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旋翼直升机加强侧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52111发布日期:2023-09-23 23:2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旋翼直升机加强侧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单旋翼直升机,具体涉及一种单旋翼直升机加强侧板结构。


背景技术:

1、单旋翼直升机是指只装一副旋翼,机尾有尾桨或其他平衡装置的直升机。是技术最成熟、数量最多的直升机,具有结构较简单,维护工程难度较低,可做高机动性飞行,能够垂直悬停,坚固耐用,续航时间长等优点。

2、但现有的现有单旋翼直升机存在以下问题:

3、1、直升机的机架采用的是桁架结构,由钢管焊接组合形成。受材料强度,焊接工艺,材料热变形影响,细微破损无法检查,承受共振强度弱,整体强度无法得到保证;

4、2、直升机的发动机以发动机-发动机减震垫-发动机固定板的方式进行固定,减震效果完全依靠减震胶垫,减震效果不理想。

5、3、直升机的发动机散热总成是以轴流式风扇直接固定到水箱上直吹进行散热,但是水箱尺寸较大时,需要的风扇数量和大小就会增大,重量和能耗会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直升机的机架采用的是桁架结构,由钢管焊接组合形成。受材料强度,焊接工艺,材料热变形影响,细微破损无法检查,承受共振强度弱,整体强度无法得到保证的问题,特提供一种强度高、避免了焊接,抗拉抗压抗扭强度性能更好、重量更轻的单旋翼直升机加强侧板结构。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单旋翼直升机加强侧板结构,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前端设有发动机,所述水箱左右两侧设有下侧板,两组下侧板上通过螺栓连接有上侧板,两组上侧板外侧均设有油箱,两组上侧板之间设有多组平行设置的竖直加强板,所述竖直加强板的上下两侧设有三组水平加强板,最上方的水平加强板上固定有螺旋桨组件,所述水箱的后端设有后侧板组件,所述后侧板组件上方设有尾桨组件,所述后侧板组件包括三组相连的后侧板,所述后侧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两组上侧板之间,每两组后侧板的连接处设有后侧水平加强板,后侧水平加强板的远离后侧板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后侧竖直加强板,两组后侧竖直加强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竖直加强板和设置在下方的后侧竖直加强板的中心均开设有供发动机输出轴通过的输出轴通孔,最靠近后侧板的竖直加强板与下方的后侧竖直加强板之间固定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固定连接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前端连接螺旋桨组件,传动轮的后端连接尾桨组件。

4、上述方案中,所述水箱前端设有发动机安装座,所述发动机安装座包括连接在水箱上的第二发动机固定板,所述第二发动机固定板上方通过支撑柱连接有第一发动机固定板,所述第一发动机固定板上固定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与第一发动机固定板之间设有发动机减震胶垫。

5、上述方案中,上方的两组水平加强板的前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散热风扇安装板,所述散热风扇安装板的两侧通过螺栓连接在两组上侧板之间,所述散热风扇安装板中心固定有发动机散热风扇,所述发动机散热风扇设有两组出风口,两组出风口通过散热管道连接至水箱。

6、上述方案中,所述发动机散热风扇为离心式涡轮风扇。

7、上述方案中,所述尾桨组件包括尾桨连杆,所述尾桨连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尾桨连杆内设有尾桨传动轴,所述尾桨传动轴的前端连接传动轮,所述尾桨传动轴的后端通过尾桨传动机构连接尾桨。

8、上述方案中,最上方的后侧竖直加强板和最上方的后侧板的上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座,两组固定座平行设置,所述尾桨连杆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后侧板组件上。

9、上述方案中,所述下侧板、上侧板、竖直加强板、水平加强板、后侧板组件、第二发动机固定板,第一发动机固定板、支撑柱和散热风扇安装板均为7075-t7451航空铝材材质。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的侧板结构,均采用7075-t7451高强度航空铝材,并且使用隔框结构。左右侧板为整块铝材在加工中心上进行铣削,在满足强度的同时极大的减轻了重量,相对于传统的以钢管搭建的桁架式结构,避免了焊接热变形,定位精度差,材料自身缺陷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整体抗压抗扭强度。

12、2.本实用新型中发动机固定方式为:发动机-发动机减震胶垫-第一发动机固定板-第二发动机固定板-水箱,两块固定板之间又用航空铝材加工成的支撑柱进行连接,使得发动机高度可调节,并且可在此处吸收一部分发动机的震动,再通过传动轴上的两处扭力片极大的消除了震动对飞行的影响。

13、3.本实用新型通过离心式涡轮风扇的设置,结合了传统涡轮风扇和离心式风扇的优点,在同等体积的条件下,风流和风压均大大超过传统风扇,非常适合大面积散热,散热风扇固定在机身加强板上,加强板按照风扇轮廓预留出安装孔,出风位置设计了两个出风连接口,再通过散热管路方式引导风流到水箱进行散热。



技术特征:

1.一种单旋翼直升机加强侧板结构,包括设置在机身底部的水箱(1),所述水箱(1)前端上方设有发动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左右两侧设有下侧板(3),两组下侧板(3)上通过螺栓连接有上侧板(4),两组上侧板外侧均设有油箱(102),两组上侧板(4)之间设有多组平行设置的竖直加强板(5),所述竖直加强板(5)的上下两侧设有三组水平加强板(6),最上方的水平加强板(6)上固定有螺旋桨组件(7),所述水箱(1)的后端设有后侧板组件(8),所述后侧板组件(8)上方设有尾桨组件(9),所述后侧板组件(8)包括三组相连的后侧板(81),所述后侧板(81)通过螺栓连接在两组上侧板(4)和两组下侧板(3)之间,每两组后侧板(81)的连接处设有后侧水平加强板(82),后侧水平加强板(82)的远离后侧板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后侧竖直加强板(83),两组后侧竖直加强板(83)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竖直加强板(5)和设置在下方的后侧竖直加强板(83)的中心均开设有供发动机输出轴通过的输出轴通孔,最靠近后侧板(81)的竖直加强板(5)与下方的后侧竖直加强板(83)之间固定有主动轮(21),所述主动轮(21)固定连接在发动机(2)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轮(21)通过皮带(22)连接有传动轮(23),所述传动轮(23)的前端连接螺旋桨组件(7),传动轮(23)的后端连接尾桨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旋翼直升机加强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前端设有发动机安装座,所述发动机安装座包括连接在水箱(1)上的第二发动机固定板(12),所述第二发动机固定板(12)上方通过支撑柱(13)连接有第一发动机固定板(11),所述第一发动机固定板(11)上固定有发动机(2),所述发动机(2)与第一发动机固定板(11)之间设有发动机减震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旋翼直升机加强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方的两组水平加强板(6)的前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散热风扇安装板(10),所述散热风扇安装板(10)的两侧通过螺栓连接在两组上侧板(4)之间,所述散热风扇安装板(10)中心固定有发动机散热风扇(101),所述发动机散热风扇(101)设有两组出风口,两组出风口通过散热管道连接至水箱(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旋翼直升机加强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散热风扇(101)为离心式涡轮风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旋翼直升机加强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桨组件(9)包括尾桨连杆(91),所述尾桨连杆(91)为中空结构,所述尾桨连杆(91)内设有尾桨传动轴(92),所述尾桨传动轴(92)的前端连接传动轮(23),所述尾桨传动轴(92)的后端通过尾桨传动机构连接尾桨(9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旋翼直升机加强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最上方的后侧竖直加强板(83)和最上方的后侧板(81)的上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座(94),两组固定座(94)平行设置,所述尾桨连杆(91)通过固定座(94)固定连接在后侧板组件(8)。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单旋翼直升机加强侧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板(3)、上侧板(4)、竖直加强板(5)、水平加强板(6)、后侧板组件(8)、第二发动机固定板(12),第一发动机固定板(11)、支撑柱(13)和散热风扇安装板(10)均为7075-t7451航空铝材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旋翼直升机加强侧板结构,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前端设有发动机,所述水箱左右两侧设有下侧板,两组下侧板上通过螺栓连接有上侧板,两组上侧板之间设有多组平行设置的竖直加强板,所述竖直加强板的上下两侧设有三组水平加强板,最上方的水平加强板上固定有螺旋桨组件,所述水箱的后端设有后侧板组件,所述后侧板组件上方设有尾桨组件;本技术的侧板结构,在满足强度的同时极大的减轻了重量,相对于传统的以钢管搭建的桁架式结构,避免了焊接热变形,定位精度差,材料自身缺陷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整体抗压抗扭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陶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胜澜创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