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摺衣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273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摺衣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衣服工具,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摺衣板。
背景技术
在家居生活、出差旅游或制衣、售衣行业中都面临需要将衣服整齐折叠的问题,现有的折叠衣服的方式一般是不借用任何工具靠人手凭经验折叠,这种方式折叠衣服操作比较麻烦,而且较难保证折叠后的衣服整齐划一,对于对折叠质量要求较高的制衣业来说较难满足其折叠要求;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专利号为01278442.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折衣板”,这种折衣板由领部、颈部、肩部、袖部及身部构成,所述领部为梯形,颈部为矩形,肩部为三角形,身部为矩形,肩部和腋下之间设置有压痕,身部的纵向和横向各设置有两个压痕;这种折衣板可以用于折叠衬衣,但这种折衣板亦存在明显的缺点其设计完全是针对衬衣设计,构成比较复杂,体积较大,亦不便于在不使用时折叠收拢;另外,这种折衣板实现可以折叠的结构是在折衣板上压制出压痕使不同部位之间可以弯折,这种在材料上压出压痕的加工方式会使该部位的的厚度变薄,应力更加集中,易于在使用中折断,使用寿命较短,并不适于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携带容易、耐用性好的便携式摺衣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便携式摺衣板包括底面板、左折板、右折板和纵折板,所述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分别与底面板相连接。
所述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分别连接于底面板的左、右、下侧边。
所述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与底面板侧边通过转轴相连接。
所述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与底面板侧边通过活页相连接。
所述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与底面板为一体式结构,在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与底面板连接处设置有拱边。
所述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与底面板侧边同时通过转轴、活页或设置拱边三种方式中的两种或三种相连接。
所述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折合后与底面板相对的表面,用于当本摺衣板折合后平放时手指易扣入将其打开,方便作用。
所述左折板与右折板凸台相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右折板与左折板凸台相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用于本摺衣板折起收拢时凸台可以套入通孔,减少折合后摺衣板整体的厚度。
所述纵折板上的凸台高度低于左折板、右折板的凸台高度;这是因为本摺衣板折起收拢时一般是先将纵折板折合,然后才将左折板和右折板折合,折合后纵折板与底面板的距离最近,所以将纵折板凸台的高度设置最低,可以使本摺衣板折合后结合更加紧密,所占空间更少,更便于存放。
所述左折板、右折板或纵折板上设置有通孔,设有通孔有三个目的一是有利于确定衣服放置位置;二是折叠时透气良好;三是可以减少本摺衣板的重量,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结构简单、合理,操作容易,使用方便,可使折叠后的衣服规格整齐统一,可节省存放空间或方便包装,大大提高摺衣工作效率,而且适用衣服种类较广,如可用于衬衣、T恤、背心等上衣及裤子和毛巾的折叠;同时,本便携式摺衣板还具有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的优点,非常适合于家居生活、出差旅游或制衣、售衣行业中使用,市场前景较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摺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便携式摺衣板的仰视图。
图3利用图1所示便携式摺衣板对衬衣进行折叠的操作步骤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摺衣板另一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便携式摺衣板的仰视图。
图6是图5所示便携式摺衣板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图1及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图1可见,本便携式摺衣板包括底面板1、左折板2、右折板3和纵折板4,所述左折板2、右折板3、纵折板4分别连接于底面板1的左、右、下侧边,具体的连接方式是通过转轴结构相连接,在左折板2、右折板3、纵折板4及底面板1的相应连接边加工出轴套2A、3A、4A、1A,然后将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的轴套2A、3A、4A与底面板的轴套1A相对配合,再将转轴插入相配合的轴套2A、3A、4A、1A的轴孔内即可将左折板2、右折板3、纵折板4与底面板1连接在一起。在左折板2、右折板3、纵折板4上设置有凸台2C、3C、4C,所述凸台2C、3C、4C位于左折板2、右折板3、纵折板4折合后与底面板1相对的表面,用于当本摺衣板折合后平放时手指易扣入将其打开,左折板2、右折板3的凸台2C、3C高度相同,纵折板4上的凸台4C高度低于左折板、右折板凸台2C、3C的高度,目的是使本摺衣板折合后结合更加紧密,所占空间更少,更便于存放;在左折板2上与右折板3的凸台3C相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2B,在右折板3上与左折板2的凸台2C相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3B,用于将本摺衣板折起收拢时凸台2C、3C可以套入通孔3B、2B,减少折合后摺衣板整体的厚度;在左折板2、右折板3上设置有通孔2D、3D,用于确定衣服放置位置及折叠时透气良好,还可以减少本摺衣板的重量使其携带方便。
本便携式摺衣板的使用过程如图3所示,以折叠衬衣为例,其具体操作步骤是(1)将本摺衣板展开平放,可弯折方向在上方,将要折叠的衬衣整齐对称放置在其上面,如图(a)所示;(2)把露在摺衣板外侧的衬衣部分(如衬衣袖、下摆)沿摺衣板边缘整齐折入摺衣板内侧,如图(b)所示;(3)折合左折扳2,把衬衣左侧折叠,其形状如图(c)所示,然后翻开左折板2;(4)折合右折扳3,把衬衣右侧折叠,其形状如图(d)所示,然后翻开右折板3;(5)折合纵折扳4,把衬衣纵向对折,其形状如图(e)所示,最后翻开纵折扳4即完成折衣过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便携式摺衣板的具体结构如图4~图6所示,除下述结构特征外与实施例1相同左折板2、右折板3、纵折板4与底面板1的连接方式是通过拱边5相连接,具体结构是左折板2、右折板3、纵折板4与底面板1为一体式结构,通过注塑工艺同时制造出来,在左折板2、右折板3、纵折板4与底面板1连接处设置有拱边5,拱边5的具体形状如图6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摺衣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面板、左折板、右折板和纵折板,所述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分别与底面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摺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分别连接于底面板的左、右、下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摺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与底面板侧边通过转轴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摺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与底面板侧边通过活页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摺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与底面板为一体式结构,在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与底面板连接处设置有拱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摺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与底面板侧边同时通过转轴、活页或设置拱边三种方式中的两种或三种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摺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位于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折合后与底面板相对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摺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板与右折板凸台相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右折板与左折板凸台相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摺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折板上的凸台高度低于左折板、右折板的凸台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便携式摺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折板、右折板或纵折板上设置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摺衣板,包括底面板、左折板、右折板和纵折板,所述左折板、右折板、纵折板分别与底面板相连接,其连接方式可通过转轴、活页或拱边结构相连接。本便携式摺衣板结构简单、合理,操作容易,使用方便,可使折叠后的衣服规格整齐统一,可节省存放空间或方便包装,大大提高摺衣工作效率,而且适用衣服种类较广,如可用于衬衣、T恤、背心等上衣及裤子和毛巾的折叠;同时,本便携式摺衣板还具有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的优点,非常适合于家居生活、出差旅游或制衣、售衣行业中使用,市场前景较好。
文档编号B65D85/18GK2659822SQ20032011791
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1日
发明者林其才 申请人:林其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