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2423发布日期:2024-03-22 10:1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其他类目不包括的飞机指示装置或防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1、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

2、无人机在进行变电站巡航时,由于其变电站需要架起电气支撑柱,而在飞行巡航的途中为了避免碰撞到这些支撑柱,同时由于无人机的价格较高,一般选用在无人机的外轮廓上加装无人机防撞装置,以达到避免碰撞到无人机主体的现象出现,而一般的防护架为增强其防护性采用一体式机器,但是这样存在无人机主体未损坏但是防护装置损坏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下更换防护架只能返厂更换,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能够解决其他类目不包括的飞机指示装置或防护装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防撞装置,安装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滑动槽,无人机主体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部开设有快速拆卸装置。

3、优选的,所述防撞装置包括拆装弹簧,拆装弹簧的表面与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拆装弹簧的外部设置有防撞装置主体,防撞装置主体的下表面与拆装弹簧远离安装槽的一端相接触,防撞装置主体的表面与安装槽的内壁相接触,防撞装置主体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滑动槽。

4、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杆,两个连杆的相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弧,两个连杆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两个缓冲弹簧远离对应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滑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滑动槽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

5、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柱,两个滑动柱的相背面与对应连杆的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滑动槽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圆片,防撞装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凹槽。

6、优选的,所述防撞装置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体,圆柱体的表面与第三滑动槽的内部相接触,圆柱体的表面开设有小球滑动槽,小球滑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小球。

7、优选的,所述小球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小球弹簧,小球弹簧远离小球的一端与小球滑动槽的表面固定连接,小球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部相接触。

8、优选的,所述快速拆卸装置包括按钮主体,按钮主体的表面与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按钮主体的表面与小球的表面相接触,按钮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按钮,按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按钮弹簧,按钮弹簧远离按钮的一端与无人机主体的表面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该无人机防撞装置,通过设置按钮,通过外部力按动按钮,按钮的运动带动小球进行运动,当小球完全脱离对应限位槽的内部时,拆装弹簧进行复位带动防撞装置主体进行脱离安装槽的内部,从而更换防护装置,相较于一般一体式的无人机来说,更换该防撞装置更为方便简单。

11、(2)、该无人机防撞装置,通过设置缓冲弹簧,当防撞弧受到冲撞时,防撞弧带动连杆进行运动,连杆的运动带动缓冲弹簧进行压缩弹簧,而缓冲弹簧的压缩有复原的趋势,缓冲弹簧复原的趋势给予防撞装置主体一个冲撞相向的力,从而带动防撞装置主体进行减速,相较于直接碰撞主体,缓冲弹簧的存在多了一个压缩的过程,而同时弹簧也能够提供一个缓冲的作用来保护防撞装置,从而延长防撞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3)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的内部设置有防撞装置,安装槽(14)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滑动槽(17),无人机主体(3)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1),限位槽(21)的内部开设有快速拆卸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装置包括拆装弹簧(16),拆装弹簧(16)的表面与安装槽(14)的内部固定连接,拆装弹簧(16)的外部设置有防撞装置主体(4),防撞装置主体(4)的下表面与拆装弹簧(16)远离安装槽(14)的一端相接触,防撞装置主体(4)的表面与安装槽(14)的内壁相接触,防撞装置主体(4)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滑动槽(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滑动槽(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杆(2),两个连杆(2)的相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弧(1),两个连杆(2)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5),两个缓冲弹簧(5)远离对应连杆(2)的一端与第一滑动槽(7)的内部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滑动槽(7)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槽(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柱(6),两个滑动柱(6)的相背面与对应连杆(2)的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滑动槽(8)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圆片(10),防撞装置主体(4)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凹槽(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装置主体(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圆柱体(20),圆柱体(20)的表面与第三滑动槽(17)的内部相接触,圆柱体(20)的表面开设有小球滑动槽(18),小球滑动槽(1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小球(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球(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小球弹簧(19),小球弹簧(19)远离小球(15)的一端与小球滑动槽(18)的表面固定连接,小球(15)的表面与限位槽(21)的内部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拆卸装置包括按钮主体(13),按钮主体(13)的表面与限位槽(21)的内部滑动连接,按钮主体(13)的表面与小球(15)的表面相接触,按钮主体(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按钮(12),按钮(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按钮弹簧(11),按钮弹簧(11)远离按钮(12)的一端与无人机主体(3)的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防撞装置,涉及其他类目不包括的飞机指示装置或防护装置技术领域。该无人机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防撞装置,安装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滑动槽,无人机主体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部开设有快速拆卸装置,防撞装置包括拆装弹簧,拆装弹簧的表面与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按钮,通过外部力按动按钮,按钮的运动带动小球进行运动,当小球完全脱离对应限位槽的内部时,拆装弹簧进行复位带动防撞装置主体进行脱离安装槽的内部,从而更换防护装置,相较于一般一体式的无人机来说,更换该防撞装置更为方便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妍,杨晓兵,王林田,张晓东,段鹏柯,宋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艾普特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