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袋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901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卫袋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卫生设备,具体地说是实现垃圾分类袋装的一种环卫袋装架。
垃圾的放置是千家万户、公共场所和机关单位必不可少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尤其是环保问题在新世纪已成为国家、地方政府和每个家庭所特别关心和重视的问题,垃圾的分类袋装化是城市现代化和社区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长期以来,各种各样的果皮箱、垃圾台等面世,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分类和袋装化问题,且密闭性差,气味易扩散,需二次分装,十分麻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卫袋装架,实现一次性地垃圾分类袋装,且具有密闭性好、操作简单、简易美观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环卫袋装架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个框架,在框架上口的两边分别焊接一组人字形支架,每个人字形支架的顶端焊接一个金属圆环作为轴套,在两个轴套中穿入一根金属圆管作为轴,轴的一端伸出轴套5厘米,在轴的这一端焊接一个金属圆盘,在金属圆盘的一侧边缘处设置一螺丝钉,即偏心点,金属圆盘和螺丝钉构成了一个偏心轮,拉绳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圆盘上,拉绳的另一端与设在框架下部的踏板的一端连接;两个人字形支架一侧的两根支撑臂上,均焊接有一根垂直向下的夹口固定杆,在轴上与两个夹口固定杆相对应的位置焊接两根垂直向下的夹口摆杆,夹口摆杆与夹口固定杆之间设有拉紧弹簧,使夹口闭合。
将一个大塑料袋固定在夹口上,用脚踏踏板,拉绳带动偏心轮和轴转动,夹口摆杆与夹口固定杆离开,套在夹口上的塑料袋口张开,这时可将垃圾放入袋中,人的脚离开踏板时,由于弹簧的作用使夹口闭合,使装有垃圾的塑料袋保持密闭性。在框架的底部设置了一个滑板,要取走垃圾时,拖出滑板将垃圾袋取走。
所述的框架可以是方形框架,也可以是圆形框架。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环卫袋装架的结构


图1环卫袋装架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轴套 2-轴 3-偏心点 4-偏心轮5-夹口摆杆 6-夹口固定杆 7-框架 8-拉绳9-踏板 10-滑板 11-拉簧12-人字形支架最佳实施方式及操作方法本实用新型的环卫袋装架最好采用异型钢管、型钢或不锈钢型管制作,在夹口处固定垃圾袋,方便尺寸为直径70公分~80公分,高1米~1.2米的塑料袋。在无人操作时,夹口为夹紧状态,使用时用脚踏动踏板(9),向下拉动拉绳(8),将动力传递给偏心轮(4),使偏心轮转动带动轴(2)转动,并带动夹口摆杆(5)向后或向前摆动,使袋口打开,这时可把废弃物投入袋中。当脚离开踏板(9)时,夹口摆杆(5)在拉簧(11)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并将袋口紧闭。
本实用新型环卫袋装架采用两组并联使用,实现垃圾的分类分装。要取走垃圾时,保洁员可利用下部的滑板(10)将垃圾袋拖出框架,装车运走。还可以设计外观造型美观的圆筒状或方型筒状等各种造型,作为框架的外壳,根据社区的要求在外壳上印制卫生公约和广告宣传画等,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环卫袋装架,其特征是一个框架(7),在框架(7)的上口焊接着两组人字形支架(12),每个人字形支架(12)的顶端焊接一个轴套(1),两个轴套(1)中穿入一根金属管作为轴(2),在轴(2)的一端固定连接着偏心轮(4),偏心轮(4)上有一个偏心点(3),拉绳(8)的一端通过螺丝钉(3)固定在圆盘上,拉绳的另一端与设在框架(7)下部的踏板(9)的一端连接;两个人字形支架(12)一侧的两根支撑臂上均焊接着一条夹口固定杆(6),在轴(2)上与两个夹口固定杆(6)相对应的位置焊接着两根夹口摆杆(5),夹口摆杆(5)和夹口固定杆(6)之间设有拉紧弹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卫袋装架,其特征是在框架的底部设置了一个滑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卫袋装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框架(7)是方形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卫袋装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框架(7)是圆形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卫袋装架,即一个方形或圆形框架,在框架的上口焊接着两组人字形支架,每个人字形支架的顶端焊接一个轴套,两个轴套中穿入一根金属管作为轴,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着偏心轮,偏心轮上有一个偏心点,拉绳的一端通过螺丝钉固定在偏心轮的偏心点上,另一端与设在框架下部的踏板的两端连接,两个人字形支架一侧的两根支撑臂上均固定连接着一条夹口固定杆,在轴上与两个夹口固定杆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着两根夹口摆杆,夹口摆杆随着轴的转动而摆动,夹口摆杆和夹口固定杆之间设有拉紧弹簧,使夹口闭合,将一个大的塑料袋固定在夹口上,用脚踏踏板,拉绳带动偏心轮和轴转动,夹口摆杆与夹口固定杆离开,套在夹口上的塑料袋口张开,这时可将垃圾放入袋中,人的脚离开踏板,由于弹簧的作用使夹口闭合,使装有垃圾的塑料袋保持密闭性。两组并联使用可实现垃圾的分类分装,底部设有滑板可方便地将垃圾袋取走。
文档编号B65B67/00GK2554098SQ01244158
公开日2003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31日
发明者商学恭 申请人:商学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