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量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5907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限量漏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斗。
背景技术
常用的漏斗,在对小口径的溶器内添加液体非常方便。但是对不 透明的溶器在加液时,往往难以把握溶器内的液位高度, 一不小心液 体会外溢,尤其是在对蓄电池添加蒸馏水或补充液体时,外溢的溶液 不但会给外部的物件造成腐蚀,而且过高的液位使电池在充电时透气 性和散热性变差,充电质量下降,縮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漏斗对不透明溶器添加溶液时难以把握溶器内液位高 度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限量漏斗,该漏斗不仅能提示溶器内 的液位高度,而且溶器的液位到达规定高度时能自动闭塞出液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用塑料或其它 非金属材料制成漏斗状的本体,在本体的斗嘴管外围设置档圈,在斗 嘴管的内孔中插入通液管,通液管下端伸出斗嘴管连接密封垫,密封
垫上方的通液管开出液 L,密封垫的下方连接调节杆,调节螺杆的下 端安装浮子,通液管可随着浮子上下在斗嘴管中滑动。在密封垫的侧 面设置调节螺杆的锁紧螺钉,松开锁紧螺钉浮子可通过调节杆的长短 来调整浮子的高低位置,从而来限定溶器内液位的高度。在通液管的上端涂色标,在色标的相对应的斗壁上标注色标界线。在色标的下方 开槽孔,斗体的上方设置横档,提手把的直杆穿过横档中孔插入通液 管上端的直孔中,并用横稍穿装在槽孔中。在横档的上方提手把杆上 设置手把档圈,限制提手把往下落,而影响通液管随浮子在斗嘴中的 上下滑动。使用时,将本体的斗嘴、密封垫、浮子插入溶器中用档圈 搁在溶器口上,往斗内倒入需添加的溶液,液体经过通液管上的槽孔 从出液孔中进入溶器内。随液位的升高,浮子被上升的液体托起并向 上推,通液管在浮子的推动下向上升,当溶器内的液位上升到规定的 高度时,出液孔随着浮子的上升进入斗嘴内,遮闭出液孔,同时,通 液上端的色标也正好与斗壁上的色标界线齐平,说明溶器内的液位已 到要求高度,这时可提起提手把,当提手把上的横销,挡在通液管槽 孔的上端时,通液管被一起向上提,通液管下端的密封垫碰到斗嘴口, 密封斗嘴防止滴漏,同时向提的力通过密封垫将斗本体一起向上提 起,这样向上提的力和斗体自身的向下重力,同时作用在密封垫与斗 嘴的接触面上,会加强密封程度。可转入下一溶器的加液工作。从而 达到在不透明溶器用漏斗加液时方便获取溶器内液位高度,使液体不 外溢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方便获取不透明溶器在加液时溶器 内的液位高度,从而避免用漏斗在加液时不小心会外溢的缺陷。结构 简单。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一种限量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通液管,3、槽孔,4、挡圈,5、斗嘴管,6、 密封垫,7、调节杆,8、浮子,9、提手把,10、提手把挡圈,11、 横档,12、色标界线,13、色标,14、横销,15、出液孔。16、锁紧 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用塑料或其他非金属材料制成漏斗本体1,在斗体下 的斗嘴管5的外圆设置挡圈4,在斗嘴管5中插入通液管2,通液管 下端伸出斗嘴管连接密封垫6,在密封垫上方的通液管中开出液孔 15,在密封垫的下方连接调节杆7,调节杆下端固定浮子8。在通液 管的上端涂有色标13,在斗壁标注色标界线12,在通液管的中上部 开槽孔3。斗体的上部设置横档ll,提手把9的直杆穿过横档中孔插 入通液管上的直孔中,用横销14穿过槽孔3固定在提手把的直杆中。
权利要求1、一种限量漏斗,用塑料或非金属制成漏斗本体,在斗嘴管的外圆设置挡圈,其特征是在斗嘴中插入通液管,通液管的下端伸出斗嘴管,通液管上端的直孔中插入提手把的直杆,上端的外圆涂色标,在色标的下方开槽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量漏斗,其特征是通液管的 下端伸出斗嘴后连接密封垫,密封垫的上方通液管中开出液孔,密封 垫的下方连接调节杆,调节杆的下端固定浮子,在密封垫的侧面设置 调节杆的锁紧螺钉。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量漏斗,其特征是提手把直 杆上端连接提手把,并设置档圈,直杆从设置在斗体上方的横档中孔 穿过,挡圈在自由状态下搁在横档上,直杆的下端插入通液管后用横 销安装在通液管中上部的槽孔中。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量漏斗,其特征是在与色标 对应的斗壁上注色标界线。
专利摘要一种限量漏斗,在漏斗中插入通液管,通液管的下端伸斗嘴管,开出液孔,在出液孔下连接密封垫和浮子,浮子可通过调节杆高节高度。通液管的上端设置提手把和色标,在通液孔的中部开槽孔,以便进液和安装插入通液孔中提手把直柄上的横销。使用时将漏斗的嘴以及浮子和密封垫插入溶器的进液口中,往斗内倒入被加液体,液体进入通液管中的槽孔从出液孔进入溶器内,随着溶器内液位的升高,浮子随着上升,并推动通液管向上,当液位上升到规定高度时(浮子的调定值),这时通液管上端的色标也正好与界线齐平,说明溶器内的液位已达到规定要求。这时可提起提手把,转入下一个溶器的加液,这样的漏斗可方便获取溶器内液位高度信息,避免加液时的外溢所造成的损失。
文档编号B67C11/00GK201258246SQ20082013414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9日
发明者陈际军 申请人:陈际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