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1113发布日期:2023-10-14 19:06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具体为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1、经过检索申请号202020810856.6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包括固定在无人机机体上的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通过四个支臂与相对应的防撞网环连接,所述防撞网环套设在无人机旋翼上,所述防撞网环采用一体注塑而成,所述防撞网环包括上下布置的两个圆环,两个所述圆环之间通过环形网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拆装方便,防护性能好,防撞网环将无人机旋翼罩设在内部,有效地保护了无人机的旋翼,避免旋翼遇到障碍物而遭受损坏。

2、但是上述方案只能对旋翼进行防护,并防护结构的重量集中在旋翼端,发生撞击时,对于机体与旋翼的连接结构的压力更大,其整体防护作用有限,并且过于密集的防护网影响旋翼的气流流动,影响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以克服背景技术缺陷。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翼杆,四个所述翼杆另一端的安装有机翼,所述机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侧防护机构,所述侧防护机构罩设于两侧的机翼的外侧,所述机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杆,两个所述侧防护机构分别与两个平行杆相配合,所述机身的前后端部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应急气囊。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侧防护机构包括底杆、多个l形架和连接杆,所述底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至支撑架上,所述l形架等距离固定连接至底杆上,所述l形架的另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杆、多个l形架和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网。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杆上铰接有两个曲形弹力杆,两个所述曲形弹力杆的另一端插接至平行杆上。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位于所述连接杆两端处的l形架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橡胶垫。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翼杆上固定连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套设于机翼的外侧。

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0、本方案通过侧防护机构配合应急气囊使用,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降低机体与旋翼之间连接结构的承载压力,重量均摊,并且防护全面,空气流动顺畅,保证机器性能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包括机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翼杆(2),四个所述翼杆(2)另一端的安装有机翼(3),所述机身(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4),两个所述支撑架(4)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侧防护机构(5),所述侧防护机构(5)罩设于两侧的机翼(3)的外侧,所述机身(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杆(6),两个所述侧防护机构(5)分别与两个平行杆(6)相配合,所述机身(1)的前后端部均开设有安装槽(7),两个所述安装槽(7)的内部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应急气囊(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防护机构(5)包括底杆(51)、多个l形架(52)和连接杆(53),所述底杆(5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至支撑架(4)上,所述l形架(52)等距离固定连接至底杆(51)上,所述l形架(52)的另一端与连接杆(5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51)、多个l形架(52)和连接杆(53)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网(5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3)上铰接有两个曲形弹力杆(531),两个所述曲形弹力杆(531)的另一端插接至平行杆(6)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连接杆(53)两端处的l形架(52)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橡胶垫(5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杆(2)上固定连接有防护套(21),所述防护套(21)套设于机翼(3)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翼杆,四个所述翼杆另一端的安装有机翼,所述机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侧防护机构,所述侧防护机构罩设于两侧的机翼的外侧,所述机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杆。该技术通过机身作为装置主体结构,翼杆作为机翼与机身之间的连接结构,通过两个支撑架既方便放置机身,又对两个侧防护机构进行支撑,侧防护机构对两侧的机翼进行整体防护,并且现成C字形的包裹防护形状,整体防护性更好,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降低机体与旋翼之间连接结构的承载压力,重量均摊,并且防护全面,空气流动顺畅,保证机器性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惠,胡毕寅,陈佳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欣朝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