口位置可以居中地处于所述机舱模块的两个侧面之间或者替代性地与中心偏移地(不对称地)布置。

所述排流槽(凹陷部和/或隆起部)可以被确定尺寸成使其正好(仍然)可以将所设想的、所产生的冷凝水输送出去。因此,所述排流槽/凹陷部/隆起部可以具有介于3与15mm之间、优选介于3与10mm之间的宽度,并且特别优选具有5mm的宽度。所述排流槽/凹陷部/隆起部的深度可以选择为介于3与5mm之间、优选介于3与10mm之间并且特别优选5mm。

在另一设计方案变体中,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可以具有多个并排延伸的排流槽。所述排流槽例如可以彼此平行并且间隔开地延伸。这能够实现使所述排流槽的宽度和/或深度保持得较小,这是因为所述排流槽仅须接收所述排流槽与位于其上方的相邻排流槽之间的所述表面的冷凝水并将其输送出去。

在另一设计方案变体中,所述排流槽通入流出漏斗中。为此,所述排流槽可以具有如下区段,所述区段从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的其余表面取下或去除并且通向所述流出漏斗。所述排流槽的这个区段同样可以集成在所述机舱模块中,即与所述机舱模块的其余区段一体式地制成。替代性地,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也可以如此成型,使得在所述排流槽的出口位置处存在有突出部,从而使得当所述机舱模块安装在所述飞行器中时,所述排流槽可以在所述出口位置处被布置在所述流出漏斗的上方或其中。

替代性地或附加地,所述排流槽可以通入流出软管或流出管道中。所述流出软管或所述流出管道例如可以被布置在所述排流槽的出口位置处。为此,所述流出软管或所述流出管道同样可以集成在所述机舱模块中或者作为所述机舱模块上的单独的构件被紧固(例如粘合、焊接或另外以对水密封的方式紧固)在所述出口位置处。在示例性的设计方案中,所述流出软管或流出管道通入流出漏斗中。

例如在将隔离层、管线和其他元件安置在所述飞机的外蒙皮期间,这能够实现在所述飞行器的第一扩展步骤中布置流出漏斗。在此,所述流出漏斗可以已布置在所述飞行器机身的如下位置处,所述位置对应于所述排流槽和/或所述流出软管的出口位置的稍后的位置。随后,仅须将所述机舱模块紧固在飞行器机身上,由此建立所述排流槽与所述流出漏斗的流体连接。所述流出漏斗本身可以连接到所述飞行器的集水系统,其中所收集的水要么在所述飞行器中(再次)使用,要么从所述飞行器中排出。

在不同的设计方案变体中,所述机舱模块可以为行李架、顶部嵌板和/或侧壁嵌板。所述行李架可以是布置在乘客座椅上方的行李架。替代性地或附加地,可以涉及位于方形体(机上厨房、卫生间、柜子等)的上部区域中的行李架或其他的储存舱。顶部嵌板或侧壁嵌板可以布置在所述飞行器的任何位置处,例如在窗户、飞行器门、紧急出口等的上方。

在另一设计方案中,行李架可以具有向上界定所述行李架的、包括所述区段的顶壁。此外,所述行李架可以具有侧向界定所述行李架的至少一个侧壁和布置在所述侧壁上的排流轮廓件。布置在所述侧壁上的排流轮廓件用于收集两个机舱模块(在此行李架)之间的冷凝水。最后,所述行李架也还可以具有前盖板,所述前盖板被配置成用于封闭所述行李架的开口。

所述排流轮廓件可以被集成在所述侧壁中和/或被集成在其上,即与所述侧壁以一体式地制成。所述排流轮廓件具有槽形的截面。所述排流轮廓件例如可以具有u形、j形、三角形、半圆形或类似形状的截面。

替代性地或附加地,布置在所述侧壁中/布置在所述侧壁处的排流轮廓件可以通入流出漏斗或流出软管中。在此,可以是单独的流出漏斗或流出软管。替代性地,也可以使用接收排流槽的水的同一流出漏斗或流出软管。因此,可以以节省重量的方式截获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的冷凝水和两个机舱模块之间的空间的冷凝水。

在另一设计方案变体中,所述机舱模块还可以包括在所述排流轮廓件上方布置在行李架的侧壁处的毛毡带。这个毛毡带能够实现收集所述飞行器的外蒙皮或所述飞行器的主结构与两个相邻的机舱模块之间的空间中的冷凝水,并且同时能够实现使这个空间相对于客舱密封。所述毛毡带例如可以防止所述两个相邻的机舱模块之间的冷凝水溢出到客舱中。

此外,一种飞行器包括根据上述设计方案的至少一个机舱模块。

此外,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可以大体上平行于所述飞行器的外蒙皮延伸。换言之,所述机舱模块如此制成并且布置(并紧固)在所述飞行器中,使得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平行于所述飞行器的外蒙皮延伸。这能够实现在所述飞行器的外蒙皮与机舱模块之间的均匀地设定尺寸的空间。

附图说明

现在借助示意性的附图详细解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意性并且透视性地示出呈行李架形式的机舱模块;

图2示意性并且透视性地示出具有另一设计方案的排流槽的、呈行李架形式的机舱模块:

图3示意性并且透视性地示出图1中的机舱模块的另一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沿图3中的剖线iv-iv的、机舱模块的一个区段的排流槽的不同截面;

图5示意性示出图3中细节v-v的流出漏斗的侧视图;以及

图6示出飞行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所示的机舱模块10具有区段11,所述区段在机舱模块10已安装到飞行器1(图6)中的状态下具有指向上的表面20。在图1中示例性地示出行李架10,其中向上界定所述行李架的顶壁形成所述机舱模块的区段11。此外,所述行李架具有前盖板12,所述前盖板被配置成用于封闭行李架10的开口。最后,还提供行李架10的侧向界定的侧壁13以及底部(未示出)。

机舱模块10的区段11同样可以是飞行器1的内饰的顶部嵌板或侧壁嵌板的一部分。替代性地或附加地,机舱模块10的区段11也可以是飞行器方形体(未示出)中的储存舱的一部分。

机舱模块10的区段11的指向上的面20包括排流槽21。如图1中所示,排流槽21如此布置在机舱模块区段11中和/或如此布置在其上,使得排流槽21在机舱模块10的已安装状态下具有落差。在此,机舱模块区段11的指向上的表面20包括多个排流槽21(例如两个排流槽21),这如图1所示。在另一设计方案变体中,如图2中所示,机舱模块区段11可以具有单独的排流槽21。

排流槽21中的各个排流槽从最高位置23向出口位置24延伸,其中在最高位置23与出口位置24之间形成了落差。由此,在机舱模块区段11的表面20上在所述排流槽上方收集的冷凝水可以流入(或由此被截获到)排流槽21中并且由于所述落差流向出口位置24。在图1中所示的设计方案变体中,排流槽21具有共用的最高位置23并且在机舱模块10的侧面13处分别具有出口位置24。当然,排流槽21也可以具有相反的落差(未示出),其中排流槽21中的各个排流槽在机舱模块10的侧面13上具有最高点,并且两个排流槽21具有共用的出口位置24。同样地,多个排流槽21也可以并排布置在机舱模块区段11的表面20上(同样未示出)。

图3示出图1中的机舱模块10的另一视图。其中还示出流出漏斗50以及可选的流出软管51。流出漏斗50可以被紧固在飞行器1(所述飞行器机身)的主结构处,从而使得在安装机舱模块10时将排流槽21的出口位置24或连接到出口位置24的流出软管51布置在流出漏斗50的上方和/或布置在其中。由此,可以经由流出漏斗50排出在排流槽21中所收集的水,而不必在安装机舱模块10之后提供额外的导水元件。

此外,机舱模块10可以具有布置在机舱模块10的侧壁13的侧面上的排流轮廓件22。这个排流轮廓件22能够实现导出两个机舱模块10之间的冷凝水。排流轮廓件22同样可以通入流出漏斗50或流出软管51中,其中可以是单独的流出漏斗50,或者可以是排流槽21所连接的同一流出漏斗50。

除排流轮廓件22之外或替代于所述排流轮廓件,在两个相邻的机舱模块10之间可以布置有织物。织物带30例如可以以毛毡带30的形式布置在两个相邻的机舱模块10之间。这个织物带用于在机舱模块10之间进行密封并且此外用于接收冷凝水。在设计方案中,毛毡带30的端部可以与排流槽21通入同一流出漏斗50。因此,例如当超过毛毡带30的可能的饱和度时,冷凝水可以从那里流出,所述冷凝水可以在毛毡带30中在流出漏斗50的方向上运动并且在此期间不会由于蒸发而被输出。

图4示意性示出沿图3中的剖线iv-iv的、机舱模块10的区段11的排流槽21的不同截面。

机舱模块10的区段11的突出之处在于,所述区段大体上平行于飞行器1的外蒙皮2延伸。在此,“大体上平行地”意味着,机舱模块10的区段11要么正好平行于外蒙皮延伸,要么至少具有与飞行器1的外蒙皮2的曲率相似的取向。因此,机舱模块10的区段11形成平坦的平面,所述平面是对应于飞行器1的外蒙皮2倾斜地布置的,这如图4a所示。当然,机舱模块10的区段11也可以具有弯曲的表面20,其中机舱模块10的已安装状态下这个表面可以被布置成可选地平行于飞行器1的外蒙皮2。

在图4中示例性地示出了表面20中呈凹陷部形式的排流槽21。因此,排流槽21被集成在机舱模块区段11的指向上的表面20中。所述排流槽也可以至少区段式地(在所述排流槽的纵向方向上)成形为隆起部(未示出)。所述隆起部可以由表面20的材料形成,从而使得所述隆起部也被集成在机舱模块区段11的指向上的表面20中。所述凹陷部或隆起部(排流槽21)可以具有矩形的截面(图4a)、弯曲的截面(图4b)或三角形的截面(图4c)。当然,排流槽21可以具有另外的截面(例如具有凹陷部和隆起部的多边形或s形)或由所示出的截面组合成的形状。在任何情况下,凹陷部21在机舱模块10的已安装状态下所具有的位置低于机舱模块区段11的所设想的、连续的表面20的位置,而隆起部在机舱模块10的已安装状态下所具有的位置在机舱模块区段11的所设想的、连续的表面20的上方(高于所述表面)。

为了制造排流槽21,可以在制造机舱模块10的区段11时通过对机舱模块区段11的表面20对应地造型来将这个排流槽集成到该区段中。因此,排流槽21可以独立于机舱模块10的(与表面20的外表面相反的)内表面来形成,这如在图4a和图4c中示意性地示出。替代性地,随后也可以(例如在热和压力的影响下)将排流槽21引入机舱模块区段11中。在此,机舱模块10的内表面也可以如已在图4b中示意性示出的那样变形。与图4b相反地示出的隆起部可以以相同的方式由内向外形成。

图5示意性示出图3中细节v-v的流出漏斗50的侧视图。在此,流出漏斗50例如可以布置在飞行器机身的结构构件3处,所述结构构件在图5中示例性地示出为隔框3。在安装机舱模块10并将其紧固在所述飞行器机身上时,排流槽21的出口位置24和/或流出软管51可以通入流出漏斗50中,如这已在图5中示意性地示出。由此,可以简单并且快速地建立排流槽21与排水系统的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