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落架落震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2832发布日期:2020-06-23 21:24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落架落震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起落架落震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起落架落震试验是起落架设计工作的关键环节,通过试验模拟飞机着陆时起落架的真实运动状态,调节缓冲器填充参数,提高缓冲效率,检查起落架刚度和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飞机着陆时机轮必须达到预定转速,同时四个机轮存在不同步着陆的工况,因此起落架姿态必须可调整,这就对皮带传动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放装置用于对下吊篮的抓取、提升和投放,该动作是落震实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保证投放装置对中性,实现对下吊篮的精准抓取对最终实验数据十分重要。目前实验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实现传动皮带长度可调较为困难,投放装置的对中性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起落架落震试验装置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落架落震试验装置,该落震试验装置设有带轮调整机构,带轮与飞机机轮的中心距可调,以适应起落架不同姿态;所述上吊篮周围安装可调整间隙的导向滚轮,以保证投放装置的对中性,实现对下吊篮的精准夹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落架落震试验装置,其包括立柱、上吊篮、导向滚轮机构、投放装置、下吊篮以及带轮调整机构,所述上吊篮周围螺接滚轮支架,滚轮支架上安装有导向滚轮,可调整上吊篮与立柱之间的间隙;所述投放装置设置于上吊篮下部,与上吊篮采用螺栓连接;所述带轮调整机构靠螺栓连接在下吊篮底部,可以调整机轮与带轮的中心距,同时带轮调整机构可以给机轮提供预转速。

所述导向滚轮机构包括上楔形体、下楔形体、调整螺栓、调整垫片、销轴以及滚轮,滚轮与上楔形体之间靠销轴连接,调整螺栓上装有调整垫片,调整垫片的增加或减少带动上楔形体沿斜面上下移动,实现导向滚轮的间隙调整。

所述投放装置设置于上吊篮下部,与上吊篮采用螺栓连接,通过导向滚轮的间隙调整,保证上吊篮的对中性,实现对下吊篮的精准夹紧。

所述带轮调整机构包括液压马达、马达机架、马达托盘、主动轮、驱动轮、v带组成。所述液压马达带动主动轮,主动轮靠v带传递给驱动轮,驱动轮与飞机机轮靠螺栓连接,最终实现机轮的转动。

优选地,上楔形体与下楔形体之间沿斜面上下滑动来实现导向滚轮的间隙调整。

优选地,马达机架设有卡槽和直线导轨,使马达托盘能沿导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

优选地,液压马达与马达托盘采用螺栓连接,马达托盘边缘装入机架卡槽内,与液压马达一起上下移动,实现机轮与带轮的中心距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起落架落震试验装置上吊篮周围安装可调整间隙的导向轮机构,保证上吊篮的对中性,实现对下吊篮的精准夹紧;带轮调整机构可调整带轮与飞机机轮的中心距,改变皮带长度适应起落架不同姿态,提高工作效率和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落震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向滚轮机构示意图;

图3为带轮调整机构示意图;

图4为马达机架部分示意图;

附图中的部分附图标记如下:

图1中,1-立柱、2-上吊篮、3-导向滚轮机构、4-投放装置、5-下吊篮、6-带轮调整机构。

图2中,31-上楔形体、32-下楔形体、33-调整螺栓、34-调整垫片、35-滚轮、36-销轴。

图3中,61-主动轮、62-驱动轮、63-v带。

图4中,64-液压马达、65-马达托盘、66-马达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起落架落震试验装置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起落架落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上吊篮2、导向滚轮机构3、投放装置4、下吊篮5以及带轮调整机构6,所述上吊篮2周围螺接导向滚轮机构3,可调整上吊篮2与立柱1之间的间隙;所述投放装置4设置于上吊篮2下部,与上吊篮2采用螺栓连接;所述带轮调整机构6靠螺栓连接在下吊篮5底部,可以调整机轮与带轮的中心距。

导向滚轮机构3包括上楔形体31、下楔形体32、调整螺栓33、调整垫片34、滚轮35以及销轴36,滚轮35与上楔形体31之间靠销轴36连接,调整螺栓33上装有调整垫片34,调整垫片34的增加或减少带动上楔形体31沿斜面上下移动,实现导向滚轮机构3的间隙调整。

投放装置4设置于上吊篮2下部,与上吊篮2采用螺栓连接,通过导向滚轮机构3的间隙调整,保证上吊篮2的对中性,实现对下吊篮5的精准夹紧。

带轮调整机构6包括主动轮61、驱动轮62、v带63、液压马达64、马达机架65以及马达托盘66组成。液压马达64带动主动轮61,主动轮61靠v带63传递给驱动轮62,驱动轮62与飞机机轮靠螺栓连接,最终实现机轮的转动。液压马达64与马达托盘66采用螺栓连接,马达机架66设有卡槽和直线导轨,使马达托盘65能沿导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调整机轮与带轮的中心距,改变皮带长度适应起落架不同位置姿态。



技术特征:

1.一种起落架落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立柱(1)、上吊篮(2)、导向滚轮机构(3)、投放装置(4)、下吊篮(5)以及带轮调整机构(6),所述上吊篮(2)周围螺接导向滚轮机构(3),可调整上吊篮(2)与立柱(1)之间的间隙;所述投放装置(4)设置于上吊篮(2)下部,与上吊篮(2)采用螺栓连接;所述带轮调整机构(6)靠螺栓连接在下吊篮(5)底部,可以调整机轮与带轮的中心距,同时带轮调整机构(6)可给机轮提供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落架落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滚轮机构(3)包括上楔形体(31)、下楔形体(32)、调整螺栓(33)、调整垫片(34)、滚轮(35)以及销轴(36),滚轮(35)与上楔形体(31)之间靠销轴(36)连接,调整螺栓(33)上装有调整垫片(34),调整垫片(34)的增加或减少带动上楔形体(31)沿斜面上下移动,实现导向滚轮机构(3)的间隙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落架落震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调整机构(6)包括主动轮(61)、驱动轮(62)、v带(63)液压马达(64)、马达托盘(65)、马达机架(66)组成,所述液压马达(64)带动主动轮(61),主动轮(61)靠v带(63)传递给驱动轮(62),驱动轮(62)与飞机机轮靠螺栓连接,最终实现机轮的转动,液压马达(64)与马达托盘(65)采用螺栓连接,马达机架(66)设有卡槽和直线导轨,使马达托盘(65)能沿导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调整机轮与带轮的中心距。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落架落震试验装置,所述落震试验装置包括:立柱、上吊篮、导向滚轮、投放装置、下吊篮、带轮调整机构。所述上吊篮周围安装可调整间隙的导向滚轮,以保证投放装置对中性,实现对下吊篮的精准抓取。所述下吊篮下部安装带轮调整机构,带轮与飞机机轮的中心距可调,改变皮带长度以适应起落架不同位置姿态,同时带轮调整机构可给机轮提供预转速。该落震试验装置结构紧凑,提高工作效率和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富刚;李超;尹燕斌;田纬;乔子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燕山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9.05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