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冷饮料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080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化学制冷饮料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体,尤其是一种能够化学制冷的瓶体。
背景技术
瓶装饮料因携带方便已深入人们的生活,如瓶装水、瓶装可乐等。现有的瓶装饮料因瓶子结构简单,功能少而不能给瓶内的饮料制冷,这样当人们在野外活动时,难以喝上令人舒适的更冷饮料。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的瓶装饮料不能制冷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即时对瓶内饮料进行制冷的化学饮料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化学制冷饮料瓶,其特征是它包括瓶体和附着在瓶体外与瓶体构成空腔的外夹层,外夹层的中部围绕有橡皮筋,使空腔分成上下不相通的上腔和下腔,上腔和下腔内分别装有硝酸铵和结晶碳酸钠。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野外需要喝冷饮料时,只要拉开橡皮筋,使上腔的下腔相连通,上腔和下腔内的硝酸铵和结晶碳酸钠混合到一起,两者将产生化学反应,该化学应是个吸热反应,将从瓶体内的饮料中吸取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降低,达到使人在野外能够喝上冷饮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化学反应达到给瓶内的饮料制冷降温,因此即使在野外也能喝上冷的饮料。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体,2、上腔,3、硝酸铵,4、橡皮筋,5、下腔,6、结晶碳酸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化学制冷饮料瓶,如图1所示,它包括瓶体1和附着在瓶体1外与瓶体构成空腔的外夹层7,外夹层7的中部围绕有橡皮筋4,使空腔分成上下不相通的上腔2和下腔5,上腔2和下腔5内分别装有硝酸铵3和结晶碳酸钠6。 使用时,只要松开橡皮筋4,两上腔2和下腔5相通,硝酸铵3和碳酸钠6接触即可发生化学反应,达到制冷的目的。
权利要求化学制冷饮料瓶,其特征是它包括瓶体[1]和附着在瓶体[1]外与瓶体构成空腔的外夹层[7],外夹层[7]的中部围绕有橡皮筋[4],使空腔分成上下不相通的上腔[2]和下腔[5],上腔[2]和下腔[5]内分别装有硝酸铵[3]和结晶碳酸钠[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化学制冷饮料瓶,它包括瓶体[1]和附着在瓶体[1]外与瓶体构成空腔的外夹层[7],外夹层[7]的中部围绕有橡皮筋[4],使空腔分成上下不相通的上腔[2]和下腔[5],上腔[2]和下腔[5]内分别装有硝酸铵[3]和结晶碳酸钠[6]。本实用新型可随时对瓶内的饮料制冷,方便携带,尤其方便野外使用。
文档编号B65D81/18GK201472901SQ20092018737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日
发明者赵晨 申请人:赵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