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的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384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瓶的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的包装盒,尤其涉及酒瓶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一般,酒瓶的包装盒特别是名酒的包装盒是假酒制造者仿冒的重点对象,在假冒 手段中,很多情况是回收旧的真酒包装盒包装假酒。酒瓶的包装盒一般为根据包装盒形状而特别设计的片材经手工折叠粘结而成形, 不经制造工序多,对于异性截面的盒体,其片材设计非常困难。并且,采用这种包装盒,必须 在内部垫EPS发泡塑料作为瓶底的缓冲以及瓶顶的缓冲。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瓶的包装盒,其制造极为简单并且更 为环保。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盒体和盖在盒体顶部的盒盖,所述盒 体为一次性成型的纸板盒体。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或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 方案所述盒体的底部具有内凹瓶托。所述盒盖包括盖顶及可嵌入盒体内部的盖体,所述盖体为一次性成型的纸板盖 体,所述盖顶连接在盖体的顶部。所述盖体包括盖体边壁以及处于中部的锥形的瓶顶定位座。所述盖体边壁的底部与瓶顶定位座之间为盖体的底壁,所述顶板连接在盖体顶部 的开口部。所述盖体由草浆一次性成型而成。所述盒体的上部具有两圈切痕。所述盒体由草浆一次性成型而成。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产品由草浆、废纸浆等原料一次成型,盒体的硬 度和密度更高,重量更轻。在节约成本的同时,防潮抗压功能显著,并且,制造包装盒的工作 环节少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生产环节不产生污染,产品本身可回收再利用或自然降解, 绿色环保,防伪功能强。本实用新型中,盒体底部采用上凸型缓冲设计,直接接触内包装瓶体。替代了原有 的EPS发泡塑料。节约了成本,更环保科学,同时防伪功能增强。在盒盖处设置瓶顶定位座 代替原有EPS发泡塑料,更环保同时节约成本,并且还可增加盒盖的强度。以上的定位组合 对瓶体的固定较原有EPS缓冲方案更牢固、抗压能力强。因此,本实用新型对制造包装盒厂家来说能节约成本,对使用包装盒的厂家来说, 能够起到更好的防伪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在包装酒瓶后的示意图。图2a为盒体的剖视图。图2b为盒体的仰视图。图3a为盒盖的剖视图。图3b为盖体的剖视图。图3c为盖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盒体1和盖在盒体顶部的盒盖2,所述盒体为一次性成 型的纸板盒体。所述盒体可以为由速生林的草浆或废纸浆一次性成型的整体式盒体。在成型过程中,通过对模具的设计,可以轻易地在成型过程中,在所述盒体的底部 制造出内凸瓶托3。所述盒盖2包括盖顶21及可嵌入盒体内部的盖体20,所述盖体为一次性成型的纸 板盖体,所述盖顶采用粘结、卡接等方式连接在盖体的顶部。所述盖体为由速生林的草浆或 废纸浆一次性成型。所述盖体包括盖体边壁23以及处于中部的锥形的瓶顶定位座22。所述盖体边壁 的底部与瓶顶定位座之间为盖体的底壁24,所述盖顶连接在盖体顶部的开口部,盖顶不仅 是包装盒外观的一部分,同时还能增加盖体的强度。所述盒体的上部具有两圈切痕4,这样,在打开盖时,须将切痕撕去,从而改变了内 凸瓶托3和瓶顶定位座22之间的距离,防止包装盒被重复使用。
权利要求一种瓶的包装盒,包括盒体和盖在盒体顶部的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为一次性成型的纸板盒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底部具有内凸瓶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包括盖顶及可嵌入盒体 内部的盖体,所述盖体为一次性成型的纸板盖体,所述盖顶连接在盖体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瓶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盖体边壁以及处于 中部的锥形的瓶顶定位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瓶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边壁的底部与瓶顶定位 座之间为盖体的底壁,所述顶板连接在盖体顶部的开口部。
6.如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一种瓶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由草浆一次性成 型而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上部具有两圈切痕。
8.如权利要求1、2、3、4、5或7所述的一种瓶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由草浆一 次性成型而成。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瓶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由草浆一次性成型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瓶的包装盒,它包括盒体和盖在盒体顶部的盒盖,所述盒体为一次性成型的纸板盒体。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产品由草浆、废纸浆等原料一次成型,盒体的硬度和密度更高,重量更轻。在节约成本的同时,防潮抗压功能显著,并且,制造包装盒的工作环节少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生产环节不产生污染,产品本身可回收再利用或自然降解,绿色环保,防伪功能强。
文档编号B65D43/02GK201647204SQ20102012552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6日
发明者张夏生, 李清河 申请人:李清河;张夏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