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常训练用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64135发布日期:2021-10-24 09:13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日常训练用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日常训练用无人机。


背景技术:

2.无人驾驶飞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
3.传统的设计等训练一般都是对固定的靶子进行设计训练,对于动态的一般需要在室内通过滑轨进行训练,限制较大,而且训练空间也有限,在室外一般只能进行固定靶子的静态训练,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日常训练用无人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可以在户外通过无人机进行动态训练,且训练的空间较大,训练效果好的日常训练用无人机。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日常训练用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两个推杆电机,两个所述推杆电机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两个连接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机构上;两个训练板,两个所述训练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多个按压机构,多个所述按压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板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按压机构用于对所述训练板进行固定。
7.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安装槽、卡杆、螺纹槽、安装块、连接杆和第一把手,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卡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卡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槽开设在所述卡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把手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
8.优选的,所述按压机构包括l型支撑块、螺纹杆、防滑块和第二把手,所述l型支撑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螺纹杆螺纹安装在所述l型支撑块上,所述防滑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把手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杆远离防滑块的一端。
9.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开设有存放槽,且所述存放槽的一侧开设有通孔。
10.优选的,两个所述推杆电机相互靠近的推杆上均固定安装有半球形外壳。
11.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训练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卡块。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日常训练用无人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日常训练用无人机,训练时,把卡杆的一端放置于安装槽中,转动第一把手,使得支撑架和卡杆之间被连接固定住,把训练板上的卡块放置于卡槽中,转动第二把手,对训练板进行按压固定,把无人机本体放置户外启动起飞,进行动态训练,且
训练的空间较大,训练效果好;启动推杆电机,使两个半球形外壳分离,训练用物品掉落,进行训练使用,训练功能更加丰富,训练效果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日常训练用无人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16.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17.图中标号:1、无人机本体;2、支撑架;3、推杆电机;4、半球形外壳;5、安装槽;6、卡杆;7、螺纹槽;8、安装块;9、连接杆;10、第一把手;11、安装板;12、训练板;13、l型支撑块;14、螺纹杆;15、防滑块;16、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日常训练用无人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日常训练用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固定安装在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底部;两个推杆电机3,两个所述推杆电机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上;两个连接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上;两个安装板11,两个所述安装板11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机构上;两个训练板12,两个所述训练板12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板11相互远离的一侧;多个按压机构,多个所述按压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板11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按压机构用于对所述训练板进行固定。
20.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安装槽5、卡杆6、螺纹槽7、安装块8、连接杆9和第一把手10,所述安装槽5开设在所述支撑架2上,所述卡杆6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槽5中,且所述卡杆6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1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槽7开设在所述卡杆6的一端,所述连接杆9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上,所述安装块8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所述第一把手10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9的另一端。
21.所述按压机构包括l型支撑块13、螺纹杆14、防滑块15和第二把手16,所述l型支撑块13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11的一侧,所述螺纹杆14螺纹安装在所述l型支撑块13上,所述防滑块15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杆14的一端,所述第二把手16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杆14远离防滑块15的一端。
22.所述安装槽5的一侧开设有存放槽,且所述存放槽的一侧开设有通孔,通过存放槽便于存放安装块8。
23.两个所述推杆电机3相互靠近的推杆上均固定安装有半球形外壳4,在两个半球形外壳内装训练用物品,当两个半球形外壳分离打开时,训练用物品掉落,对训练用物品进行射击训练。
24.所述安装板1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训练板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卡块,通过设置卡槽和卡块,方便训练板12在安装的时候进行定位。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日常训练用无人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26.训练时,首先把卡杆6的一端放置于安装槽5中,转动第一把手10,第一把手10带动
连接杆9转动,连接杆9带动安装块8转动,直至安装块8运动到螺纹槽7中与其旋合固定,使得支撑架2和卡杆6之间被连接固定住,然后把训练板12上的卡块放置于卡槽中,转动第二把手16,第二把手16带动螺纹杆14转动,螺纹杆14带动防滑块15转动,直至防滑块15运动到训练板12上对其进行按压固定,最后把无人机本体1放置户外启动起飞,进行动态训练,且训练的空间较大,训练效果好。
2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日常训练用无人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日常训练用无人机,训练时,把卡杆6的一端放置于安装槽5中,转动第一把手10,使得支撑架2和卡杆6之间被连接固定住,把训练板12上的卡块放置于卡槽中,转动第二把手16,对训练板12进行按压固定,把无人机本体1放置户外启动起飞,进行动态训练,且训练的空间较大,训练效果好。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日常训练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本体;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两个推杆电机,两个所述推杆电机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两个连接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机构上;两个训练板,两个所述训练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多个按压机构,多个所述按压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板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按压机构用于对所述训练板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常训练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安装槽、卡杆、螺纹槽、安装块、连接杆和第一把手,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卡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卡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槽开设在所述卡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把手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常训练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机构包括l型支撑块、螺纹杆、防滑块和第二把手,所述l型支撑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螺纹杆螺纹安装在所述l型支撑块上,所述防滑块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把手固定安装在所述螺纹杆远离防滑块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日常训练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开设有存放槽,且所述存放槽的一侧开设有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常训练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推杆电机相互靠近的推杆上均固定安装有半球形外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常训练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训练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卡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日常训练用无人机。所述日常训练用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两个推杆电机,两个所述推杆电机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两个连接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机构上;两个训练板,两个所述训练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多个按压机构,多个所述按压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安装板相互远离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日常训练用无人机具有可以在户外通过无人机进行动态训练,且训练的空间较大,训练效果好的优点。训练效果好的优点。训练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范罗荣 虞雪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航鹄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3
技术公布日:2021/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