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式消防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3085发布日期:2022-05-18 19:14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撞式消防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撞式消防无人机。


背景技术:

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飞机、无人垂直起降飞机、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由于无人驾驶飞机对未来空战有着重要的意义,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都在加紧进行无人驾驶飞机的研制工作。
3.现有的无人机没有防撞装置,导致无人机很容易在误飞时撞上物体,当无人机受到损坏时,无法进行工作,导致坠落,工作进度不顺利,为此我们提供一种防撞式消防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式消防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式消防无人机,包括箱体、机体、连接杆,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安装有机翼,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气囊,所述减震气囊的一侧连接有防护板,所述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底部安装有喷头,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通过减震仓连接有对接板,所述对接板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
6.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均设置有阻尼板。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连接有箱体,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a。
8.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注料管,所述注料管螺纹连接有顶盖。
9.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防护板的内部均开设有透气网。
10.优选的,所述减震仓的顶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
11.优选的,所述减震气囊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螺栓。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机体,机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侧安装有机翼,在机翼飞行时通过箱体的一侧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气囊,减震气囊的一侧连接有防护板,当撞上物体时,减震气囊与防护板对机翼进行保护,防止机翼损坏,导致坠落。
14.2、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底部通过减震仓连接有对接板,对接板配合减震弹簧,缓
解下降的冲击力,减震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在机体下降时,避免对机体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机体;2、连接杆;3、机翼;4、连接板;5、防护板;6、减震气囊;7、支撑板;8、安装板a;9、输送管;10、喷头;11、衔接板;12、减震仓;13、支撑柱;14、行走轮;15、阻尼板;16、减震弹簧;17、对接板;18、支撑杆;19、透气网;20、注料管;21、安装板b;22、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撞式消防无人机,包括箱体22、机体1、连接杆2,所述箱体22的顶部设置有机体1,所述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一侧安装有机翼3,所述箱体2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气囊6,所述减震气囊6的一侧连接有防护板5,所述箱体22的两侧均设置有输送管9,所述输送管9的底部安装有喷头10,所述箱体22的底部设置有衔接板11,所述衔接板1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的底部通过减震仓12连接有对接板17,所述对接板17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弹簧16,对接板17配合减震弹簧16,缓解下降的冲击力,所述减震仓12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14,所述减震弹簧16的两端均设置有阻尼板15,防止回弹,所述连接板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一侧连接有箱体22,所述支撑板7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a8,所述箱体22的顶部开设有注料管20,所述注料管20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连接板4、防护板5的内部均开设有透气网19,避免增加风阻,所述减震仓12的顶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18,所述减震气囊6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螺栓,便于安装减震气囊6。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箱体22的顶部设置有机体1,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2,连接杆2的一侧安装有机翼3,在机翼3飞行时通过箱体22的一侧设置的连接板4,连接板4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气囊6,减震气囊6的一侧连接有防护板5,当撞上物体时,减震气囊6与防护板5对机翼3进行保护,防止机翼3损坏,导致坠落,通过箱体22的两侧均设置有输
送管9,输送管9的底部安装有喷头10,将灭火干粉进行喷洒,通过衔接板1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18,支撑杆18的底部通过减震仓12连接有对接板17,对接板17配合减震弹簧16,缓解下降的冲击力,减震仓12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柱13,支撑柱13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14,在机体1下降时,避免对机体1造成伤害。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撞式消防无人机,包括箱体(22)、机体(1)、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2)的顶部设置有机体(1),所述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一侧安装有机翼(3),所述箱体(2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气囊(6),所述减震气囊(6)的一侧连接有防护板(5),所述箱体(22)的两侧均设置有输送管(9),所述输送管(9)的底部安装有喷头(10),所述箱体(22)的底部设置有衔接板(11),所述衔接板(1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的底部通过减震仓(12)连接有对接板(17),所述对接板(17)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弹簧(16),所述减震仓(12)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式消防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16)的两端均设置有阻尼板(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式消防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一侧连接有箱体(22),所述支撑板(7)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板a(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式消防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2)的顶部开设有注料管(20),所述注料管(20)螺纹连接有顶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式消防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防护板(5)的内部均开设有透气网(1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式消防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仓(12)的顶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杆(1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式消防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气囊(6)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螺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撞式消防无人机,包括箱体、机体、连接杆,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安装有机翼,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气囊,所述减震气囊的一侧连接有防护板,所述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底部安装有喷头,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衔接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翼飞行时通过箱体的一侧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气囊,减震气囊的一侧连接有防护板,当撞上物体时,减震气囊与防护板对机翼进行保护,防止机翼损坏,导致坠落,支撑杆的底部通过减震仓连接有对接板,对接板配合减震弹簧,缓解下降的冲击力。缓解下降的冲击力。缓解下降的冲击力。


技术研发人员:钟光龙 何皓良 钟宪 钟生财 郭宝宁 潘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海林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8
技术公布日:2022/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