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6562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
背景技术
盛装在瓶装容器内的物质在食用或使用前需要利用瓶盖将其密 封在容器内。传统的瓶盖与瓶口之间的配合方式是直接将瓶盖装配在 瓶口上,然后再利用密封薄膜将瓶盖与瓶口密封连接,这种配合方式 虽然简单方便,但是瓶盖的开启不方便,并且开启后瓶盖未受损坏可 重复使用,因而容易被某些不法之人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启方便且可防 止重复利用的瓶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瓶盖,包括盖体,其特征在于在盖体的底部设置有撕拉带, 撕拉带与盖体之间通过低强度的撕裂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撕拉带上设置有若干 防伪字符,所述防伪字符是由与字符形状相对应的孔或凹坑构成。 .撕拉带的一端设置有供撕拉时抓捏的拉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撕拉带的内侧 设置有可卡接在瓶口上的凸块。
所述撕拉带的底部还设置有环形圈,环形圈与撕拉带之间通过低强度的撕裂条连接,环形圈上设置有若干防伪字符,所述防伪字符是 由与字符形状相对应的孔或凹坑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盖体的外壁均匀 设置有若干凹槽。
盖体内壁设置有与瓶口相配合的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盖体的底部设置有撕拉 带,撕拉条与盖体之间通过低强度的撕裂条连接,开启时只须将撕拉 带沿撕裂条处拉开即可,因此开启方便,并且开启后的瓶盖被损坏, 从而可防止瓶盖被重复利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


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瓶盖,包括盖体1,盖 体1内壁设置有与瓶口相配合的螺纹2,在盖体1的底部设置有撕拉 带3,撕拉带3与盖体1之间通过低强度的撕裂条4连接,撕拉带3 的一端设置有供撕拉时抓捏的拉柄5,开启时只须将撕拉带沿撕裂条 处拉开即可,因此开启方便,并且开启后的瓶盖被损坏,从而可防止 瓶盖被重复利用。如图所示,在撕拉带3上设置有若干防伪字符,这些防伪字符是 由与字符形状相对应的孔6或凹坑构成,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可起到防 伪的作用。
在撕拉带的底部还设置有环形圈9,环形圈9与撕拉带3之间通 过低强度的撕裂条4连接,环形圈9上设置有若干防伪字符,防伪字 符是由与字符形状相对应的孔6或凹坑构成。
在撕拉带3的内侧设置有凸块7,凸块7可卡接在瓶口上横向设 置的环形凸条上,以防止瓶盖在使用过程中从瓶口脱落。在盖体l的 外壁均匀设置有若干凹槽8,两相邻凹槽之间形成为突起,瓶盖在开 启过程中该突起与手接触,可防止手与瓶盖之间打滑。
如图3、图4所示,防伪字符也可只设置在撕拉带或环形圈上, 其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一样的,在此不作详述。
权利要求1.一种瓶盖,包括盖体,其特征在于在盖体的底部设置有撕拉带,撕拉带与盖体之间通过低强度的撕裂条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拉带上设置 有若干防伪字符,所述防伪字符是由与字符形状相对应的孔或凹 坑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撕拉带的一端设置 有供撕拉时抓捏的拉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拉带的内侧 设置有可卡接在瓶口上的凸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拉带的底部 还设置有环形圈,环形圈与撕拉带之间通过低强度的撕裂条连接, 环形圈上设置有若干防伪字符,所述防伪字符是由与字符形状相 对应的孔或凹坑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 盖体的外壁均匀设置有若干凹槽。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 盖体内壁设置有与瓶口相配合的螺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瓶盖,包括盖体,其特征在于在盖体的底部设置有撕拉带,撕拉带与盖体之间通过低强度的撕裂条连接;本实用新型开启方便,并且开启后的瓶盖被损坏,从而可防止瓶盖被重复利用。
文档编号B65D55/02GK201132637SQ20072017912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8日
发明者李志彬 申请人:李志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