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安全保护组件

文档序号:30012799发布日期:2022-05-16 14:2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无人机安全保护组件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安全保护组件。


背景技术:

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3.现有的无人机在起飞的时候,经常由于螺旋桨受到飞石或者鸟类的撞击,从而导致螺旋桨受损,造成无人机坠落损坏,且传统的无人机在降落的时候也会由于地面不平整,从而造成无人机损坏。
4.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无人机安全保护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安全保护组件。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无人机安全保护组件,包括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丝孔,所述第一丝孔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保护壳体的上方通过螺纹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框架,所述第一连接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撞网,所述保护壳体的下方通过螺纹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框架,所述第二连接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撞网,所述第二防撞网的网孔直径略大于第一防撞网的网孔直径,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六组内部固定杆,所述内部固定杆远离保护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部固定套。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部固定套。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部固定套的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二丝孔,所述第二丝孔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部固定套的内部套设连接有横向连接杆。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横向连接杆的表面开设有两组螺纹通孔。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部固定套的内部套设连接有纵向连接杆。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纵向连接杆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螺旋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安全保护组件通过在保护壳体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丝孔,第一丝孔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保护壳体的上方通过螺纹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框架,第一连接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撞网,保护壳体的下方通过螺纹杆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框架,第二连接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
有第二防撞网,第二防撞网的网孔直径略大于第一防撞网的网孔直径,保护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六组内部固定杆,内部固定杆远离保护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部固定套,保护壳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部固定套,将无人机机翼的横向连接杆套设在外部固定套中,纵向连接杆套设在内部固定套中,将螺旋桨设置在保护壳体的内部,对螺旋桨进行保护,达到了有效保护螺旋桨,防止螺旋桨在无人机飞行的过程中受损的有益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无人机在起飞的时候,经常由于螺旋桨受到飞石或者鸟类的撞击,从而导致螺旋桨受损,造成无人机坠落损坏,且传统的无人机在降落的时候也会由于地面不平整,从而造成无人机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保护壳体;11、第一丝孔;12、螺纹杆;13、第一连接框架;14、第一防撞网;15、第二连接框架;16、第二防撞网;17、内部固定杆;18、内部固定套;19、外部固定套;110、第二丝孔;2、横向连接杆;21、纵向连接杆;22、螺旋桨;23、螺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2.一种无人机安全保护组件,包括保护壳体1,保护壳体1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丝孔11,第一丝孔1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12,保护壳体1的上方通过螺纹杆12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框架13,第一连接框架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撞网14,保护壳体1的下方通过螺纹杆12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框架15,第二连接框架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撞网16,第二防撞网16的网孔直径略大于第一防撞网14的网孔直径,保护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六组内部固定杆17,内部固定杆17远离保护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部固定套18。
23.需要补充的,第一防撞网14用于在无人机起飞的时候,阻挡上方物体进入到螺旋桨22内部,第二防撞网16用于在无人机降落的时候,阻挡下方的物体进入到螺旋桨22内部。
24.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保护壳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外部固定套19。
25.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外部固定套19的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二丝孔110,第二丝孔110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12。
26.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外部固定套19的内部套设连接有横向连接杆2。
27.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横向连接杆2的表面开设有两组螺纹通孔23。
28.需要补充的,无人机机翼的横向连接杆2套设在外部固定套19中,调整横向连接杆2左右方向的位置,使第二丝孔110与螺纹通孔23对齐,在其内部插入螺纹杆12并顺时针旋
转,将横向连接杆2与外部固定套19固定连接。
29.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内部固定套18的内部套设连接有纵向连接杆21。
30.需要补充的,纵向连接杆21套设在内部固定套18中,同时将纵向连接杆21与横向连接杆2固定连接。
31.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纵向连接杆21的上方转动连接有螺旋桨22。
32.需要补充的,螺旋桨22设置在保护壳体1的内部。
3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人机安全保护组件在使用时,将无人机机翼的横向连接杆2套设在外部固定套19中,调整横向连接杆2左右方向的位置,使第二丝孔110与螺纹通孔23对齐,在其内部插入螺纹杆12并顺时针旋转,将横向连接杆2与外部固定套19固定连接,接下来将纵向连接杆21套设在内部固定套18中,同时将纵向连接杆21与横向连接杆2固定连接,使螺旋桨22设置在保护壳体1的内部,从而达到对无人机螺旋桨22进行保护。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