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745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纱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清纱器。
背景技术
在纱线的生产中,通常力求在较窄的公差内使纱线的均匀性尽可能高,并且纱线没有明显疵点(例如,纱线中的不容许的粗节(thicklocation)或细节(thin location))。为了实现这一点,采用所谓的清纱器,其例如用不接触地操作的测量头对纱线直径进行持续监测。例如,从DE 10062479 A1中可知,如果由于超出了极限值(称为清理极限(cleaning limit))而检测到不容许疵点,则将该疵点从纱线中切除,然后再次连接线头,并继续生产过程。
在传统的纱线监测中,确定单一基准直径并为此而选择清理极限。例如,从参考文献“Elektronisches Garnüberwachungssystem Corolabfür Rotor-Spinnspulautomaten Autocoro”(化纤/纺织工业40th/92nd卷,1990年4月)可知,为了确定基准直径,在测量开始时在纺纱站处第一米纱线上确定纱线的平均直径值。该所谓的基准直径为用于所有进一步测定的基准直径。测量到的纱线实际直径一般是基于该基准直径而给出的百分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扩大应用领域的清纱器。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清纱器实现。
本发明的有利结构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清纱器使得可识别甚至是花纹线(effect yarn)中的与直径相关的纱线疵点。仅仅由经纱(web)与花纹之间的变化而引起的纱线参数中的波动不会导致不必要的切除操作,这些切除操作会降低生产率并产生不希望的连接点。
如果为经纱和花纹指定不同的清理极限,则实际上能够与在没有花纹的纱线中一样精确地进行花纹的确定(权利要求2)。
因此能够广泛地应用清纱器本身已知的功能,从而可对生产的花纹线进行令人满意的测定(权利要求3)。
在花纹线中,如果在经纱区域中可容许疵点或者在花纹区域中可容许疵点,则可根据权利要求4来设置清纱器。因为假设经纱的形成是令人满意的,所以仅仅选择花纹可以是合理的,但花纹的形成并非足够可靠。作为一种可替换方案,如果能够假设花纹形成中的差别没有影响,则与普通纱线类似,仅清理较长的经纱部分就足够了。通过限定为一种可选方案,可减小清理所需的计算花费和切除过程的数量。
将花纹线的直径作为与纱线参数优先级相同的参数来使用,且清理极限根据相应的测量位置(换言之,经纱或花纹)而不同。
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8的清纱器确定经纱直径(也称为经纱粗细),这基本上不受花纹的影响,从而接近实际。这对检测花纹的精度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9的清纱器,可相对简单且足够精确地确定花纹极限。
在根据权利要求10的清纱器的改进中,抵消了设置得过低的花纹平均值。一方面,设置得较低的平均值在花纹十分显著时会部分有意地导致不希望的切除。另一方面,花纹与经纱之间的清理极限将存在不充分的差别。
通过根据权利要求9和11的清纱器,可以以足够的精度确定经纱与花纹之间的极限,用于清理花纹线。
如果在保持直径方面对花纹线的清理有着较低的要求,则根据权利要求12设置的清纱器就足够了。通过这种类型的清纱器,能够降低清理花纹线所需的费用。另一方面,仍然要确保不执行由花纹引起的直径波动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步骤。特别是在花纹不十分显著时,这种类型的清纱器就足够了。


将借助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图1表示纺纱绕线机工作站的简化示意图;图2表示通过纱线直径测量值的并排布置而示出的花纹线;图3表示带有相邻经纱部分的花纹区域的基本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所示的纺纱站中,花纹线1通过提纱管2从纺纱装置3抽出并被缠绕到交叉卷绕筒管4上。花纹线1穿过清纱器5并随后穿过引导眼孔9而在纺纱装置3和交叉卷绕筒管4之间运行,该清纱器5包括测量头6和处理器8。清纱器5配置有导纱器7。驱动滚筒10在卷绕过程中利用摩擦接合而驱动交叉卷绕筒管4。电机11给驱动滚筒10提供转动运动。清纱器5用于对运行的花纹线1进行质量监控。清纱器5通过线路12连接到用于控制、数据存储或测定以及用于致动纺纱站或纺纱机的其它元件的其它机构上。清纱器5的部件可集成在共用的外壳中。
可替换地,还可从供纱筒管(而不是从纺纱装置)中将花纹线抽出。
图2表示作为测量值并排布置的花纹线1的视图。可以看到花纹13和经纱14的区域,但是花纹13的起点和终点以及花纹粗细或花纹直径DE以及经纱粗细或经纱直径DST不清楚,从而不能被充分地识别。
清纱器5以2毫米的间隔记录在所有情况下的纱线直径D。一个周期代表花纹线1的2mm测量长度。为了确定用作清理基准的经纱直径DST,清纱器5在测量开始时首先根据预定长度的花纹线1形成纱线直径的算术平均值,该算术平均值作为基准直径,从纱线直径的各个测量值中减去该基准直径,并根据所有负差值形成经纱直径DST的平均值作为算术平均值,这些负差值是接近其它负差值测量的。
借助图3说明对花纹直径DE以及花纹13和经纱14之间的极限的确定。在图3的视图中,纱线直径D表示成相对于纱线长度LG的百分比,且由曲线15示出。在图3的视图中,曲线15表示从左上开始到点16的经纱直径为DST。曲线15从点16开始上升,并在点17处经过极限直径DGR的值。在点18处,自达到点17开始已经经过了预定纱线长度LV。在点17处记录了直径增加15%之后,并且超过极限直径DGR持续预定长度Lv(如6个周期或12毫米),则将点17定义为花纹13的起点。曲线15在点19处下降到极限直径DGR之下。向下下降持续到点20并因此持续预定的纱线长度Lv。因此,将点19定义为花纹13的终点。将点17和点19之间的区域定义为花纹13。将花纹线1在点19或花纹13终点之后一直到再次确定了花纹13起点的部分定义为经纱14。
根据花纹13中的四个最大直径21形成算术平均值。因此,花纹直径DE的规定基本上与花纹区域中的自然直径波动无关。将该算术平均值定义为花纹直径DE。
为花纹直径DE指定以清理极限RGEO为上限值且清理极限RGEU为下限值的预定公差范围。相应地,为经纱直径DST指定以清理极限RGSTO为上限值且清理极限RGSTU为下限值的预定公差范围。
清纱器5连续地对由测量头6检测到的花纹线1的直径值是来自定义成经纱14的区域还是来自定义为花纹13的区域进行判定。如果花纹线1的直径值来自定义为经纱14的区域,则将这些直径值与为经纱直径DST指定的极限值,即清理极限RGSTO和清理极限RGSTU进行比较。如果花纹线1的直径值来自定义为花纹13的区域,则将这些直径值与为花纹直径DE指定的极限值,即清理极限RGEO和清理极限RGEU进行比较。
可替换地,清纱器5可设置成这样,即,或者仅清理经纱区域中的疵点或者仅清理花纹区域中的疵点。
可替换地,清纱器5的清理极限可设置成这样,即,其位于花纹13和经纱14的、在图3中识别的波动宽度Bs之外。波动宽度Bs表示花纹13的直径与经纱14的直径之间的间距。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探测超限,仅将花纹线1的连续测量的直径值与例如清理极限RGEO和清理极限RGSTU进行比较。清理极限RGEO表示花纹直径DE的容许上限值,而清理极限RGSTU表示经纱直径DST的容许下限值。
在第一实施例中,以这样的方式设置清纱器5,即,将超出这些极限值或清理极限的超限值记录为不容许的疵点,并清理该疵点。
可替换地,在第二实施例中,以这样的方式设置清纱器5,即,当超出这些极限值或清理极限时,检测超限持续的纱线长度。通过本身已知的二维分类矩阵(classifying matrix)(也称为清纱器矩阵),对是否存在不容许疵点进行判定,并且以这样的方式决定清理极限的确定中是否包括疵点长度。分类矩阵在一维方向被分为长度区域,而沿着另一维方向被分为直径区域,在各种情况下,通过组合一个长度区域和一个直径区域而形成类(class)。根据类进行清纱,例如从参考文献“Vollstndiges System zur Qualittssicherung in der Spulerei”(Melliand单行本,1992年10月)已经公知了很长时间。
在本发明的框架内可存在清纱器的其它实施例,而且,这些实施例不限于所示实施例。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1、一种用于从纱线清理疵点的清纱器,在该清纱器的测量头中测量至少一个纱线参数,其中为该纱线参数确定清理极限,超出所述清理极限则发出在纱线中存在疵点的信号,因此,将纱线参数的测量值与所述清理极限进行比较,并且从纱线中清理不容许的疵点,该清纱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清纱器被设置成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对在花纹线(1)的经纱区域中测量的纱线参数值有效的清理极限、并还通过至少一个对在花纹线(1)的花纹区域中测量的纱线参数值有效的清理极限来清理花纹线(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用于经纱区域的清理极限与所述用于经纱区域的纱线参数的预定值不一致,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用于花纹区域的清理极限与所述用于花纹区域的纱线参数的预定值不一致,并且其中,花纹线(1)由经纱(14)和预定加粗的花纹(13)并排交替布置而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值在于,所述清纱器(5)被设置成以如下方式实现清纱器本身已知的功能,即,检测以下疵点中的至少一个疵点短粗节、长粗节、短细节、长细节、周期性重现的疵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纱器(5)被设置成这样,即,可选地仅清理经纱区域中的疵点或者仅清理花纹区域中的疵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参数为花纹线(1)的直径,其中,所述清纱器(5)的所述清理极限与用于花纹粗细的至少一个直径值和用于经纱粗细的至少一个直径值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纱器(5)被设置成这样,即,其确定在预定纱线长度上经纱(14)的直径平均值和花纹(13)的直径平均值,并且其中,至少在测量开始时进行直径平均值的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疵点长度包括在清理极限的确定中。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为了确定经纱直径DST的平均值,其首先根据预定长度的花纹线(1)形成纱线直径的算术平均值,以该算术平均值作为基准直径,从纱线直径的各个值中减去该基准直径,从而根据所有负差值形成经纱直径DST的平均值,该平均值作为算术平均值,该负差值是接近其它负差值测量的。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纱器(5)被设置成这样,即,其确定花纹区域,其中,通过满足第一标准而定义花纹(13)的起点,并且其中通过满足第二标准而定义花纹(13)的终点,在花纹(13)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确定可指定数量的最大直径,并根据所确定的直径形成算术平均值,指定该算术平均值为花纹(13)的直径,并且将花纹线(1)在花纹(13)之外的区域定义为经纱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纹(13)的直径DE形成为花纹(13)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四个最大直径的直径平均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将超出极限直径DGR且该超出持续预定纱线长度Lv1视为第一标准,该极限直径DGR比所述经纱直径DST的平均值大一预定量,并且其中,将下降到极限直径DGR之下、且低于极限直径DGR持续预定纱线长度Lv2的情况被视为第二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从纱线清理疵点的清纱器,在该清纱器的测量头中测量至少一个纱线参数,其中为该纱线参数确定清理极限,超出所述清理极限则发出在纱线中存在疵点的信号,因此,将纱线参数的测量值与所述清理极限进行比较,并且其中从纱线中清理不容许的疵点,该清纱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清纱器被设置成用于清理花纹线(1),该花纹线(1)由经纱(14)和预定加粗的花纹(13)并排交替布置而形成,其中,为花纹线(1)的经纱(14)和花纹(13)预先确定所述纱线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值,并且其中,对清纱器(5)的清理极限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它们位于所述经纱参数的预定值之外且位于所述花纹参数的预定值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极限在所有情况下都取决于所述值是在经纱(14)还是在花纹(13)中测量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纱器(5)被设置成以如下方式实现清纱器本身已知的功能,即,检测以下疵点中的至少一个疵点短粗节、长粗节、短细节、长细节、周期性重现的疵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纱器(5)被设置成这样,即,或者仅清理经纱区域中的疵点或者仅清理花纹区域中的疵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参数为花纹线(1)的直径,其中,所述清纱器(5)的所述清理极限与用于花纹粗细的至少一个直径值和用于经纱粗细的至少一个直径值相匹配,并且其中,所述清纱器(5)将所确定的直径值与相应的清理极限进行比较,这些清理极限取决于测量是发生在花纹线(1)的经纱区域中还是花纹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纱器(5)被设置成这样,即,该清纱器(5)确定在预定的纱线长度上经纱(14)的直径平均值和花纹(13)的直径平均值,并且其中,至少在测量开始时进行直径平均值的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疵点长度包括在清理极限的确定中。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为了确定经纱直径DS1的平均值,其首先根据预定长度的花纹线(1)形成纱线直径的算术平均值,以该算术平均值作为基准直径,并从纱线直径的各个值中减去该基准直径,并且根据所有负差值形成经纱直径DS1的平均值,该平均值作为算术平均值,这些负差值是接近其它负差值测量的。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纱器(5)被设置成这样,即,其确定花纹区域,其中,通过满足第一标准而定义花纹(13)的起点,并且其中通过满足第二标准而定义花纹(13)的终点,在花纹(13)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确定可指定数量的最大直径,并根据所确定的直径形成算术平均值,指定该算术平均值为花纹(13)的直径,并且将花纹线(1)在花纹(13)之外的区域定义为经纱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纹(13)的直径DE形成为花纹(13)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四个最大直径的直径平均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将超出极限直径DGR且该超出持续预定纱线长度Lv1视为第一标准,该极限直径DGR比所述经纱直径DST的平均值大一预定量,并且其中,将下降到极限直径DGR之下、且低于极限直径DGR持续预定纱线长度Lv2的情况视为第二标准。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清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纱器(5)被构造成这样,即,其清理极限被调节成使得这些清理极限位于花纹(13)和经纱(14)的波动宽度Bs之外。
全文摘要
清纱器(5)被设计成用于从花纹线(1)清理疵点,该花纹线(1)由经纱和预定加粗的花纹一起交错排列而形成。该清纱器具有测量至少一个纱线参数的测量头(6),从而为该纱线参数确定清理极限,而且当超出了这些清理极限时就发出纱线中存在疵点的信号。将该纱线参数的测量值与所述清理极限进行比较,并且从纱线清理不容许的疵点。清理极限都取决于所述值是在经纱中还是在花纹中测量。所述清纱器(5)适用于在绕线机和纺织卷绕机上保持花纹线所需的直径性质。
文档编号B65H63/06GK1867508SQ200480029866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0日
发明者艾里斯·比尔曼, 奥拉夫·伯莱姆, 汉斯·格雷克施, 克里斯托夫·哈泽, 格哈德·里纳斯 申请人:索若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