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把机翼贴附在机身上的旋翼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7652发布日期:2021-06-22 17:1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把机翼贴附在机身上的旋翼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把机翼贴附在机身上的旋翼飞行器。



背景技术:

给旋翼飞行器装上翅膀(机翼)是一种发展趋势。有翼式旋翼飞行器及复合式旋翼飞行器的出现是为了提高旋翼飞行器的飞行速度,改善大速度飞行时的空气动力性能。旋翼飞行器的机翼可以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在飞行速度较大时,旋翼飞行器的机翼提供了一部分升力,从而减轻了旋翼的载荷。旋翼飞行器的机翼一般都比较短,因为大的机翼对旋翼飞行器的悬停和低速机动性能影响巨大。即便是相对较短的机翼在竖向飞行或悬停状态下机翼也产生较大的垂直阻力,从而引起附加的功率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把机翼贴附在机身上的旋翼飞行器。相对于有翼式旋翼飞行器及复合式旋翼飞行器而言,其在竖向飞行状态下收拢机翼既能减去固定机翼产生的垂直阻力,又不会产生附加的功率损失,还可以有选择性地在悬停及低速飞行时收拢机翼用以发挥传统旋翼飞行器的优点。本发明既具有普通旋翼飞行器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的能力,又具有固定翼飞行器的高速巡航飞行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以把机翼贴附在机身上的旋翼飞行器,在所述旋翼飞行器竖向起飞的过程中所述机翼可以贴附在所述机身上,以减少起飞过程中所述机翼受到的阻力;在所述旋翼飞行器横向飞行过程中可以展开所述机翼为所述旋翼飞行器提供升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机身内设有机舱,所述的机舱侧面设有舱门,所述的舱门设有内舱门和外舱门,所述的外舱门展开后就是所述的机翼。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机身内设有机舱,所述的机舱前面设有舱门,所述的舱门就是所述机舱的前挡风玻璃。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机身的两侧设有翼槽,所述机翼可以隐藏在所述翼槽里,并且转动连接在所述机身上部以使所述机翼可以向上旋转至预设的安装角位置,所述安装角是指机翼安装在机身上时翼根翼剖面弦线与机身轴线之间的夹角。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机身的两侧设有翼槽,所述机翼可以隐藏在所述翼槽里,并且转动连接在所述机身下部以使所述机翼可以向下旋转至预设的安装角位置,所述安装角是指机翼安装在机身上时翼根翼剖面弦线与机身轴线之间的夹角。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机翼包括内段机翼和外段机翼;所述内段机翼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机身上,另一端转动连着在所述外段机翼上,并且所述外段机翼相对于所述内段机翼旋转至与其重叠后可以一起贴附在所述机身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旋翼飞行器的后面至少设置一个能让所述旋翼飞行器产生向前飞行动力的螺旋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螺旋桨能够操作成在垂直起降飞行模式下的大致竖向取向与向前飞行模式下的大致水平取向之间旋转,并且所述螺旋桨在转换飞行模式下具有介于所述大致竖向取向与所述大致水平取向之间的中间取向。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旋翼飞行器后面安装有尾翼,所述的螺旋桨固定在所述尾翼上,并且所述尾翼及所述螺旋桨可以相对于所述机身旋转,以使所述螺旋桨能够操作成在垂直起降飞行模式下的大致竖向取向与向前飞行模式下的大致水平取向之间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机身上至少设置2个机臂,并且每个所述机臂上均设有第一螺旋桨及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一螺旋桨位于所述机臂的上方,所述第二螺旋浆位于所述机臂的下方,所述第一螺旋桨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第二螺旋桨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可以把机翼贴附在机身上的旋翼飞行器是一种既可以垂直起降竖向飞行又可以以固定翼模式飞行的飞行器。其机翼收拢时使飞行器在垂直起降、低速或悬停过程中阻力变小、从而成就了旋翼飞行器的优点;在向前飞行时展开机翼又具有固定翼飞行器飞行速度快、航程远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及描述获得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内的其他的附图及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单旋翼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具有倾转尾翼的多旋翼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具有折叠机翼的共轴双旋翼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机翼折叠后贴附在机身上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多旋翼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具有倾转尾旋翼的多旋翼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图1中,机身3的两侧设有翼槽2,机翼1可以贴附在机身3两侧的翼槽2里,并且转动连接在所述机身3上部以使机翼1可以向上旋转至预设的安装角位置。在竖向起飞的过程中机翼1可以贴附在机身3两侧的翼槽2里,以减少起飞过程中机翼1受到的阻力;横向飞行时机翼1可以向上旋转至预设的安装角位置为飞行提供升力。

在图2中,机身3内设有机舱4,所述的机身3侧面设有舱门5,所述的舱门5设有内舱门15和外舱门1,所述在的外舱门1展开后就是所述的机翼1。机翼1可以贴附在内舱门15上,并且转动连接在所述机身3上部以使机翼1可以向上旋转至预设的安装角位置。在竖向起飞、悬停及低速飞行过程中机翼1可以贴附在内舱门15上一起隐藏在机身3里,以减少飞行过程中机翼1受到的阻力;横向飞行时机翼1可以向上旋转至预设的安装角位置为飞行提供升力。机身3上设置八个机臂6,其中机身3下部的六个机臂6上均设有第一螺旋桨7及第二螺旋桨8,所述第一螺旋桨7位于机臂6的上方,所述第二螺旋桨8位于机臂6的下方,所述第一螺旋桨7通过第一驱动装置9驱动旋转,所述第二螺旋桨8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0驱动旋转。机身3后方的两个机臂6之间转动安装有尾翼16,第三螺旋桨17固定在所述尾翼16上,并且所述尾翼16及所述第三螺旋桨17可以相对于所述机身3旋转,以使所述第三螺旋桨17能够操作成在垂直起降飞行模式下的大致竖向取向与向前飞行模式下的大致水平取向之间旋转,并且所述第三螺旋桨17在转换飞行模式下具有介于所述大致竖向取向与所述大致水平取向之间的中间取向。

在图3和图4中,所述机翼1包括内段机翼11和外段机翼12;所述内段机翼11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机身3上,另一端转动连着在所述外段机翼12上,并且所述外段机翼12相对于所述内段机翼11旋转至与其重叠后可以一起隐藏在机身3侧面的翼槽2里。在竖向起飞、悬停及低速飞行过程中由内段机翼11和外段机翼12组成的机翼1可以隐藏在机身3侧面的翼槽2里,以减少飞行过程中机翼1受到的阻力;横向飞行时机翼1可以向下展开至预设的安装角位置为飞行提供升力。机身3后面设有为飞行器向前飞行提供动力的螺旋桨17。

在图5中,机身3的两侧设有翼槽2,机翼1可以贴附在机身3两侧的翼槽2里,并且转动连接在机身3上部以使机翼1可以向上旋转至预设的安装角位置。在竖向起飞的过程中机翼1可以隐藏在机身3两侧的翼槽2里,以减少起飞过程中机翼1受到的阻力;横向飞行时机翼1可以向上旋转至预设的安装角位置为飞行提供升力。机身3内设有机舱4,机舱4前面设有舱门5,所述的舱门5就是机舱4的前挡风玻璃5。因为有自动驾驶功能所以传统的放在机舱4前面的仪表等设备就取消了,设置自动驾驶的平板电脑可以移动到机舱4侧面,所以机舱4前面可以空置,所以可以把机舱门5和前挡风玻璃5合体共用。机身3下部设置四个机臂6,并且每个机臂6上均设有第一螺旋桨7及第二螺旋桨8,所述第一螺旋桨7位于机臂6的上方,所述第二螺旋8位于机臂6的下方,所述第一螺旋桨7通过第一驱动装置9驱动旋转,所述第二螺旋桨8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0驱动旋转。

在图6中,机翼1可以贴附在机身3两侧的翼槽2里,并且转动连接在机身3下部以使机翼1可以向下旋转至预设的安装角位置。在竖向起飞的过程中机翼1可以贴附在机身3两侧的翼槽2里,以减少起飞过程中机翼1受到的阻力;横向飞行时机翼1可以向下旋转至预设的安装角位置为飞行提供升力。机身3上方设置四个机臂6,并且每个机臂6上均设有第一螺旋桨7及第二螺旋桨8,所述第一螺旋桨7位于机臂6的上方,所述第二螺旋8位于机臂6的下方,所述第一螺旋桨7通过第一驱动装置9驱动旋转,所述第二螺旋桨8通过第二驱动装置10驱动旋转。第三螺旋桨17设在机身3的后方,所述第三螺旋桨17能够在所述机身3下方的竖向升力取向与所述机身3后方的向前推力取向之间可逆地倾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