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模拟飞行实验装置

文档序号:25150094发布日期:2021-05-25 12:3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模拟飞行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模拟飞行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农用无人机是一种应用与农业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其目的是帮助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监测农作物生长,它的传感器和数字成像能力可以帮助农民更加了解他们的田地,并且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场效率。

现有无人机模拟飞行通常是采用较长的飞行通道进行模拟飞行,此种结构占地面积较大,且限制了无人机在飞行时侧飞等操作,导致试验结果准确率较低,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模拟飞行实验装置,通过透明罩筒、后端筒、风机、前端筒、旋转架和输送带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模拟飞行跑道占地面积大、无法进行侧飞操作试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无人机模拟飞行实验装置,包括透明罩筒,

所述透明罩筒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端筒;所述后端筒远离透明罩筒一端内部设有风机;所述透明罩筒远离后端筒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前端筒;

所述透明罩筒内部两端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架;所述透明罩筒底部设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转轴端通过传动带与旋转架传动连接;

所述旋转架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两端均固定有限位环架;所述矩形框架内侧两端相对面之间均设有旋转轴;两所述旋转轴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架两侧相对面且位于输送带顶部线性阵列均设有限位导轮。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架一端底部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转轴端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其中一旋转轴端部啮合传动;所述矩形框架一端固定有与传动带相配合的传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罩筒两端内壁均设有与限位环架相配合的环形导槽;所述透明罩筒顶部设有密封门。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筒为喇叭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透明罩筒、后端筒、风机、前端筒、旋转架和输送带的配合使用,在风机的作用下,模拟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气流的流动,且采用输送带进行导送,使得无人机在前移时向后输送,减少了飞行跑道的长度和占地面积,同时旋转架在第二伺服电机的作用下侧翻,且无人机在限位导轮的作用下进行限位,可模拟无人机侧飞等操作,保证了无人机试验结果的准确率,实用性较强。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模拟飞行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无人机模拟飞行实验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透明罩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旋转架和旋转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透明罩筒,2-后端筒,3-风机,4-前端筒,5-旋转架,6-旋转轴,7-输送带,8-第一伺服电机,9-传动带,101-环形导槽,102-密封门,501-矩形框架,502-限位环架,503-限位导轮,504-第二伺服电机,505-齿轮,506-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无人机模拟飞行实验装置,包括透明罩筒1,

透明罩筒1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端筒2;后端筒2远离透明罩筒1一端内部设有风机3;透明罩筒1远离后端筒2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前端筒4;

透明罩筒1内部两端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架5;透明罩筒1底部设有第一伺服电机8;第一伺服电机8转轴端通过传动带9与旋转架5传动连接;

旋转架5包括矩形框架501;矩形框架501两端均固定有限位环架502;矩形框架501内侧两端相对面之间均设有旋转轴6;两旋转轴6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带7。

其中,矩形框架501两侧相对面且位于输送带7顶部线性阵列均设有限位导轮503。

其中,矩形框架501一端底部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504;第二伺服电机504转轴端固定有齿轮505;齿轮505与其中一旋转轴6端部啮合传动;矩形框架501一端固定有与传动带9相配合的传动轮506。

其中,透明罩筒1两端内壁均设有与限位环架502相配合的环形导槽101;透明罩筒1顶部设有密封门102。

其中,前端筒4为喇叭状结构。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通过密封门102将无人机放置在旋转架5的两旋转轴6之间的输送带7表面,位于矩形框架501两侧的限位导轮503对无人机进行限制,风机3工作,气流经过透明罩筒1并从前端筒排出,且经过透明罩筒1时模拟无人机飞行时气流的流动,第二伺服电机504转动时带动齿轮505与其中一旋转轴6转动,使得输送带7带动无人机在飞行前移时后移,并在第一伺服电机8的作用下通过传动带9带动旋转架5旋转偏移,模拟无人机在侧飞等操作过程中各种数据,保证了无人机实验结果的准确率,实用性较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模拟飞行实验装置,包括透明罩筒(1),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罩筒(1)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后端筒(2);所述后端筒(2)远离透明罩筒(1)一端内部设有风机(3);所述透明罩筒(1)远离后端筒(2)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前端筒(4);

所述透明罩筒(1)内部两端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架(5);所述透明罩筒(1)底部设有第一伺服电机(8);所述第一伺服电机(8)转轴端通过传动带(9)与旋转架(5)传动连接;

所述旋转架(5)包括矩形框架(501);所述矩形框架(501)两端均固定有限位环架(502);所述矩形框架(501)内侧两端相对面之间均设有旋转轴(6);两所述旋转轴(6)之间传动连接有输送带(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模拟飞行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501)两侧相对面且位于输送带(7)顶部线性阵列均设有限位导轮(5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模拟飞行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501)一端底部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50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504)转轴端固定有齿轮(505);所述齿轮(505)与其中一旋转轴(6)端部啮合传动;所述矩形框架(501)一端固定有与传动带(9)相配合的传动轮(5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模拟飞行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罩筒(1)两端内壁均设有与限位环架(502)相配合的环形导槽(101);所述透明罩筒(1)顶部设有密封门(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模拟飞行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筒(4)为喇叭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模拟飞行实验装置,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透明罩筒,透明罩筒一端连接有后端筒;后端筒远离透明罩筒一端内部设有风机;透明罩筒远离后端筒一端固定连接有前端筒;透明罩筒两端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架;透明罩筒底部设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转轴端通过传动带与旋转架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机的作用下,模拟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气流的流动,且采用输送带进行导送,使得无人机在前移时向后输送,减少了飞行跑道的长度和占地面积,同时旋转架在第二伺服电机的作用下侧翻,且无人机在限位导轮的作用下进行限位,可模拟无人机侧飞等操作,保证了无人机试验结果的准确率。

技术研发人员:谢哲东;兰智文;裴学良;付辰琦;郭洪宇;焦海坤;陈晨;马啸尘;李维佳;张煜;李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0.16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