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天卫星一体式异形展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3514发布日期:2024-03-01 12:4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天卫星一体式异形展开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航天卫星,具体涉及一种航天卫星一体式异形展开结构。


背景技术:

1、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是一种能够全天时、全天候地获取地面目标的高信息的现代雷达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主要由星体、太阳电池翼与雷达天线等部分组成,而雷达天线是整个卫星中有效体积最大的部分。

2、当前,sar雷达天线按照展开方式可分为体装式(非展开式)与收拢展开式,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为了保证雷达的效果,通常要求天线的体积较大,因此多采用收拢展开式来既提高天线体积同时减小发射时的体积,但现有的收拢展开式天线的折叠方式通常只是简单的折叠在星体的外侧,在单一表面反复折叠会导致星体外侧的包络面积变大,进而增大外罩尺寸,导致制造成本增加,并且多数天线依靠自身弹力而自动展开,可能会发生卡死等展开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卫星、展开机构一、展开机构二之间的配合,将位于卫星底部的推动天线面板展开,以解决天线因折叠在星体的外侧导致包络面大、依靠天线自身的弹力展开会产生故障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2、一种航天卫星一体式异形展开结构,包括卫星、展开机构一、展开机构二、盖板,所述卫星上设有电机,展开机构一包括:限位板一、天线面板一、推动杆一,限位板一安装在卫星上,限位板一上方安装弹簧,天线面板一位于限位板一下方,天线面板一向下共堆叠四个,天线面板一包括:t形限位凸起一、t形限位槽、限位孔一,t形限位凸起一位于天线面板一主体一端,t形限位槽位于天线面板一主体另一端,t形限位槽与另一块天线面板一上的t形限位凸起一配合连接,限位孔一位于t形限位槽两侧,推动杆一安装在电机上,推动杆一厚度为天线面板一厚度一半,展开机构二位于展开机构一远离卫星的一侧,展开机构二的另一侧设有盖板,展开机构二内存放有折叠的天线面板一。

3、优选的,所述卫星包括:圆隔板、电机、壳体,电机位于圆隔板下方,电机与圆隔板转动连接,电机的电机轴上半段设置螺纹。

4、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限位圆孔、半圆轨道一、半圆轨道二、横向推出轨道一、堆叠区一、滑行轨道,限位圆孔位于壳体主体中部,半圆轨道一位于限位圆孔一侧,半圆轨道二位于限位圆孔一侧,半圆轨道二比半圆轨道一高度低一半,横向推出轨道一位于限位圆孔一侧,堆叠区一位于限位圆孔一侧,滑行轨道位于堆叠区一一侧。

5、优选的,所述天线面板一厚度与半圆轨道一高度相同,天线面板一厚度的一半为半圆轨道二高度。

6、优选的,所述t形限位凸起一与半圆轨道一、半圆轨道二相切,半圆轨道一、半圆轨道二限位天线面板一。

7、优选的,所述推动杆一,包括:圆孔一、外圆周面一,圆孔一与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外圆周面一位于圆孔一外围,外圆周面一与t形限位槽所在圆周面相切。

8、优选的,所述展开机构二,包括:限位架、粘接板、限位板二、天线面板二、推动杆二,限位架包括:推杆缺口、半圆轨道三、半圆轨道四、横向推出轨道二、堆叠区二、圆孔二、定位销一;推杆缺口位于限位架中部,半圆轨道三位于推杆缺口一侧,半圆轨道三高度与半圆轨道一一致,半圆轨道四位于推杆缺口另一侧,半圆轨道四高度与半圆轨道二一致,横向推出轨道二位于推杆缺口一侧,堆叠区二位于推杆缺口一侧,堆叠区二内存放天线面板一、限位板二;圆孔二位于限位架下方,定位销一安装在圆孔二上,定位销一上安装有弹簧,定位销一下端与限位孔一配合限位,粘接板粘结在限位架上。

9、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二位于天线面板一下方,限位板二上方设置三个天线面板一;天线面板二,包括:t形限位凸起一、限位板、凸起挡板、限位孔二;t形限位凸起一位于天线面板二主体一端,t形限位凸起一与天线面板一上的t形限位槽配合连接;限位板位于天线面板二主体另一端,凸起挡板位于限位板一侧,限位孔二位于限位板两侧。

10、优选的,所述推动杆二,包括:圆孔三、粘接圆环、外圆周面二、环状缺口、限位槽;圆孔三与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螺纹连接,粘接圆环固定安装在圆孔三下方,粘接圆环内圈与电机的电机轴粘结,外圆周面二位于圆孔三外围,外圆周面二与t形限位槽相切,环状缺口位于外圆周面二中间,环状缺口可以容纳限位板,限位槽位于推动杆二一端,限位槽与限位板配合限位。

11、优选的,所述盖板,包括:限位孔三、定位销二;限位孔三位于盖板主体一端,定位销二安装在限位孔三中,定位销二上安装有弹簧,定位销二下端与限位孔一、限位孔二配合限位。

12、本发明有益效果:

13、1、通过卫星上自带电机,带动展开机构中的推动杆旋转,推动杆旋转推动堆叠的天线面板,使得位于不同水平面的的天线面板可以同时被展开,最后再通过展开机构二中的推动杆二实现两端的天线面板水平对齐,顺利完成天线面板展开过程,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小卫星的外包络面积,进而减小发射成本。

14、2、通过推动杆推动天线面板展开,展开具备可靠性,可以减少展开故障。



技术特征:

1.一种航天卫星一体式异形展开结构,包括卫星(100)、展开机构一(200)、展开机构二(300)、盖板(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100)上设有电机(120),展开机构一(200)包括:限位板一(210)、天线面板一(220)、推动杆一(230),限位板一(210)安装在卫星(100)上,限位板一(210)上方安装弹簧,天线面板一(220)位于限位板一(210)下方,天线面板一(220)向下共堆叠四个,天线面板一(220)包括:t形限位凸起一(221)、t形限位槽(222)、限位孔一(223),t形限位凸起一(221)位于天线面板一(220)主体一端,t形限位槽(222)位于天线面板一(220)主体另一端,t形限位槽(222)与另一块天线面板一(220)上的t形限位凸起一(221)配合连接,限位孔一(223)位于t形限位槽(222)两侧,推动杆一(230)安装在电机(120)上,推动杆一(230)厚度为天线面板一(220)厚度一半,展开机构二(300)位于展开机构一(200)远离卫星(100)的一侧,展开机构二(300)的另一侧设有盖板(400),展开机构二(300)内存放有折叠的天线面板一(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卫星一体式异形展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100)包括:圆隔板(110)、电机(120)、壳体(130),电机(120)位于圆隔板(110)下方,电机(120)与圆隔板(110)转动连接,电机(120)的电机轴上半段设置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天卫星一体式异形展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30)包括:限位圆孔(131)、半圆轨道一(132)、半圆轨道二(133)、横向推出轨道一(134)、堆叠区一(135)、滑行轨道(136),限位圆孔(131)位于壳体(130)主体中部,半圆轨道一(132)位于限位圆孔(131)一侧,半圆轨道二(133)位于限位圆孔(131)一侧,半圆轨道二(133)比半圆轨道一(132)高度低一半,横向推出轨道一(134)位于限位圆孔(131)一侧,堆叠区一(135)位于限位圆孔(131)一侧,滑行轨道(136)位于堆叠区一(135)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天卫星一体式异形展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面板一(220)厚度与半圆轨道一(132)高度相同,天线面板一(220)厚度的一半为半圆轨道二(133)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天卫星一体式异形展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限位凸起一(221)与半圆轨道一(132)、半圆轨道二(133)相切,半圆轨道一(132)、半圆轨道二(133)限位天线面板一(2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卫星一体式异形展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一(230),包括:圆孔一(231)、外圆周面一(232),圆孔一(231)与电机(120)的电机轴固定连接,外圆周面一(232)位于圆孔一(231)外围,外圆周面一(232)与t形限位槽(222)所在圆周面相切。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天卫星一体式异形展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机构二(300),包括:限位架(310)、粘接板(320)、限位板二(330)、天线面板二(340)、推动杆二(350),限位架(310)包括:推杆缺口(311)、半圆轨道三(312)、半圆轨道四(313)、横向推出轨道二(314)、堆叠区二(315)、圆孔二(316)、定位销一(317);推杆缺口(311)位于限位架(310)中部,半圆轨道三(312)位于推杆缺口(311)一侧,半圆轨道三(312)高度与半圆轨道一(132)一致,半圆轨道四(313)位于推杆缺口(311)另一侧,半圆轨道四(313)高度与半圆轨道二(133)一致,横向推出轨道二(314)位于推杆缺口(311)一侧,堆叠区二(315)位于推杆缺口(311)一侧,堆叠区二(315)内存放天线面板一(220)、限位板二(330);圆孔二(316)位于限位架(310)下方,定位销一(317)安装在圆孔二(316)上,定位销一(317)上安装有弹簧,定位销一(317)下端与限位孔一(223)配合限位,粘接板(320)粘结在限位架(3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航天卫星一体式异形展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二(330)位于天线面板一(220)下方,限位板二(330)上方设置三个天线面板一(220);天线面板二(340),包括:t形限位凸起一(341)、限位板(342)、凸起挡板(343)、限位孔二(344);t形限位凸起一(341)位于天线面板二(340)主体一端,t形限位凸起一(341)与天线面板一(220)上的t形限位槽(222)配合连接;限位板(342)位于天线面板二(340)主体另一端,凸起挡板(343)位于限位板(342)一侧,限位孔二(344)位于限位板(342)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航天卫星一体式异形展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二(350),包括:圆孔三(351)、粘接圆环(352)、外圆周面二(353)、环状缺口(354)、限位槽(355);圆孔三(351)与电机(120)的电机轴通过螺纹连接,粘接圆环(352)固定安装在圆孔三(351)下方,粘接圆环(352)内圈与电机(120)的电机轴粘结,外圆周面二(353)位于圆孔三(351)外围,外圆周面二(353)与t形限位槽(222)相切,环状缺口(354)位于外圆周面二(353)中间,环状缺口(354)可以容纳限位板(342),限位槽(355)位于推动杆二(350)一端,限位槽(355)与限位板(342)配合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卫星一体式异形展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00),包括:限位孔三(410)、定位销二(420);限位孔三(410)位于盖板(400)主体一端,定位销二(420)安装在限位孔三(410)中,定位销二(420)上安装有弹簧,定位销二(420)下端与限位孔一(223)、限位孔二(344)配合限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航天卫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航天卫星一体式异形展开结构,包括卫星、展开机构一、展开机构二、盖板,所述卫星上设有电机,展开机构一包括:限位板一、天线面板一、推动杆一,限位板一安装在卫星上,限位板一上方安装弹簧,天线面板一位于限位板一下方,天线面板一向下共堆叠四个,天线面板一包括:T形限位凸起一、T形限位槽、限位孔一,T形限位凸起一位于天线面板一主体一端,T形限位槽位于天线面板一主体另一端,T形限位槽与另一块天线面板一上的T形限位凸起一配合连接,限位孔一位于T形限位槽两侧;本发明通过卫星、展开机构一、展开机构二之间的配合实现天线面板的展开,可以减小卫星的外包络面积,进而减少发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尧,唐跃川,胡建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航天天目(重庆)卫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