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9978阅读:8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纹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纹盖,该螺纹盖螺合在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开口部。
装有饮料等液体的容器,例如PET瓶(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用双轴拉伸吹塑成形的瓶),在其开口部螺合着螺纹盖而被密闭。上述容器和螺纹盖如图6(a)中的标记2000及1100所示。
容器2000具有带开口2110的开口部2100和容器本体2200。开口部2100是圆筒形状,沿着自身的中央轴线(图6中标记L所示),在开口2110的相反侧与容器本体2200相连。开口部2100的内周面和外周面是平行的。开口部2100的外周面上有螺纹部2120。另外,在开口部2100的外周面设有卡接部2130,该卡接部2130在比螺纹部2120靠近容器本体2200侧,与以下说明的螺纹盖1100的封口环1300卡接。
容器本体2200可储存从开口2110注入的上述液体。
螺纹盖1100具有螺纹盖本体1200和封口环1300。螺纹盖本体1200具有顶板1210和侧壁1220。顶板1210是圆盘形状。侧壁1220沿着顶板1210的周缘,朝着与顶板1210的面直交的方向(图面中下方)延伸。侧壁1220,其靠容器2000侧的面(内周面)和上述内周面相反侧的面(外周面),是相互平行的。另外,侧壁1220的内周面上,具有能与容器2000的螺纹部2120螺合的螺合部1230。
封口环1300,形成为直径比开口2100的外周大的环形。封口环1300具有连接部1310和折叶(flap)1320。
连接部1310沿着封口环1300的端缘(图中上方的上端缘),以预定间隔配置着若干个。各连接部1310与螺纹盖本体1200的侧壁1220端部连接。这样,若干个连接部1310与封口环1300、螺纹盖本体1200连接。另外,连接部1310与螺纹盖1200、封口环1300的连接强度是,使用者将螺纹盖本体1200和封口环1300相对扭转时,该连接部1310可容易地断裂。
折叶1320形成为板状。该折叶1320的一端,与封口环1300的靠容器2000侧的面(内周面)连接,另一端是自由端。封口环1300配置在容器2000的开口部2100上时,折叶1320的另一端与开口部2100的卡接部2130卡接。
具有封口环1300的螺纹盖1100,在使用前,先进行向容器本体2200中注入上述液体的液体注入工序。该液体注入工序后,在螺纹盖本体1200与封口环1300连接着的状态下,将螺纹盖1100螺合在容器2000上,进行密闭容器2000的螺合密闭工序。通过上述的螺合,封口环1300的折叶1320,从图6(b)所示的打开状态,变成为图6(c)所示的、弯折到封口环1300内侧(容器侧)的状态。另外,通过上述的螺合,封口环1300沿着开口部2100的中央轴线移动,配置在螺纹部2120的下方。
封口环1300如上所述地配置在螺纹部2120的下方后,如上述那样,被弯折的折叶1320的自由端,与卡接部2130卡接。借助该卡接,防止封口环1300从开口部2100上脱开。换言之,借助上述卡接,防止封口环1300越过卡接部2130、沿着开口部2100的中央轴线移动。因此,使用者要使用瓶内液体时,先要解除螺纹盖1100的密闭状态(最初的开封),这时,必须解除螺纹盖本体1200与封口环1300的连接。另外,如上所述,螺纹盖本体1200和封口环1300的连接,只要被相对扭转就容易断裂,所以,朝着开封方向拧转螺纹盖本体1200,就可以解除螺纹盖本体1200与封口环1300的连接。因此,使螺纹盖本体1200朝开封方向旋转,使连接部1310断裂,将螺纹盖本体1200脱螺,就能解除容器2000的密闭。这样,螺纹盖1100在最初的开封时,必须要使连接部1310断裂,所以,很容易地判断被螺纹盖1100密闭着的容器2000,是否已被开封。
上述封口环1300,有两种型式,一种具有图7(a)所示的折叶1320a,另一种具有图7(b)所示的折叶1320b。
图7(a)所示的折叶1320a,其一端与封口环1300的端部(图中下方的下端部)内周面全周相接,另一端是自由端。折叶1320a形成具有若干波节的连续波纹形状。折叶1320a如上所述,当安装在容器2000的开口部2100上时,如图6(c)所示,弯折到封口环1300的内侧,其自由端与卡接部2130卡接。
图7(b)所示的折叶1320b,在沿着封口环1300的下端部内周面,沿内周以预定距离设有若干个。折叶1320b的一端与封口环1300的内周面相连,另一端是自由端。因此,折叶1320b与图7(a)中的折叶1320a不同,每个折叶是各自独立的,每个折叶的自由端与容器2000的卡接部2130卡接,这样防止封口环1300从开口部2100脱开。
螺纹盖1100不但在最初的开封前,将容器2000密闭着。即使在开封后,再次螺合在开口部2100上时,也能重新将容器2000密闭。为此,螺纹盖1100具有能切实密闭容器2000的密封部1400。图8(a)是表示密封部1400的放大断面图。
密封部1400配置在顶板1210的附近。密封部1400具有内密封环1410、外密封环1420和顶面密封环1430。
内密封环1410从顶板1210的靠容器2000侧的面(内表面),朝着与顶板1210直交的方向延伸,形成为圆筒形状。该圆筒形内密封环1410的外径,与开口2110的内径大体相等。换言之,内密封环1410沿着中央轴线L延伸预定长度,形成为圆筒形状。当螺纹盖本体1200螺合在容器2000的开口部2100上时,该内密封环1410与开口部2100的内周面接触。另外,内密封环1410的前端具有凸部。上述凸部与中央轴线L直交,并且朝内密封环1410的外方延伸。换言之,当螺纹盖本体1200螺合在容器2000上时,上述凸部朝着容器2000侧突出。
外密封环1420,形成为从项板1210附近的侧壁1220,朝着容器2000延伸的法兰状。该法兰状的外密封环1420,形成为内径与开口部2100的外径大体相等的环形。换言之,外密封环1420沿着与中央轴线L直交的方向,延伸预定长度,形成为沿侧壁1220内周的环形。当螺纹盖本体1200螺合在容器2000的开口部2100上时,该外密封环1420与开口部2100的外周面接触。另外,法兰状的外密封环1420,其自身的前端,在沿着中央轴线L的方向,配置在与内密封环1410的凸部顶点大体相同的位置。
顶面密封环1430,从顶板1210的内表面突出,与开口部2100的顶面2140相对地配置成环状。换言之,顶面密封环1430沿着中央轴线L突出预定长度,配置成环状。当螺纹盖本体1200螺合在容器2000的开口部2100上时,该顶面密封环1430与开口部2100的顶面2140接触。
上述现有技术的螺纹盖1100中,当封口环1300具有折叶1320a时,由于该折叶1320a形成波纹状,所以,在螺合到容器2000上时,该折叶1320a有时不容易朝内侧弯折,或者折入的形状不稳定。另外,由于折叶1320a是与封口环1300的下端部内周面全周连接,所以,在上述液体注入工序以及螺合密闭工序中,有时产生液滴积存在封口环1300与弯折的折叶1320a的间隙中、不能排出的情形。
另外,上述现有的螺纹盖1100中,当封口环1300具有折叶1320b时,由于相邻折叶间有间隔,所以可防止上述的液滴积存。但是,折叶1320b朝内侧弯折时,由于各自是独立的,所以相邻折叶1320b相对于封口环内周面的角度不等。因此,在开启螺纹盖1100时,若干连接部1310不容易同时地断裂,断裂力矩变大,不能容易地解除螺纹盖本体1200与封口环1300的连接。解决该问题是本发明的第1课题。
另外,螺纹盖1100往容器2000上螺合时,绕着中央轴线L旋转,沿着中央轴线L慢慢地朝容器本体2200侧行进。上述现有的螺纹盖1100,由于具有密封部1400,所以,往容器2000上螺合时,密封部1400与开口部2100接触,由于摩擦力的原因,在前进方向受到阻抗反抗力。另外,在螺纹盖体1200行进时,密封部1400被容器2000朝着离开容器2000的方向推压。因此,上述反抗力随着螺纹盖1100的行进、即沿中央轴线L的位移而变化。上述反抗力的变化在图8(b)中表示。
图8(b)中,曲线I表示由内密封环1410产生的反抗力。曲线O表示由外密封环1420产生的反抗力。曲线T表示由顶面密封环1430产生的反抗力。密封部1400产生的反抗力之和、即总接触反抗力,用虚线S表示。另外,图8(b)中,上述总接触反抗力,表示内密封环1410、外密封环1420、顶面密封环1430的反抗力之和。
螺纹盖本体1200在位移A处,内密封环1410的前端部与开口部2100接触。由于该接触,由内密封环1410产生反抗力、即内接触反抗力。螺纹盖本体1200继续行进,在位移B处,外密封环1420与开口部2100接触。由于该接触,由外密封环1420产生反抗力、即外接触反抗力。
螺纹盖本体1200继续行进,在位移C处,内密封环1410的凸部顶点和外密封环1420的前端,与开口部2100接触。这样,内密封环1410和外密封环1420,在螺合中因容器2000推压而朝离开容器2000方向的位移最大。因此,上述内接触反抗力和外接触反抗力是最大。本说明书中,把上述内密封环1410的最大反抗力作为最大内接触反抗力,把上述外密封环1420的最大反抗力作为最大外接触反抗力。另外,在容器2000的开口部2100,内周面和外周面大体平行地延伸。因此,在螺合中,内密封环1410和外密封环1420的、上述朝离开容器2000方向的位移,不会超过比上述最大位移更大。因此,当螺纹盖本体1200继续行进时,内接触反抗力和外接触反抗力,稳定在比最大值减少的一定值上。
螺纹盖本体1200继续行进,在位移D处,顶面密封环1430的前端与开口部2100接触。由于该接触,顶面密封环1430产生反抗力、即顶面接触反抗力。螺纹盖本体1200继续行进,直到完全螺合在开口部2100上时,行进停止。
上述反抗力,是螺纹盖本体1200行进的阻力,所以,对螺合螺纹盖本体1200时的力矩、即拧固力矩有影响。具体地说,上述总接触反抗力越大,螺合螺纹盖本体1200时需要越大的拧固力矩。由于上述反抗力随着螺纹盖本体1200的行进位移而变化,所以,拧固力矩也随着上述位移而变化。拧固力矩随着上述位移而变化的情形,如图8(c)所示。
通常,将阳螺纹螺合在阴螺纹上时,随着阳螺纹的螺合、即阳螺纹沿中央轴线的行进,拧固力矩增高。但是,上述现有的螺纹盖1100,往容器2000上螺合时,如图8(c)所示,在位移C前,上述拧固力矩的值急剧上升,在过了位移C的位置,上述拧固力矩的值急剧下降。这是因为上述内密封环1410和外密封环1420同时地产生最大反抗力,其后又同时地减少反抗力的原因。因此,由于上述总接触反抗力急剧变化,所以,如上所述,拧固力矩的值也急剧变化。
如果拧固力矩急剧增加,螺纹盖1100不容易拧紧,对使用者造成大负担。
如果拧固力矩急剧下降,将螺纹盖1100螺合到容器2000上时,螺纹盖1100可能会空转。
这样,上述的螺纹盖1100,不能以所需的强度、稳定地螺合。解决该问题是本发明的第2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第1课题,本发明的第1目的是提供一种螺纹盖,该螺纹盖在充填了液体后螺合时,可容易地螺合,并且,在螺纹盖最初开封时,可容易地使螺纹盖本体与封口环分离,可将螺纹盖拧开,并能防止液滴积存在上述封口环与折叶之间,为了解决上述第2课题,本发明的第2目的是提供一种螺纹盖,该螺纹盖能用低的力矩、稳定地螺合在容器开口部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螺纹盖如下述地构成。
第1发明的螺纹盖,用于密闭带开口部的容器,具有螺纹盖本体、封口环和若干折叶。上述螺纹盖本体具有与容器开口部螺合的螺合部;上述封口环,在初次解除上述螺纹盖对容器的密闭前,与上述螺纹盖本体接合着;上述若干折叶,其一端隔开一定间隔地与上述封口环连接,另一端与容器的开口部卡接,防止上述封口环从上述开口部脱开;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折叶,具有将相邻折叶彼此连接的折叶连接部件。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多个折叶隔开预定间隔配置在封口环上,所以,可防止液滴积存在封口环1300与弯折的折叶1320间的间隙内,并且容易向内侧弯折。另外,上述各折叶,借助折叶连接部件,相邻折叶相互连接,所以,弯折时,可防止相邻折叶相对于封口环内周面的角度不均匀。因此,本发明的螺纹盖,在充填了液体后螺合螺纹盖时,可容易地螺合。并且,在螺纹盖初次开封时,可容易地将螺纹盖本体与封口环分离,可将螺纹盖脱螺,防止液滴积存在封口环与折叶之间。
第2发明的螺纹盖,用于密闭带开口部的容器,具有螺纹盖本体和密封部。上述螺纹盖本体具有圆板形的项板和侧壁,该侧壁从上述顶板延伸,设有与容器螺合用的螺合部。上述密封部配置在上述顶板附近,用于密封上述开口。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部具有内密封环和外密封环;内密封环与容器开口部的内周面接触,用于密封上述开口;外密封环与容器开口部的外周面接触,用于密封上述开口。上述螺纹盖,在从开始向容器上螺合到结束螺合期间,由上述内密封环和外密封环对螺纹盖产生的总接触反抗力,调节为与内密封环对螺纹盖的最大内接触反抗力大体相同。
根据该构造,由于上述总接触反抗力被调节为与上述最大内接触反抗力大致相同,所以,可防止将螺纹盖螺合到开口部上时的拧固力矩的急剧变化。因此,本发明的螺纹盖,可用较小的力矩稳定地螺合在容器的开口部上。
以下结合


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之螺纹盖的放大局部剖切侧面图。
图1(b)是表示折叶的放大断面图。
图1(c)是表示折叶的放大断面图。
图2(a)是表示封口环的放大断面图。
图2(b)是表示封口环的变形例的放大断面图。
图3(a)是表示密封部的放大断面图。
图3(b)是表示图3(a)中的密封部产生的对容器的反抗力的图。
图3(c)是表示螺合图3(a)所示螺纹盖本体时的拧固力矩的图。
图4(a)是表示螺合前的密封部的放大断面图。
图4(b)是表示密封部变形例的放大断面图。
图5(a)是表示密封部变形例的放大断面图。
图5(b)是表示图5(a)所示密封部对容器的反抗力的图。
图5(c)是表示螺合图5(a)所示螺纹盖本体时的拧固力矩的图。
图6(a)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螺纹盖的放大局部剖切侧面图。
图6(b)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螺纹盖的折叶的放大断面图。
图6(c)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螺纹盖的折叶的放大断面图。
图7(a)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螺纹盖的密封环的放大断面图。
图7(b)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螺纹盖的另一密封环的放大断面图。
图8(a)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螺纹盖的密封部的放大断面图。
图8(b)是表示现有技术中的螺纹盖的密封部对容器的反抗力的图。
图8(c)是表示螺合现有技术中的螺纹盖时的拧固力矩的图。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照图1(a)(b)(c)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盖100。图1(a)是表示本实施例之螺纹盖100的放大局部剖切侧面图。
螺纹盖100,螺合在装有饮料等液体的例如PET瓶等容器2000的开口部2100上,将容器2000密闭。
容器2000是公知的,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说明同样地,具有带开口2110的开口部2100和容器本体2200。开口部2100是圆筒形状,沿着自身的中央轴线(图1(a)中标记L所示),在开口2110的相反侧与容器本体2200相连。开口部2100的内周面和外周面是平行的。开口部2100的外周面上有螺纹部2120。另外,在开口部2100的外周面设有卡接部2130,该卡接部2130在比螺纹部2120靠近容器本体2200侧,与以下说明的螺纹盖100的封口环300卡接。
容器本体2200可储存从开口2110注入的上述液体。
螺纹盖100具有螺纹盖本体200、封口环300和密封部400。螺纹盖本体200具有顶板210和侧壁220。顶板210是圆盘形状。侧壁220沿着顶板210的周缘,朝着与顶板210的面直交的方向(图面中下方)延伸。侧壁220,其靠容器200侧的面(内周面)和上述内周面相反侧的面(外周面),是相互平行的。另外,侧壁220的内周面上,具有能与容器2000的螺纹部2120螺合的螺合部230。这样,由于螺纹盖100具有上述螺合部,所以不仅在最初的开封前将容器密闭,而且,在开封后再次螺合开口部2100上时,也能重新将容器2000密闭。
封口环300,形成为直径比开口2100的外周大的环形。封口环300具有若干连接部310和若干折叶320。封口环300在图2(a)中表示。图2(a)是表示封口环300的放大断面图。
各连接部310,在封口环300的一方端部(图中上方的上端部),沿着周面以预定间隔配置着。各连接部310与侧壁220的端部连接。这样,若干个连接部310将封口环300和螺纹盖本体200连接。另外,螺纹盖本体200与封口环300通过连接部310连接的强度是,使用者将螺纹盖本体200和封口环300相对扭转时可容易地断裂。
折叶320具有折叶本体321、摆动用连接部322和折叶连接部件323。折叶本体321构成具有梯形形状的板状。折叶本体321,在其一端(梯形底边中的长边侧端部)配置着摆动用的连接部322。折叶本体321的上述一端通过摆动用连接部322与封口环300的靠容器2000侧的面(内周面)连接,另一端(梯形底边中的短边侧端部)是自由端。当封口环300配置在容器2000的开口部2100上时,上述自由端与开口部2100的卡接部2130卡接。
摆动用连接部322比折叶本体321薄,将折叶本体321可摆动地连接在封口环300上。
各折叶连接部件323,一端与各折叶本体321的自由端侧连接,另一端与相邻折叶的折叶本体321的自由端侧连接。在各折叶连接部件323、由该折叶连接部连接着的相邻折叶320和封口环300的端部围成的区域内,形成间隙325。
密封部400在图3(a)中表示。图3(a)是表示密封部400的放大断面图。
密封部400配置在顶板210的附近。密封部400具有内密封环410、外密封环420和顶面密封环430。
内密封环410,朝着侧壁220弯曲地从顶板210的靠容器2000侧的面(内表面)开始,延伸预定长度,形成为圆筒形状。该内密封环410,如图4(a)所示,在螺合开始前的初期位置,离开中央轴线L,与容器2000重合地延伸,当螺纹盖本体200螺合在开口部2100上时,该内密封环410与开口部2100的内周面接触。另外,内密封环410的最靠近侧壁220的位置,在图4(a)中用标记P1表示。图4(a)中,用虚线表示完全螺合时的容器2000。内密封环410的与项板210连接的部分,在直交于中央轴线L的方向,配置在开口2110内侧。
外密封环420,形成从顶板210附近的侧壁220开始向容器2000延伸的法兰形状。该法兰状的外密封环420,形成内径与开口部2100的外径大致相等的环形。换言之,外密封环420,如图4(a)所示,在上述初始位置,以朝着中央轴线L侧与容器2000重合的方式延伸,以便当螺纹盖本体200螺合时,该外密封环410与开口部2100的外周面接触。另外,法兰状的外密封环420,其自身的前端,在沿着中央轴线L的方向,配置在比部位P1靠近顶板210的位置。
顶面密封环430,从顶板210的内表面突出,与开口部2100的项面2140相对地配置成环状。换言之,顶面密封环430,如图4(a)所示,在上述初始位置,以朝着中央轴线L侧与容器重合的方式延伸,以便当螺纹盖本体200螺合着时,该顶面密封环430与开口部2100的顶面2140接触。
下面,说明螺纹盖100的封口环300的作用。
如上所述,具有封口环300的螺纹盖100,在使用前,先进行向容器本体2200中注入上述液体的液体注入工序。该液体注入工序后,在螺纹盖本体200与封口环300连接着的状态下,将螺纹盖100螺合在容器2000上,进行密闭容器2000的螺合密闭工序。通过上述的螺合,封口环300的折叶320,从图1(b)所示的打开状态开始,被开口部2100推压,变成为图1(c)所示的、弯折到封口环300内侧(容器侧)的状态。这时,各折叶320由于与相邻折叶隔开间隔地配置着,所以,折叶本体321相对于封口环300容易弯折。另外,各折叶320借助比折叶本体321薄的摆动用连接部322,将折叶本体321与封口环300连接。因此,折叶本体321相对于封口环300容易摆动。因此,折叶本体321相对于封口环300更容易弯折。
用上述的螺合密闭工序,将螺纹盖100完全地螺合在开口部2100上。这时,封口环300停止沿着开口部2100的中央轴线的移动,配置在螺纹部2120下方的预定位置。
封口环300配置在上述预定位置时,如上所述,弯折了的折叶320的自由端与卡接部2130卡接。另外,各折叶320借助折叶连接部件323,将相邻折叶相互连接,所以,全部的折叶320相对于封口环300内周面的角度(图1(c)中的角度θ)是大体相同的。即,上述角度可防止各折叶320的不均匀弯折。
通过上述卡接,防止封口环300从开口部2100脱开。换言之,通过上述卡接,可防止封口环300越过卡接部2130沿开口部2100的中央轴线移动。因此,使用者为了使用上述液体而解除螺纹盖100的密闭时(最初的开封时),必须解除螺纹盖本体200和封口环300的连接。另外,螺纹盖本体200和封口环300如上所述,其连接的强度是,将它们相对扭转就容易断裂的程度。所以,使螺纹盖本体200朝开封方向旋转,就可容易地解除上述的连接。另外,由于全部的折叶320相对于封口环300内周面的角度(图1(c)中的角度θ)是大体相同的,所以,螺纹盖100,在解除上述连接时不用使力矩很大,就可容易地解除上述连接。因此,使螺纹盖本体200朝开封方向旋转,使连接部310断裂,将螺纹盖本体200拧开,就可以解除容器2000的密闭。这样,螺纹盖100,在最初的开封时,必须使连接部310断裂,所以,可容易地判断被螺纹盖100密闭着的容器2000是否已被开封。
本实施例中,各折叶本体321为梯形状,但是,只要其自由端与卡接部2130卡接、防止封口环300从开口部2100脱开,则也可以做成为矩形状、其它多边形形状、半圆形状等,其形状并无限定。
另外,本实施例中,摆动用连接部322比折叶本体321薄,这样,折叶本体321容易弯折(摆动)。但是,也可以如图2(b)所示,在封口环300和折叶本体321的连接部位设置切口,只要使折叶本体321容易弯折即可,在构造方面并无限定。
另外,本实施例中,折叶连接部件323是与折叶本体构成为一体。但是,该折叶连接部件323也可以分开地形成,再用所需的接合方式接合,将各折叶320连接起来。
另外,本实施例中,折叶连接部件323是配置在折叶本体321的自由端,但也可以配置在比自由端靠近封口环300侧。当封口环300配置在上述预定位置时,形成间隙325,只要使全部的折叶320相对于封口环300内周面的角度大体相同地连接即可,在配置上并无限定。
另外,本实施例中,折叶连接部件323,是用一个连接部件连接相邻折叶,但也可设置若干个。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折叶320,其个数并无限定,只要能防止封口环300从开口部2100脱开即可,但最好设置6个以上。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310,其个数并无限定,只要以预定的强度将螺纹盖本体200与封口环300连接起来即可,但最好设置与折叶数目相同的个数。当连接部310如上述那样设有与折叶320相同的个数时,各连接部310最好这样配置与摆动用连接部322侧(与封口环300接合的部分侧)的折叶320的缘部直交,并且自身的重心配置在通过折叶320的重心的轴线上。这时,在各连接部310上作用剪切力,更容易断裂。
下面说明螺纹盖100的密封部的作用。
如上所述,具有密封部400的螺纹盖100,其螺纹盖本体200往容器2000上螺合时,绕着中央轴线L旋转,沿着中央轴线L慢慢地朝容器本体2200侧行进。螺纹盖100由于具有密封部400,所以,往容器2000上螺合,螺纹盖本体200行进时,密封部400与开口部2100接触,由于摩擦力的原因,在行进方向受到阻抗的反抗力。另外,在螺纹盖体200行进时,密封部400被容器2000朝着离开容器2000的方向推压。因此,上述反抗力随着螺纹盖本体200的行进、即沿中央轴线L的位移(沿中央轴线L的移动距离)而变化。上述反抗力的变化在图3(b)中表示。
图3(b)中,曲线I表示由内密封环410产生的反抗力。曲线O表示由外密封环420产生的反抗力。曲线T表示由顶面密封环430产生的反抗力。密封部400产生的反抗力之和、即总接触反抗力,用虚线S表示。另外,图3(b)中,上述总接触反抗力,表示内密封环410、外密封环420、顶面密封环430的反抗力之和。
螺纹盖本体200在位移A处,内密封环410的前端部与开口部2100接触。由于该接触,由内密封环410产生反抗力、即内接触反抗力。
螺纹盖本体200继续行进,在位移B处,与开口部2100接触着的内密封环410的部位,移动到上述部位P1。部位P1是最靠近侧壁220侧、即最靠近开口部2100侧的部位。在螺合中,由于被容器2000推压,朝着离开容器2000方向的位移最大。因此,上述内接触反抗力,是最大内接触反抗力。这样,在内密封环410,把最大内接触反抗力的部位,作为内最大反抗力部位。这时,内最大反抗力部位就是部位P1。另外,这时,外密封环420与开口部2100接触。由于该接触,由外密封环420产生反抗力、即外接触反抗力。
螺纹盖本体200继续行进,内密封环410不再继续被朝着离开容器2000的方向推压。因此,内接触反抗力从最大值开始减少。但是,这时外密封环420随着上述行进,被朝着离开容器2000的方向推压,外接触反抗力增大。因此,如图3(b)所示,密封部400的反抗力和、即总接触反抗力保持一定。换言之,上述总接触反抗力,保持为与最大内接触反抗力为大体同一值。
螺纹盖本体200继续行进,在位移C处,内接触反抗力不再减少,成为一定值。这时,外密封环420的前端与开口部2100接触,在螺合中,由于被容器2000推压,朝着离开容器2000方向的位移最大。因此,外接触反抗力成为最大外接触反抗力,然后,外接触反抗力的增大在该时刻结束。因此,如图3(b)所示,密封部400的反抗力之和、即总接触反抗力,保持为一定值。另外,在外密封环420中,把最大外接触反抗力的部位,作为外最大反抗力部位。这时,外最大反抗力部位,是外密封环420的前端部。另外,这时,顶面密封环430与开口部2100接触。由于该接触,项面密封环430产生反抗力、即顶面接触反抗力。
螺纹盖本体200继续行进,外密封环420不再被朝着离开容器2000的方向推压。因此,外接触反抗力从最大值减少。但是,这时顶面密封环430,随着上述行进,被朝着离开容器2000的方向推压,顶面接触反抗力增大。因此,如图3(b)所示,密封部400的反抗力之和、即总接触反抗力。保持为一定。
螺纹盖本体200继续行进,在位移D处,螺合完了,行进停止。因此,外接触反抗力的减少停止,同时,顶面接触反抗力的增大也在这时停止。因此,如图3(b)所示,密封部400的反抗力之和、即总接触反抗力,保持为一定。
借助上述构造,在螺纹盖100的螺合中,总接触反抗力不超过最大内接触反抗力。因此,如图3(c)所示,,由于上述总接触反抗力不急剧变化,所以,使螺纹盖本体200螺合的力矩、即拧固力矩能稳定上升。即,本实施例的螺纹盖100螺合到开口部上时的拧固力矩不急剧变化,可用低的力矩稳定地螺合在开口部上。
另外,本实施例中,为了在内接触反抗力减少停止的位置,产生最大外接触反抗力,外密封环420的配置是,在内最大反抗力部位(部位P1)配置外最大反抗力部位(前端部)。但是,为了防止上述总反抗力急剧变化,只要使外最大反抗力部位与部位P1沿着螺纹盖100的螺合方向(中央轴线L)离开预定距离即可,在配置上并无限定。
另外,本实施例的密封部400,具有顶面密封环430。但是,如果外密封环420的外接触反抗力的减少在影响上述拧固力矩前,就能结束螺合,则也可以省略顶面密封环430。
另外,本实施例中,密封部400是与螺纹盖体200一体形成的。但如图4(b)所示,也可以与螺纹盖体200分开地形成。这时,用金属构成螺纹盖本体200,用别的材料构成密封部400时,在螺纹盖100上也可采用本实施例的密封部400。
另外,本实施例的螺纹盖100在螺合时,内密封环410与容器2000接触后,为了将上述总接触反抗力保持为一定,外密封环420接触,最后项面密封环430接触。但是,在上述的螺合中,在总接触反抗力成为与最大内接触反抗力大体相同后,如果不产生急剧变化而能保持大体一定,则也可以在内密封环410的接触后,顶面密封环430接触,最后外密封环420接触。这时的螺纹盖本体200如图5(a)中所示。在图5(a)的螺纹盖本体100中,外密封环420虽然是朝中央轴线L侧延伸,但是,不与容器重叠地延伸。在容器2000与顶面密封环430接触时,螺纹盖本体200产生变形,借助该变形,外密封环420与容器2000接触。
上述构造中,螺纹盖本体200在位移A,内密封环410的前端部与开口部2100接触,产生内接触反抗力。
在位移B′,容器2000与内最大反抗力部位、即部位P1接触,内接触反抗力成为最大内接触反抗力。
螺纹盖本体200继续行进,内接触反抗力从最大值开始减少。
接着,在位移C′,为了使上述总反抗力一定,顶面密封环430与容器接触,产生项面接触反抗力。因此,可防止因上述总反抗力急剧下降而引起拧固力矩急剧变化。
由于上述的接触,螺纹盖本体200的侧壁220朝内方(朝着容器2000的方向)变形。
然后,在位移D′,由于上述侧壁220的变形,外密封环420与容器2000接触。由于该接触,产生使上述总反抗力一定的外接触反抗力,同时,容器2000的密闭更加切实。
螺纹盖本体200继续行进,在位移E′,螺合结束,上述行进停止。因此,外接触反抗力和顶面接触反抗力的增大也在这时停止。因此,如图5(b)所示,总接触反抗力不产生急剧变化,基本上保持为一定。
具有上述密封部400的螺纹盖100,产生图5(c)所示那样的拧固力矩。虽然上述总接触反抗力多少有一些变化,但不产生急剧变化,所以上述拧固力矩能稳定上升。即,上述构造的螺纹盖100,螺合到开口部2100上时的拧固力矩不急剧变化,可用低力矩稳定地螺合在开口部上。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密封部400中,只要拧固力矩不产生急剧变化,可自由地选定外密封环420及顶面密封环430的配置。
权利要求
1.螺纹盖,用于密闭带开口部(2100)的容器(2000),具有螺纹盖本体(200)、封口环(300)和若干折叶(320);上述螺纹盖本体(200)具有与容器开口部螺合的螺合部(230);上述封口环(300)在初次解除上述螺纹盖对容器的密闭前,与上述螺纹盖本体接合;上述若干折叶(320)其一端隔开一定间隔地与上述封口环连接,另一端与容器的开口部卡接,防止上述封口环从上述开口部脱开;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折叶具有将相邻的折叶彼此连接的折叶连接部件(3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盖,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折叶,具有将自身可摆动地与上述封口环连接的摆动用连接部(322)和板状的折叶本体(321);上述摆动用连接部比折叶本体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盖,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折叶具有将自身可摆动地与上述封口环连接的摆动用连接部(322),上述摆动用连接部具有半切口(ハ-フカット)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盖,其特征在于,上述封口环具有若干连接部(310),这些连接部(310)在初次解除上述螺纹盖体对上述容器的密闭前,将自身与螺纹盖体接合;上述连接部的个数与上述折叶数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盖,其特征在于,上述封口环具有若干连接部(310),这些连接部(310),在初次解除上述螺纹盖体对上述容器的密闭前,将自身与螺纹盖体接合;上述各连接部和与上述封口环接合部分的折叶的缘部正交,其自身重心配置在通过折叶重心的轴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盖,其特征在于,上述折叶在上述封口环上至少设有6个。
7.螺纹盖,用于密闭带开口部(2100)的容器(2000),具有螺纹盖本体(200)和密封部(400);上述螺纹盖本体(200)具有圆板形的顶板(210)和侧壁(220),该侧壁(220)从上述顶板延伸,设有与容器螺合用的螺合部(230);上述密封部(400)配置在上述顶板附近,用于密封上述开口;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部具有内密封环(410)和外密封环(420);内密封环(410)与容器开口部的内周面接触,用于密封上述开口;外密封环(420)与容器开口部的外周面接触,用于密封上述开口;在上述螺纹盖从往容器上螺合到容器到结束螺合期间,由上述内密封环和外密封环对螺纹盖产生的总接触反抗力,被调节为与内密封环对螺纹盖的最大内接触反抗力大体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纹盖,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密封环具有在与容器接触时,对螺纹盖产生上述最大内接触反抗力的内最大反抗力部位(P1);上述外密封环具有在与容器接触时,对螺纹盖产生最大外接触反抗力的外最大反抗力部位;上述内最大反抗力部位和上述外最大反抗力部位是沿着螺纹盖的螺合方向,离开预定距离。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纹盖,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螺纹盖往上述容器上螺合时,上述内密封环比上述外密封环先与容器接触。
10.螺纹盖,用于密闭带开口部(2100)的容器(2000),具有螺纹盖本体(200)和密封部(400);上述螺纹盖本体(200)具有圆板形的顶板(210)和侧壁(220),该侧壁(220)从上述顶板延伸,设有与容器螺合用的螺合部(230);上述密封部(400)配置在上述顶板附近,用于密封上述开口其特征在于,上述密封部具有内密封环(410)、外密封环(420)和顶面密封环(430);上述内密封环(410)与容器开口部的内周面接触,密封上述开口;上述外密封环(420)与容器开口部的外周面接触,密封上述开口;上述顶面密封环(430)与容器开口部的项面接触,密封上述开口;在上述螺纹盖从开始往容器上螺合到结束螺合期间,由上述内密封环、外密封环和顶面密封环对螺纹盖产生的总接触反抗力,被调节为与内密封环对螺纹盖的最大内接触反抗力大体相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螺纹盖,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密封环具有在与容器接触时、对螺纹盖产生上述最大内接触反抗力的内最大反抗力部位(P1);上述外密封环具有在与容器接触时,对螺纹盖产生最大外接触反抗力的外最大反抗力部位;上述内最大反抗力部位和上述外最大反抗力部位,沿着上述螺纹盖的螺合方向离开预定距离。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螺纹盖,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螺纹盖往上述容器上螺合时,上述密封部相对于容器,是内密封环最先接触,上述外密封环其次接触,上述顶面密封环最后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螺纹盖,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螺纹盖往上述容器上螺合时,上述密封部相对于容器,是内密封环最先接触,上述项面密封环其次接触,上述外密封环最后接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纹盖,用于密闭带开口部2100的容器2000,具有螺纹盖本体200、封口环300和若干折叶320。螺纹盖本体具有与容器的开口部螺合的螺合部230。封口环在初次解除螺纹盖对容器的密闭前,与螺纹盖本体200接合。若干折叶320的一端隔开一定间隔地与封口环连接,另一端与容器的开口部2100卡接,防止封口环300从开口部脱开。各折叶320具有将相邻折叶320彼此连接的折叶连接部件323。
文档编号B65D41/04GK1330027SQ0112926
公开日2002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0日
发明者和田洁, 金行伸二, 关武邦, 斋藤刚史 申请人: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