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信息化远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1598发布日期:2020-07-04 01:0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信息化远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无人机信息化远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对线路的巡检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电网铺设距离远,当遇到冰雪水灾、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时,线路维护人员不具备有利的交通优势,巡线工作也无法开展,此外,架设铁塔的山区环境恶劣,路线崎岖,对巡线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威胁。然而装配有高清数码摄像机和照相机以及gps定位系统的无人机,可沿电网进行定位自主巡航,因此采用无人机巡检具有其他巡检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目前利用无人机巡检线路还存在以下问题:通过无人机巡检所获取的信息需要后期返航后人工进行观察判断,信息获取滞后,大量信息存储在无人机内需要人员进行定期筛除和另行保存,工作量巨大,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远程数据采集、视频传输、同步记录等功能通过地面控制平台和云端服务器进行管控和数据存储的无人机信息化远传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信息化远传装置,包括地面控制平台、云端服务器、飞行器主体、数据采集箱、视频采集箱、电机放置腔、驱动电机、飞行数据采集器、图像采集组件、电源、信号传输器和中央处理器,所述云端服务器与地面控制平台电连接,云端服务器可实现对数据的云存储功能,所述数据采集箱设于飞行器主体顶部,所述信号传输器设于数据采集箱上,所述电源、飞行数据采集器和中央处理器设于数据采集箱中,飞行数据采集器可对飞行器主体的飞行数据进行采集,并存储至云端服务器中,所述视频采集箱设于飞行器主体底部,所述视频采集组件设于视频采集箱中,所述电机放置腔设于视频采集箱上,所述驱动电机设于电机放置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包括驱动轴、主动驱动齿轮、从动驱动齿轮、摄像头和摆动限位件,所述驱动轴可旋转设于视频采集箱中,所述驱动轴一端贯穿视频采集箱顶壁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动驱动齿轮设于驱动轴上,所述摆动限位件可旋转设于驱动轴上,所述摄像头设于摆动限位件上,所述视频采集箱上设有通孔,所述摄像头的活动端贯穿通孔,所述从动驱动齿轮设于摄像头上靠近驱动轴的一端,所述从动驱动齿轮与主动驱动齿轮相啮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旋转,驱动轴带动主动驱动齿轮旋转,主动驱动齿轮带动从动驱动齿轮旋转,从动驱动齿轮带动摄像头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传输器、云端服务器和地面控制平台中设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通过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可实现信号传输器与地面控制平台和云端服务器之间的实时信号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与飞行器主体、电源、信号传输器、驱动电机和飞行数据采集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与飞行器主体、信号传输器、驱动电机和飞行数据采集器电连接,通过电源向飞行器主体、中央处理器、驱动电机和飞行数据采集器提供能源。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无人机信息化远传装置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快速查看无人机主体当前地图位置与飞行数据,远程掌控飞行任务进度;通过信号传输器在地面控制平台上实现远程直播,无缝连接前后方;通过地面控制平台控制图像采集组件中的摄像头摆动实现广角图像采集;实现飞行数据管理,云端服务器自动记录详细飞行数据,回放飞行轨迹,统计飞行时间,为设备维护和飞行合规提供保障;实现安全的云端数据储存;记录每台飞行器主体的飞行时间,为维护提供数据支持,降低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信息化远传装置飞行器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信息化远传装置数据采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信息化远传装置图像采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摆动限位件,2、通孔,3、飞行器主体,4、数据采集箱,5、视频采集箱,6、电机放置腔,7、驱动电机,8、飞行数据采集器,9、图像采集组件,10、电源,11、信号传输器,12、中央处理器,13、驱动轴,14、主动驱动齿轮,15、从动驱动齿轮,16、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信息化远传装置,包括地面控制平台1、云端服务器2、飞行器主体3、数据采集箱4、视频采集箱5、电机放置腔6、驱动电机7、飞行数据采集器8、图像采集组件9、电源10、信号传输器11和中央处理器12,所述云端服务器2与地面控制平台1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箱4设于飞行器主体3顶部,所述信号传输器11设于数据采集箱4上,所述电源10、飞行数据采集器8和中央处理器12设于数据采集箱4中,所述视频采集箱5设于飞行器主体3底部,所述图像采集组件9设于视频采集箱5中,所述电机放置腔6设于视频采集箱5上,所述驱动电机7设于电机放置腔6中。

其中,所述图像采集组件9包括驱动轴13、主动驱动齿轮14、从动驱动齿轮15、摄像头16和摆动限位件17,所述驱动轴13可旋转设于视频采集箱5中,所述驱动轴13一端贯穿视频采集箱5顶壁与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动驱动齿轮14设于驱动轴13上,所述摆动限位件17可旋转设于驱动轴13上,所述摄像头16设于摆动限位件17上,所述视频采集箱上设有通孔18,所述摄像头16的活动端贯穿通孔18,所述从动驱动齿轮15设于摄像头16上靠近驱动轴13的一端,所述从动驱动齿轮15与主动驱动齿轮14相啮合。所述信号传输器11、云端服务器2和地面控制平台1中设有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所述中央处理器12与电源10、信号传输器11、驱动电机7和飞行数据采集器8电连接。所述电源10与信号传输器11、驱动电机7和飞行数据采集器8电连接。

具体使用时,飞行器主体3在飞行过程中采集的视频图像和飞行数据经信号传输器11中的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接发送到地面控制平台1和云端服务器2中,地面控制平台1发出指令经信号传输器11中的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接收后反馈至中央处理器12,由中央处理器12控制飞行器主体3和驱动电机7根据指令做出相应运动,当需要调节摄像头16拍摄角度时,中央处理器12启动驱动电机7,通过驱动电机7带动驱动轴13旋转,驱动轴13带动主动驱动齿轮14旋转,主动驱动齿轮14带动从动驱动齿轮15旋转,从动驱动齿轮15带动摄像头16摆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