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罐封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2614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力罐封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盛装和喷出高压气液混合物的容器的构件,具体地说, 是一种压力罐封头。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到各种气液压力罐,如杀虫剂、打火机的储液罐等,使用时只需按动喷射装置就可使罐内液体在气体压力下喷出。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罐体内的压力应介于3. 5 ^(g/cm2,因此对罐体的密封有一定要求。现有的压力罐封头,结构如图1所示,为金属质,由封头上端11与封头支撑装置21 组成,于相接处经金属折边后轧合成型的二合一结构。由于是两体成型,在高压下接缝处可能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易发生危险,安全性较差;另外,其加工工艺的工序多,材料浪费严重,成本相对高,加工效率低;还有,其加工过程中需要较为重型的设备,成本较高,进一步使加工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力罐封头,封头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其加工工艺简单、无漏气可能,安全性能好,加工成本低。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罐封头,包括封头上端、与封头上端相联接的封头支撑装置,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封头上端与封头支撑装置为同时成型的一体式结构。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将封头上端与封头支撑装置以一体成型方式制为一体式结构,成型工艺简化,无漏气可能、安全性能高,节约材料与成型工序,减少设备投入, 加工成本降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所述封头上端与封头支撑装置相接处的纵向截面为ryi 形的双η结构,中心处为带水平槽底的槽状结构,两η间水平相隔设置且经所述水平槽底相接,水平槽底与每一 η形结构相接处即拐点处为光滑的弧形弯状过渡。这种结构形式可经多次拉伸工艺成型,能够满足本实用新型用于压力罐时的强度要求,减少了加工过程中的设备投入,降低加工成本;弧形弯状过渡的结构特点,也可提高封头本身的结构强度,应用于压力罐时安全性能提高。综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产品的成型工艺简化,无漏气可能、安全性能高,节约材料与成型工序,减少设备投入,加工成本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封头可为多次拉伸成型,保证强度满足要求,可用作杀虫剂、空气芳香剂等加压气液混合物的罐体封头。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012]图1为现有压力罐的上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于压力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1_封头上端,2、21-_封头支撑装置,3-压力罐本体,41、4_封头,5-喷射机构,7-弹簧,8-阀体,9-密封圈,10-弹簧支座,12-限位钉。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现有压力罐的结构示意图,其封头41为金属质,由封头上端11与封头支撑装置21组成,二者于相接处经金属折边后轧合成型_,为二合一结构。实施例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罐封头用于压力罐时的使用状态图。该压力罐包括压力罐本体3、固定联接于压力罐本体3上部的压力罐封头4,还包括可将压力罐内腔与外部大气相连通的喷射机构5。喷射机构5结构与现有技术相似,包括弹簧7及弹簧支座10、阀体8、密封圈9与限位钉12。该压力罐的特别之处在于压力罐封头的结构与现有产品不同,即采用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结构,具体为一种压力罐封头,金属质,包括封头上端1、与封头上端1相联接的封头支撑装置 2,二者为同时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如图2所示。封头上端1与封头支撑装置2相接处的纵向截面为形如“ rm ”的双η结构,中心处为带水平槽底的槽状结构,两η间水平相隔设置且经前述的水平槽底相接,水平槽底与每一 η形结构相接处即拐点处为光滑的弧形弯状过渡。本实施例的结构经多次拉伸工艺成型。本实施例用于压力罐时,于其水平槽底上开设与弹簧支座10相匹配的穿透孔,用于装配喷射机构5。
权利要求1.一种压力罐封头,包括封头上端(1)、与封头上端(1)相联接的封头支撑装置O),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上端(1)与封头支撑装置(2)为同时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罐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的封头上端(1)与封头支撑装置(2)相接处的纵向截面为双η结构,中心处为带水平槽底的槽状结构,两η间水平相隔设置且经所述水平槽底相接,水平槽底与每一 η形结构相接处即拐点处为光滑的弧形弯状过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力罐封头,包括封头上端、与封头上端相联接的封头支撑装置,两部分间为同时成型的一体结构,与现有分体成型结构相比成型工艺简化,无漏气可能、安全性能高,节约材料与成型工序,减少设备投入,加工成本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封头可为多次拉伸成型,保证强度满足要求,可用作杀虫剂、空气芳香剂等加压气液混合物的罐体封头。
文档编号B65D83/40GK202156660SQ20102060539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5日
发明者李保章, 黄风山, 黄风海 申请人:黄风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