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器与运载仓的对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7806发布日期:2020-06-30 19:4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行器与运载仓的对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设计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飞行器与运载仓的对接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立体交通技术的进步,具备运载功能的低空飞行器(如飞行汽车)已经成为发展趋势。这种低空飞行器主要应用在城市低空环境,其在降落过程中与地面的缓冲距离很短,如何安全平稳降落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关注焦点之一。

为了降低降落伞绳本身的负重,运载仓和飞行器可分离式的运载飞行器概念逐渐出现,正常飞行情况下,飞行器和运载仓通过对接机构相连形成整体,飞行器携带运载仓进行货物或者乘客的运输,而一旦遇到特殊情况需要紧急降落时,飞行器与运载仓之间的对接机构可以脱开,运载仓通过降落伞实现平稳降落,飞行器可滑翔至无人区降落。

可分离式运载飞行器概念的出现使得降落伞的伞绳仅需承载运载仓的重量,无需同时承载飞行器的重量,降落伞伞绳的可靠性因此得到保障,然而,如何提供适宜的对接机构,以保证飞行器和运载仓方便的对接和分离依然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行器与运载仓的对接机构,以便能够保证飞行器与运载仓方便的对接和分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飞行器与运载仓的对接机构,包括:

设置在所述飞行器和所述运载仓任意一者上的对接腔体;

设置在所述飞行器和所述运载仓另外一者上的对接凸台,所述对接凸台能够嵌入到所述对接腔体内;

设置在所述对接腔体内的第一锁止件;

设置在所述对接凸台上,并与所述第一锁止件配合的第二锁止件,其中,所述第一锁止件和所述第二锁止件均为能够伸缩的主动锁止件;

所述对接凸台的外形与所述对接腔体的内腔形状一致;

所述第一锁止件和所述第二锁止件均为锁止钩,所述锁止钩伸出时相互扣合实现锁止,所述锁止钩缩回时实现分离;或者所述第一锁止件和所述第二锁止件中的一者为锁止钩,另外一者为锁止板,所述锁止板上设置有于所述锁止钩对应的锁止孔。

优选的,所述对接腔体设置在所述运载仓的顶部,所述对接凸台设置在所述飞行器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对接腔体兼做用于容纳降落伞的伞仓,且所述降落伞内置在所述对接腔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对接腔体的内腔的横截面呈矩形,且所述对接腔体的内壁上还转动设置有用于封盖所述降落伞的盖板。

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飞行器与运载仓的对接机构中,飞行器与运载仓通过对接凸台和对接腔体实现整体定位,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中的主动锁止件伸出,通过第一锁止件与第二锁止件的配合实现相互锁止,防止飞行器与运载仓脱离;当飞行器与运载仓需要分离时,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中的主动锁止件缩回,锁止状态解除,从而实现飞行器与运载仓的顺利脱离。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中所公开的对接机构能够实现飞行器与运载仓对接过程中的快速定位和锁止,以及在分离过程中快速方便的解锁并实现飞行器与运载仓的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运载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运载仓与所述飞行主体对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对接凸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对接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对接台与对接腔体的卡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运载仓从飞行器上分离后的下落过程示意图。

其中,1为飞行器,2为运载仓,11为对接凸台,12为锁止凹槽,21为对接腔体,22为盖板,23为锁止凸起,24为降落伞包。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飞行器与运载仓的对接机构,以便能够保证飞行器与运载仓方便的对接和分离。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飞行器与运载仓的对接机构,包括对接腔体21、对接凸台11、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对接腔体21设置在飞行器1和运载仓2任意一者上,对接凸台11设置在飞行器1和运载仓2另外一者上,对接凸台11与对接腔体21相互配合,并且对接凸台11能够嵌入到对接腔体21中,第一锁止件设置在对接腔体21内,第二锁止件设置在对接凸台11上,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相互配合以实现飞行器1与运载仓2的对接锁止,并且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中至少有一者是能够伸缩的主动锁止件。

飞行器1与运载仓2通过对接凸台11和对接腔体21实现整体定位,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中的主动锁止件伸出,通过第一锁止件与第二锁止件的配合实现相互锁止,防止飞行器1与运载仓2脱离;当飞行器1与运载仓2需要分离时,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中的主动锁止件缩回,锁止状态解除,从而实现飞行器1与运载仓2的顺利脱离。

不难理解的是,只要是对接凸台11能够嵌入到对接腔体21内即可实现飞行器1和运载仓2在对接过程中的基本定位,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接精度和对接效率,本实施例中的对接凸台11的外形与对接腔体21内腔的形状一致,并且对接凸台11的尺寸与对接腔体21的内腔适配。

在一种实施例中,对接腔体21设置在运载仓2的顶部,对接凸台11设置在飞行器1的底部,如图1和图2中所示,当然,对接腔体21也不限于设置在运载仓2的底部,例如根据运载仓2的实际形状,对接腔体21也可设置在运载仓2的侧面,对接凸台11设置在飞行器1上与对接腔体21相对应的位置即可;除此之外,也可以将对接腔体21设置在飞行器1上,将对接凸台11设置在运载仓2上,在该种方案中,作为最优的方式是将对接腔体21设置在飞行器1的底部,将对接凸台11设置在运载仓2的顶部。

主动锁止件可以为锁止柱或者锁止钩,与锁止柱相配合的结构通常为锁止槽,与锁止钩相配合的通常为锁止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止件具体为主动锁止件,第一锁止件为能够伸出和缩入对接腔体21内壁中的锁止凸起23,如图5和图6中所示,第二锁止件为开设在对接凸台11上并且与锁止凸起23对应的锁止凹槽12,如图4和图6中所示。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锁止凸起23为环绕对接腔体21内壁一周的条状凸起,如图5中所示,相应的,锁止凹槽12为环绕对接凸台11一周的条状凹槽(或称为环状凹槽)。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将锁止凸起23设置为多个,并且锁止凸起23沿对接腔体21内壁的周向间断布置,与此对应的,锁止凹槽12也应当设置多个,并且锁止凹槽12沿对接凸台11的周向间断布置。

能够驱动锁止凸起23伸出和缩回的驱动机构并不局限于一种,例如采用电动推杆来驱动锁止凸起23实现伸出和缩回;也可使丝杠滑块机构中的滑块与锁止凸起23相连,从而实现锁止凸起23的伸出和缩回,甚至还可以采用微型活塞缸(气缸或油缸)来驱动锁止凸起23实现伸出和缩回。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锁止件为主动锁止件,第一锁止件为开设在对接腔体21内壁上的锁止凹槽12,第二锁止件为能够伸出和缩入对接凸台11内,并且与锁止凹槽12相对应的锁止凸起23。

除此之外,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均可以为主动锁止件,例如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均为锁止钩,锁止钩伸出时相互扣合实现锁止,锁止钩缩回时实现分离;或者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中的一者为锁止钩,另外一者为锁止板,锁止板上设置有与锁止钩对应的锁止孔。

请参考图5,为了进一步扩展对接腔体21功能,本实施例中的对接腔体21兼做用于容纳降落伞的伞仓,并且降落伞内置在对接腔体21的底部,这使得整个对接机构可以进一步提供降落伞的安放空间,将传统的降落伞容纳腔和对接机构合二为一,使飞行器和运载仓对接后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得到了精简,外观也同时得到了美化。

对接腔体21的内腔形状并不受限制,考虑到生产和制造上的便利性,本实施例中的对接腔体21的内腔横截面呈矩形,如图5中所示,降落伞通常被收纳于降落伞包24内,为了能够保护降落伞包24,本实施例中还在对接腔体21的内壁上转动设置有用于封盖降落伞包24的盖板22,盖板22具体可以为两个,两个盖板22通过合页铰接安装在对接腔体21的内壁上,从而形成对开门形式,如图5中所示。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