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投放装置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16833发布日期:2023-12-19 19:59阅读:72来源:国知局
自动投放装置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具体涉及自动投放装置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1、察打一体无人机因具有精确打击、皮实耐用及操作简单的优点受到广泛的应用。

2、现有技术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无人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将现役防暴手榴弹和空中无人机相结合,利用空中无人机的快速机动、态势感知等优势,可大大提高现役防暴手榴弹的机动能力、投射范围、投放精度和打击效能。但是现有的自动投放装置,存在载弹量少、投放效率低的问题,导致无人机携带弹药的威力遭到削弱。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投放装置及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投放装置载弹量少和投放效率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投放装置,包括:

3、机架,其上固设有驱动件和第一导轨,所述机架的底部对应所述第一导轨的端部设有投弹口;

4、载弹组件,移动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载弹组件上适于设置多个手榴弹,多个手榴弹沿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载弹组件包括第二导轨,手榴弹的拉环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且拉环适于沿所述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

5、投弹组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投弹组件对手榴弹施加朝向所述投弹口方向的推力;

6、推弹组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推弹组件推动所述载弹组件朝向所述投弹口方向移动。

7、有益效果:此自动投放装置,能够将多个手榴弹沿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安装在载弹组件上,通过载弹组件在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载弹组件上的手榴弹朝向投弹口方向移动,来提高自动投放装置的载弹量和自动供弹。手榴弹的拉环移动设置在第二导轨上,载弹组件在第一导轨上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带动手榴弹沿第一导轨方向移动,此时,手榴弹上的拉环跟随手榴弹同步在第二导轨上移动,直至手榴弹移动至投弹口处,驱动件驱动投弹组件对手榴弹施加朝向投弹口方向的推力,由于手榴弹的拉环被限制在第二导轨内,投弹组件在推动手榴弹的过程中,使得手榴弹的弹体与拉环分离,完成拉环动作,当拉环与手榴弹的弹体分离时,手榴弹的弹体从投弹口掉落,完成手榴弹的投放动作。驱动件驱动推弹组件推动载弹组件朝向投弹口方向移动,使得载弹组件上的手榴弹自动向投弹口处补充,实现自动供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自动投放装置载弹量大,能够实现对手榴弹自动拉环、自动投放、自动供弹,进而提高自动投放装置的投放效率。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弹组件包括推块和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推块移动设于所述导向件,所述推块具有推弹状态和上弹状态;

9、从所述上弹状态至所述推弹状态,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块沿所述导向件朝向手榴弹方向移动,并对手榴弹施加朝向所述投弹口方向的推力;

10、从所述推弹状态至所述上弹状态,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块沿所述导向件朝向远离手榴弹方向移动。

11、有益效果:通过驱动件驱动推块沿导向件方向向下移动来推动手榴弹的弹体,使手榴弹投放至投弹口,或驱动推块沿导向件方向向上移动,以便于载弹组件上的手榴弹自动补充至推块下方,为下次手榴弹的投放做准备,提高自动投放装置的投放效率。并且推块与导向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投弹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块铰接。

13、有益效果:通过驱动件转动带动第一连杆转动,第一连杆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一连杆铰接的第二连杆摆动,在第二连杆摆动的过程中,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驱动推块沿导向件上下往复移动。通过驱动件驱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来带动推块上下往复移动,减小推块往复移动的停顿间隙,提高推块的推弹效率,进而提高自动投放装置的投放效率。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载弹组件包括弹链部件,所述弹链部件包括多个支撑杆和连接杆,多个所述支撑杆沿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形成适于放置手榴弹的放置槽,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的端部。

15、有益效果:通过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杆,使得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形成放置手榴弹的放置槽,将手榴弹放置在放置槽内,手榴弹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手榴弹卡设在放置槽内,实现对手榴弹的限位,进而避免手榴弹在弹链部件上移动或转动,保证手榴弹能够在弹链部件移动的作用下逐个进入投弹口位置。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载弹组件还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一端与所述弹链部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机架连接。

17、有益效果:通过连接线连接弹链部件和机架,使得弹链部件与机架始终连接,避免弹链部件掉落,保证弹链部件能够重复利用,减少浪费现象。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弹组件包括第三导轨和推弹滑车,所述第三导轨固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导轨沿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推弹滑车移动设于所述第三导轨上,所述推弹滑车上转动设置推弹件,所述推弹滑车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推弹滑车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19、从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弹滑车沿所述第三导轨朝向远离所述投弹口方向移动,且所述推弹件越过所述推弹滑车移动过程中经过的手榴弹;

20、从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推弹件位于相邻两个手榴弹之间,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推弹滑车沿所述第三导轨朝向所述投弹口方向移动,且所述推弹件推动手榴弹。

21、有益效果:通过推弹滑车带动推弹件沿第三导轨方向移动,从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过程中,推弹滑车朝向远离投弹口方向移动,载弹组件未发生移动,此时处于准备供弹环节,从第二状态到第一状态过程中,推弹滑车朝向靠近投弹口方向移动,一同带动手榴弹和弹链部件朝向投弹口方向移动,实现自动供弹,且供弹效率高。

2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弹滑车上设有转轴,所述推弹件一端转动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推弹滑车的侧壁设有限位件,所述推弹件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对应所述限位件设有凸起部;

23、从所述第一状态至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限位件,所述推弹件与所述推弹滑车的移动平面平行设置;

24、从所述第二状态至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限位件抵接,所述推弹件与所述推弹滑车的移动平面呈倾斜设置。

25、有益效果:通过凸起部与限位件的配合,实现推弹滑车从第二状态至第一状态过程中,能够带动推动件将手榴弹向投弹口推送,实现自动供弹,结构巧妙。

2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弹组件还包括第一动滑轮、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一驱动带,所述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和所述第三定滑轮均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动滑轮固设于所述推块上,且所述第一动滑轮设于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之间;

27、所述第一驱动带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定滑轮上,另一端固设于所述推弹滑车,所述第一驱动带分别与所述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和所述第三定滑轮的顶部接触,所述第一驱动带与所述第一动滑轮的底部接触。

28、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一动滑轮设置在推块上,推块从上弹状态至推弹状态,即推块向下朝向投弹口移动,完成拉环和投放动作,推块向下移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动滑轮一同向下移动,此时第一动滑轮下压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的第一驱动带,使得第一驱动带拉动推弹滑车进而第二状态,准备供弹。在推块推动手榴弹的同时使推块带动推弹滑车进入第二状态,提高自动投放装置的投放效率。

2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弹组件还包括第二动滑轮、第四定滑轮、第五定滑轮和第二驱动带,所述第四定滑轮和所述第五定滑轮均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动滑轮固设于所述推块上,且所述第二动滑轮设于所述第四定滑轮和所述第五定滑轮之间;

30、所述第二驱动带一端固设于所述第四定滑轮上,另一端固设于所述推弹滑车,所述第二驱动带分别与所述第四定滑轮和所述第五定滑轮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二驱动带与所述第二动滑轮的顶部接触。

31、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二动滑轮设置在推块上,推块从推弹状态至上弹状态,即推块向上朝向远离投弹口方向移动,推块向上移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二动滑轮一同向上移动,此时第二动滑轮拉动第四定滑轮和第五定滑轮之间的第二驱动带,使得第二驱动带拉动推弹滑车进入第一状态,推弹件带动手榴弹朝向推弹口移动,实现自动供弹。在推块向上运动的同时使推块带动推弹滑车进入第一状态,提高自动投放装置的投放效率。

32、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和自动投放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无人机本体可拆卸连接。

33、有益效果:此无人机,通过连接件将自动投放装置安装在无人机本体上,利用空中无人机的快速机动、态势感知等优势,能够提高现役防暴手榴弹的机动能力、投射范围、投放精度和打击效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