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带传送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316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料带传送轨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带传送轨道,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凸块的料带传送轨道。
背景技术
如图1及图2所示,现有习知料带传送轨道10包含一上轨道11以及一下轨道12, 该上轨道11具有一第一表面Ila以及一略低于该第一表面Ila的第二表面11b,该下轨道 12具有一第三表面12a以及一略低于该第三表面12a的第四表面12b,当该上轨道11结合 于该下轨道12时,该第一表面Ila朝向该第三表面12a,该第二表面lib朝向该第四表面 12b,其中该第二表面lib以及该第四表面12b之间具有一间距d以供一料带(图未绘出) 通过,由于该料带具有一第一料带表面以及一第二料带表面,且该第一料带表面以及该第 二料带表面在传送过程中会接触该上轨道11的该第二表面lib以及该下轨道12的该第四 表面12b,因此容易在传送过程中造成摩擦力过大而导致静电的产生。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料带传送轨道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 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 新型结构的料带传送轨道,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料带传送轨道,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 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料带传送轨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 新型结构的料带传送轨道,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小传送过程中的摩擦力,并避免产生 静电,非常适于实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料带传送轨道,包含一上轨道以及一下轨道,该上轨道具有一上夹持部及一连接 该上夹持部的上板部,该上夹持部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及多 个设置于该第二表面的第一凸块,该上板部具有一第三表面及一相对于该第三表面的第四 表面,该下轨道具有一下夹持部及一连接该下夹持部的下板部,该下夹持部具有一第五表 面、一相对于该第五表面的第六表面及多个设置于该第六表面的第二凸块,该下板部具有 一第七表面及一相对于该第七表面的第八表面,该上板部结合于该下板部且该上板部的 该第四表面朝向该下板部的该第八表面,该上夹持部的该第二表面朝向该下夹持部的该第 六表面,其中该第二表面及该第六表面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各第二凸块及各第一凸块之 间具有一第二间距,该第二间距小于该第一间距。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 现。较佳的,前述的料带传送轨道,其中该上板部的该第四表面高于该上夹持部的该
第一表面。较佳的,前述的料带传送轨道,其中该下板部的该第八表面高于该下夹持部的该第六表面。较佳的,前述的料带传送轨道,其中各第一凸块具有一第一压触面,该第一压触面 不高于该上板部的该第四表面。较佳的,前述的料带传送轨道,其中该第一压触面与该第四表面为共平面。较佳的,前述的料带传送轨道,其中该第一压触面为弧面。较佳的,前述的料带传送轨道,其中该上夹持部另具有一第一长侧边、两条第一短 侧边、一连接该第二表面的第一斜面及两个连接该第二表面的该第一斜面的第一导引面, 该第一斜面邻近该第一长侧边,各第一导引面邻近各第一短侧边。较佳的,前述的料带传送轨道,其中各第二凸块具有一第二压触面,该第二压触面 不高于该下板部的该第八表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一种料带传送轨道,包含一上轨道,其具有一上夹持部及一连接该上夹持部的上 板部,该上夹持部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及多个设置于该第二 表面的凸块,该上板部具有一第三表面及一相对于该第三表面的第四表面;以及一下轨道, 其具有一下夹持部及一连接该下夹持部的下板部,该下夹持部具有一第五表面及一相对于 该第五表面的第六表面,该下板部具有一第七表面及一相对于该第七表面的第八表面,该 上板部结合于该下板部且该上板部的该第四表面朝向该下板部的该第八表面,该上夹持部 的该第二表面朝向该下夹持部的该第六表面。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一种料带传送轨道,包含一上轨道,其具有一上夹持部及一连接该上夹持部的上 板部,该上夹持部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该上板部具有一第 三表面及一相对于该第三表面的第四表面;以及一下轨道,其具有一下夹持部及一连接该 下夹持部的下板部,该下夹持部具有一第五表面、一相对于该第五表面的第六表面及多个 设置于该第六表面的凸块,该下板部具有一第七表面及一相对于该第七表面的第八表面, 该上板部结合于该下板部且该上板部的该第四表面朝向该下板部的该第八表面,该上夹持 部的该第二表面朝向该下夹持部的该第六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当一料带在该第二间距内移动且该料带的一第一料 带表面及一第二料带表面仅接触各第一凸块的一第一压触面及各第二凸块的一第二压触 面,甚至该料带可仅以该第二料带表面接触各第二凸块的该第二压触面即可时,该料带的 该第一料带表面及该第二料带表面不需与该上夹持部的该第二表面及该下夹持部的该第 六表面接触,其可避免该上夹持部、该下夹持部及该料带之间因接触面积过大而导致摩擦 力过大以及产生静电的缺点。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减小了传送过程中的摩擦力,并避免了静电的产生,本实用 新型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 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习知的料带传送轨道的立体分解图。[0021]图。
大示意图
图2是现有习知的料带传送轨道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料带传送轨道的立体分解图。 图4A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料带传送轨道的立体组合图。
较佳实施例的料带传送轨道的部分放大图。 -较佳实施例的料带传送轨道夹设有一料带的示意
图4B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图5A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
图5B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料带传送轨道夹设有一料带的部分放
10料带传送轨道 11 上轨道 Ila第 12下轨道 12a第 20料带21第
30 芯片 100料带传送轨道 110上轨道 Illb第二表面 Ille第一长侧边 Illh第一导引面 112b第四表面 121a第五表面 121d第二压触面 121g第二斜面 122a第七表面 D2 第二间距
-表面 lib第二表面 表面 12b第四表面 4斗带表面22第二料带表〖
111上夹持部 Illc第一凸块 Illf第一短侧边 112上板部 120下轨道 121b第六表面 121e第二长侧边 121h第二导引面 122b第八表面 d间距
Illa 第-Illd 第-Illg 第-112a 第:

面触面面 表压斜表
1 1 1 ▲.丄
121下夹持部 121c第二凸块 121f第二短侧边 122下板部 Dl第一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 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料带传送轨道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 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3及图4A和图4B,其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料带传送轨 道100,包含一上轨道110以及一下轨道120,该上轨道110具有一上夹持部111以及一连 接该上夹持部111的上板部112,该上夹持部111具有一第一表面111a、一相对于该第一表 面Illa的第二表面Illb以及多个设置于该第二表面Illb的第一凸块111c,各第一凸块 Illc具有一第一压触面llld,该上板部112具有一第三表面11 以及一相对于该第三表 面11 的第四表面112b,该上板部112的该第四表面112b高于该上夹持部111的该第二 表面111b,各第一凸块Illc的该第一压触面Illd不高于该上板部112的该第四表面112b,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压触面Illd与该第四表面112b为共平面,且该第一压触面Illd为 弧面,该下轨道120具有一下夹持部121以及一连接该下夹持部121的下板部122,该下夹 持部121具有一第五表面121a、一相对于该第五表面121a的第六表面121b以及多个设置 于该第六表面121b的第二凸块121c,各第二凸块121c具有一第二压触面121d,该下板部122具有一第七表面12 以及一相对于该第七表面12 的第八表面122b,该下板部122 的该第八表面122b高于该下夹持部121的该第六表面121b,各第二凸块121c的该第二压 触面121d不高于该下板部122的该第八表面122b,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压触面121d低于 该第八表面122b,且该第二压触面121d为弧面。请再参阅图4A和图4B,该上板部112结合于该下板部122且该上板部112的该第 四表面112b朝向该下板部122的该第八表面122b,该上夹持部111的该第二表面11 Ib朝向 该下夹持部121的该第六表面121b,且各第二凸块121c对应于各第一凸块111c,其中该第 二表面Illb以及该第六表面121b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D1,各第二凸块121c以及各第一凸 块Illc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D2,该第二间距D2小于该第一间距D1。此外,请再参阅图3, 该上夹持部111另具有一第一长侧边llle、两条第一短侧边lllf、一连接该第二表面Illb 的第一斜面Illg以及两个连接该第二表面Illb的该第一斜面Illg的第一导引面lllh,该 第一斜面Illg邻近该第一长侧边llle,各第一导引面Illh邻近各第一短侧边Illf,该下 夹持部121另具有一第二长侧边121e、两条第二短侧边121f、一连接该第六表面121b的第 二斜面121g以及两个连接该第六表面121b的该第二斜面121g的第二导引面121h,该第二 斜面121g邻近该第二长侧边121e,各第二导引面121h邻近各第二短侧边121f。接着,请参阅图5A和图5B,当一料带20在该料带传送轨道100移动时,该料带20 具有一第一料带表面21以及一第二料带表面22且该第二料带表面22可设置有多个芯片 (即晶片)30以及多个电子元件(图未绘出),该料带20夹设于该上轨道110的该上夹持 部111以及该下轨道120的该下夹持部121之间且该料带20在各第二凸块121c以及各第 一凸块Illc所形成的该第二间距D2内移动,该料带20的该第一料带表面21朝向该上夹 持部111的该第二表面111b,该料带20的该第二料带表面22朝向该下夹持部121的该第 六表面121b,由于该料带20在该第二间距D2内移动且该料带20的该第一料带表面21以 及该第二料带表面22仅接触各第一凸块Illc的该第一压触面Illd以及各第二凸块121c 的该第二压触面121d,甚至该料带20可仅以该第二料带表面22接触各第二凸块121c的该 第二压触面121d即可,因此该料带20的该第一料带表面21以及该第二料带表面22不需 与该上夹持部111的该第二表面Illb以及该下夹持部121的该第六表面121b接触,故可 避免该上夹持部111、该下夹持部121以及该料带20之间因接触面积过大而导致摩擦力过 大及产生静电的缺点。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 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 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料带传送轨道,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上轨道,其具有一上夹持部及一连接该上夹持部的上板部,该上夹持部具有一第一 表面、一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及多个设置于该第二表面的第一凸块,该上板部具 有一第三表面及一相对于该第三表面的第四表面;以及一下轨道,其具有一下夹持部及一连接该下夹持部的下板部,该下夹持部具有一第五 表面、一相对于该第五表面的第六表面及多个设置于该第六表面的第二凸块,该下板部具 有一第七表面及一相对于该第七表面的第八表面,该上板部结合于该下板部且该上板部的 该第四表面朝向该下板部的该第八表面,该上夹持部的该第二表面朝向该下夹持部的该第 六表面,其中该第二表面及该第六表面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各该第二凸块及各该第一凸 块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该第二间距小于该第一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传送轨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板部的该第四表面高于该 上夹持部的该第二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传送轨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下板部的该第八表面高于该 下夹持部的该第六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传送轨道,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第一凸块具有一第一压触 面,该第一压触面不高于该上板部的该第四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带传送轨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压触面与该第四表面为 共平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带传送轨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压触面为弧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传送轨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夹持部另具有一第一长侧 边、两条第一短侧边、一连接该第二表面的第一斜面及两个连接该第二表面的该第一斜面 的第一导引面,该第一斜面邻近该第一长侧边,各该第一导引面邻近各该第一短侧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带传送轨道,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第二凸块具有一第二压触 面,该第二压触面不高于该下板部的该第八表面。
9.一种料带传送轨道,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上轨道,其具有一上夹持部及一连接该上夹持部的上板部,该上夹持部具有一第一 表面、一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及多个设置于该第二表面的凸块,该上板部具有一 第三表面及一相对于该第三表面的第四表面;以及一下轨道,其具有一下夹持部及一连接该下夹持部的下板部,该下夹持部具有一第五 表面及一相对于该第五表面的第六表面,该下板部具有一第七表面及一相对于该第七表面 的第八表面,该上板部结合于该下板部且该上板部的该第四表面朝向该下板部的该第八表 面,该上夹持部的该第二表面朝向该下夹持部的该第六表面。
10.一种料带传送轨道,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上轨道,其具有一上夹持部及一连接该上夹持部的上板部,该上夹持部具有一第一 表面及一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该上板部具有一第三表面及一相对于该第三表面 的第四表面;以及一下轨道,其具有一下夹持部及一连接该下夹持部的下板部,该下夹持部具有一第五 表面、一相对于该第五表面的第六表面及多个设置于该第六表面的凸块,该下板部具有一 第七表面及一相对于该第七表面的第八表面,该上板部结合于该下板部且该上板部的该第四表面朝向该下板部的该第八表面,该上夹持部的该第二表面朝向该下夹持部的该第六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料带传送轨道,其包含一上轨道以及一下轨道,该上轨道具有一上夹持部及一连接该上夹持部的上板部,该上夹持部具有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多个第一凸块,该上板部具有一第三表面及一第四表面,该下轨道具有一下夹持部及一连接该下夹持部的下板部,该下夹持部具有一第五表面、一第六表面及多个第二凸块,该下板部具有一第七表面及一第八表面,该上板部结合于该下板部且该上板部的该第四表面朝向该下板部的该第八表面,该上夹持部的该第二表面朝向该下夹持部的该第六表面,其中该第二表面及该第六表面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各该第二凸块及各该第一凸块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该第二间距小于该第一间距。
文档编号B65H20/00GK201914743SQ20102062243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9日
发明者冯精杰, 吴文豪, 涂家荣, 钟振均 申请人:颀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