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塑双层防伪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0065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塑双层防伪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及防伪技术,是一种用于酒瓶上的防伪瓶盖,具体地说,是一种全塑双层防伪盖。
背景技术
许多名酒都存在经常被仿冒的情况,而酒的防伪也就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防伪瓶盖是名酒防伪的较为有效和实用的方式,现有的用于酒瓶上的防伪瓶盖的种类很多,但大多十分复杂或防伪效果较差,而且很多还对旧瓶造成严重的损坏。更多的是只能使瓶装酒即即饮,无法重新封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二级防伪,结构简单、成本低、制作容易、防伪效果好的全塑双层防伪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全塑双层防伪盖,其特征是有用于装于瓶口上的外壳,外壳上端装有顶盖,外壳与顶盖的接缝间装有防伪环,外壳内有套装在瓶口外壁上的内外套,内外套上端装有旋塞,旋塞与内外套间连接螺纹,旋塞上口位于外壳顶端的防伪片下,旋塞上口内下方的内外套中有支撑、封口部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伪环为扭断环。顶盖与外壳间有连接螺纹。外壳内下端有装入及固定内外套的卡口。旋塞与内外套间的连接螺纹为双头或多头螺纹。内外套中的支撑、封口部件为位于内外套内下部的内塞、内塞内的玻璃球及内外套上端的封口端部。内外套上端的封口端部的前端外径与旋塞上口内径相同或略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二级防伪,结构新颖简单、设计巧妙合理、成本低、制作容易、防伪效果好。不但不会对酒瓶造成损坏,而且还可重新封口,同时又不影响防伪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塑双层防伪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该例中,有用于装于瓶口上的外壳2,外壳2上端装有顶盖1,外壳2与顶盖1的接缝间装有防伪环3,外壳2内有套装在瓶口外壁上的内外套5,内外套5上端装有旋塞4,旋塞4与内外套5间连接螺纹,旋塞4上口位于外壳2顶端的防伪片8下,旋塞4上口内下方的内外套5中有支撑、封口部件。所述的防伪环3为扭断环(通常使用的塑料扭断环)。顶盖1与外壳2间有连接螺纹。外壳2内下端有装入及固定内外套的卡口9。旋塞4与内外套5间的连接螺纹为双头或多头螺纹。内外套5中的支撑、封口部件为位于内外套5内下部的内塞6、内塞6内的玻璃球7及内外套6上端的封口端部。内外套6上端的封口端部的前端外径与旋塞4上口内径相同或略小。
上述实施例在开启时,首先旋转顶盖,将扭断环3破坏,再旋转外壳2,使旋塞4顺其与内外套5间的螺纹上升,其顶端破坏并顶开外壳顶端中心的防伪片8,此时内外套6上端的封口端部也与旋塞4上口内脱离,即瓶中酒的流出通路被打开,方可倒酒,在瓶中的酒未能饮完时,可反方向旋转外壳2,使旋塞4重新回缩,直至内外套6上端的封口端部再重新进入旋塞4上口内或堵住旋塞4上口,即瓶中酒被重新封住,不会漏出。
权利要求1.一种全塑双层防伪盖,其特征是有用于装于瓶口上的外壳,外壳上端装有顶盖,外壳与顶盖的接缝间装有防伪环,外壳内有套装在瓶口外壁上的内外套,内外套上端装有旋塞,旋塞与内外套间连接螺纹,旋塞上口位于外壳顶端的防伪片下,旋塞上口内下方的内外套中有支撑、封口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双层防伪盖,其特征是防伪环为扭断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双层防伪盖,其特征是顶盖与外壳间有连接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双层防伪盖,其特征是外壳内下端有装入及固定内外套的卡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双层防伪盖,其特征是旋塞与内外套间的连接螺纹为双头或多头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全塑双层防伪盖,其特征是内外套中的支撑、封口部件为位于内外套内下部的内塞、内塞内的玻璃球及内外套上端的封口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塑双层防伪盖,其特征是内外套上端的封口端部的前端外径与旋塞上口内径相同或略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塑双层防伪盖,其特征是有用于装于瓶口上的外壳,外壳上端装有顶盖,外壳与顶盖的接缝间装有防伪环,外壳内有套装在瓶口外壁上的内外套,内外套上端装有旋塞,旋塞与内外套间连接螺纹,旋塞上口位于外壳顶端的防伪片下,旋塞上口内下方的内外套中有支撑、封口部件。其有益效果为采用二级防伪,结构新颖简单、设计巧妙合理、成本低、制作容易、防伪效果好。
文档编号B65D49/00GK2885756SQ20062007218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5日
发明者黄云安 申请人:陈晓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