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151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容器与底座共同构成的复合容器。具体地说,就是用玻璃制成的容器,用金属、树脂、木材等非玻璃材料制成底座,两者再用粘接剂粘合后连成一体的复合容器。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要求容器使用后能够回收,再利用。特别是有些国家已颁布了一些环境保护法案,例如日本的循环再利用法案等,都要求容器生产厂家所生产的复合容器,每一部分都能够分别拆卸、回收。按照这一要求,玻璃、金属、树脂等材料报废时要分开放置,复合容器也一样,回收时要求玻璃、树脂、金属等部件拆卸简单,以方便分开放置,回收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目前已研究开发了如下的技术1.在玻璃容器上设置凹部,在底座上设置凸部。凹凸部之间靠机械力作用将两者接合。回收时用工具将玻璃容器与底座撬开,分别回收。
2.在玻璃容器靠近接合部的位置设置凹部,涂上粘接剂,将玻璃容器与底座粘接在一起,回收时用工具将两者分开分别回收。
但在上述第一种方法中,玻璃容器与底座之间的磨擦力(或称镶嵌力)的设计就成了关键。容器与底座的镶嵌力设计小了,虽然便于拆卸,但使用时底座容易脱落;容器与底座的镶嵌力设计大了,又难以拆卸。在上述第二种方法中,容器上设有凹部,会影响瓶的美观且容易积灰。而且上述两种技术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要在玻璃容器上设置凹部,势必要改变模具计设,花费更多的费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业界已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在容器的瓶身外周设置环状沟,将涂有粘接剂的环状弹性材料嵌入该环状沟中,再将圆筒状底座嵌入。底座下部有通孔,另粘贴有封口盖,封口盖可完全遮盖通孔。涂在环装弹性材料上的粘接剂具有这样的特性,即在遇水后,其粘接力会下降。
根据此一特性,复合容器回收时将封口盖拆下浸入水中,水通过底座下的通孔进入底座内,粘接剂遇水粘接力下降,这样容器与底座就可以简单拆开。
但即使如此,上述新方案的复合容器仍有以下问题。
1.把封口盖拆下的复合容器浸入水中,水通过底座下的通孔进入底座内。虽然粘接剂遇水后粘接力下降了,但是,弹性材料遇水后膨胀,其与底座之间的摩擦力将增大,要想拆下底座,拆卸力必须大于摩擦力,也就是说需要花费相当大的劳动力。
2.在上述的改进方案中,涂有粘接剂的环状弹性材料嵌入环状沟,再将圆筒状底座嵌入。这样,环状弹性材料、容器、底座三者的结合非常紧密,而且与空气隔绝。粘接剂的干燥就需要很长时间,或者说在复合容器生产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等待粘接剂干燥。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容器包括容器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具有一个凸底,所述容器具有一个与所述容器凸底相配合的凹座;所述容器凸底与所述底座的凹座之间通过遇水粘接力下降的粘接剂粘合;在所述容器的底部设置有通孔和旋转开口。
根据上述复合容器,所述容器凸底与所述底座凹座之间的粘接点位于靠近所述容器底部。
根据上述复合容器,所述容器凸底呈阶梯状,在小阶梯套设有弹性环,且所述小阶梯的侧壁被部分切割。
根据上述复合容器,所述外层台阶的侧壁被切割四边,略呈四方形。
根据上述复合容器,所述外层台阶的侧壁被切割多边,略呈多边形。
根据上述复合容器,所述容器凸底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底座的凹座内侧壁上相应地设置有凸块。
根据上述复合容器,所述容器凸底的凹槽具有斜度,所述底座凹座上的凸块也具有斜度。
在如上所述结构的复合容器中,由于容器底部与底座之间的粘接点从传统的环状弹性材料处移到了容器底部的底面,靠近了底座上的通孔,从而在生产过程中,粘接剂容易干燥,有效地缩短了等待时间。
本实施例中,容器1是钠石灰玻璃容器,但不局限于钠石灰玻璃容器,用水晶玻璃容器亦可。本实施例中,底座2是用ABS树脂材料制成的,但不局限于ABS树脂材料,用AS、PP、PE等树脂材料亦可。此外,底座2还可以用铝、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或者NBR等合成橡胶等材料来制作。
本实施例中,粘接剂7使用的是遇水后粘合力会下降的粘接剂。例如,水溶性粘接剂,或者在树脂基粘接剂中添加水溶性充填剂等。
水溶性粘接剂具体有聚乙烯乙醇类粘接剂、甲基纤维素、羟基纤维素(乳化剂)、糊精、明胶、甲基化聚乙烯乙醚等。
树脂基粘接剂可选用的树脂材料有丙烯类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橡胶类、松香诱导体、环氧树脂、EVA树脂、SBS、SIS等苯乙烯类合成橡胶、烯烃类合成橡胶类。具体形态可以是2液混合型、热熔化型、有机溶剂溶液型等。
水溶性充填剂和粘接剂混合干燥后能成固体且可粉末化,遇水后要能迅速溶解。以下所列举的水溶性充填剂特别合适,可单独或二种以上混合使用。1).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重碳酸钠、硝酸钠、硝酸钾等无机盐类。2).苹果酸、柠檬酸、山梨酸、谷氨酸、抗坏血酸、泛酸等有机酸和有机盐类。3).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乙撑三胺五乙酸及其碱金属盐等的螯合剂及其盐类。4).蔗糖、细粒糖、半乳糖、异麦芽糖、海藻糖、麦芽糖等多糖类。
回到


图1所示,容器1底部有凸起的底,凸底4的外径尺寸比容器1的外径尺寸要小。底座2内有凹座,凹座的内径尺寸比凸底4的外径尺寸要大。容器1底部的凸底4能够嵌入底座2的凹座内。容器1底部凸底4的外周上还可嵌有弹性环3。弹性环用弹性材料制成,例如硅酮或NBR等合成橡胶制作。
容器1底部凸底4的外周上套入弹性环3,再将底座2嵌入。这样容器1与底部2的镶嵌就牢固。并且由于弹性环3的摩擦力,使复合容器在使用中底座2不会脱落。但应当理解,这里的弹性环3并非必需,其作用是为了加强两者之间的连接力,但如果省略该弹性环3,利用凸底4与底座2之间的粘接剂亦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此外,弹性环3还能校正中心,使容器1和底座2的中心基本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底座2的内径尺寸,容器1底部凸底4的外径尺寸,因为生产上的某些原因,可能会出现与尺寸规定稍有不相符的情况。但由于本实施例中使用了弹性环3,能够校正中心,使容器1和底座2的中心基本保持一致、不会出现凸边现象。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容器的底座2剖面图。其中图2A是凸底4与底座2镶嵌状态的剖面图,图2B是图2A的俯视图。
如图2A所示,凸底4呈阶梯形。分为大阶梯4A和小阶梯4B,小阶梯4B的外径尺寸比大阶梯4A的外径尺寸略小一些。弹性环套设在小阶梯4B上,通过这种阶梯结构,能够控制弹性环3的位置。换句话说,只要将弹性环3从小阶梯4B处套入,再将底座2嵌入即可。安装非常方便,不用担心弹性环3从大阶梯4A处冒出。
再如图2B所示,凸底4的小阶梯4B的圆柱体侧壁被部分切割,在本实施例中,切割了四边,也就是略呈四方形。当然,小阶梯4B的侧壁也可以被切割多边,例如5边等,使之形成略呈多边形。进行切割的结果是,套在小阶梯4B上的弹性环3在被切割的边上与底座2内壁之间形成了间隙6。该间隙6的作用在于调整弹性环3与底座2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调整两者之间的磨擦力,使之的大小最适合。
底座2有凹座,具体形状可见图2A和2B。当底座2与容器1镶嵌后,弹性环3以下,底座2与容器1未接触部分就是空隙20。此空隙20与外界空气相通,在复合容器生产组装时能加快粘接剂的干燥速度。而盖上封口盖后,此间隙和通孔与外界隔绝,复合容器在日常使用时,即使遇到水,水也无法通过通孔进入间隙。而当复合容器在回收拆卸时,只需拆下封口盖,将复合容器浸入水中,水通过通孔进入间隙,与粘接剂接触,降低粘接剂的粘合力,这样拆卸工作就变得简单而又省力。

图1和图4所示,底座2的底部2A处有旋转开口5,并设置有四等分的四个通孔9。(应当理解,虽然在本实施例中通孔9为四个,且为四等分设置,但这种结构并非是唯一的,其它数量的通孔以及布置都是可行的,只要能起到通风的作用),粘接剂7的涂抹位置可靠近通孔9,这样有利于干燥。在旋转开口5和通孔9处有拆卸方便的封口盖10。
本专利的复合容器在回收拆卸时,把封口盖10拆下,将复合容器浸入水中,水即通过通孔进入到空隙20中,浸没粘接剂7。当粘接剂7遇水而粘合力下降后,旋转开口5处插入适当的工具,左右转动就可松开底座2、使容器1与底座2分离,分别回收。所谓合适的工具如硬币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容器在一般使用状态下,灰尘、异物等不会从旋转开口5处进入。封口盖10可以用纸PET、铝或者PP、PE等树脂材料制作。
虽然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已具体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容器的结构,但应当理解,这里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此构思下,可以作出种种变化,例如请参见图3A和图3B以及图4,在容器凸底4的外周壁上有凹槽8A,底座2内的凹座上有两片凸筋组成的凸块8B,这样凹槽8A与凸块8B共同组成互相镶嵌的定位块8。如图3、图4所示,两片凸筋都有斜度,凹槽也有斜度,此构成可使定位块8装拆简单、方便;上述复合容器的互相镶嵌的定位块8,凹槽8A与凸块8B均有斜度,也可将其改为凹槽8A有斜度,凸块8B没有斜度;或者凹槽8A没有斜度,凸块8B有斜度;上述实例容器底部凸底4的小阶梯4B是略呈四方形的圆柱体,也可将其改为多边形的柱体。
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容器包括容器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具有一个凸底,所述容器具有一个与所述容器凸底相配合的凹座;所述容器凸底与所述底座的凹座之间通过遇水粘接力下降的粘接剂粘合;在所述容器的底部设置有通孔和旋转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凸底与所述底座凹座之间的粘接点位于靠近所述容器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凸底呈阶梯状,在小阶梯套设有弹性环,且所述小阶梯的侧壁被部分切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台阶的侧壁被切割四边,略呈四方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台阶的侧壁被切割多边,略呈多边形。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凸底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底座的凹座内侧壁上相应地设置有凸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凸底的凹槽具有斜度,所述底座凹座上的凸块也具有斜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经改进的复合容器。传统的复合容器存在着拆卸不便以及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容器包括容器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具有一个凸底,所述容器具有一个与所述容器凸底相配合的凹座;所述容器凸底与所述底座的凹座之间通过遇水粘接力下降的粘接剂粘合;在所述容器的底部设置有通孔和旋转开口。由于改进了底座与容器的粘接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容器的生产效率提高,拆卸方便。
文档编号B65D25/20GK2560578SQ0226555
公开日2003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7日
发明者莲沼一雄 申请人:上海高雅玻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