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仓库的货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946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仓库的货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与搬送物品的搬送装置之间移载物品的自动仓库的货架。
背景技术
具有作为搬送物品的搬送装置的堆垛起重机和沿着堆垛起重机所行走的轨道设置的货架的自动仓库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这种自动仓库中,利用沿着货架自动行走的堆垛起重机将物品载置在设置在货架上的架子上,或者将物品从货架取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并且,以往,在自动仓库的货架上实施用于防止腐蚀的涂装。日本专利特开加o7 - 297196号4S净艮
但是,在实施了涂装的以往的自动仓库的货架中,存在产生粉尘的问题。即,当在堆垛起重机和货架之间移载物品时,通过货架与该物品接触,货架上实施的涂装剥落,从而产生粉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粉尘的产生的自动仓库的货架。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仓库的货架用于在与搬送
物品的搬送装置之间移载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仓库的货架具有承载部,其具有载置物品时承受物品的载荷的载置部以及从所述载置部
的侧面垂下的一对侧面部;以及保护罩,其覆盖所述承载部的载置部和侧面部,在所述保护罩的侧面部上设有朝向所述承载部的侧面部突出的突起部,在所述承载部的侧面部上,且在将所述保护罩安装在所述承栽部的规定的位置上时与所述突起部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突起部嵌合的嵌合孔。由此,利用保护罩覆盖承载部,能够抑制粉尘的产生。即,如果不利用保护軍覆盖承载部,则在移载物品时,承栽部的载置部与该物品接触,会使例如实施在承载部的载置部上的涂装剥落,从而产生粉尘。因此,利用保护罩覆盖承载部,能够抑制在移载物品时因涂装的剥落等而产生粉尘。并且,通过保护罩的突起部和承栽部的嵌合孔相互嵌合,保护軍被安装在承载部上。因此,不需要通过螺紋紧固等将保护罩安装在承载部上,能够容易地进行安装。
并且,优选所述突起部设置在与所述保护罩的侧面部的上端部相比更靠近下端部的位置。
由此,由于突起部设置在靠近保护罩的侧面部的下端部的位置,因此能够利用保护罩的弹性容易地将保护罩安装在承栽部上。因此,通过容易的安装,能够抑制粉尘的产生。
并且,优选所述突起部是如下的突起,即、与所述突起部和所述嵌合孔嵌合的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的外边缘越远离所述保护罩的侧面部就会成为越小的圆形,所述嵌合孔是圆形的孔,所述突起部具有外径比所述嵌合孔的直径大的所述截面形状。
由此,由于突起部具有比嵌合孔大的外径,因此在将保护罩安装在承载部上时,保护罩固定在承载部上。因此,在移载物品时,保护罩不会相对于承载部动作,能够抑制粉尘的产生。
并且,优选所述保护罩是通过将不锈钢的板材折弯而一体形成,所述突起部通过挤压加工形成。
由此,利用折弯机将不锈钢的板材折弯,能够低成本地制作保护罩。并且,能够在将该不锈钢的板材折弯的同时,利用该折弯机进行挤压加工,因此能够进一步低成本地制作保护罩。因此,可利用低廉的保护罩来抑制粉尘的产生。
并且,优选所述嵌合孔是设置在所述承载部的对置的 一对侧面部的各自之上的 一对孔,所述一对孔以连接所述一对孔的线与所述承载部的侧面部垂直的方式设置。
4由此,承载部的一对孔配置在与侧面部垂直的直线上,由此可通过一次加工作业完成一对孔的加工。因此,利用容易加工的承载部,就能够抑制粉尘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对于在与搬送物品的搬送装置之间移载物品的自动仓库的货架,能够抑制实施在货架上的涂装因货架与该物品接触而剥落从而产生粉尘的情况。


图l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自动仓库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货架以及堆垛起重机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3是示出承载部和保护革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4是具体地说明突起部以及嵌合孔的结构的图。标号说明如下
10…自动仓库;30…物品;IOO...货架;110…货架柱;120…承栽部;121…载置部;122…侧面部;122a…嵌合孔;130…保护罩;131...上面部;132…罩侧面部;132a…突起部;200…堆垛起重机;210…升降台。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地^L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自动仓库10的一例的立体图。
自动仓库10是在堆垛起重机和货架之间进行物品的交接的装置。该自动仓库10具有货架100以及堆垛起重机200。
货架100是保管多个物品30的保管库,载置有多个物品30。
堆垛起重机200沿着货架100在设置于地面上的轨道上行走,并搬送物品30。进而,与货架100之间进行物品30的交接。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货架100以及堆垛起重机200的结构的一例。
如该图所示,堆垛起重机200具有升降台210。升降台210是栽置物品30并升降的台。
并且,货架100具有货架柱110以及安装在货架柱110上的承载部
120。
在承载部120上载置有物品30。即,堆垛起重机200沿着货架100行走,且通过载置有物品30的升降台210升降,而在升降台210与货架100之间进行物品30的交接,从而物品30被载置在承载部120上。
此处,货架100除了具有承载部120之外还具有保护承载部120的保护罩。即,在承载部120上安装有保护罩。
图3是示出承载部120和保护罩130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该图是示出图2所示的两个承载部120中的右侧的承载部120和安装在该承载部120上的保护罩130的立体图。
如该图所示,承载部120具有载置部121和一对侧面部122。承载部120由铁等具有腐蚀性的金属制作,因此,在表面上实施防锈等用于防止腐蚀的涂装。即,在栽置部121和侧面部122的表面上实施涂装。
载置部121是载置物品30时承受物品的载荷的部位。
侧面部122是从载置部121的侧面垂下的部位。即,侧面部122是承载部120的侧面的部位。
并且,保护罩130是覆盖承载部120的载置部121和侧面部122的罩。保护罩130具有上面部131和罩侧面部132。即,当保护罩130安装在承载部120上时,上面部131是覆盖载置部121的部位,罩侧面部132是覆盖侧面部122的部位。
并且,保护罩130是具有耐蚀性的材质,此处为不锈钢。另外,保护罩130只要具有耐蚀性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塑料或者电镀件。
由此,利用保护罩130覆盖承载部120,能够抑制粉尘的产生。即,如果不利用保护罩130覆盖承载部120,则在移载物品30时,由于承载
6部120的载置部121和物品30接触,实施在承载部120的载置部121上的涂装会剥落,从而产生粉尘。因此,利用保护罩130覆盖承载部120,能够抑制因移载物品30时涂装的剥落所引起的粉尘的产生。
进而,在保护罩130的罩侧面部132上设有朝承栽部120的側面部122突出的多个突起部132a。
并且,在承载部120的侧面部122上设有多个与突起部132a嵌合的嵌合孔122a。
即,通过保护罩130的突起部132a和承载部120的嵌合孔122a相互嵌合,将保护罩130安装在承载部120上。此处,在通过铆钉或者基于螺栓、螺母的螺紋紧固等将保护罩130安装在承载部120上的情况下,安装作业非常耗费时间。
因此,不需要通过铆钉或者基于螺栓、螺母的螺紋紧固等将保护罩130安装在承载部120上,就能够容易地将保护罩130安装在承载部120上。
接着,具体地说明该突起部132a以及嵌合孔122a的结构。
图4是具体地说明突起部132a以及嵌合孔122a的结构的图。
该图示出在保护罩130安装在承载部120上的状态下将承载部120以及保护罩130切断后的剖视图。另外,该图是在突起部132a以及嵌合孔122a的位置切断后的剖视图,以便理解突起部132a以及嵌合孔122a的嵌合状态。
如该图所示,突起部132a分别设置在罩侧面部132上。进而,在承载部120的侧面部122上,且在与将保护軍130安装在承载部120的规定的位置上时的突起部132a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突起部132a嵌合的嵌合孔122a。
并且,突起部132a设置在相比罩侧面部132的上端部而言更靠近下端部的位置。即,突起部132a设置在罩侧面部132的下端部附近。
因此,利用保护罩130的弹性能够容易地将保护罩130安装在承载部120上。突起部132a的位置越接近罩侧面部132的下端部,越能够利用保护罩130的弹性。
并且,突起部132a是如下的突起即、与该突起部132a和嵌合孔122a嵌合的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的外边缘越远离保护罩130的罩侧面部132就会成为越小的圆形。即,突起部132a是外形呈大致圆锥形状的突起。
进而,嵌合孔122a是圆形的孔,突起部132a具有外径比嵌合孔122a的直径还大的截面形状。即,突起部132a的罩侧面部132侧的外形比嵌合孔122a大,突起部132a的前端部嵌合在嵌合孔122a中。
因此,在将保护罩130安装在承载部120上时,保护罩130固定在承载部120上。因此,当移载物品30时,保护罩不会相对于承载部120动作,能够抑制粉尘的产生。
并且,嵌合孔122a是分别设置在承载部120的对置的一对侧面部122上的一对孔,嵌合孔122a以连接该一对孔的线与承载部120的侧面部122垂直的方式设置。即,嵌合孔122a的一对孔设置在与侧面部122垂直的直线上。
因此,沿着与承载部120的侧面部122垂直的直线上进行开孔加工,能够利用一次加工作业进行该一对孔的加工。由此,能够容易地加工承载部120的嵌合孔122a。
进一步,保护罩130是通过将由不锈钢形成的板材折弯而一体形成,突起部132a通过挤压加工形成。即,保护罩130是通过将一张不锈钢的板材折弯而制作成的。
因此,利用折弯机将不锈钢的板材折弯,能够低成本地制作保护罩130。并且,能够在将该不锈钢的板材折弯的同时,利用该折弯机进行挤压加工,因此能够进一步低成本地制作保护罩130。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仓库10的货架100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制造、且保护罩的安装容易、并且能够抑制粉尘的产生。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自动仓库10的货架100进
8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即,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任何意义上都是示例而不应该考虑成限 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来表示而不是由上述的说 明表示,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的范围均等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 更。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罩130是具有耐蚀性的材质,但是保 护罩130例如也可以是铁等不具有耐蚀性的材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 定期地更换保护罩130,就能够抑制因保护罩130腐蚀而产生粉尘的情 况。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承栽部120是在具有腐蚀性的金属上实施 了涂装的部件,保护罩130是不锈钢。但是,也可以是承载部120是柔 软的材质、保护罩130是较硬的材质。并且,也可以是承载部120是表 面粗糙的材质,而保护罩130是表面光滑且难以产生磨损的材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132a分别设置在一对罩侧面部132 上,嵌合孔122a分别设置在侧面部122上。但是,也可以是突起部132a 设置在一个罩侧面部132上,嵌合孔122a设置在与该罩侧面部132对 应的一个侧面部122上。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132a是大致圆锥形状的突起,嵌 合孔122a是圆形的孔。但是,突起部132a以及嵌合孔122a的形状, 只要是突起部132a和嵌合部122a能够嵌合的形状即可,可以是任何形 状。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132a的罩侧面部132侧的外形比 嵌合孔122a大。但是,突起部132a的外形也可以是即使在罩侧面部132 侧也比嵌合孔122a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132a设置在罩侧面部132的下端 部附近。但是,突起部132a例如也可以设置在罩侧面部132的上端部 和下端部的中心位置等,可以设置在任何位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罩130是通过将不锈钢板材折弯而一体形成。但是,保护罩130的制作方法可以是任何方法,例如也可以通 过将軍侧面部132焊接接合在上面部131上形成。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嵌合孔122a的一对孔设置在与侧面部122 垂直的直线上。但是,嵌合孔122a的一对孔也可以不设置在与侧面部 122垂直的直线上。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作自动仓库的货架、特别是用作能够抑制粉尘的产生 的自动仓库的货架。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仓库的货架,所述自动仓库的货架用于在与搬送物品的搬送装置之间移载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仓库的货架具有承载部,该承载部具有载置物品时承受物品的载荷的载置部以及从所述载置部的侧面垂下的一对侧面部;以及,保护罩,其覆盖所述承载部的载置部和侧面部,在所述保护罩的侧面部上设有朝向所述承载部的侧面部突出的突起部,在所述承载部的侧面部上,且在将所述保护罩安装在所述承载部的规定位置上时与所述突起部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突起部嵌合的嵌合孔。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仓库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设置在与所述保护罩的侧面部的上端部相比更靠近下端部的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仓库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是如下的突起,即、与所述突起部和所述嵌合孔嵌合的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的外边缘越远离所述保护罩的侧面部就会成为越 小的圆形,所述嵌合孔是圆形的孔,所述突起部具有外径比所述嵌合孔的直径大的所述截面形状。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仓库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罩是通过将不锈钢的板材折弯而一体形成, 所述突起部通过挤压加工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仓库的货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孔是设置在所述承载部的对置的一对侧面部的各自之上的一对孔,所述一对孔以连接所述一对孔的线与所述承载部的侧面部垂直的 方式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粉尘的产生的自动仓库的货架。所述自动仓库(10)的货架(100)在其与搬送物品(30)的堆垛起重机(200)之间移载物品(30),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仓库的货架具有承载部(120),其具有载置物品(30)时承受物品(30)的载荷的载置部(121)以及从载置部(121)的侧面垂下的一对侧面部(122);以及保护罩(130),其覆盖承载部(120)的载置部(121)和侧面部(122),在保护罩(130)的罩侧面部(132)上设有朝向承载部(120)的侧面部(122)突出的突起部(132a),在承载部的侧面部上,且在将保护罩(130)安装在承载部的规定的位置上时与突起部(132a)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突起部(132a)嵌合的嵌合孔(122a)。
文档编号B65G1/04GK101659345SQ20091016485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6日
发明者大石浩己, 山下明, 山田一宏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