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体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3999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瓶体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带瓶盖的瓶体包装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瓶体,如水瓶等,一般没有外包装,此类产品比较单一。实际使用中,瓶体有时因使用场合的不同和个人爱好的不同需更换瓶盖,而这样的瓶体没有随瓶带上另外的瓶盖,因此无法更换不同的瓶盖。此外也不美观,瓶体间容易碰伤而不容易运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瓶体包装盒,使其能够随带不同的瓶盖而能随时更换不同的瓶盖,而且美观、便于运输。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瓶体包装盒,由带盒盖的盒体和瓶盖架组成,瓶盖架置于盒体内。
上述的盒盖上有一圈内突起,与瓶盖架上端的凹槽配合。
上述的瓶盖架由二个活动叠合的片状物组成,片状物中间开瓶盖孔、下部设瓶体架,二个片状物间由凹槽连接。
上述的片状物的瓶盖孔内侧有限位突起,起固定瓶盖的作用。
片状物为弹性体。
整个包装盒为透明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携带配套的瓶盖,随个人爱好方便更换瓶盖。还采用透明盒体,可以看到瓶体,增加产品的美观和吸引力。通过活动式连接的瓶盖架,能够容易取放瓶盖。此外盒盖的突起和瓶盖架的凹槽配合,使随带的瓶盖和瓶体固定更加紧密,也便于运输。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瓶盖架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瓶体包装盒,由带盒盖1的盒体4和瓶盖架2组成,瓶盖架2置于盒体4内,盒盖1上有一圈内突起11,与瓶盖架2上端的凹槽22配合。
瓶盖架2由二个活动叠合的片状物21组成,片状物21中间开瓶盖孔、下部设瓶体架24,二个片状物间由上下凹槽26、27连接。
片状物的瓶盖孔的下部有二个限位突起25,侧面也有二个限位突起23,这样瓶盖3放入瓶盖架2的瓶盖孔时,瓶盖3的下部空间由下突起25定位,侧部空间31由侧面的突起23固定,因此整个瓶盖3就能定位而不会随外部运动而移动。
片状物21为弹性体,可以用透明塑料等材料制成,这样一个片状物通过弯曲就容易装入另一个片状物中并由其上下的凹槽26、27相互扣合而构成瓶盖架2,如图2、图3所示。在瓶盖架2的瓶盖孔中放入瓶盖后,撑开片状物21,使二个片状物21成一定角度,并通过瓶盖孔侧面23和下面的限位突起25固定,瓶盖就可稳定的架在其中的瓶盖孔中。
如图3,使用时,瓶体5放入盒体4中,瓶盖架2放在瓶体5上,其下部的瓶体架24正好架在瓶体5上,在片状物的瓶盖孔中放入瓶盖3,撑开片状物而固定瓶盖,再盖上盒盖1,盒盖上的突起扣住瓶盖架上的凹槽,因此瓶盖、瓶体、瓶盒间紧密固定。
权利要求1.瓶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由带盒盖的盒体和瓶盖架组成,瓶盖架置于盒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上有一圈内凸,与瓶盖架上端的凹槽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瓶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盖架由二个活动叠合的片状物组成,片状物中间开瓶盖孔、下部设瓶体架,二个片状物间由凹槽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物的瓶盖孔的内侧有限位突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物为弹性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瓶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状物为弹性体。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瓶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盒体为透明体。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瓶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盒体为透明体。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瓶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盒体为透明体。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瓶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盖、盒体为透明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瓶体包装盒,是为改进现有瓶体不能随带瓶盖和易碰伤不易运输的缺点而设计的。瓶体包装盒,由带盒盖的盒体和瓶盖架组成,瓶盖架置于盒体内,所述的盒盖上有一圈内凸,与瓶盖架上端的凹槽配合,所述的瓶盖架由二个活动叠合的片状物组成,片状物中间开瓶盖孔、下部设瓶体架,二个片状物间由凹槽连接。其优点在于可以携带配套的瓶盖,随个人爱好方便更换瓶盖。还采用透明盒体,可以看到瓶体,增加产品的美观和吸引力。通过活动式连接的瓶盖架,能够容易取放瓶盖。此外盒盖的突起和瓶盖架的凹槽配合,使随带的瓶盖和瓶体固定更加紧密,也便于运输。
文档编号B65D25/10GK2712826SQ200420037309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7日
发明者沈迎峰, 宋健伟, 郑思忠 申请人:郑思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