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高稳定结构

文档序号:38034048发布日期:2024-05-17 13:1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卫星高稳定结构

本申请涉及卫星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卫星高稳定结构。


背景技术:

1、卫星作为一种深空探测器,到达轨道后能够通过使用各种科学仪器和设备,对宇宙中的天体、物体或现象进行观测、研究和探测,扩展人类对宇宙的了解,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例如,引力波是由质量分布变化引起的时空弯曲波动,通过探测引力波,可以获得关于宇宙中重大事件的信息,从而深入了解宇宙的演化和结构。所以为进行空间探测或空间精密测量系统提供一个高稳定性且高精度的卫星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

2、目前,传统卫星结构为了尽可能地缩小体积和重量以适配相应的助推火箭,对卫星结构的重心设置并没有太严格的要求,这导致在外太空受助推器助推时,容易因重心偏移而发生位置的偏差,这对于引力波的高精度测量有较大的影响。其次,传统卫星结构一般没有对舱内温度进行调控,太空中不存在气流散热,发热量高的电子器件会不断散发热量而使得卫星内部温度不均,温度的变化也会对引力波的测量有一定影响。

3、因此,需要一种针对引力波测量的卫星高稳定结构,从而达到高精度测量太空引力波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卫星高稳定结构,对卫星重心进行更好的布置,而且减少舱内温差对测量造成的影响,以满足引力波测量的高精度要求。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高稳定结构,包括:

3、卫星舱体,所述卫星舱体呈棱柱状且内部包括相互隔离的核心舱和环形舱,所述核心舱设置在所述卫星舱体的中部,所述环形舱围绕所述核心舱设置;所述卫星舱体上设置有一个包含其形体中轴线的形体对称面;

4、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关于所述形体对称面对称安装于所述核心舱,两个所述光学组件的末端均穿过所述核心舱和所述环形舱并露出于所述卫星舱体;

5、星敏感器,所述星敏感器的数量有三个,其中两个所述星敏感器关于所述形体对称面对称且分别一一对应地与两个所述光学组件保持平行,第三个所述星敏感器的形体中轴线在所述形体对称面上,各个所述星敏感器均安装于所述核心舱,各个所述星敏感器的末端均穿过所述核心舱和所述环形舱并露出于所述卫星舱体;

6、imu惯性组件,所述imu惯性组件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关于所述形体对称面对称安装于所述环形舱;

7、相位计,所述相位计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关于所述形体对称面对称安装于所述环形舱;

8、冷气罐,所述冷气罐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关于所述形体对称面对称安装于所述环形舱,所述冷气罐能够向所述环形舱喷出冷气以进行降温。

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卫星舱体沿其厚度方向从第一表面过渡至第二表面,所述卫星高稳定结构还包括数传天线和太阳能板,所述数传天线安装于所述卫星舱体的第一表面,所述太阳能板安装于所述卫星舱体的第二表面。

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卫星舱体的第二表面,所述太阳能板呈圆盘状。

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地,基于所述卫星舱体的形体中轴线生成一个辅助面,所述太阳能板的边缘与所述辅助面的交点为第一交点,所述光学组件的最远端与所述辅助面的交点为第二交点,所述第一交点与所述第二交点的连线与所述太阳能板的夹角不大于40°。

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地,第三个所述星敏感器的形体中轴线与另两个所述星敏感器的形体中轴线的夹角大于60°。

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卫星高稳定结构还包括激光预稳频设备,所述激光预稳频设备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关于所述形体对称面对称安装于所述核心舱。

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卫星高稳定结构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关于所述形体对称面对称安装于所述环形舱,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冷气罐相邻设置。

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卫星高稳定结构还包括星上计算机,所述星上计算机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关于所述形体对称面对称安装于所述环形舱。

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卫星高稳定结构还包括角反射器,所述角反射器安装于所述卫星舱体的外表面。

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舱内设置有若干个竖向和横向的隔板,用于将所述环形舱的内部空间进行进一步的分隔。

18、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申请通过将核心舱和环形舱分隔,可以减少环形舱内电子器件发热对核心舱内测量部件的影响,而且本卫星高稳定结构内的部件严格按照对称方式布置,能够尽可能地将卫星的重心保持在中部,减少重心偏移。



技术特征:

1.一种卫星高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高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舱体(100)沿其厚度方向从第一表面过渡至第二表面,所述卫星高稳定结构还包括数传天线(700)和太阳能板(800),所述数传天线(700)安装于所述卫星舱体(100)的第一表面,所述太阳能板(800)安装于所述卫星舱体(100)的第二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星高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800)固定安装于所述卫星舱体(100)的第二表面,所述太阳能板(800)呈圆盘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星高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卫星舱体(100)的形体中轴线生成一个辅助面,所述太阳能板(800)的边缘与所述辅助面的交点为第一交点,所述光学组件(200)的最远端与所述辅助面的交点为第二交点,所述第一交点与所述第二交点的连线与所述太阳能板(800)的夹角不大于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高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个所述星敏感器(300)的形体中轴线与另两个所述星敏感器(300)的形体中轴线的夹角大于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高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高稳定结构还包括激光预稳频设备(900),所述激光预稳频设备(900)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关于所述形体对称面对称安装于所述核心舱(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高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高稳定结构还包括电源模块(1000),所述电源模块(1000)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关于所述形体对称面对称安装于所述环形舱(120),所述电源模块(1000)与所述冷气罐(600)相邻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高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高稳定结构还包括星上计算机(1100),所述星上计算机(1100)的数量有两个且分别关于所述形体对称面对称安装于所述环形舱(1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高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高稳定结构还包括角反射器(1200),所述角反射器(1200)安装于所述卫星舱体(100)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卫星高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舱(120)内设置有若干个竖向和横向的隔板,用于将所述环形舱(120)的内部空间进行进一步的分隔。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卫星高稳定结构,包括卫星舱体、光学组件、星敏感器、IMU惯性组件、相位计和冷气罐。其中,卫星舱体内部包括相互隔离的核心舱和环形舱,核心舱设置在卫星舱体的中部,环形舱围绕核心舱设置;卫星舱体上设置有一个包含其形体中轴线的形体对称面,本卫星高稳定结构中的其他部件关于该形体对称面对称设置。本申请通过将核心舱和环形舱分隔,可以减少环形舱内电子器件发热对核心舱内测量部件的影响,而且本卫星高稳定结构内的部件严格按照对称方式布置,能够尽可能地将卫星的重心保持在中部,减少重心偏移。本申请涉及卫星结构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超,朱汉斌,张锦绣,刘源,焦小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