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蔗渣运输作业流程及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8112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蔗渣运输作业流程及装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蔗渣运输作业流程,以及涉及该流程使用的装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甘蔗渣为原料的纸浆厂目前大多采用湿法堆垛散蔗渣,而把散蔗渣堆高的方法 主要是用推上机推和/或用汽车运和/或通过安装在蔗渣堆场端部和中部栈桥上的带式输 送机输送。用推土机和汽车作业的方法成本较高,而且,蔗渣堆的高度越高,推上和运送蔗 渣上蔗渣堆顶面的速度、难度和成本越高,蔗渣堆场的空间利用率也越低。通过在蔗渣堆场 端部和中部架设栈桥及安装带式输送机输送蔗渣上蔗渣堆顶面时,横跨在蔗渣堆场中间的 栈桥又阻碍堆放更多的蔗渣,令堆场空间利用率下降。另一方面,对于距离蔗渣堆场较远的 甘蔗糖厂,其出产的蔗渣一般需先打包,再装车运送到蔗渣堆场,然后在蔗渣堆场卸车、开 包。目前,为便于人工装卸,各甘蔗糖厂打包出的蔗渣包的高度和宽度一般均为40厘米左 右,长度一般在50至100厘米之间,属小型蔗渣包。捆绑小型蔗渣包需要较多的包装绳,且 包装绳用后一般便不能复用。而且,各工厂采用的主要是塑料包装绳,如果管理不善,塑料 包装绳便混入蔗渣中影响生产。小型蔗渣包由于其外型尺寸小,装卸车时需要较多工人,劳 动强度大,装卸车的速度和质量易受装卸工人人数、情绪及易受天气影响,而在车辆运送途 中,小型蔗渣包又较易从承运车箱上塌落,危及行人和车辆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可提高蔗渣堆场空间利用率、可减少蔗渣包装卸工 人的人数和劳动强度、可提高蔗渣包装卸车的速度和质量、可使蔗渣包不那么易于从承运 车箱上塌落、可节约和复用蔗渣包装绳、可减少包装绳混入蔗渣当中的数量的蔗渣运输作 业流程及其装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作业流程为若运输距离较远,需把已除髓的和/ 或未除髓的散蔗渣打包装车运送,则先把散蔗渣打包成其宽度或长度等于或相对比较接近 于承运车辆的车箱宽度,其它外形尺寸则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大型蔗渣包(步骤11);之 后,再使用起重机具把大型蔗渣包吊装到承运车辆的承运车箱上(步骤12);承运车辆把大 型蔗渣包运送到蔗渣堆场(步骤13)之后,使用起重机具从承运车辆的承运车箱上把大型 蔗渣包吊出(步骤14),装到预开包机的蔗渣包承载台上(步骤15);拆出蔗渣包的包装物, 让大型蔗渣包被预开包机破解成较小型的蔗渣块(步骤16)之后,较小型的蔗渣块又进入 普通开包机并被破碎成散蔗渣(步骤17);之后,若要对蔗渣进行除髓,则先把散蔗渣输送 到除髓机进行除髓(步骤18),再把已除髓的散蔗渣输送到蔗渣堆边坡位置上的输送机上, 由边坡输送机从蔗渣堆的边坡输送散蔗渣上蔗渣堆的顶面(步骤19);若不对蔗渣进行除 髓,则步骤(17)之后,直接进行步骤(19);若运输距离较近,无需把已除髓的和/或未除髓 的散蔗渣打包装车运送,则小进行步骤(18)前面的步骤,直接进行步骤(18),把散蔗渣输 送进除髓机进行除髓之后,进行步骤(19)即可,或也不进行步骤(18),直接进行步骤(19)也可。
在执行上述作业流程当中,在起吊大型蔗渣包时,可借助托底框(2)和吊框(3)进 行,可先把打包出来的大型蔗渣包放到其宽度等于或相对比较接近于承运车辆的车箱宽度 的托底框⑵上,再把吊框⑶上的吊绳下端的卸扣(31)连接到托底框(2)的吊耳(23) 上,之后,即可使用起重机具通过托底框(2)和吊框(3)吊起大型蔗渣包。当然,也可使用 其它方式把吊框(3)上的吊绳下端连接到托底框(2)的吊耳(23)上。或使用叉车和托底 框(2)装车,无需吊框(3)。或使用合适的包装带把大型蔗渣包捆绑得足够密实之后,直接 钩住捆绑带,即可起吊蔗渣包,而无需借助托底框⑵和吊框(3)。配套上述作业流程使用的预开包机(4),其蔗渣包承载台上设置有蔗渣包滑道,支 承蔗渣包滑道的框架的前端与预开包机(4)的机架(41)之间为铰链连接(417),后端则可 在提升装置的作用下上下升降,从而使蔗渣包滑道可以有平放和向前倾斜两种放置状态, 从而使蔗渣包在滑道内易于向前滑移。当然,蔗渣包滑道也可以有向后倾斜的状态。升降 蔗渣包滑道支承框架后端的提升装置,可以是在机架(41)的后部安装使用的液压千斤顶 (45)和/或螺纹顶杆和/或手拉葫芦和/或人员,也可以是其它适用的装置。将蔗渣包滑 道的放置状态调至合适之后,可用紧固件把蔗渣包滑道支承框架的前端和/或后端和/或 其它部位锁定在机架(41)上,以使预开包机(4)更平稳地运行。蔗渣包滑道可以由多条横 向放置的滚筒托辊(49)在蔗渣包滑道支承框架的顶面沿蔗渣包的滑移方向排列而成,也 可以由平板铺设在蔗渣包滑道支承框架的顶面而成。在蔗渣包滑道的前端位置,则安装有 蔗渣包开包棍棒。蔗渣包开包棍棒为其棍面有刀具的转轴(412)和/或其棍面有齿条的转 轴(413),开包棍棒(412)和/或开包棍棒(413)可横向安装和/或竖向安装在机架(41) 的前部,安装的数量则为1条或1条以上。开包棍棒(412)和/或开包棍棒(413)可在动 力的驱动下转动,驱动方式可以是齿轮驱动和/或皮带驱动和/或链条驱动和/或其它适 用的驱动方式驱动。对于蔗渣包滑道,若其是由横向放置的滚筒托辊(49)排列而成的,那么,相邻两 滚筒托辊(49)之间的间隙(48)大小要保证蔗渣包托底框(2)的横梁(22)能够插入该间 隙(48)当中,并且,蔗渣包托底框(2)的横梁(22)插入其中之后,滚筒托辊(49)还能灵活 转动,滚筒托辊(49)支脚的高度则要保证滚筒托辊(49)的辊面位于其横梁(22)插入滚筒 托辊的间隙(48)当中的蔗渣包托底框(2)的顶面之上,以使滑道上的蔗渣包只由滚筒托辊 (49)支承,从而使蔗渣包更移于向前滑移。其横梁(22)插入由横向放置的滚筒托辊(49) 排列而成的滑道当中的间隙(48)当中的蔗渣包托底框(2)的侧边(21)则由滑道支承框架 的侧边(42)承载。为提高预开包机(4)的生产能力,在蔗渣包的吊装机作业过程当中,若借助托底 框(2)吊装蔗渣包到预开包机(4)的滑道上,可把蔗渣包及其托底框(2)安放在滑道支承 框架的后半部,待蔗渣包向前滑出托底框(2)之后,再从滑道支承框架上吊出或叉出托底 框(2)即可。而蔗渣包沿滑道下滑接触到开包棍棒(412)和/或开包棍棒(413)时,即被 开包棍棒(412)和/或开包棍棒(413)破解。而对于配套上述作业流程靠在蔗渣堆的边坡上使用的边坡输送机,本发明除了采 用方便拆装的连接方式连接相互对接的机尾部(5)与中间机身(6),以及采用方便拆装的 连接方式连接相互对接的中间机身(6)与机头部(7)之外,还把中间机身(6)及输送带分节,各节相互对接的中间机身(6)之间,以及各节相互对接的输送带之间,也均是采用方便 拆装的连接方式连接。方便拆装的连接方式,包括螺纹紧固件连接、焊接等。对于输送带,其各节的端头的形状要被切割成至少具有一齿(91)的齿形形状,所 切割成的齿(91)为矩形齿或梯形齿或T形齿,或为其它形状的齿,但不管其齿形如何,其全 齿底(92)的宽度均要大于或等于承托该输送带的下托辊装置的宽度。此外,还要在各个全 齿底面(92)及各个半齿底面(94)各自与齿侧面的交角处沿着输送带的运行方向割出一 条纵向的、其长度等于或大于支撑板(12)的夹板板身(1201)与脚板板身(1203)之间的 过渡园弧的半径的缝隙(93),以及要在各齿(91)的板面上打出与支撑板(12)的夹板板身 (1201)上用于穿越紧固件的通孔相应的通孔。各节输送带首尾相连接之后,便形成一输送 带环,即环形输送带。连接输送带时,则要在输送带环的外带面用支撑板(12)的夹板板身(1201)把相 互连接的输送带端头上背对背地靠在一起的两齿(91)的齿板前后夹住,并用方便拆装的 紧固件连接紧固,从而形成接合块(1302)。并且,在安装支撑板(12)时,要使同时位于夹板 板身(1201)与脚板板身(1203)之间的过渡圆柱面上及脚板板身(1203)上的圆柱面素线 位于或相对比较接近于输送带带面上距齿底(92)的距离等于夹板板身(1201)与脚板板身 (1203)之间的过渡圆弧的半径的齿底(92)下方的横向线,以使输送带被张紧拉直之后,两 对接的齿底(92)的底面刚好相互碰触或相互比较接近,使两对接的齿底(92)间的接缝与 拉直的输送带处于同一平面,从而使输送带平稳地运行。因为,输送带被张紧拉直之后,各 端头连接处的齿底(92)接缝所在的环形带面区域便成为该输送带的下托辊的过道。而支 撑板(12)的夹板板身(1201)与脚板板身(1203)之间的过渡圆柱面上的过渡圆弧的半径 长度要保证输送带位于该过渡圆柱面的部位具有足够的强度。若按图15所示的形式连接 输送带,则接合块(1302)便是接合块(1502)。齿贴齿地把输送带连接成环形并张紧之后,可继续用方便拆装的连接件和/或橡 胶板等软质板材把相互对接的齿底(92)连接起来,和/或用橡胶板等软质板材把输送带 各接头处的接缝、连接件以及脚板板身(1203)的前端与输送带带面之间的开口遮盖住,并 采用粘贴、紧固件紧固等方式把橡胶板等软质板材固定在输送带上,以防漏、防塞蔗渣等物 料,以及延缓连接件的磨损。当然,也可不用连接件连接齿底(92),而直接在输送带接缝的 上下两面粘贴薄胶板或其它软质板材即可。相应地,输送带下托辊装置要被安装在不阻碍输送带各接头运行的位置。即在中间机身(6)上,为了对应输送带环的外带面上的下托辊过道,输送带双支脚下托辊(1603) 装置的支架(1601)要安装在输送带各接头齿底(92)接缝所在的环形带面区域的下方,不 能安装在接合块(1302)所在的环形带面区域的下方,单支脚下托辊(1602)装置的支架则 安装在输送带上托辊装置的左右支梁各自的支脚上的位置(62),以防输送带下托辊装置 阻档接合块(1302)经过。为防止运行经过的接合块(1302)被下托辊支架(1601)阻挡, 本发明还在各双支脚下托辊装置的支架(1601)两侧的支脚上装设挡板(1604),而该挡板 (1604)的外侧便是接合块(1302)的过道。除了防护接合块(1302)和防护下托辊装置之 夕卜,挡板(1604)还对运行中的输送带起到防跑偏的作用。当然,输送带上面的送料槽的边 板也通过对接合块(1302)进行限位的方式对运行中的输送带起到防跑偏的作用。为便于在蔗渣堆的边坡上推移中间机身(6)和机头部(7),本发明一方面在机尾部(5)的两侧,各装设用于推移中间机身(6)和机头部(7)的推拉装置,推拉装置为液压千 斤顶(57)和/或螺纹推杆和/或手拉葫芦,另一方面,把中间机身(6)的底部设计制作成 易于滑移的框架(65),以及在机尾部(5)上设置用于定位机尾部(5)的支梁(56)或支脚, 中间机身(6)和机头部(7)上则不设置用于固定输送机的支脚,以免支脚阻碍中间机身(6) 和机头部(7)在蔗渣堆的边坡上滑移。当然,机尾部(5)上也可不设置支梁(56)或支脚,直 接把机尾部(5)放置在地面上,在地面上设置后座和侧板挡住机尾部(5),不让机尾部(5) 前后左右移动即可。为便于拆装和推移中间机身(6),本发明还在机尾部(5)的前部设置用于拆装中 间机身(6)的定位框。在该定位框内,中间机身(6)由导轨(51)承载。中间机身(6)在定 位框内的导轨(51)上滑移时,其左右两侧被定位框两侧的各条立柱(52)挡住,其底架则被 前部各立柱(52)上端的各压块(53)压住,从而使得中间机身(6)在定位框内只能前后滑 移而不能上下左右跳动。
安装边坡输送机时,先把机尾部(5)左右两侧的支承座(8)的底座(81)固定在地 面上,以及先把机头部(7)的连接端面(74)对接到首节中间机身(6)的连接端面(64),并 用方便拆装的连接方式连接紧固。之后,先把机尾部(5)吊装到位,使机尾部(5)后端支梁 (56)两端的轴头分别搁在各自对应的底座(81)上的半边轴孔内,以及使机尾部(5)的前 部即定位框斜靠在已事先堆放的高度还不高的蔗渣堆的边坡上,再装上左右支承座(8)各 自的上盖(82)及螺纹紧固件但暂不收紧。之后,先把连接好的首节中间机身(6)和机头部 (7)吊装到机尾部(5)上的定位框内的导轨(51)上,再使用机尾部(5)左右两侧的液体千 斤顶(57)和/或螺纹推杆和/或手拉葫芦把首节中间机身(6)和机头部(7)往定位框的 前半部推移,直至定位框内空出的下部的位置足够装入另一节中间机身(6)。通过在定位框 内的孔(58)中插入棍棒或通过其它方式定位定位框内刚往上部推移的中间机身(6),使其 不能下滑,并缩回液压千斤顶(57)和/或螺纹推杆和/或手拉葫芦之后,先把增加的那节 中间机身(6)吊装到机尾部(5)上的已空出的定位框的后半部的导轨(51)上,再用方便拆 装的连接方式把增加的那节中间机身(6)和原有的刚往上推移的那节中间机身(6)连接紧 固。若输送机的长度还不够,则再次重复上述各相关步骤,直到机头部(7)伸出蔗渣堆的顶 面的长度合适为止。之后,把最后面的那节中间机身(6)的下端连接面(64)对接到机尾部 (5)的连接面(54)并用方便拆装的连接方式连接紧固。接下来,安装调试好电动机、减速传动装置、主被动滚筒、上下托辊装置、输送带及 挡料板等输送机所需的零部件之后,便可开动该输送机,从蔗渣堆的边坡输送蔗渣上蔗渣 堆顶面。安装时,电动机、减速传动装置分别安装在机头部(7)的位置(71)和位置(72)上, 输送带的主动滚筒安装在位置(73)上,被动滚筒则安装在机尾部(5)的位置(55)上。输 送带上托辊装置则安装在各节中间机身(6)的各个位置(61)上。当蔗渣堆的顶面升高至阻碍输送机继续输送蔗渣上蔗渣堆顶面时,则先断开机尾 部(5)与中间机身(6)之间的连接,以及在机尾部(5)处就近拆断输送带的一处接头的连 接,并松开左右支承座(8)各自的底座(81)与上盖(82)之间的紧固件,再采用上述相关方 法伸长输送机至合适的长度。收紧支承座(8)上的紧固件之后,即可往更高的空间输送蔗 渣。相反地,在从蔗渣堆顶面取用蔗渣的过程中,随着蔗渣堆顶面的不断降低,需要及时缩短斜靠在蔗渣堆边坡上输送机。拆机时,根据上述相关步骤反向操作即可。以上所述,便是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由上述方案可知,由于本发明采取了打包大型蔗渣包和预开包的措施,可以使用宽大强力的包装带及紧线器来把大型蔗渣包捆绑得更密实些,可以把蔗渣包打包成其宽度 或长度等于或相对比较接近于承运车辆的车箱宽度的大型蔗渣包,这样,在承运车箱上横 向放置的蔗渣包只有一包,蔗渣包放置得便会更稳当些,所以,实施本发明,蔗渣包在运输 过程中便没有那么容易自行从承运车箱上塌落。由于本发明采用机械吊装或叉装方式装卸蔗渣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消除 了影响装卸作业的不利因素,因此,实施本发明,可提高蔗渣包的装卸速度和质量。而宽大 的包装带在开包时还可方便地解出复用,既节约了包装带的用量,又减少了包装带混入蔗 渣当中的数量。由于本发明采用的边坡输送机的技术方案,使我们可随着蔗渣堆顶面的升高或降 低而延伸或缩短边坡输送机的长度,而且,由于连接成环形的输送带在张紧之后,其各个接 头处的前后支撑板(12)的脚板板身(1203)紧压在输送带的带面上,使得接合块(1302)能 在环形输送带的外带面上竖立不倒,成为输送带物料输送面上的挡料板,从而使得该输送 机能在边坡上以较大的斜度往蔗渣堆的顶面输送蔗渣,所以,我们可以不必再在蔗渣堆场 中部和端部架设输送机栈桥,所以,实施本发明,可以提高蔗渣堆场的空间利用率。而上述这些,同时也是本发明与现有其它相关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图1是作业流程2是承载大型蔗渣包的托底框(2)的示意3是起吊大型蔗渣包用的吊框(3)的示意4是预开包机(4)的示意4-1是蔗渣包开包棍棒(412)和/或(413)的一种安装方式的示意4-2是蔗渣包开包棍棒(412)和/或(413)的另一种安装方式的示意5是机尾部(5)的示意6是中间机身(6)的示意7是机头部(7)的示意8是支承座(8)的示意9至图11是输送带端头形状的示意12是支撑板(12)的示意13至图15是输送带端头连接型式的示意16是两接合块(1302)式接头输送带的下托辊装置装设的示意17是叁接合块(1302)式接头输送带的下托辊装置装设的示意18是配合T形接合块(1502)使用的下托辊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为方便作业,本例在托底框(2)的各侧边设置多块起吊用的吊耳(23),以及设置多个用于插入叉车叉臂的通孔(24)。吊框(3)的吊绳下端则连接有卸扣 (31)。为了减轻托底框(2)的重量,还在其上钻出多个通孔。对于预开包机(4),如图4所示,本例采用液压千斤顶(45)和“Y”型顶杆(46)来 升降蔗渣包滑道支承框架的后端。该液压千斤顶(45)与机架(41)之间为铰链连接(44), 其顶杆的头部插入“Y”型顶杆(46)下端面的洞孔内,“Y”型顶杆(46)的上端则与蔗渣包 滑道支承框架铰链连接(43)。而在提升蔗渣包滑道支承框架的后端时,可在其下面用一根 两端分别插在两侧的立柱上的通孔(47)内的横杆支承,和/或用螺纹紧固件和通孔把蔗渣 包滑道支承框架的后端锁定在机架(41)的后部。把蔗渣包滑道的斜度调至合适之后,还用 螺纹紧固件和通孔把蔗渣包滑道支承框架的前端锁定在机架(41)的前部。对于蔗渣包滑道,本例采用滚筒托辊(49)阵列形式的。为防止滚筒托辊(49)在 工作过程中脱落,在安装滚筒托辊(49)时,要把其辊轴锁定在其支脚上。 至于蔗渣包开包棍棒,本例在预开包机(4)的前端竖向安装一条开包棍棒(412) 和一条开包棍棒(413),该开包棍棒(412)是其棍面带有铣刀的棍轴,该开包棍棒(413)则 是其棍面带有短齿的棍轴,开包棍棒(412)和开包棍棒(413)通过其上下两端的轴承安装 在机架(41)前端的机架上。当然,开包棍棒(412)和开包棍棒(413)也可以如图4_1所示那样横向安装,或如 图4-2所示那样同时在横向和竖向两个位置上安装,而且,所安装的开包棍棒可以全是开 包棍棒(412)的型式,或全是开包棍棒(413)的型式,开包棍棒(412)和/或开包棍棒(413) 的安装数量也可以是一条或一条以上。开包棍棒(412)上的铣刀刀口也可以是锯齿形的。 开包棍棒(412)和/或开包棍棒(413)可在齿轮(414)、皮带轮(415)、电动机(416)和皮 带的驱动下转动,把滑落的大型蔗渣包破解成小型蔗渣块。此外,本例还使用机架(41)上的各通孔(410)安装人行道,以及使用机架(41)上 的各通孔(411)安装蔗渣包栏杆。对于边坡输送机,则按图9或图10或图11所示的形式切割输送带端头,然后使用 图12所示的支撑板(12)以及使用螺纹紧固件按图13或图14所示的形式连接输送带,或 使用图15所示的“T”形夹板板身(1501)的支撑板按图15所示的形式连接输送带,这时, 得到的接合块(1302)便成为(1502)型式的接合块。在图12中,图符(1202)所指为支撑板(12)的加强筋。相应地,对于其输送带接头为图13所示型式的接头的输送机,其输送带(13)的下 托辊装置可按图16所示装设。在图16中,我们沿输送带运行方向在图6所示的中间机身 (6)的底框架中部的双支脚下托辊(1603)装置安装位(63)上装设一列双支脚托辊(1603) 的支架(1601),支架(1601)上的左右两侧的支脚上则各装设一块用于挡住运行经过的输 送带各接头处的接合块(1302)的挡板(1604)。此外,我们还在上托辊左右支梁(68)的各 支脚(66)上的单支脚托辊(1602)的安装位(62)上装设单支脚托辊(1602)。这样,环形输 送带的下边便由单支脚托辊(1602)和双支脚托辊(1603)支承。而输送带运行时,环形输 送带下边各接头处的接合块(1302)便可从挡板(1604)与托辊(1602)之间的过道以及挡 板(1604)与挡板(1604)之间的过道经过。在图6当中,各个位置(61)是输送带上托辊支架安装位,各个支脚(67)为送料槽 边板安装脚。
至于中间机身(6)的移动方式,本例采用在机尾部(5)的两侧装设液压千斤顶 (57)的方式。齿贴齿地把输送带连接成环形并张紧之后,本例继续用皮带扣(1301)把相互对 接的齿底扣接起来,之后,为了防漏、防塞渣和延缓皮带扣(1301)的磨损,在各接头的各接 缝的上下两面粘贴薄胶板,把接缝、皮带扣(1301)以及脚板板身(1203)的前端与输送带面 之间的开口遮盖住。在具体实施当中,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输送带的端头切割成三齿,按图17 所示的形式连接。相应地,为应对具有三列接合块(1302)接头型式的输送带(1701),我 们要沿输送带的运行方向在中间机身(6)的底框架上的双支脚下托辊(1603)装置安装位 (63)上装设两列分别与输送带各接头处的齿底(92)所在带面的环形区域相对应的双支脚 托辊(1603)的支架(1601)及挡板(1604)。这样,在中间机身(6)的下部便形成三条与输送 带带面上的三列接合块(1302)相对应的过道。在本例中,我们不装设单支脚托辊(1602)。 当然,我们也可采用一齿或三齿以上的接头形式连接输送带端头。不过,若采用图 15所示的用“T”形夹板板身(1501)夹住“T”形齿板(1101)形成的“T”形接合块(1502) 型式的接头,那么,双支脚下托辊(1603)的支架装置要采用图18所示型式的,该型式只为 每套双支脚下托辊(1603)装置设置一条分叉支脚(1801),以为“T”齿的接头接合块(1502) 留下过道。
权利要求
一种蔗渣运输作业流程,步骤包括若运输距离较远,那么,先把散蔗渣打包成其宽度或长度等于或相对比较接近于承运车辆的车箱宽度的蔗渣包(步骤11);之后,再用起重机具把蔗渣包吊装到承运车辆的车箱上(步骤12);承运车辆把蔗渣包运送到蔗渣堆场(步骤13)之后,使用起重机具从承运车辆的车箱上把蔗渣包吊出(步骤14),装到预开包机的蔗渣包承载台上(步骤15);拆出蔗渣包的包装物,让蔗渣包在预开包机上被破解成较小型的蔗渣块(步骤16)之后,较小型的蔗渣块又进入普通开包机并被普通开包机破碎成散蔗渣(步骤17)之后,若要对蔗渣进行除髓,则先把散蔗渣输送到除髓机进行除髓(步骤18),再把已除髓的散蔗渣输送到蔗渣堆边坡位置上的输送机,由边坡输送机从蔗渣堆的边坡输送蔗渣上蔗渣堆的顶面(步骤19);若不对蔗渣进行除髓,则步骤(17)之后,直接进行步骤(19);若运输距离较近,无需把散蔗渣打包装车运送,则不进行步骤(18)前面的步骤,直接进行步骤(18),把散蔗渣输送进除髓机进行除髓之后,进行步骤(19)即可,或也不进行步骤(18),直接进行步骤(19)也可。
2.一种配套权利要求1所述作业流程使用的预开包机(4),包括有机架(41),其特征在于蔗渣包滑道支承框架的前端与机架(41)之间有铰链连接(417)和锁定后固定连接两 种连接状态,蔗渣包滑道支承框架的后端则可在提升装置的作用下上下升降,从而使得蔗 渣包滑道可以有平放和向前倾斜两种放置状态;蔗渣包滑道可以由多条横向放置的滚筒托辊(49)在蔗渣包滑道支承框架的顶面沿蔗 渣包的滑移方向排列而成,也可以由平板铺设在蔗渣包滑道支承框架的顶面而成;在蔗渣包滑道的前端,安装有蔗渣包开包棍棒,蔗渣包开包棍棒为其棍面有刀具的开 包棍棒(412)和/或其棍面有齿条的开包棍棒(413),开包棍棒(412)和/或开包棍棒 (413)可横向安装和/或竖向安装在机架(41)的前部,安装的数量则为1条或1条以上; 开包棍棒(412)和/或开包棍棒(413)可在动力的驱动下转动。
3.—种配套权利要求1所述作业流程使用的输送机,包含有机尾部(5)、中间机身(6)、 机头部(7)和输送带,其特征在于相互对接的机尾部(5)与中间机身(6)之间、中间机身(6)与中间机身(6)之间、以及 中间机身(6)与机头部(7)之间,均采用方便拆装的连接方式连接;相互对接的输送带端头 与端头之间,也均采用方便拆装的连接方式连接;机尾部(5)、中间机身(6)和机头部(7)上均不设置用于固定输送机的支脚,或者,只在 机尾部(5)上设置用于定位机尾部(5)的支梁(56)或支脚;机尾部(5)上装设有用于推移中间机身(6)和机头部(7)的推拉装置输送带下托辊装置安装在不阻碍输送带接头运行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机尾部(5)的前部为拆装中间机身(6)的 定位框。
5.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双支脚下托辊装置的两侧设置有档板 (1604)。
6.连接权利要求3所述输送机所用输送带端头的方法,步骤包括把输送带端头的形状切割成其全齿底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输送带下托辊装置两侧档板 (1604)的外侧面之间的宽度的齿形形状;在输送带端头的各个齿底面(92)与齿侧面的交角处割出纵向的、其长度等于或大于 支撑板(12)的夹板板身(1201)与脚板板身(1203)之间的过渡圆弧的半径的缝隙(93); 在输送带端头的各齿(91)的板面上打出用于穿越紧固件的通孔; 在输送带环的外带面用支撑板(12)的夹板板身(1201)把相互连接的输送带端头上 背对背地靠在一起的两齿(91)的齿板前后夹住,并用方便拆装的紧固件连接紧固,连接紧 固之后,同时位于夹板板身(1201)与脚板板身(1203)之间的过渡圆柱面上及脚板板身 (1203)上的圆柱面素线位于或相对比较接近于输送带带面上距齿底(92)的距离等于夹板 板身(1201)与脚板板身(1203)之间的过渡圆弧的半径的齿底(92)下方的横向线; 用方便拆装的连接件和/或软质板材把相互对接的齿底(92)连接起来,和/或用软质 板材把输送带各接头处的接缝、连接件以及脚板板身(1203)的前端与输送带带面之间的 开口遮盖住,并把软质板材固定在输送带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蔗渣运输作业流程,以及公开了配套该作业流程使用的蔗渣预开包机和输送机。实施本发明,不但可以减轻蔗渣装卸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蔗渣装卸工作的速度和质量,以及提高蔗渣运输安全率,还可以提高蔗渣堆场的空间利用率。
文档编号B65G21/00GK101844664SQ20101015522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3日
发明者陈运 申请人:陈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