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开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149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易开启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包装容器的易开启盖。
背景技术
金属容器包装特别是金属罐的包装方式发展越来越快,其包装物多为液态性质物 品。金属罐通常由罐体和罐盖构成,现有的金属罐开口多设计为直接开盖或在金属罐的封 盖上加开口及与开口相应的特制金属盖组合而成。由于开口处是金属与金属的直接接触, 密封性不够理想。为了达到好的密封效果,现有的金属盖的制作工艺复杂,过程中次品率高,造成资 源浪费。用户开启费力费时,不易开启。由于开口面为金属罐上盖面为同一平面,取出所包 装物品时易出现溅出、残留较多等浪费现象。一罐产品如分多次使用时难于保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易开启盖。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开启盖,它包括与包装容 器口部相固定连接的下盖体、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的下盖体上的上盖体,所述的下盖体包 括外环部、位于所述的外环部内侧的螺口部、位于所述的螺口部与所述的外环部之间并用 于连接所述的外环部与所述的螺口部的过渡连接部,所述的过渡连接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 面,所述的螺口部的外壁面上具有螺纹,所述的螺口部的内侧具有一个用于密封的内盖体, 所述的内盖体的外边部与所述的螺口部的内壁面相连接,所述的内盖体能够从所述的螺口 部的内壁面上向上掀起,所述的上盖体上具有一个设有内螺纹的旋转盖部,所述的下盖体 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当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螺口部的上端部向上不凸出于所述的 外环部的上端面,所述的螺口部的外壁面与所述的过渡连接部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供容纳所 述的旋转盖部的收纳室;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螺口部向上凸出于所述的外环部的 上端面,所述的上盖体能够拧紧在所述的螺口部上;所述的过渡连接部的下表面上沿着周 向形成若干个导流片,当所述的下盖体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若干个所述的导流片大致位 于同一圆锥面上,并且各个所述的导流片的内端部相对于外端部向下倾斜。优选地,若干个所述的导流片设置在靠近所述的外环体的区域。优选地,所述的上盖体、下盖体的材质为塑料。优选地,所述的下盖体上设置有能使所述的下盖体在两个工作位置之间变换的拉 手。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拉手设置在所述的内盖体上。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该盖子易开启,操作简便,同时为包装物分 多次使用提供了方便。将原有的需要特别制作盖开口小封盖的工序省去,节省了材料和人 力物力,简化了操作过程,又极大的提升了工效,产成品质量更容易保证,降低成本。同时 解决了以往金属容器存在的密封性、不易开启等问题,避免了包装物的浪费,且易于包装物 的多次使用。


附图1为本发明的易开启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上盖体的结构示意附图3为本发明的下盖体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下盖体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内盖片被打开); 附图5位本发明的下盖体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盖体;2、下盖体;3、外环部;4、螺口部;5、导流片;6、过渡连接部;7、上表 面;8、下表面;9、外螺纹;10、内盖体;11、内螺纹;12、旋转盖部;13、上端部;14、下端部; 15、上端面;16、下端面;17、外端部;18、内端部;19、外壁面;20、内壁面;21、收纳室;22、拉 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易开启盖,该盖由上盖体1和下盖体2两部分盖体构成,上盖体1、下盖体 2的材质均为塑料。如图2所示,上盖体1上具有一个设有内螺纹11的旋转盖部12。如图3所示,下盖体2包括外环部3、位于外环部内侧的螺口部4、位于螺口部4与 外环部3之间并用于连接外环部3与螺口部4的过渡连接部6。过渡连接部6具有上表面 7和下表面8,螺口部4具有上端部13、下端部14、外壁面19和内壁面20,外环部3具有上 端面15和下端面16。螺口部4的外壁面上具有外螺纹9,螺口部4的内侧具有一个用于密 封的内盖体10。内盖体10的外边部与螺口部4的内壁面20相连接,内盖体10能够从螺口 部4的内壁面20上向上掀起。下盖体2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当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螺口 部4的上端部13向上不凸出于外环部3的上端面15,螺口部4的外壁面19与过渡连接部 6的上表面7之间形成供容纳旋转盖部12的收纳室21。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螺口部4向 上凸出于外环部3的上端面15,上盖体1能够拧紧在螺口部4上;过渡连接部6的下表面 8上沿着周向形成若干个导流片5,导流片5具有与螺口部4的下表面相接的外端部17以 及内端部18,若干个导流片5设置在靠近外环体3的区域。当螺口部4位于第二工作位置 时,若干个导流片5大致位于同一圆锥面上,并且各个导流片5的内端部18相对于外端部 17向下倾斜。螺口部4的内盖体10上设置有能使螺口部4在两个工作位置之间变换的拉 手22。下面阐述一下该易开启盖的开启过程
如图4所示,拧开上盖体1后,拉起拉手22,使得内盖体1从螺口部4的内壁面上向上 掀起。如图5所示,进一步向上拉起拉手22,螺口部4向上升起,其上端部13逐渐凸出于外 环部3的上端面15,此时过渡连接部6发生变形,最终螺口部4和过渡连接部6全部向上凸 出于外环部3的上端面15。各个导流片5发生变形,其内端部18相对于外端部17向下倾 斜,实现导流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将原有的罐体的顶部(原先该顶部是一个可拆卸的,构成罐盖)直接 与罐体卷封,然后在顶部上进行开口,待产品成型后,将事先制好的专用塑料下盖体扣上即可。由于塑料材料的伸缩性与延展性,对盖口的密封性更好。同时,塑料下盖体上增加具有 隐藏性质的导流片,使得在使用时不易造成包装物的溅出等现象,同时又不破坏金属上盖 体平面的同一性。通过螺口部和上盖体的旋转盖部,方便随时对未使用完的包装物进行密 封。在使用时,只要把上盖体拧掉,用手指拉去下盖体内的内盖体即可,使用十分方便易行。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 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易开启盖,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与包装容器口部相固定连接的下盖体、可拆卸 地连接在所述的下盖体上的上盖体,所述的下盖体包括外环部、位于所述的外环部内侧的 螺口部、位于所述的螺口部与所述的外环部之间并用于连接所述的外环部与所述的螺口部 的过渡连接部,所述的过渡连接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的螺口部的外壁面上具有螺 纹,所述的螺口部的内侧具有一个用于密封的内盖体,所述的内盖体的外边部与所述的螺 口部的内壁面相连接,所述的内盖体能够从所述的螺口部的内壁面上向上掀起,所述的上 盖体上具有一个设有内螺纹的旋转盖部,所述的下盖体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当位于第一工 作位置时,所述的螺口部的上端部向上不凸出于所述的外环部的上端面,所述的螺口部的 外壁面与所述的过渡连接部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供容纳所述的旋转盖部的收纳室;位于第二 工作位置时,所述的螺口部向上凸出于所述的外环部的上端面,所述的上盖体能够拧紧在 所述的螺口部上;所述的过渡连接部的下表面上沿着周向形成若干个导流片,当所述的下 盖体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若干个所述的导流片大致位于同一圆锥面上,并且各个所述的 导流片的内端部相对于外端部向下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开启盖,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的导流片设置在靠近所 述的外环体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开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体、下盖体的材质均为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开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盖体上设置有能使所述的 下盖体在两个工作位置之间变换的拉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开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手设置在所述的内盖体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开启盖,它包括与包装容器口部相固定连接的下盖体、可拆卸地连接在下盖体上的上盖体,下盖体包括外环部、位于外环部内侧的螺口部、位于螺口部与外环部之间并用于连接外环部与螺口部的过渡连接部,过渡连接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螺口部的外壁面上具有螺纹,螺口部的内侧具有一个用于密封的内盖体,内盖体的外边部与螺口部的内壁面相连接,内盖体能够从螺口部的内壁面上向上掀起,上盖体上具有一个设有内螺纹的旋转盖部,下盖体能相对于外环体上下伸缩。该盖子易开启,操作简便,同时为包装物分多次使用提供了方便。
文档编号B65D51/22GK102001481SQ20101056486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
发明者李炳兴 申请人:吴江市华源印铁制罐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