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卷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9946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纱线卷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更换纱线巻取机的巻取管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将纱线巻绕到巻取管上形成预定长度的巻装的纱线巻取机中,我们 知道用转台机构进行巻取管的更换的结构。公开这种纱线巻取机的有专利
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都公开了具有2根用来安装 巻取管的筒管支架、以及用来将这2根筒管支架切换到巻取位置和待机位 置的转台板的纱线巻取机。在更换巻取管时,通过使转台板旋转来改换2 根筒管支架的位置,进行纱线的交接。由此,不用停止从纱线巻取机的上 游侧输送来的纱线的供给就能够进行巻取管的更换。日本专利第3147816号公报日本专利第2917947号公报
近年来,不断要求提高巻装的生产率,即使在有限的空间内也希望尽 可能多地配置用来巻绕纱线的巻取装置。但是,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所公开那样的具有转台机构的纱线巻取机由于必须要有用来使转台板旋转 的大规模的机构,因此装置的小型化困难,能够配置在有限的空间内的巻 取装置的数量有限。
并且,制品之间的成本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还希望降低纱线巻取机 的制造成本。在这一点上,具备转台机构的纱线巻取机除了要具有转台板 和2根筒管支架以外,在每个筒管支架上还需要具备用来驱动该筒管支架 的机构(电动机、控制电源和控制器等)。因此,具有转台机构的现有结构 难以有效地削减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通过简化用来更换巻 取管的结构,不仅能够使装置结构紧凑而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纱线巻取机。
本发明想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下面说明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及其效果。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在将连续地提供来的多个纱线巻绕到共同的 巻取管上来形成预定长度的巻装的纱线巻取机,提供以下结构,即纱线巻 取机具有巻取单元,具有用来旋转驱动上述巻取管的巻取轴;以及切换 装置,具有多个用来按纱线吸引捕捉从上述巻取轴的上游输送来的纱线的 吸引口;上述巻取管的更换这样进行用上述吸引口吸引捕捉变成预定长 度的上述巻装的上游一侧的纱线,在这种状态下从上述巻取轴上取下上述 巻装,将空的巻取管安装到该巻取轴上。
由此,不用停止纱线的供给就能够进行巻取管的更换作业。并且,与 通过改换多个巻取轴的位置进行巻取管更换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巻取单元 的结构简单并且紧凑。因此,不仅能够增加在有限的空间内能配置的巻取 单元的数量、提高生产率,而且能够削减每台巻取单元的制造成本。
在上述纱线巻取机中,被巻绕到上述巻取管上的纱线优选为弹性纱。
由此,能够简化巻绕弹性纱的巻取单元的结构。
并且,在上述纱线巻取机中,优选在更换上述巻取管时,通过由上述 吸引口进行吸引捕捉、并且降低上述巻取轴的旋转速度,来切断纱线。
由此,能够用简易的结构实现切断纱线强度低的弹性纱的机构,能够 削减制造成本。
在上述纱线巻取机中,优选采用以下结构上述吸引口采用在吸引捕 捉到纱线的状态下能够从捕捉上述巻装的上游一侧的纱线的捕捉位置、移 动到被该吸引口捕捉的纱线与空的巻取管接触的巻取位置的结构;并且纱 线巻取机在上述吸引口在捕捉到纱线的状态下移动到上述巻取位置之后, 停止上述吸引口的吸引。
由此,能够使用于自动地将被吸引口捕捉到的纱线巻绕到空的巻取管 上的结构简单地构成。
在上述纱线巻取机中,优选采用以下结构配置有多个上述巻取单元; 并且,上述切换装置采用能够在上述巻取单元之间行走的结构。
由此,更换巻取管时切换装置能够移动到需要更换巻取管的巻取单元的地方,辅助巻取管的更换作业。因此,能够抑制纱线巻取机所需要的切 换装置的数量,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络纱机的样子的透视图。
图2为表示巻取作业中的巻取单元的样子的透视图。
图3为表示使接触辊保持部和横动装置上升时巻取单元的样子的透视图。
图4为表示切换装置的喷嘴位于捕捉位置时巻取单元的样子的透视图。 图5为表示更换巻取管时、取下了巻装时的巻取单元的样子的透视图。 图6为表示更换巻取管时、安装了新的巻取管时的巻取单元的样子的 透视图。
图7为表示切换装置的喷嘴位于巻取位置时巻取单元的样子的透视图。 图8为表示巻取管的更换结束、开始巻取作业时巻取单元的样子的透 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 实施形态的络纱机的样子的透视图。图2为表示巻取作业中的巻取单元的 样子的透视图。
如图l所示,本实施形态的络纱机(纱线巻取机)IO具有多个巻取单 元ll、切换装置12和图示省略的控制单元。巻取单元11为将斯潘德克斯 纤维等的弹性纱20巻绕到巻取管21上形成预定长度的巻装22的单元。在 本实施形态中,使用聚氨基甲酸脂纱线作为弹性纱20。切换装置12为用于 当巻装22成为满巻状态(预定长度)时不停止来自上游的弹性纱20的供 给地进行巻取管21的更换的装置,采用能够在巻取单元11之间行走的结 构。控制单元为用于控制巻取单元11的各个部件、控制切换装置12的动 作的单元。另外,切换装置12的详细结构后面叙述。
如图2所示,巻取单元11具有框体30、巻取轴31、接触辊保持部32、 横动装置33、操作单元34和升降框35。
框体30为用于保持后述的巻取单元11的各个部件的部件。巻取轴31为用于使巻取管21旋转的部件,被连接在框体30内的图示省略的驱动机 构上。巻取管21构成为圆筒形状,在穿插到该巻取轴31上的状态下被保 持。接触辊保持部32能够旋转地支承着接触辊36。该接触辊36为用于在 巻取作业时通过一边以预定的压力与巻装22的纱线层接触一边旋转,使弹 性纱20的巻取作业顺利进行的部件。横动装置33为用于使巻绕到巻取管 21上的纱线往复运动的装置,具有图示省略的横动导纱线器。该横动导纱 线器通过边保持弹性纱20边往复运动来进行弹性纱20的往复运动。
操作单元34为用于操作者输入使巻装22的巻绕停止或者在更换巻取 管21结束后使巻取作业开始等各种操作的单元,与上述控制单元电气连接。 升降框35为用于支承巻取轴31和接触辊保持部32的部件,采用能够沿上 下方向相对于框体30移动的结构。通过移动该升降框35能够调节巻取轴 31与接触辊保持部32和横动装置33之间的距离。
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的巻取单元11采取从络纱机10的上游一侧 输送来的8根弹性纱20被巻绕到共同的巻取管21上的结构。另外,巻绕 到共同的巻取管上的纱线的根数并不局限于8根。例如,16根、32根、46 根和64根等,改变巻绕的纱线的根数也能够使用本发明的结构。
下面说明切换装置12。切换装置12具有主体部分51、臂52、喷嘴支 承部件53和喷嘴(吸引口) 54。主体部分51为用于保持后述的切换装置 12的各部件的结构,内部具有用于使臂52旋转的驱动机构等。臂52以2 根为一组构成,能够转动地支承在主体部分51的正面一侧和背面一侧。喷 嘴支承部件53形成为圆筒形状,在其外周面上沿与喷嘴支承部件53的轴 线方向平行的直线并列配置有多个喷嘴54。该喷嘴支承部件53在被臂52 的顶端双支承的状态下能够旋转地被支承着。喷嘴54与巻绕的弹性纱20 的根数相对应地配置有8个,每个喷嘴54中形成有用来产生吸引流的贯穿 状的孔。
切换装置12被构成为能够与图示省略的负压源连接、并且在内部具有 用于使喷嘴54中产生该负压源的吸引力的吸引路径。并且,在络纱机10 的适当地方配置有关闭装置(shutter),利用该关闭装置能够切换是否在喷 嘴54的附近产生吸引流的作用。关闭装置与上述控制单元电气连接,在正 常时关闭吸引路径、在适当的时刻打开吸引路径在喷嘴54附近产生吸引流作用地进行控制。另外,该关闭装置还可以采用配置在切换装置12中的结 构。
并且,切换装置12由图示省略的行走台车支承。该行走台车采用能够 沿图示省略的轨道在巻取单元11之间移动的结构,并且具有使上述切换装 置12升降用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采用使切换装置12能够沿上下方向相 对于台车移动的结构,使用例如液压缸等作为其驱动机构。由此,切换装 置12能够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移动,因此能够不与巻装22、巻取单元 11的各部件接触地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并且,切换装置12和上述行走台车 与上述控制单元连接,根据来自控制单元的指令进行各种动作地进行控制。
下面参照图3至图8说明更换巻取管21的方法。图3至图8依顺序表 示了按巻取管21取下变成满巻的巻装22,将空的巻取管21安装到该巻取 单元11中重新开始巻取作业的工序。
当巻取单元11的巻装22接近满巻状态时,控制单元利用上述行走台 车使切换装置12移动到该巻取单元11。如图3所示,当巻装22变成满巻 状态时,控制单元使升降框35相对于框体30上升,扩大接触辊保持部32 和横动装置33与巻取轴31之间的距离。
接着,控制单元用上述升降机构使切换装置12上升到预定的位置。如 图4所示,上升到预定位置的切换装置12使臂52旋转到巻装22—侧,使 喷嘴54移动到巻装22与接触辊36之间、靠近弹性纱20并与之相对的捕 捉位置。当喷嘴54移动到捕捉位置时,控制单元用上述关闭装置开放吸引 路径,使喷嘴54开始吸引并降低巻取轴31的转速。
通过巻取轴31转速的降低使巻装22的上游一侧的弹性纱20的张力减 小,变成松弛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喷嘴54的吸引力作用于弹性纱20, 因此纱线强度比尼龙纱线、聚酯纱线等低的弹性纱20不能承受吸引产生的 负荷而自然切断,切分成巻装22 —侧的纱线和喷嘴54上游一侧的纱线。 由此,能够从巻取单元ll中取下巻装22。另一方面,从络纱机10的上游 连续地提供来的弹性纱20持续被喷嘴54吸引,直到向新的(空的)巻取 管21的巻取作业结束。在弹性纱20被切断的同时,控制单元进行使巻取 轴31的旋转停止的控制。
当巻取轴31停止旋转时,操作者进行更换巻取管21的作业。具体如图5所示,在使切换装置12的喷嘴54继续吸引弹性纱20的状态下,操作 者按巻取管21从巻取轴31上取下巻装22。接着如图6所示,操作者将空 的巻取管21安装到巻取轴31上。然后操作操作单元34开始巻取作业。
当操作者将开始巻取作业的指示输入到操作单元34时,控制单元使巻 取轴31开始旋转,同时加速旋转直到旋转速度达到预定的速度。当旋转速 度达到预定速度时,控制单元用切换装置12开始图7所示的巻取作业。具 体为按以下的顺序进行巻取作业。首先,用升降机构使切换装置12下降。 接着用行走台车使切换装置12移动到夹着巻取轴31的相反一侧。当移动 到巻取轴31的相反一侧时,用升降机构使切换装置12上升。接着,切换 装置12使臂52旋转到新的巻取管21 (巻取轴31) —侧,使喷嘴54移动 到被喷嘴54吸引捕捉的弹性纱20与巻取管21充分接触的巻取位置。当喷 嘴54移动到巻取位置、与巻取管21接触的纱线量足够时,停止喷嘴54的 吸引。由于释放了喷嘴54的吸引力,弹性纱20的纱线端巻绕到转动的巻 取管21的周面上。
如上所述,切换装置12的移动和臂52的转动使捕捉到纱线的状态下 的喷嘴54在巻取管21的下侧绕入,沿正面看为近似U字形的轨迹从捕捉 位置移动到巻取位置。由此,被喷嘴54保持的弹性纱20处于与旋转中的 巻取管21的下面部分接触,同时被喷嘴54拉向上方的状态。如图7所示, 由于巻取位置的喷嘴54位于巻取轴31的上方,因此被释放了吸引力的弹 性纱20的纱线端良好地巻绕到位于下方的新的巻取管21上去。
另外,喷嘴支承部件53采用在喷嘴54从捕捉位置移动到巻取位置的 过程中随切换装置12的移动而旋转,使喷嘴54的顶端总是朝向巻取轴31 一侧的结构。由此,即使切换装置12移动也能够使弹性纱20不缠绕到喷 嘴支承部件53上地将喷嘴54从捕捉位置顺畅地移动到巻取位置。
切换装置12停止吸引,并在上述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下降,然后待机在 适当的待机位置上,直到进行某个巻取单元11的更换巻取管21的作业。 在更换了巻取管21的巻取单元11中,当切换装置12移动到下方位置时, 如图8所示,使升降框35下降到进行巻取作业的巻取位置,使接触辊36与 弹性纱20接触。然后,开始新的巻取管21的巻取作业。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的络纱机IO采用如下结构。即,络纱机10具
8有具有用来驱动巻取管21旋转的巻取轴31的巻取单元II,以及具有用
来按纱线吸引捕捉从巻取轴31的上游输送来的弹性纱20的多个喷嘴(吸 引口) 54的切换装置12。巻取管21的更换这样进行用喷嘴54吸引捕捉 变成了预定长度的巻装22的上游一侧的弹性纱20,在这种状态下从巻取轴 31上取下巻装22,将空的巻取管21安装到该巻取轴31上。
由此,不用停止弹性纱20的供给就能够进行巻取管21的更换作业。 并且,与通过改换多个巻取轴的位置进行巻取管更换的转台机构等结构相 比,能够使巻取单元11的结构简单并且紧凑。因此,不仅能够增加在有限 的空间内能配置的巻取单元ll的数量、提高生产率,而且能够削减每台巻 取单元U的制造成本。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络纱机10中,巻绕到巻取管21上的纱线为弹 性纱20。
由此,能够简化巻绕弹性纱20的巻取单元11的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络纱机10中,当更换巻取管21时,不仅用喷 嘴54进行吸引捕捉,而且降低巻取轴31的转速,由此切断弹性纱20。
由此,不需要剪纱线器等专门的剪切机构,能够用简单的结构实现切 断纱线强度低的弹性纱20的结构。因此能够削减络纱机10的制造成本。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络纱机10中,喷嘴54采用能够在吸引捕捉到 弹性纱20的状态下从捕捉巻装22上游一侧的纱线的捕捉位置移动到被该 喷嘴54捕捉的弹性纱20与空的巻取管21接触的巻取位置的结构。并且, 络纱机10在喷嘴54在捕捉到弹性纱20的状态下移动到上述巻取位置后停 止喷嘴54的吸引。
由此,能够简易地构成自动地将被喷嘴54捕捉到的弹性纱20巻绕到 空的巻取管21上的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的络纱机10中,配置有多个上述巻取单元ll。并 且采用使切换装置12能够在巻取单元11之间行走的结构。
由此,更换巻取管21时切换装置12能够移动到需要更换巻取管21的 巻取单元11的地方,辅助巻取管21的更换作业。因此,能够抑制络纱机 10所需要的切换装置12的数量,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但上述结构还能够如下地变更。
9上述实施形态的切换装置12的结构能够根据情况适当改变。例如,切 换装置可以变换成具有伸縮自由的臂部的结构、喷嘴支承部件53在装置正 面一侧的臂部悬臂支承的状态下被支承的结构等。
并且,可以用每个巻取单元11分别具有切换装置的结构取代上述实施 形态的结构。
并且,上述实施形态中通过控制喷嘴54的吸引流和巻取轴31的旋转 速度进行更换巻取管时纱线的切断,但可以改变这种结构。例如,可以采 用切换装置在满巻状态的巻装的上游一侧具有切断从络纱机的上游一侧提 供来的纱线用的切断机构的结构。
并且,虽然上述实施形态的巻取单元11采用巻绕弹性纱20的结构, 但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例如,巻绕尼龙或聚酯等构成的弹性纱20以外的 纱线的结构也可以使用本发明。此时,从确实地切断纱线的观点出发优选 具有上述切断机构的结构。
并且,虽然上述实施形态操作者进行巻取管21的更换作业,但也可以 采用络纱机10具有机械地进行巻取管21的更换作业的巻取管更换装置的 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纱线卷取机,将连续地提供来的多个纱线卷绕到共同的卷取管上来形成预定长度的卷装,其特征在于,具有卷取单元,具有用来旋转驱动上述卷取管的卷取轴;以及切换装置,具有多个用来按纱线吸引捕捉从上述卷取轴的上游输送来的纱线的吸引口;上述卷取管的更换这样进行用上述吸引口吸引捕捉变成预定长度的上述卷装的上游一侧的纱线,在这种状态下从上述卷取轴上取下上述卷装,将空的卷取管安装到该卷取轴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巻取机,其特征在于,被巻绕到上述巻取 管上的纱线为弹性纱。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巻取机,其特征在于,在更换上述巻取管 时,通过由上述吸引口进行吸引捕捉、并且降低上述巻取轴的旋转速度, 来切断纱线。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巻取机,其特征在于,上 述吸引口采用在吸引捕捉到纱线的状态下能够从捕捉上述巻装的上游一侧 的纱线的捕捉位置、移动到被该吸引口捕捉的纱线与空的巻取管接触的巻 取位置的结构;上述吸引口在捕捉到纱线的状态下移动到上述巻取位置之后,停止上 述吸引口的吸引。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巻取机,其特征在于,配 置有多个上述巻取单元;上述切换装置釆用能够在上述巻取单元之间行走的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简化用来更换卷取管的结构,不仅能够使装置结构紧凑而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纱线卷取机。其中,络纱机具有卷取单元(11)和切换装置(12),所述卷取单元(11)具有用来驱动卷取管(21)旋转的卷取轴(31),所述切换装置(12)具有用来按每根纱线吸引捕捉从卷取轴(31)的上游输送来的纱线的多个喷嘴(54)。卷取管(21)的更换这样进行用喷嘴(54)吸引捕捉变成预定长度的卷装的上游一侧的纱线,在这种状态下从卷取轴(31)抽出卷装,将空的卷取管(21)安装到该卷取轴(31)上。
文档编号B65H54/02GK101659363SQ20091016491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9日
发明者桥本欣三 申请人: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