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饮水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805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饮水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水机用的饮水桶,具体是指饮水桶内增加一次性薄膜内芯,形成双层饮水桶结构,设计了一种气水分离的水封结构。
背景技术
如今办公室或家庭使用的合格饮水桶一般使用优质聚碳酸酯(PC)或PET树脂材料制成,透明浅蓝色,一只容量为五加仑的水桶,重量约0.7kg左右。由于现有的饮水桶是单层结构,且使用过程中饮水桶倒置在饮水机上方,于是在饮水机放水的过程中桶内形成负压,空气从桶口经过饮用水进入桶内,这时饮用水充当了空气过滤器,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病毒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被过滤在饮用水中,使饮用水遭到污染。尤其在夏天,饮用水十分容易在短期内变质,不利于饮水者身体健康。此外,进气时气泡翻腾的噪声也会影响周围人们的正常工作与休息。其次饮用水直接与饮水桶内壁长期接触,致使某些劣质饮水桶中所含的毒害性化学物质,如乙醛、氯化物等会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逐渐释放出来溶入饮用水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这种饮水桶本身就是一个二次污染源。另据了解,一个全新的合格饮水桶在使用了两年之后就必须淘汰更新,并且每发展一户饮用水客户的同时还需要三至五个饮水桶做储备,而每只合格的饮水桶需要30元人民币左右的成本,全国大约年需要8000万只饮水桶,这不仅为“黑心桶”的存在提供了机会,也成为制约饮用水行业发展的瓶颈。最近又有一些专家指出,饮用不合格水桶盛装的饮用水可能致癌,这种观点主要是原于市场“黑心桶”的出现,一些不法分子回收劣质工业用或医用制品的塑料,制成饮水桶,给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超过1亿只饮水桶在流通,其中有近70%属于低质饮水桶。改良饮水桶的结构和质量,对于改善消费者的饮水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水分离,无污染的饮水机用的饮水桶,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饮水桶能保证饮用水不受污染,而且放水无噪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进行的在现有的饮水桶内增加一次性的薄膜内芯,成为双层结构,该薄膜内芯的颈部端口的外径与饮水桶颈部端口的外径大小相同,通过现有的饮水桶的连接压盖将薄膜内芯与饮水桶固定连接。同时设计了一种气水分离的水封结构,即贯穿连接压盖和饮水桶的颈部开设进气口,放水时,空气从连接压盖和饮水桶颈部开设的进气口,经过饮水桶和薄膜内芯之间的缝隙,进入饮水桶的里面,但在薄膜内芯外面,保证水气分离同时抵消放水过程中桶内形成的负压,使放水非常顺畅。停止放水,水位上升,进气口被水封住,空气不再进入桶内,达到气水分离的水封效果。放完水后将连接压盖拉掉,能顺利将薄膜内芯取出,装入新的薄膜内芯,盖上连接压盖,再装入饮用水,重复使用原来的饮水桶。与现有的空气经过水封直接从压盖中心孔进入饮水桶比较,保证了水气分离。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1.由于本发明具有双层结构,并在颈部开设进气口,克服了长期以来饮用水充当空气过滤器的不良现象,使进气与饮用水分离,空气从水封结构的进气孔进入薄膜内芯与饮水桶壁之间的缝隙,解决桶内负压,使饮用水彻底与进入的空气隔绝,杜绝了空气中尘埃和细菌等对饮用水的污染。
2.由于饮水桶内增加了一次性薄膜内芯,一方面降低了饮水桶的质量要求和生产成本,延长了饮水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原先饮水桶在装水前的清洗要求,减少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解决了饮用水与桶壁长期接触的不利因素,大大减少了不合格水桶所含的有害化学成分对饮用水的污染,从而有效保障饮水者的健康,同时,饮用水的保质期可以有效延长。
3.由于本发明在现有的饮水桶颈部开设进气孔,空气是通过薄膜内芯与饮水桶之间的缝隙进入桶内,解决了放水时桶内气泡翻腾现象,也就没有了噪音扰人的现象。
4.由于本发明内芯采用可再生的优质PC塑料,一次性使用后回收再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成本也低,对原饮水桶的质量相应降低带来成本明显下降,且使用寿命从2年延长到5年或更长;同时可直接在现有饮水机上应用,不需对饮水机的结构进行改造,因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具有可贵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2为本发明的未放水时进气口被水封封住的结构示意3为本发明的放水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1-饮水桶;2-薄膜内芯;3-进气口;4-饮水机;5-冷水放水口;6-热水放水口;7-饮水机中的储水盆;8-连接压盖;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3。本发明在饮水桶1(现有的聚碳酸酯或PET树脂材料制成的通用饮水桶)内增加一个优质塑料制成的薄膜内芯2成为双层结构饮水桶。该薄膜内芯2的颈部端口的外径与饮水桶1的颈部端口外径大小相同,通过现有的饮水桶1的连接压盖8将薄膜内芯2与饮水桶1固定连接。同时设计了一种气水分离的水封结构,即贯穿现有的连接压盖8和饮水桶1的颈部开设2个对称的进气口3,当本发明倒置在饮水机4上方时,饮水桶薄膜内芯2中的饮用水流至饮水机4的储水盆7内,直至储水盆7内水位上升到超过饮水桶颈部进气口3的高度时,进气口3被水密封,这时水封结构起到水桶口的密封作用,饮水桶的薄膜内芯的水不再流到储水盆7中。放水时,储水盆7内水位下降,进气口3露出,由于饮水桶1和薄膜内芯2之间的缝隙负压形成,空气很容易从进气口3进入到夹缝,抵消放水过程中形成的负压,使放水非常顺畅。停止放水,储水盆7中水位上升恢复水封作用。解决了现有饮水机在放水过程中,饮用水充当空气过滤器的不合理性,避免了空气中尘埃、细菌和病毒进入饮用水的可能,保证了饮用水的卫生和不易变质。同时也避免了饮水桶中空气翻腾噪音扰人现象。
据初步调查,目前国内桶装饮用水用户数目已经超过1亿多户,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数目还会不断增加,预计不久的将来可能达到2亿户以上。假设平均每户消耗一桶水需要7天时间左右,则每年每户将消耗大约50只一次性薄膜内芯2,这意味着今后每年将有2亿户×50只这样的薄膜内芯2被消耗。假设每只薄膜内芯2的商业价格为0.1元人民币,那么本发明所带来每年10亿元产值的大市场。由于使用之后,对原饮水桶的质量要求可以适当降低,原饮水桶的生产成本将会得到明显下降,并且使用寿命也可以从现在的2年延长到5年或更长。那么饮用水厂家投资饮水桶的成本也就显著下降。综上所述,本发明拥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前景。
权利要求
1.双层饮水桶,其特征在于在现有的饮水桶(1)内增加一个薄膜内芯(2),该薄膜内芯(2)的颈部端口的外径与饮水桶(1)颈部端口的外径大小相同,通过连接压盖(8)将薄膜内芯(2)与饮水桶(1)固定连接;贯穿连接压盖(8)和饮水桶(1)的颈部开设进气口(3)。
全文摘要
双层饮水桶,涉及一种气水分离,无污染的饮水桶。它是在现有的饮水桶(1)内增加一个薄膜内芯(2),该薄膜内芯(2)的颈部端口的外径与饮水桶(1)颈部端口的外径大小相同,通过现有的饮水桶的连接压盖(8)将薄膜内芯(2)与饮水桶(1)固定连接。贯穿连接压盖(8)和饮水桶(1)颈部开设进气口(3)。本发明解决现今饮水机使用过程中饮用水充当空气过滤器的不合理性而造成饮用水污染和饮水桶自身质量问题造成饮用水二次污染问题。缓解目前饮用水行业面临的由于饮水桶淘汰周期短以及高额成本所带来的发展瓶颈。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具有可贵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饮用水行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促进作用。
文档编号B65D77/06GK1686763SQ20051002596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9日
发明者杨圣青 申请人:杨圣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