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折叠礼品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6581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折叠礼品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折叠式礼品盒。
背景技术
通常大多数硬纸板包装盒包括礼品包装盒都是可以折叠的。在用来包装礼品以前,它们被折叠成平面状以便运输和贮藏。在使用时它们就被撑开装配为成盒,然后放入要装盒的礼品。这类可折叠式包装盒在装配成盒时,平面折叠状的箱坯板上一般会有几块面板要撑起而构成盒身的四个侧面。为了形成封闭的盒身,通常这些面板至少有二块面板须在其拼接缝上用粘接、包装钉或者其它方式彼此连接起来。使用上述粘接方式装配成盒的,装配工作就必须留有充足的时间以便粘合剂干燥,而且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仍难免会发生脱胶而造成包装盒散开。使用上述包装钉方式装配成盒的,不仅拼接缝会留有间隙而不能全部密合,而且粗糙的包装钉还有可能碰坏精美的礼品。这两种方式都使用不可卸连接,从而使包装盒拆卸后难以再利用。至于其它方式也会与上述两种方式一样,存在着装配工序繁琐、制造成本提高、拆卸后难以再利用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简易、节约成本并能反复利用的全折叠礼品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折叠礼品盒,它由盒盖和盒身组成,该盒盖为具有四条边沿的硬质盖体,该盒身由一可折叠的箱坯板构筑而成,该箱坯板包括有一构成盒身底部的中央面板、各自连接于该中央面板左、右两侧的构成盒身二侧面的二块侧板、各自连接于该二块侧板前、后两端的四块尾板、各自连接于上述中央面板前、后两端的二块端板;该二块端板各自向外侧延伸有一板舌,二封扣板条沿中央面板的前后方向各自从二块端板的中央位置上割离出来,该封扣板条三面与端板之间被切断,一面根部连接于端板的板舌上;在上述中央面板上相对应于封扣板条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缺口;装配成盒时,上述四块尾板二二分别地被夹扣在封扣板条与端板之间,封扣板条的端部伸入上述缺口中以锁定尾板,从而形成盒身的前、后端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折叠礼品盒的箱坯板上中央面板、尾板、端板、板舌和封扣板条与相邻的各板之间设有折痕线;该箱坯板折叠后形成平面折叠状的盒身并嵌入所述盒盖中,并随包装附件一起封入透明包装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盒身全部由箱坯板折叠装配而成,该箱坯板的结构使装配成盒过程只须进行折插操作,而不必进行传统的粘合或打钉等工序,因此具有装配简易、降低成本并可反复利用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构筑本实用新型盒身的箱坯板的平面展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盒身折叠装配过程之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盒身折叠装配过程之二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盒身成盒状态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平面折叠包装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包装贮运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全折叠礼品盒由盒身1和盒盖2组成,该盒盖2为一硬质盖体,它具有四条用以扣盖盒身1侧面的四条边沿,该盒身1是由一可折叠的箱坯板构筑而成。用来构筑盒身1的箱坯板的平面展开状态可参见图2。该箱坯板中部为一中央面板10,在该中央面板10的左、右两侧连接有侧板11和11’,连接在该侧板11和11’前、后两端的是尾板12、13及12’、13’;端板14和14’各自连接在中央面板10的前、后两端,该端板14和14’在相对于中央面板10连接端的另一侧向外各自延伸有板舌142和142’,沿着中央面板10的前后方向,封扣板条141和141’分别自端板14和14’的中央位置上割离出来,该封扣板条141、141’的三面与端板14、14’之间被切断,只有一面根部分别与端板14、14’的板舌142、142’相连接;在上述中央面板10上相对应于封扣板条141、141’的前、后端位置处,分别设有缺口10A和10A’。在箱坯板的相邻各板之间设有折痕线,即中央面板10分别与侧板11、11’、端板14、14’之间、侧板11和11’分别与尾板12、13和12’、13’之间、板舌142和142’分别与端板14、封扣板条141和端板14’、封扣板条141’之间均设有折痕线(附图中用虚线表示),以便在装配成盒时进行折叠。
用箱坯板折叠装配成盒的过程见图3、图4和图5所示。首先将侧板11和11’连同尾板12、13和12’、13’一起向上折起90。,然后将尾板12、13、12’、13’折向内侧90。(见图3),12和12’、13和13’分别重叠在一起形成盒身1的前、后二端面,而侧板11和11’就形成盒身1的左、右二侧面。完成上述步骤以后,再将封扣板条141和141’自端板14、14’上掀起,随后将端板14、14’向上折起90°与尾板形成的盒身端面相贴,然后再将封扣板条141、141’向下折入盒身内侧(见图4),最后将封扣板条141和141’的端部141A和141A’分别插入中央面板10前、后两端的缺口10A和10A’中,从而将尾板12和12’、13和13’二二分别地夹扣在封扣板条141与端板14、封扣板条141’与端板14’之间,即将尾板12和12’、13和13’分别锁定,装配完成后的盒身1可参阅图5。完成装配后,箱坯板上的中央面板10构成了盒身1的底部,侧板11、11’构成了盒身1的左、右侧面,端板14、尾板12、12’和封扣板条141形成了盒身1的前端面,端板14’、尾板13、13’和封扣板条141’形成了盒身1的后端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折叠礼品盒在包装、贮藏、运输之前,首先要折叠成平面状,形成紧凑的单元以缩小所占用的空间,从而降低运输和仓储成本。图6表示了本实用新型在包装前的折叠过程。首先将尾板12、12’、13、13’和端板14、14’向内弯折180°并且分别贴住侧板11、11’和中央面板10,随后将侧板11和11’向中间弯折180°,从而使侧板11和11’和中央面板10将所有尾板和端板紧紧包裹在中间形成平面折叠状。然后将平面折叠状的盒身1以中央面板10向外的方向嵌入盒盖2,最后形成如图7所示的包装形态。所需要的包装附件,如包装带、礼品吊签可先期放入盒盖,然后用透明包装将该全折叠礼品盒及包装附件全部封装起来。这样客户无须拆封就可以知道装配完成后成盒的长、宽、高。透明包装可以是塑料缩封,也可以是封口塑料袋;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半透明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折叠礼品盒在装配构筑成盒的过程中,只须进行折叠、插扣的操作,所以装配十分简易,从而节约人工成本,并且用毕拆卸后可重新装配起来再行利用。
权利要求1.一种全折叠礼品盒,它由盒盖和盒身组成,该盒盖为具有四条边沿的硬质盖体,该盒身由一可折叠的箱坯板构筑而成,其特征是所述箱坯板包括有一构成盒身底部的中央面板、各自连接于该中央面板左、右两侧的构成盒身二侧面的二块侧板、各自连接于该二块侧板前、后两端的四块尾板、各自连接于上述中央面板前、后两端的二块端板;该二块端板各自向外侧延伸有一板舌,二封扣板条沿中央面板的前后方向各自从二块端板的中央位置上割离出来,该封扣板条三面与端板之间被切断,一面根部连接于端板的板舌上;在上述中央面板上相对应于封扣板条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缺口;装配成盒时,上述四块尾板二二分别地被夹扣在封扣板条与端板之间,封扣板条的端部伸入上述缺口中,从而形成盒身的前、后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折叠礼品盒,其特征是所述箱坯板的中央面板、尾板、端板、板舌和封扣板条与相邻的各板之间设有折痕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折叠礼品盒,其特征是所述箱坯板折叠后形成平面折叠状的盒身并嵌入所述盒盖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折叠礼品盒,其特征是所述盒盖中还放置有包装带和礼品吊签。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全折叠礼品盒,其特征是所述盒盖和盒身一起被封入透明包装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折叠礼品盒,它由盒盖和盒身组成,该盒身由一可折叠的箱坯板构筑而成,该箱坯板包括有一构成盒身底部的中央面板、连接于中央面板左、右两侧的构成盒身侧面的二块侧板、连接于该侧板前、后两端的四块尾板、连接于中央面板前、后两端的二块端板;二端板各向外侧延伸有板舌,二封扣板条沿中央面板的前后方向各自从二端板中央位置上割离出来,其三面与端板之间被切断,一面根部连接于端板的板舌上;在中央面板上相对应于封扣板条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缺口;装配成盒时,尾板二二分别地被夹扣在封扣板条与端板之间,封扣板条的端部伸入缺口中,从而形成盒身的前、后端面。本实用新型具有装配简易、降低成本并可反复利用的优点。
文档编号B65D5/00GK2776864SQ200420115149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5日
发明者邝群咏 申请人:源记印刷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