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距螺旋桨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38632发布日期:2024-05-20 11:0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距螺旋桨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螺旋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变距螺旋桨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螺旋桨的桨壳和桨叶连接结构是螺旋桨结构设计的重点,连接结构既要实施桨叶在桨壳中固定,又要实现桨叶在桨毂中可变距,连接结构还需要传递桨叶的所有离心载荷、弯曲载荷。

2、现有技术中,如cn111268095 a,名称为一种螺旋桨桨壳和桨叶安装结构,桨壳组件侧面外缘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桨袖;定心轴固定在桨袖中心盲孔内;桨叶桨根中心开有定心孔,端面有凸台ⅰ;桨袖端面有凸台ⅱ;桨叶桨根定心孔穿在定心轴上,其端面与桨袖端面间隙对接,桨叶桨根与桨袖通过卡箍和剖分式推力球轴承安装在一起;卡箍的内环型凸台ⅰ圆周面与桨袖间隙配合,内端面与剖分式推力球轴承外套密封压接固定在一起;桨叶桨根的端面凸台ⅰ卡接固定在卡箍的内环型凸台ⅱ内;剖分式推力球轴承内套与桨袖端面凸台ⅱ压接固定在一起;在桨根定心孔内、外端与定心轴之间分别安装有滚针轴承。本发明结构简单、质量轻,体积小,制造容易,成本低,安装维修简单。

3、但是,上述的安装结构仅仅适合螺旋桨直径为2米左右,螺旋桨承载比较小,寿命为3000小时的小型飞机使用,并不适用螺旋桨直径为4米以上,螺旋桨承载非常大,寿命为10000小时的飞机的使用。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适合螺旋桨直径为4米以上,螺旋桨承载非常大,寿命为10000小时的飞机使用的可变距螺旋桨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适合螺旋桨直径为4米以上,螺旋桨承载非常大,寿命为10000小时的飞机使用的可变距螺旋桨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变距螺旋桨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包括:

4、桨壳,所述桨壳外周侧壁上具有多个桨袖袖口,所述桨袖袖口内具有第一限位凸缘;

5、桨叶根部,所述桨叶根部安装在所述桨袖袖口内,所述桨叶根部上间隔设有第一限位凸台和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和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之间的所述桨叶根部为安装轴颈;

6、推力球轴承,所述推力球轴承的第一内圈套设在所述安装轴颈上,且所述第一内圈一侧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的一侧紧密配合,所述推力球轴承的第一外圈与所述第一限位凸缘的一侧抵接;

7、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第二内圈套设在所述安装轴颈上,且所述第二内圈一侧与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一侧紧密配合,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第二外圈的一侧具有锁紧筒,所述锁紧筒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凸台的外周侧,且所述锁紧筒的外筒壁为锁紧螺纹面;

8、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螺接在所述锁紧螺纹面上,且所述锁紧螺母一侧与所述桨袖袖口的端面压接。

9、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可变距螺旋桨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通过推力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使得桨叶的安装部位有两处限位,实现了桨叶与桨壳的连接和固定,并且因通过两处轴承安装,可以实现桨叶相对桨壳的顺利变距。因此,该连接结构承载能力强、可靠性高,适用螺旋桨直径为4米以上,螺旋桨承载非常大,寿命为10000小时的飞机使用。

10、进一步的,还包括卡箍,所述卡箍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的外周侧,所述卡箍上朝向所述第一内圈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内圈的一侧外缘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卡箍可对推力球轴承的第一内圈进行轴向限位,保证推力球轴承安装的稳定性。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外周壁上开设有卡槽,还包括钢丝挡圈,所述钢丝挡圈套设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卡箍上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另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钢丝挡圈嵌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钢丝挡圈可对卡箍进行一定的限位,保证卡箍安装的稳定性。

14、进一步的,还包括轴承垫圈,所述轴承垫圈压接在所述第一外圈的外侧和所述第一限位凸缘一侧之间。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提升桨壳与推力球轴承第一外圈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推力球轴承的第一内圈带动第一外圈发生转动;(2)可以避免推力球轴承的第一外圈与桨壳之间的摩擦磨损。(3)桨壳材料为铝合金,推力球轴承的第一外圈为结构钢,轴承垫圈可以避免两者之间的直接接触,防止电化学腐蚀。(4)螺旋桨工作时,由于桨叶和桨壳承载较大,且轴承垫圈的硬度较低,价格便宜,会造成自身磨损,而跟它直接接触的零件完好,形成保护作用,轴承垫圈及时更换,可以减少螺旋桨的成本。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圈的外侧与所述轴承垫圈内侧之间具有0.01-0.03mm的第一间隙。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减少桨叶产生的振动载荷传递至桨壳,导致桨壳疲劳断裂的现象。

18、进一步的,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压接在所述第二外圈和所述桨袖袖口内壁之间,所述衬套的一侧套口设有第二限位凸缘,所述第二外圈远离所述锁紧筒的另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凸缘上。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可对圆锥滚子轴承进行定位,并且圆锥滚子轴承通过第二外圈将桨叶弯矩通过衬套传递到桨壳上。

20、进一步的,所述衬套的套口内壁与所述第二外圈的外侧之间具有0.01-0.03mm的第二间隙。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减少桨叶产生的振动载荷传递至桨壳,导致桨壳疲劳断裂的现象。

22、进一步的,还包括防磨垫圈,所述防磨垫圈压接在所述锁紧螺母和所述桨袖袖口的端面之间。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提升螺母与桨壳端面的摩擦力,避免圆锥滚子轴承的第二内圈带动第二外圈一起转动;(2)可以避免桨壳端面和螺母端面的摩擦磨损;(3)桨壳材料为铝合金,螺母为结构钢,防磨垫圈可以避免两者之间的直接接触,防止电化学腐蚀。(4)螺旋桨工作时,由于桨叶和桨壳承载较大,且防磨垫圈的硬度较低,价格便宜,会造成自身磨损,而跟它直接接触的零件完好,形成保护作用,防磨垫圈及时更换,可以减少螺旋桨的成本。

24、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螺母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防磨垫圈嵌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便于防磨垫圈的安装,且使得防磨垫圈不易出现跑偏现象,保证防磨垫圈起到正常的作用。

2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圈的内壁与所述安装轴颈的外壁之间具有-0.01-0.01mm的第三间隙,所述第二内圈的内壁与所述安装轴颈的外壁之间具有-0.01-0.01mm的第四间隙。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变距螺旋桨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距螺旋桨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箍(6),所述卡箍(6)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凸台(201)的外周侧,所述卡箍(6)上朝向所述第一内圈(301)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601),所述第一内圈(301)的一侧外缘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6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距螺旋桨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201)外周壁上开设有卡槽(2011),还包括钢丝挡圈(7),所述钢丝挡圈(7)套设在所述卡槽(2011)内,所述卡箍(6)上远离所述第一限位槽(601)的另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602),所述钢丝挡圈(7)嵌设在所述第二限位槽(60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变距螺旋桨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垫圈(8),所述轴承垫圈(8)压接在所述第一外圈(302)的外侧和所述第一限位凸缘(102)一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变距螺旋桨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圈(302)的外侧与所述轴承垫圈(8)内侧之间具有0.01-0.03mm的第一间隙(9)。

6.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变距螺旋桨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套(10),所述衬套(10)压接在所述第二外圈(402)和所述桨袖袖口(101)内壁之间,所述衬套(10)的一侧套口设有第二限位凸缘(1001),所述第二外圈(402)远离所述锁紧筒(4021)的另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凸缘(100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变距螺旋桨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10)的套口内壁与所述第二外圈(402)的外侧之间具有0.01-0.03mm的第二间隙(11)。

8.根据权利要求1-3、5、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变距螺旋桨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磨垫圈(12),所述防磨垫圈(12)压接在所述锁紧螺母(5)和所述桨袖袖口(101)的端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变距螺旋桨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5)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三限位槽(501),所述防磨垫圈(12)嵌于所述第三限位槽(50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3、5、7、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变距螺旋桨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圈(301)的内壁与所述安装轴颈(203)的外壁之间具有-0.01-0.01mm的第三间隙(13),所述第二内圈(401)的内壁与所述安装轴颈(203)的外壁之间具有-0.01-0.01mm的第四间隙(1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距螺旋桨桨叶与桨壳连接结构,包括:桨壳,其上的桨袖袖口内具有第一限位凸缘;桨叶根部,其安装在桨袖袖口内,桨叶根部上间隔设有第一限位凸台和第二限位凸台,第一限位凸台和第二限位凸台之间的桨叶根部为安装轴颈;推力球轴承,其套设在安装轴颈上,且与第一限位凸缘的一侧抵接;圆锥滚子轴承,其套设在安装轴颈上,且与第二限位凸台一侧紧密配合,圆锥滚子轴承的第二外圈的一侧具有锁紧筒,锁紧筒的外筒壁为锁紧螺纹面;锁紧螺母,其螺接在锁紧螺纹面上,且锁紧螺母一侧与桨袖袖口的端面压接。该连接结构承载能力强、可靠性高,适用螺旋桨直径为4米以上,螺旋桨承载非常大,寿命为10000小时的飞机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玲,蔡猛,闫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