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的运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478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场的运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场及其运行。
通常情况下,世界各地的客运机场都是按下述方式运行的。飞机在跑道上着陆后滑行到停机位置,通常是在机场航站楼的一个出入口处,但不都是如此。入站旅客在停机位置下飞机进入航站楼,如果飞机停在出入口处就可直接进入航站楼,如果飞机停在远离航站楼则需乘坐大客车去航站楼。飞机所运载的行李和/或货物被卸下来送到行李分选区,再被送到货物处理区。飞机在停机期间要进行保养,如加油、内部清理、补充旅客食品等,以便为下一航程起飞做准备。
在航站楼里,入站旅客要通过移民控制检查(或许没有)和免税商店(或许没有。同时他们的行李从行李分选区被运送到行李提取处。入站旅客在行李提取处领取他们的行李然后通过海关检查(或许没有),随即可离开航站楼。
需要继续旅行或转乘另一班飞机(转机旅客)的旅客与入站旅客一同下飞机,在到达前往他们旅行目的地航班的登机出入口前要通过中转休息室和免税商店(或许没有)。他们的行李从行李分选区被运送到他们的航班停机的出入口处并被装上飞机。
最后,登上飞机的旅客(以后他们被称为“出站旅客”)到达航站楼进入验票区,他们的行李被送到行李分选区。出站旅客然后由验票区通过移民控制检查(或许没有)来到出港休息室,这里可能包括了免税商店。从这里他们前往他们的航班离港的出入口登机。同时他们的行李也从行李分选区运送到这个出入口并装上飞机。经过适当保养的飞机在出站旅客和转机旅客登机以及旅客的行李和货物装机后离开出入口,滑向起飞跑道。在登机前通常要对旅客和他们的手提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对留在行李分选区的行李也要做安全检查。
这种常规的运行系统意味着机场的占地面积必须很大。跑道位置的确定和机场的设计必须适应地形条件,还要满足与盛行风、进场空间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相关的条件。不断增加的旅客数量和对跑道利用的要求导致了飞机滑行距离的不断增加,航站楼出入口数量的不足,以及输送旅客尤其是输送行李的系统不断地加长并复杂化。所有这些都使得飞机保养和装卸的时间加长。
另外,建设能满足常规机场运行系统需求的机场其成本非常高,机构的维护尤其是旅客和行李的输送系统的维护费用亦很高,根据技术的发展进行扩建和升级的费用也很高。
因而,就有了对现有机场的运行系统进行革新的要求。
相应于本发明的第一点的机场,包括飞机起降用的跑道;至少一个用来在跑道与上下站点之间运送飞机的运载工具,旅客在上下站点登上运载工具或自运载工具下来;航站楼;以及在上下站点与航站楼之间运送旅客的装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机场还包括特定的路径,运载工具沿特定的路径在跑道与上下站点间行驶。特定的路径可以是水路,运载工具可以是驳船,跑道可以建在海上。
运载工具上最好包括各种设备,这样通常在停机地点进行的各种活动就可在运载工具上进行了。那样,运载工具应包括下列项目的一个或多个供旅客登上飞机和从飞机下来所用的装置;用来装卸行李和/或货物的装置;供入站旅客领取行李的装置;入站旅客的移民控制检查区;出站旅客的验票及移民控制检查区。如果运载工具的设备配置能对飞机进行保养那就更好了。
上下站点可包括为转机旅客设置的中转休息室和出站旅客安全检查区。
根据本发明第二点,相应于本发明第一点的机场的运行方法包括当飞机在跑道上降落时,将飞机转运到运载工具上,入站旅客在运载工具上下飞机;
用运载工具将飞机由跑道运送到上下站点,到达上下站点时,入站旅客由运载工具上下来;将入站旅客由上下站点运送到航站楼;将出站旅客由航站楼运送到上下站点,让出站旅客登上运载工具;以及用运载工具将飞机由上下站点运送到飞机起飞跑道,出站旅客在运载工具上登机;飞机停在运载工具上时进行保养。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点,机场的运行方法包括当飞机在机场跑道着陆时,将飞机转运到运载工具上,飞机上的入站旅客在运载工具上下飞机;用运载工具将飞机由跑道运送到上下站点,入站旅客从那里由运载工具上下来;将入站旅客由上下站点运送到航站楼;将出站旅客由航站楼运送到上下站点,让出站旅客登上运载工具;以及将飞机用运载工具由上下站点运送到飞机起飞跑道,出站旅客在运载工具上登机,飞机停在运载工具上时进行保养。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点,对到达机场的机上入站旅客的管理方法,包括当飞机在机场跑道着陆时,将飞机转送到运载工具上,入站旅客在运载工具上下飞机;用运载工具将飞机由跑道运送到上下站点,入站旅客在那由运载工具上下来;以及将入站旅客由上下站点运送到航站楼。
在本发明第二、第三和第四点的方法中,入站旅客的行进顺序如下。离开飞机后,他们可通过运载工具上的移民控制检查,他们的行李可能已从飞机上卸下,他们可在运载工具上领取他们的行李,在通过海关检查后他们可离开航站楼。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点,为乘机离开机场的出站旅客的管理方法,包括将出站旅客由航站楼运送到上下站点,出站旅客可登上载着飞机的运载工具;以及用运载工具将飞机由上下站点运送到飞机起飞跑道,出站旅客在运载工具上登机。
在本发明的第二、第三和第五点的方法中,出站旅客的行进顺序如下。他们可通过安全检查区进入航站楼,他们可通过安全检查区进入上下站点,他们可通过运载工具上的验票区。他们的行李可放在验票区,从那再装上飞机。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点,对于乘第一架飞机到达机场的转机旅客的管理方法,包括当第一架飞机在机场跑道着陆时,将第一架飞机转运到第一运载工具上,转机乘客在第一运载工具上自第一架飞机上下来;用第一运载工具将第一架飞机由跑道运送到上下站点,转机旅客在那离开第一运载工具进入中转区;将转机旅客由中转区运送到上下站点,他们在那登上载有第二架飞机的第二运载工具;用第二运载工具将第二架飞机由上下站点运送到第二架飞机的起飞跑道,转机旅客在第二运载工具上登上第二架飞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点,对于乘第一架飞机到达机场的转机旅客的管理方法,包括当第一架飞机在机场跑道着陆时,将第一架飞机转运到第一运载工具上,转机旅客在第一运载工具上下飞机;用第一运载工具将第一架飞机由跑道运送到上下站点,转机旅客在那里由第一运载工具上下来;将转机旅客由上下站点运送到航站楼的中转区;将转机旅客由航站楼运送到上下站点,他们在那里登上载有第二架飞机的第二运载工具;用第二运载工具将第二架飞机由上下站点运送到第二架飞机的起飞跑道,转机旅客在第二运载工具上登机。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要点,运载工具可在其上表面载运飞机,运载工具设有使旅客能够上下飞机的装置,这个装置可在与上表面平齐或低于上表面的第一位置及贴近飞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运载工具最好是自带动力的,可以是一般驳船。运载工具还可包括能以使旅客上下飞机的装置同样方式移动的装卸货物的装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机场常规运行系统的示意图,示出了飞机由降落到起飞的过程;图2为图1系统中入站旅客及他们的行李的行程示意图;图3为图1系统中转机旅客及他们的行李的行程示意图;图4为图1系统中出站旅客及他们的行李的行程示意图;图5为相应于本发明的机场运行系统的示意图,示出了飞机由降落到起飞的过程;图6为图5系统中入站旅客及他们的行李的行程示意图;图7为图5系统中转机旅客及他们的行李的行程示意图;图8为图5系统中出站旅客及他们的行李的行程示意图;图9为相应于本发明系统的转机旅客及他们的行李的另外一种行程示意图,这些旅客来自/前往中转饭店;图10为相应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运载工具的平面简图,运载工具载着一架飞机;图11为图10中运载工具的剖面图;图12为被导轨所引导的运载工具的平面图;图13为确定图12导轨的导柱的平面图;以及图14为图13的导柱的剖面图。
参照图1,常规系统的运行如下所述。飞机1在跑道上着陆2并滑行3到航站楼的出入口4。入站旅客在这里下飞机5,他们的行李6也在这里卸下。飞机停在出入口4时进行保养。出站旅客7登上飞机,他们的行李8也装上飞机。然后飞机1离开出入口4滑行10到跑道,并起飞11。
图2示出了图1系统中自飞机下来的旅客的行程路线。飞机1在跑道上着陆2,滑行3到出入口4。入站旅客在出入口4下飞机5进入航站12,在那里他们要通过移民控制检查13和免税商店14。他们的行李6在出入口4处卸下飞机1然后被运送到航站12的行李分选区15,之后又被送到行李领取处16,这里可以是一个行李圆盘传送带。入站旅客在这领取他们的行李6并通过海关检查17,然后离开航站楼12搭乘下一段交通工具18。
图3示出了图1系统中转机旅客的行程路线。飞机1滑行到出入口4后,转机旅客19下飞机,直接前去免税商店区14然后来到航站12的中转休息室21或中转饭店22。准备启程时,转机旅客19离开航站12来到第二出入口23登上第二架飞机24。他们的行李20在出入口4处由飞机1卸下,然后运送到航站12的行李分选区15。再运送到第二出入口23并装上第二架飞机24,第二架飞机随后离开第二出入口23滑行10到跑道并起飞11。
图4示出了图1系统中出站旅客25的行程路线。出站旅客25借助交通工具18到达航站12进入验票区26。之后他们通过移民控制检查28和免税商店14来到出入口4登上飞机1。他们的行李27从验票区26通过行李分选区15被送到出入口4在那里装上飞机1,然后飞机1滑向跑道10并起飞11。
图5至9示出了相应于本发明的机场运行系统的一个实施例。首先参照图5,飞机1在建在海上平台上的跑道着陆2。飞机然后开动或滑行转移30到浮在海面上的驳船31。飞机也可以用其他方法移送到驳船上,比如辅助的运载工具或常规轨道式推拉机头前轮系统。入站旅客从飞机1上下来5,他们的行李也被卸下6,对飞机1进行保养9。出站旅客登上7飞机1,他们的行李装上8飞机1,飞机1然后离开32驳船31开向跑道并起飞11。飞机停在驳船上时,驳船31并非毫无动作,在这期间要进行各种作业。
图6所示为图5系统中入站旅客的行程路线。飞机1在跑道上着陆2再上30驳船31。入站旅客下飞机5并通过移民控制检查13。他们的行李6从飞机1上卸下并运送到行李分选区15然后再运送到行李领取处16,入站旅客从那里领取他们的行李6。这些活动都是在驳船31上进行的,与此同时驳船31沿水路驶向码头34。驳船31然后停靠在码头34,入站旅客在码头离开驳船31乘高速转运工具35前往航站12。在航站他们经过免税商店14和海关检查17然后离开航站楼12搭乘下一段交通工具18。
图7所示为图5系统中转机旅客的行程路线。飞机1上到驳船31上之后,转机旅客19下飞机。驳船31停靠在码头34时,转机旅客离开驳船31前去码头34上的中转休息室36。待起程时,转机旅客19登上第2驳船33,驳船33离开码头34,他们最终登上第二架飞机37。他们的行李20从飞机1上卸下并被运送到驳船31上的行李分选区15。然后通过码头34被运送到第二驳船33并装上第二架飞机37。装载完成之后,第二架飞机37离开32第二驳船33开向跑道并起飞11。
图8所示为图5系统中出站旅客的行程路线。出站旅客25借助交通工具18来到航站,并通过安全检查区38,在那里他们要出示机票和护照以便能进入免税商店14。出站旅客然后乘高速转运工具35前往码头34,他们在那里还要通过进一步的安全检查区39。在安全检查区39,可能会检查旅客的身份,或对旅客人身及他们的行李实施安全检查。出站旅客然后登上驳船31进入验票区40。随后他们通过移民控制检查41登上飞机1。他们的行李27由验票区40被送到行李分选区15然后装上飞机1,飞机随后离开驳船31由跑道起飞11。
图9所示为图5系统中转机旅客的另外一种行程路线。在这里,与图7相同的转机旅客离开驳船31到达码头34。但是他们乘高速客运转运工具35来到航站12后,在重新乘高速转运工具35回到码头34之前可以进入免税商店14和/或中转饭店。在这里他们以图7所示同样的方式登上第二驳船33和第二架飞机37。
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为驳船53的更详细的结构。驳船53是自带动力的,可以向所有方向行驶,图中所示状态为在其上甲板52上载运了一架飞机51。旅客自动扶梯54和行李集装箱升降机56由底层甲板58通向飞机51的机舱门57以便使旅客和他们的行李能在飞机与底层甲板58之间上下和装卸。另外维修升降机55也从底层甲板58通向飞机51以使维修人员和设备能接近飞机。上层甲板52包括停机引导系统59,它可以引导飞机停在驳船51上合适的位置。
旅客自动扶梯54、行李集装箱升降机56、维修升降机55以及停机引导系统59都可向上移动到图10所示的各自位置。此外,飞机加油装置、动力装置、空气预处理装置、盥洗设施装置、供水装置、启动飞机发动机的压缩空气装置(所有这些都是基于常规装置图中未示出)都可向上移动到上层甲板52的工作位置。但在飞机不在上层甲板52上时,所有这些装置和设施都可下降以使上层甲板52平坦无障碍,飞机可以开或被拖进/出甲板。
当飞机被转移到停靠在跑道的驳船上或由驳船上转移下去时,可用固定在海底的千斤顶从下面支承驳船以增加其稳定性。而且,驳船可特别设计成适合特定型号或系列的飞机(如波音747飞机门的位置与波音737相同)。但是一艘驳船能适应尽可能多的不同型号的飞机更好。
在驳船52由跑道驶向码头34期间、在停靠在码头34的期间和在由码头34驶向跑道的期间,可以对飞机进行保养。可以预计驳船在自身需要保养之前,可以对两或三架飞机进行保养。
参照图12,图中所示的驳船53正行驶在由一系列导柱形成的预先设定的水路60中。导柱之间间隔距离为“a/4”,“a”是驳船的长度。
如图13、14所示,导柱61包括预制混凝土的桩帽62,桩帽62由埋入海底的混凝土桩所支承并带有由其延伸出去的滑板64。带有与驳船侧面68相接触滚轮66的浮动滚轮机构65固定在滑板64上。可以理解滚轮机构65是可浮动的,将其装在滑板64上可使它在海水中浮动而无论海平面67如何变化。
本发明的机场跑道可完全(或部分地)设在海上平台上,航站楼建在岸边,驳船往返于航站楼和跑道之间。也可以将跑道和航站楼都设在岸边,驳船在它们之间往返。
另外,如果有不止一个可供驳船停靠的码头就更好些,这样就可同时装运/卸下不止一架飞机。码头实际上可与航站楼分开,建在陆上或海上,也可以作为航站楼的一部分。机场也可以包括陆上飞机维修区,在这里可对飞机进行维修或其他作业,飞机可用驳船载运到维修区,飞机离开驳船即可进入维修区。机场最好还包括可对驳船进行保养的区域。
在前面的叙述中,基于海上平台上的跑道(整体地或部分地)以及自带动力在限定的行驶路线(驳船航道)上运行的驳船运载工具,对本发明做了详细描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一特定例子。比如,跑道可以用其他方式支承在海上,跑道还可以建在陆上或其他水面上如河上或湖上。运载工具不必须是驳船,也不必是在水面上行驶。
此外,可以想到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驳船可以改造用于其他目的,例如用在国家紧急状态时、灾害救援时或军事行动中。例如,一组驳船可以连接在一起用作战斗机的活动基地。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飞机起落用的跑道;至少一个用于在跑道和上下站点之间运送飞机的运载工具,旅客在上下站点处上下运载工具;航站楼;和在上下站点与航站楼之间运送旅客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场,还包括运载工具在跑道与上下站点间运行所循的特定的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场,其特征在于特定的路径是被限定的水路,运载工具是驳船。
4.根据前面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场,其特征在于跑道是建在海上。
5.根据前面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场,其特征在于运载工具包括让旅客上下飞机的装置。
6.根据前面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场,其特征在于运载工具包括装卸行李和/或货物的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场,其特征在于运载工具包括入站旅客领取他们行李的装置。
8.根据前面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场,其特征在于运载工具被装备成适合对飞机进行保养。
9.根据前面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场,其特征在于运载工具包括出站旅客的验票区和移民控制检查区。
10.根据前面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场,其特征在于上下站点包括为中转旅客准备的中转休息室。
11.根据前面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场,其特征在于上下站点包括出站旅客的安全检查区。
12.根据前面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场,其特征在于航站楼包括出站旅客的安全检查区。
13.根据前面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场的一种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飞机在跑道上着陆后,将飞机移送到运载工具上,入站旅客在运载工具上下飞机;用运载工具将飞机由跑道运送到上下站点,到达上下站点时入站旅客自运载工具上下来;将入站旅客由上下站点运送到航站楼;将出站旅客由航站楼运送到上下站点,让出站旅客登上运载工具;和用运载工具将飞机由上下站点运送到飞机起飞跑道,出站旅客在运载工具上登上飞机,飞机在运载工具上停留时进行保养。
14.一种机场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着陆时,将飞机移送到运载工具上,机上的入站旅客在运载工具上下飞机;用运载工具将飞机由跑道运送到上下站点,入站旅客在上下站点自运载工具上下来;将入站旅客由上下站点运送到航站楼;将出站旅客由航站楼运送到上下站点,让出站旅客登上运载工具;以及用运载工具将飞机由上下站点运送到飞机起飞跑道,出站旅客在运载工具上登上飞机;飞机在运载工具上停留时进行保养。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入站旅客在运载工具上通过移民控制检查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3、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入站旅客的行李从飞机上卸下后,入站旅客在运载工具上时领取他们的行李。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入站旅客通过海关检查离开航站楼。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出站旅客通过安全检查区进入航站楼。
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出站旅客通过安全检查区进入上下站点。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9任何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出站旅客通过运载工具上的验票区。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出站旅客的行李放在验票区,从那里再装上飞机。
22.一种对乘飞机到达机场的入站旅客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飞机在机场跑道着陆时,将飞机移送到运载工具上,入站旅客在运载工具上下飞机;用运载工具将飞机由跑道运送到上下站点,入站旅客在上下站点自运载工具上下来;以及将入站旅客由上下站点运送到航站楼。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入站旅客通过运载工具上的移民控制检查区。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入站旅客的行李卸下飞机后,入站旅客在运载工具上时领取他们的行李。
25.根据权利要求22、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入站旅客通过海关检查离开航站楼。
26.一种对乘飞机离开机场的出站旅客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出站旅客由航站楼运送到上下站点,让出站旅客登上载着飞机的运载工具;以及用运载工具将飞机由上下站点运送到起飞跑道,出站旅客在运载工具上登上飞机。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出站旅客通过安全检查区进入航站楼。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出站旅客通过安全检查区进入上下站点。
29.根据权利要求26、27或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出站旅客通过运载工具上的验票区。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出站旅客的行李放在验票区,从那里再装上飞机。
31.一种对乘飞机到达机场的转机旅客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第一架飞机在机场跑道着陆时,将第一架飞机移送到第一运载工具上,转机旅客在运载工具上由第一架飞机上下来;用第一运载工具将第一架飞机由跑道运送到上下站点,转机旅客在上下站点由第一运载工具上下来前去中转区;将转机旅客由中转区运送到上下站点,让他们登上载有第二架飞机的第二运载工具;用第二运载工具将第二架飞机由上下站点运送到第二架飞机的起飞跑道,转机旅客在第二运载工具上登上第二架飞机。
32.一种对乘飞机到达机场的转机旅客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第一架飞机在机场跑道着陆时,将第一架飞机移送到第一运载工具上,转机旅客在运载工具上由第一架飞机上下来;用第一运载工具将第一架飞机由跑道运送到上下站点,转机旅客在上下站点由第一运载工具上下来;将转机旅客由上下站点运送到航站楼中的中转区;将转机旅客由航站楼运送到上下站点,让他们登上载有第二架飞机的第二运载工具;用第二运载工具将第二架飞机由上下站点运送到第二架飞机的起飞跑道,转机旅客在第二运载工具上登上第二架飞机。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转区包括中转饭店和/或中转休息室和/或免税商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场和机场的运行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着陆时,飞机开上或用其他方法装上运载工具,用运载工具将飞机运送到上下站点。在这里入站旅客离开运载工具前往航站楼。此外,出站旅客登上运载工具,然后运载工具将飞机运送到起飞跑道。飞机停留在运载工具上时可进行各种作业和工作。例如,旅客上下运载工具,通过移民检查和验票区,以及装卸旅客的行李。另外,飞机停在运载工具上时可对飞机进行保养。
文档编号B64F1/31GK1178179SQ9711655
公开日1998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1日
发明者洪礼璧 申请人:洪礼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