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包装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3750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摩托车包装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包装框架,特别涉及一种小型两轮摩托车的包装框架。
背景技术
现有摩托车的包装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木托盘(支撑)+泡沫(稳定)+纸箱 (辅助支撑、固定)+塑料袋(防潮),另一种是木制或铁制框架(支撑)+纸箱等。但第一 种方式的体积较大,包装不可靠易变形,但包装直接成本较低;第二种方法体积相对较小, 包装较为可靠,包装直接成本稍高。与本实用新型接近的是第二种方式,但其现有包装框架 的技术,与企业希望在满足包装的性能和强度前提下尽量降低直接包装成本甚至降低其他 如运输成本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原因是现有包装框架在高度上仍然占据了较大空间,不 利于运输时尽可能利用货柜空间;框架不够稳定易造成包装变形;同时,框架支脚采用多 根横贯底架宽度方向的矩管或木条制造,费材较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了高度空间从而能增加装柜量的、结构稳 定、包装可靠性高、能节省一定材料的摩托车包装框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包装框架,包括上架、两端侧架和底架,底 架上设置有后轮支承板和框架支脚,所述后轮支承板与轮胎的接触面低于所述底架的底 部,并与所述框架支脚的底部基本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现有技术中后轮支承板基本与底架 的底部持平,通过这样的设计,后轮支承板位置下降到低于底架底部并基本与框架支脚持 平,因而整个框架可以降低大约一个框架支脚的高度,因而为运输时尽量利用货柜空间创 造了条件。本实用新型专利用在某型号小型摩托车的包装上,其实际效果是增加了一整层 的货柜装运量,从而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作为前一方案的具体实现方式之一,所述后轮支承板由底板、底座和后轮限位板 组成,后轮限位板沿底板中心线两侧固定在底板上,底座的底面被固定于底板两端,其顶面 被固定在底架上。也可以采取另一种实现方案所述后轮支承板为一U形板,其两端开口的 顶部被固定在底架上,在U形的底部沿中心线两侧设置有后轮限位板。对前述方案的进一步设计,在靠近底架长边中心一侧的所述后轮支承板的外侧面 与底架的外侧面之间斜向设置有后轮防撞板,使包装状态时所述后轮防撞板的正投影能够 完全遮挡后轮的正投影。因为在包装状态时,后轮将有一部分位于底架之下,有可能叉车运 输过程中会伤及轮胎,加装此防撞板后可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作为对前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设计,所述上架长边与所述侧架的直立边之间斜 向固定有框架加强板。因为在侧架和上架之间加了四根加强板,大大增加了摩托车包装框 架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稳定性,使包装不易变形也避免因框架不稳定而造成垮塌。作为对前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设计,所述框架支脚为倒Π形,由扁铁冲压成型,其开口端固定在底架上。改变了现有技术横贯底架宽度方向设置的方式,并改矩管为冲压 倒Π形扁铁,节约了一定材料。本实用新型在材料上用铁材或木材或混合使用,均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摩托车框架的应用,可进一步整体降低框架的高度,减小摩 托车整体包装的体积,便于运输;框架上加装加强板,提高了包装框架的稳定性从而避免包 装变形或垮塌;同时,对框架支脚的改进,一定程度上可节约框架材料。从而在整体上为企 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包装框架在包装状态时的正投影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包装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底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后轮支承板未固定时的结构示意图(放大)。图6为图4中框架支脚未固定时的结构示意图(放大)。图中,1为底架,2为侧架,3为上架,4为框架加强板,11为后轮支承板,111为后轮 防撞板,112为后轮限位板,113为底座,114为底板,13为框架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按给出的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采用铁材。如图1 3所示,一种摩托车包装框架,由上架(3)、两端侧架(2)和底架(1)以 螺栓连接方式组装而成,底架(1)上所设置后轮支承板(11)与轮胎的接触面低于所述底架 (1)的底部,并与所述框架支脚(13)的底部基本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如图4 5所示,后轮支承板(11)由底板(114)、底座(113)和后轮限位板(112) 组成,后轮限位板(112)沿底板(114)中心线两侧焊接在底板(114)上,底座(113)的底面 被焊接于底板两端,其顶面被焊接在底架(1)上。为实现同一目的,另一种实施方案(未 附图,但易理解),后轮支承板(11)为一体成型的U形板,其两端开口的顶部被焊接在底架 (1)上,在U形的底部沿中心线两侧焊有后轮限位板(112)。如图3 4所示,在靠近底架⑴长边中心一侧的后轮支承板(11)的外侧面与底 架(1)的外侧面之间斜向焊接有后轮防撞板(111),使包装状态时后轮防撞板(111)的正投 影能够完全遮挡后轮的正投影。如图1、图3所示,在上架(3)长边与侧架(2)的直立边之间斜向用螺栓固定有框 架加强板⑷。如图3 4及图6所示,框架支脚(13)为倒Π形,由扁铁冲压成型,其开口端焊接 在底架⑴上。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限制。 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 仍属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包装框架,包括上架、两端侧架和底架,底架上设置有后轮支承板和框架 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支承板(11)与轮胎的接触面低于所述底架(1)的底部,并与所 述框架支脚(1 的底部基本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包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支承板(11)由底板 (114)、底座(113)和后轮限位板(112)组成,后轮限位板(112)沿底板(114)中心线两侧 固定在底板(114)上,底座(11 的底面被固定于底板两端,其顶面被固定在底架(1)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包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支承板(11)为一U形 板,其两端开口的顶部被固定在底架(1)上,在U形的底部沿中心线两侧设置有后轮限位板 (112)。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摩托车包装框架,其特征在于在靠近底架(1)长边中心 一侧的所述后轮支承板(11)的外侧面与底架(1)的外侧面之间斜向设置有后轮防撞板 (111),使包装状态时所述后轮防撞板(111)的正投影能够完全遮挡后轮的正投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包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3)长边与所述侧架 (2)的直立边之间斜向固定有框架加强板G)。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包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支脚(13)为倒Π形, 由扁铁冲压成型,其开口端固定在底架(1)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包装框架,包括上架、两端侧架和底架,底架上设置有后轮支承板和框架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支承板与轮胎的接触面低于所述底架的底部,并与所述框架支脚的底部基本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这种摩托车包装框架,能降低框架的高度,减小包装体积,增加装柜量,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增加包装的牢固性、可靠性,节省包装材料。
文档编号B65D85/68GK201873185SQ201020635180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日
发明者寇玉桥 申请人:重庆润通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