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方向舵运输翻转安装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1326发布日期:2020-08-05 00:56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机方向舵运输翻转安装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零部件运输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方向舵运输翻转安装车。



背景技术:

飞机方向舵是控制飞机飞行方向的重要部件,在生产现场飞机方向舵由零件车间交付部装,分级机方向舵通常平放在单独设计的运输车上,通过运输车将飞机方向舵运输到与飞机垂尾对合的指定地点,然后由人工依靠体力相互配合,将沉重的飞机方向舵由运输车上卸载,再人力抬高到1米的高度与飞机垂尾进行对合安装,并且在安装过程中通过人工目视判断飞机方向舵与垂尾的对合方向,反复试探翻转,才能完成对合安装工作。整个对合过程时间持续在10分钟以上,所以,对飞机方向舵底部的操作者体力要求较高。同时飞机方向舵底部为棱形结构,操作者肩部在长时间的摩擦承压下易造成肩部受伤,且安装过程中存在飞机方向舵容易滑落的风险,造成产品质量损坏及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开发一套撞门用于飞机方向舵运输及翻转调节的运输工具取代人工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方向舵运输翻转安装车,实现便捷运输飞机方向舵,并且在安装飞机方向舵时灵活便捷调节飞机方向舵的翻转角度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飞机方向舵运输翻转安装车,包括运输架,所述运输架的顶部设置有翻板,所述翻板的底部两端分别通过升降调节装置与运输架的顶部连接;所述翻板的顶部设置有安置架;所述安置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放置槽,所述安置架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支固装置。

工作原理:

运输架的底部的四角处设置有滚轮,用于移动运输位于运输架上的部件,运输架的顶部设置有翻板,且翻板底部的前后两侧与运输架顶部的前后两侧之间分别通过升降调节装置连接,升降调节装置可带动翻板进行升降和一定角度的翻转,翻板进行翻转的角度和方向通过升降调节装置调节控制。当飞机方向舵运输至安装工位时,通过升降调节装置的升降进行飞机方向舵的高度调节,同时通过调节前后两侧的升降调节装置的升降顺序和高度差,带动翻板进行一定角度的翻转,进而带动翻板顶部的飞机方向舵进行一定角度的翻转,使飞机方向舵的连接处与飞机垂尾的连接处对齐,避免了人工手动调节飞机方向舵倾角,更加便捷省力。

翻板的顶部设置有安置架,安置紧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轮廓对应飞机方向舵的外轮廓设置,通过将飞机方向舵放入放置槽中,即可实现对飞机方向舵的支撑和固定。同时,为了避免飞机方向舵在放置槽中沿滑动,因此在安置架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支固装置,支固装置设置的位置对应飞机方向舵上的固持部的位置,通过将支固装置与飞机方向舵上的固持部连接,实现对飞机方向舵的完全固定,有效防止运输过程中飞机方向舵发生晃动或滑落的情况发生。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支固装置包括支撑柱和插耳,所述支撑柱对称设置在安置架的前后两侧的上部,所述插耳对称设置在安置架的前后两侧的下部。

支撑柱对称设置在安置架的前后两侧的上部,且支撑柱的长度略小于飞机方向舵的外表面到安置架的顶部侧面的距离,支撑柱的一端与安置架上部的侧面连接,支撑柱的另一端朝向飞机方向舵延伸并与飞机方向舵的上部的外表面接触,前后两侧对称设置的支撑柱将飞机方向舵的上部支撑固定,实现对飞机方向舵的上部的固持;插耳对称设置在安置架的前后两侧的下部,且插耳的长度等于由飞机方向舵支臂交点孔中心线到安置架底部的侧面的距离,插耳与支臂交点孔通过螺栓连接实现对飞机方向舵下部的固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安置架的顶部的左右两侧之间分别设置有上边条板,所述安置架的底部的左右两侧之间分别设置有下边条板;所述上边条板的安装侧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下边条板的安装侧上设置有插耳。

上边条板、下边条板和安置架构成了框架结构,对飞机方向舵的支撑更加稳固,同时上边条板的安装侧用于安装支撑柱,下边条板的安装侧用于安装插耳。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上边条板的安装侧上呈线性设置有两组支撑柱,所述下边条板的安装侧上呈线性设置有两组插耳。

位于同一根上边条板的安装侧上的两组支撑柱对飞机方向舵的上部的外表面进行线性支撑,相比于设置单一支撑柱进行点支撑更加稳固;同理,位于同一根下边条板的安装侧上的两组插耳对飞机风向舵的下部进行线性支撑,相比于设置单一插耳进行点支撑更加稳固。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包括连接柱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上边条板的安装侧连接,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支撑板的一侧连接。

连接柱用于连接上边条板安装侧与支撑板的侧面,支撑板对应飞机方向舵的外表面的斜度设置,即保证支撑板靠近飞机方向舵的端面与飞机方向舵的外表面的斜度一致,进而保证支撑板能够尽可能紧密地与飞机方向舵的外表面接触贴合,防止运输过程中飞机方向舵发生晃动。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运输架的顶部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四个升降调节装置。

运输架的顶部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四个升降调节装置,即在运输架顶部和翻板底部的同一侧设置两个升降调节装置设置,使翻板同一侧的升降由点状升降变为线性升降,使翻板的翻转调节更加稳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调节装置为液压升降柱。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为v形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运输架顶部的前后两侧和翻板底部的前后两侧之间分别设置升降调节装置,并通过升降调节装置的升降实现调节翻板两侧的高度差,进而实现带动翻板进行一定角度的翻转,最终实现带动翻板上固定的飞机方向舵进行一定角度的翻转;本实用新型具有飞机方向舵翻转灵活、极大减轻人工负担的有益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翻板的顶部设置安置架,并在安置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放置槽,且放置槽对应飞机方向舵的外轮廓设置安置架,通过将飞机方向舵放置在安置架上的放置槽中实现对飞机方向舵的支撑定位;本实用新型具有飞机方向舵支撑稳固的有益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放置槽的顶部的左右两侧之间设置上边条板,在放置槽的底部的左右两侧之间设置下边条板,并在上边条板的安装侧上设置支撑柱,在下边条板的安装侧上设置插耳,通过支撑柱和插耳对飞机方向舵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固固定飞机方向舵、防止飞机方向舵滑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升降调节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边条板和支固件的安装示意图。

其中:01-安置架;02-放置槽;21-上边条板;22-下边条板;31-支撑柱;32-插耳;3-支固装置;4-翻板;5-运输架;6-升降调节装置;311-连接柱;312-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飞机方向舵运输翻转安装车,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运输架5,所述运输架5的顶部设置有翻板4,所述翻板4的底部两端分别通过升降调节装置6与运输架5的顶部连接;所述翻板4的顶部设置有安置架01;所述安置架0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放置槽02,所述安置架01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支固装置3。

运输架5的底部的四角处设置有滚轮,运输架5用于快速运输其上方承载的部件。运输架5的顶部设置有翻板4,翻板4底部的两端和运输架5顶部之间分别设置有升降调节装置6,通过两端的升降调节装置6的升降控制调节翻板4的升降与翻转。

当两端的升降调节装置6同步升降时,带动翻板4的两侧也同步升降,此时翻板4仅仅进行竖直方向上的升降。当两端的升降调节装置6不同部升降时,即带动翻板4的两端进行不同步升降,此时翻板4的两侧出现高度差,进而实现带动翻板4进行一定角度的翻转。翻板4的翻转角度通过调节两端的升降调节装置6的升降高度差进行控制,两端的升降调节装置6之间的升降高度差越大,则翻板4两侧的高度差越大,翻板4翻转的角度越大;反之,两端的升降调节装置6之间的升降高度差越小,则翻板4两侧的高度差越小,翻板4翻转的角度越小。

翻板4的翻转角度通过调节两侧的升降调节装置6的升降顺序进行控制,如翻板4的一侧的升降调节装置6升高,另一侧的升降调节装置6降低,则翻板4朝向降低侧进行翻转。

翻板4的顶部设置有安置架01,安置架01的左右两侧上对称设置有放置槽02,放置槽02的内轮廓对应飞机方向舵的外轮廓设置,将飞机方向舵直接放入安置架01左右两侧的放置槽02中,此时放置槽02的内轮廓与飞机方向舵的外轮廓贴合,实现对飞机方向舵的支撑,同时为了避免放置槽02的内表面划伤飞机方向舵,因此在安放置槽0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毛毡等柔性材料层。同时,在安置架01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支固装置3,通过支固装置3与飞机方向舵上的连接部进行支撑或连接,实现对飞机方向舵的完全固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所述支固装置3包括支撑柱31和插耳32,所述支撑柱31对称设置在安置架01的前后两侧的上部,所述插耳32对称设置在安置架01的前后两侧的下部。

支撑柱31设置在安置架01的前后两侧的上部,且支撑柱31的长度略小于飞机方向舵的外表面到安置架01的上部侧面的距离,支撑柱31靠近飞机方向舵的端头与飞机方向舵的外表面接触,用于辅助支撑固定飞机方向舵的上部;插耳32设置在安置架01的前后两侧的下部,且插耳32的长度等于由飞机方向舵支臂交点孔中心线到安置架01的下部侧面的距离,插耳32与支臂交点孔通过螺栓连接实现飞机方向舵下部的固定。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3所示,所述安置架01的顶部的左右两侧之间分别设置有上边条板21,所述安置架01的底部的左右两侧之间分别设置有下边条板22;所述上边条板21的安装侧上设置有支撑柱31,所述下边条板22的安装侧上设置有插耳32。

上述上边条板21的安装侧指上边条板21靠近飞机方向舵的侧面;下边条板22的安装侧指下边条板22靠近飞机方向舵的侧面。

安置架01的顶部的左侧和右侧之间分别设置有上档条板21,上档条板21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安置架01的顶部的侧面螺接,上档条板21的安装侧上设置有支撑柱31。

安置架01的底部的左侧和右侧之间分别设置有下档条板22,下档条板22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安置架01的底部的侧面螺接,下档条板22的安装侧上设置有插耳32。

上档条板21、下挡条板22、安置架01构成框架支撑结构,对飞机方向舵的支撑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或2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所述上边条板21的安装侧上呈线性设置有两组支撑柱31,所述下边条板22的安装侧上呈线性设置有两组插耳32。

在左侧的上边条板21的安装侧上呈线性设置两个支撑柱31,在右侧的上边条板21的安装侧上呈线性设置两个支撑柱31,同一根上边条板21的安装侧上的两个支撑柱31对飞机方向舵的外表面进行线性支撑,相比于单点支撑更加稳固。

同理,在左侧的下边条板22靠近放置槽02的侧面上呈线性设置两个插耳32,在右侧的下边条板22的安装侧上呈线性设置两个插耳32,同一根下边条板22的安装侧上的两个插耳32对飞机方向舵的底部进行线性支撑,相比于单点支撑更加稳固。

支撑柱31和插耳32的数量不仅限于两个,支撑柱31和插耳32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可根据不同规格的飞机方向舵的长度、连接部位置进行相应的设置。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柱31包括连接柱311和支撑板312,所述连接柱311的一端与上边条板21的安装侧连接,连接柱311的另一端与支撑板312的一侧连接。

连接柱311用于连接上边条板21的安装侧与支撑板312的侧面,支撑板312对应飞机方向舵的外表面的斜度设置,即保证支撑板312靠近飞机方向舵的端面与飞机方向舵的外表面的斜度一致,进而保证支撑板312能够尽可能紧密地与飞机方向舵的外表面接触贴合,防止运输过程中飞机方向舵发生晃动。

同时,为了避免支撑板312的端面将飞机方向舵的外表面划伤,因此在支撑板312靠近飞机方向舵的端面上设置有毛毡等柔性材料层。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5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所述运输架5顶部呈矩形阵列设置有四个升降调节装置6。

在运4底部的前端和运输架5的顶部之间线性设置有两个升降调节装置6,在翻板4底部的后端和运输架5的顶部之间线性设置有两个升降调节装置6。

相比于只通过一个升降调节装置6进行翻板4的一端进行单点升降调节,同一端的两组升降调节装置6之间对翻板4的一端进行同步线性升降调节更加稳定。

运输架5的顶部和翻板4底部的同一端之间设置的升降调节装置6的数量不仅限与两组,可根据实际承载的构件重量进行相应设置。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5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6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所述升降调节装置6为液压升降柱。

将升降调节装置6设置为液压升降柱,是因为升降调节装置6承载的飞机方向舵的重量较重,而液压升降柱具备较大的承载力,能够稳定承载并进行飞机方向舵的翻转。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6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7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所述放置槽02为v形槽。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7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