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5537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垃圾桶属于用于物体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领域,特别是一种 垃圾桶。 现有技术垃圾桶主要是用来收集垃圾, 一般的垃圾桶是在上面开敞口 ,方便投入垃圾, 但是由于垃圾桶放置在外面,拾荒者会翻动垃圾来寻找有用的东西,而造成垃圾 掉落在外面,有时侯垃圾桶会被碰倒,使垃圾从垃圾桶上面开的敞口落到外面, 造成环境不清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垃圾 从垃圾桶中掉落出来的垃圾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在垃圾桶的顶面设置敞口,在 敞口处设置有两个挡板,两个挡板的相对端之间有上下的间隙,形成上下开口, 在垃圾桶上设置有一个窗门,方便从桶中取出垃圾,窗门上设置锁装置。由于在 敞口处设置有两个挡板,可以挡住了拾荒者翻动垃圾桶,同时垃圾桶会被碰倒时 两个挡板可以防止垃圾落到外面,两个挡板的相对端之间有上下的间隙设置,可 以方便人们将垃圾丢入垃圾桶。本实用新型在敞口处设置有两个挡板,第一个挡板设置在垃圾桶的顶面,第 二个挡板的一端设置在垃圾桶的顶面,另一端向下倾斜,第二个挡板的倾斜端与 第一个挡板端之间有上下的间隙,形成上下开口,方便人们将垃圾丢入垃圾桶。本实用新型在敞口处设置有两个挡板,第一个挡板设置在垃圾桶的顶面,第 二个挡板设置在第一个挡板的下面,第一个挡板端与第二个挡板端之间有上下的 间隙,形成上下丌口,方便人们将垃圾丢入垃圾桶。本实用新型在敞口处设置有两个挡板,第一个挡板一端设置在垃圾桶的顶 面,另一端向下倾斜,第二个挡板的一端设置在垃圾桶的顶面,另一端向下倾斜,第二个挡板的倾斜端与第一个挡板的倾斜端之间有上下的间隙,形成上下开口 , 方便人们将垃圾丢入垃圾桷。本实用新型窗门上设置的锁装置可以是现有市场上使用的各种锁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保持环境清洁。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l所示,在垃圾桶l的顶面设置敞口,在敞口处设置有两个挡 板,第一个挡板2设置在垃圾桶的顶面,第二个挡板3的一端设置在垃圾桶的顶 面,另一端向下倾斜,第二个挡板的倾斜端与第一个挡板端之间有上下的间隙4, 形成上下开口,方便人们将垃圾丢入垃圾桶。在垃圾桷上设置有一个窗门5,方 便从桷中取出垃圾,窗门上设置锁装置6。如附图2所示,在垃圾桶1的顶面设置敞口,在敞口处设置有两个挡板, 第一个挡板2—端设置在垃圾桶的顶面,另一端向下倾斜,第二个挡板3的一端 设置在垃圾桶的顶面,另一端向下倾斜,第二个挡板的倾斜端与第一个挡板的倾 斜端之间有上下的间隙4,形成上下开口,在垃圾桶上设置有一个窗门5,方便 从桶中取出垃圾,窗门上设置锁装置6。如附图3、附图4所示,在垃圾桶l的顶面设置敞口,第一个挡板2设 置在垃圾桶的顶面,第二个挡板3设置在第一个挡板的下面,第一个挡板端与第 二个挡板端之间有上下的间隙4,形成上下开口,在垃圾桶上设置有一个窗门5, 方便从桷中取出垃圾,窗门上设置锁装置6。
权利要求1、一种垃圾桶,在垃圾桶的顶面设置敞口,在垃圾桶上设置有一个窗门,其特征是在敞口处设置有两个挡板,两个挡板的相对端之间有上下的间隙,形成上下开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是窗门上设置锁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是在敞口处设置有两个挡板,第 一个挡板设置在垃圾桶的顶面,第二个挡板的一端设置在垃圾桶的顶面,另 一端向下倾斜,第二个挡板的倾斜端与第一个挡板端之间有上下的间隙。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是在敞口处设置有两个挡板,第 一个挡板设置在垃圾桶的顶面,第二个挡板设置在第一个挡板的下面,第一 个挡板端与第二个挡板端之间有上下的间隙。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桶,其特征是在敞口处设置有两个挡板,第 一个挡板一端设置在垃圾桶的顶面,另一端向下倾斜,第二个挡板的一端设 置在垃圾桶的顶面,另一端向下倾斜,第二个挡板的倾斜端与第一个挡板的 《顷斜端之间有上下的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垃圾桶属于用于物体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垃圾桶,在垃圾桶的顶面设置敞口,在敞口处设置有两个挡板,两个挡板的相对端之间有上下的间隙,形成上下开口,在垃圾桶上设置有一个窗门,方便从桶中取出垃圾,窗门上设置锁装置。由于在敞口处设置有两个挡板,可以挡住了拾荒者翻动垃圾桶,同时垃圾桶会被碰倒时两个挡板可以防止垃圾落到外面,两个挡板的相对端之间有上下的间隙设置,可以方便人们将垃圾丢入垃圾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保持环境清洁。
文档编号B65F1/14GK201099506SQ200720059010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7日
发明者邹政华 申请人:邹政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