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物配送自动投递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27469发布日期:2023-03-14 17:43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货物配送自动投递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货物配送自动投递无人机。


背景技术:

2.随着无人机的成熟应用,通过无人机进行货物配送越来越普及。现有的无人机进行货物配送有如下几点问题:
3.(1)设置多个独立货仓,一个货仓对应一个投放口,投放过程繁琐且各货物易混淆,如专利公告号cn112572795a公示的一种校园无人机配送机器人;
4.(2)无人机配送分为高空投放或落地投放,高空投放无法满足货物投放的准确性和平稳性,且易损伤货物,落地投放则需要地面平坦且需人工取货,无法满足地形的多变和运输的时效,如专利公告号cn212829088u公示的一种载物无人机及其配送系统,专利公告号cn112478171a公示的一种无人机高空投放装置及方法,以及专利公告号cn111717393a公示的一种物资自投递式运输无人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物配送自动投递无人机,保证投放的平稳性。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货物配送自动投递无人机包括机身、受力支撑柱、转盘、货物架、托盘和起落架,所述机身的下端通过受力支撑柱连接所述起落架,使所述起落架与所述机身之间形成货物存放腔,所述托盘位于所述货物存放腔内且置于所述起落架上,所述托盘上开设有一投放口,所述投放口上设有能竖向伸缩的投放通道,所述货物架置于所述转盘上,所述转盘通过驱动源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托盘上,所述转盘的旋转轴与所述投放通道的伸缩方向平行;所述货物架的底部设有落料口,当所述货物架转动至所述投放口位置时,所述落料口与所述投放口对齐。
7.优选的,所述转盘上呈圆周设有一个空架和至少三个固定架,每个所述固定架内放置一个所述货物架。
8.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周边设有竖向贯通的插孔,所述货物架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插销,所述插销与插孔配合。
9.优选的,所述投放通道包括n级套筒,n≥2且为自然数,其中,第一级套筒与所述投放口滑动连接,其余套筒依次套装,且相邻的两个套筒相互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托盘上设有用于安装驱动源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自所述托盘的上端面竖向延伸;所述第一级套筒的外侧壁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安装架的侧壁滑动配合。
11.优选的,所述货物架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所述落料口的形状与用于放置的货物的外形匹配。
12.优选的,所述起落架的数量为两个,平行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起落架的端部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受力支撑柱;所述起落架的上端平行间隔设有两个托板,所述托板与所述起落
架形成矩形框,所述托盘置于所述托板上。
13.优选的,所述托板临近投放口的侧壁上水平延伸有一滑轴,所述滑轴与所述投放通道滑动配合;所述托板上设有凸块,所述托盘置于所述托板上时,所述凸块与所述托盘的外侧壁贴合。
14.优选的,所述驱动源为舵机。
15.优选的,所述机身包括顶板、底板、机臂及保护装置,所述顶板与底板上下间隔设置并在其周边连接多个所述机臂,所述机臂的延伸末端上设有所述保护装置,所述受力支撑柱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起落架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所述货物存放腔。
16.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一、采用转盘驱动货物进行依次投放,投放方式简单且保证货物投放顺序的准确性;
18.二、转盘装载货物数量可根据需求跟换不同货仓数量的转盘,以达到一次飞行投放更多数量的货物;
19.三、货物架可随时拆卸更换,以此来固定不同外形轮廓的货物;
20.四、货物投放通道是由多级套筒结构组成,通道长度可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套筒的数量;
21.五、伸缩的投放通道与地面崎岖多变无关,能适用于地形恶劣货物配送投递中,并结合使用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可伸缩的套筒的数量,以保证货物平稳下落,提高货物投递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货物配送自动投递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去掉机身和受力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1中的货物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2中的起落架和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中:1-机身、101-顶板、102-底板、103-机臂、104-保护装置、2-受力支撑柱、3-转盘、31-空架、32-固定架、33-插孔、4-货物架、41-落料口、42-插销、5-托盘、51-投放口、52-挡板、6-起落架、7-货物存放架、8-投放通道、81-一级套筒、82-二级套筒、83-滑块、84-滑槽、9-驱动源、10-安装架、11-托板、111-凸块、112-滑轴。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2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物配送自动投递无人机包括机身1、受力支撑柱2、转盘3、货物架4、托盘5、起落架6、货物存放腔7、投放通道8、驱动源9、安装架10和托板11。
29.所述机身1包括顶板101、底板102、机臂103及保护装置104。所述顶板101与底板
102上下间隔设置并在其周边连接多个所述机臂103。所述机臂103的延伸末端上设有所述保护装置104。所述机身1为现有技术,其控制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30.所述受力支撑柱2的上端与所述底板102连接,下端与所述起落架6的端部连接。所述起落架6与所述底板102之间形成所述货物存放腔7。如图2、图4所示,所述起落架6的数量为两个,平行间隔设置,使所述受力支撑柱2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连接于起落架6的端部和底板102的周边转角处。为保证货物存放腔7有足够的存放空间,所述受力支撑柱2为自起落架6向机身1的底板102弯曲的弧形(如图1所示)。
31.如图4所示,所述起落架6的上端平行间隔设有两个所述托板11,所述托板11与所述起落架6形成矩形框,所述托板11上设有凸块111。具体为,一个托板11上设置两个凸块111,凸块111的内侧面为弧形面,当所述托盘5置于所述托板11上时,四个所述凸块111的内侧面均与所述托盘5的外侧壁贴合(如图1所示),以形成稳定的“环抱式”安装结构。
32.如图1、图2所示,所述托盘5为圆形,其中心部位处设有安装架10,所述安装架10自所述托盘5的上端面竖向延伸。所述安装架10内安装有驱动源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源9为舵机,其形成竖向的旋转轴。
33.所述托盘5临近边缘开设有一投放口51,所述托板11临近投放口51的侧壁上水平延伸有一滑轴112(如图2、图4所示)。所述托盘5的上端面的周边凸伸设有挡边52,所述挡板52一方面增加了托盘5的外侧壁的高度,由此增加了其与凸块111贴合的面积,使托盘5安装更为稳固;另一方面,防止货物转动时偏移;再有,所述挡板52通过所述托盘5的中部挖空形成,该结构能减轻托盘5的重量,减轻无人机载荷。
34.如图1所示,所述托盘5、转盘3和货物架4均置于所述货物存放腔7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投放通道8中套筒的数量n=2,其包括一级套筒81和二级套筒82。所述一级套筒81套装在所述投放口51中,且所述一级套筒81的一端的外侧壁上水平间隔设有两个滑块83(如图2所示),两个滑块83夹设于所述安装架10的外侧并相对滑动。所述一级套筒81除设有滑块83的侧壁外,其余侧壁上均竖向设有一条贯通的滑槽84。所述滑轴112伸入对应的所述滑槽84中。
35.所述二级套筒82套装于所述一级套筒81内,所述二级套筒82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一个滑轴112,该两个滑轴112与托板11上的滑轴112不在同一方向上。所述二级套筒82上的两个滑轴112伸入对应的所述滑槽84中。由此形成二级伸缩结构。
36.如需多级套筒,则依上述结构依次套装,且相邻的两个套筒相互通过滑槽和滑轴滑动连接。所述套筒的数量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所述投放通道的伸缩驱动通过驱动源(如电机等)实现。
37.当投放通道8缩回时,二级套筒82缩回至一级套筒81的内部,且一级套筒81的滑块83可沿凸伸的安装架10滑动至货物存放腔7内,并超过托盘5的上端面,形成投放通道8的回收状态。当需要投放货物时,则逐级伸出,此时一级套筒81的上端面与托盘5的上端面平齐,便于货物在转盘3的驱动下位移至投放口51处。
38.如图1、图2所示,所述转盘3上呈圆周设有一个空架31和三个固定架32,每个所述固定架32内放置一个所述货物架4。所述驱动源9安装在所述转盘3的中心,使所述转盘3通过竖向旋转轴相对于托盘5转动。该旋转轴与所述投放通道8的伸缩方向平行。所述转盘3的转动角度为90
°
。为了便于安装,所述空架31和固定架32可加工为一样的外形结构,使用相
同的模具在转盘3上冲压四个大小一致的孔,并在该孔的周边设置竖向贯通的插孔33。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孔对应设置四个插孔33。放置货物时,可随意的选择四个孔中的其中三个形成所述固定架32,而另一个则为空架31,不投放时,空架31位于投放口51的上方(如图2所示)。
39.如图2、图3所示,所述货物架4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筒框架,所述货物架4的底部设有落料口41。所述货物架4的大口径端为圆环板,可与任何形状的货物匹配插装,所述落料口41的形状与用于放置的货物的外形匹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货物为细长条的长方体,则所述落料口41设计为矩形。当货物置于所述货物架4中时,能够保证运输途中货物不会移动以及保证投放的稳定性。
40.所述货物架4的大口径端的圆环板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延伸的插销42,所述插销42的数量为四个,呈圆周均布。当货物架4置于固定架32上时,所述圆环板置于固定架32上端面,所述插销42与插孔33插接。所述货物架4与托盘5之间形成有空间,便于转动。
41.所述转盘3实现对货物的转动与投放。配送前,在托盘5上的货物架4中依次放置需要投递的货物,转盘3的转动控制通过舵机完成,以实现货物投放的连续性,使货物自投放口51和投放通道8掉落。
42.无人机配送时,投放通道处于回收状态。无人机运输至指定地点后,先下落至低空处,再将投放通道8伸出至接近地面或接触地面。启动转盘3将货物架4中对应的货物位移至投放口51处,一旦所述落料口41与所述投放口51对齐,货物自投放口51经投放通道8投放至指定位置。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