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风回转喂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542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风回转喂料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风回转喂料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对散状物料的喂料,使其能连续的烘干处理的锁风回转喂料机。
背景技术
散状物料主要是指小块状、粉末状的物料,涉及的行业包括建材、化工、材料、日用化学、冶金、环保等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材料呈出不穷,越来越多的散状物料需要烘干、分选、气固分离、烘干粉磨一体化作业,这些设备在工作时均通入热空气作为热源。由于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和设备容量的限制,不可能在设备中装好物料作业完成后全部取出再重新装料,必须连续作业,这就需要一种连续向设备进料并且能够阻止热空气外泄的机构,这样才能提高设备的运转率、降低热能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传统的喂料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输送管道对设备供料,另一种是利用翻板阀供料。管道供料的缺点是连续供料时不能锁风,热空气挟带大量的粉尘从管道内喷出, 不仅浪费热能,而且产生严重的粉尘污染,同时热空气有一定的压力,热空气从管道中喷出时对粉状物料的喂入产生较大的阻力,使粉状物料不能顺利进入设备,块状物料易堵塞管道造成喂料不畅。翻板阀供料不能实现连续供料,当翻板阀内物料达到一定量时翻板打开, 物料落入设备内,由于是间歇供料,对设备负荷的冲击较大,设备不能达到最大负荷。同时, 翻板打开供料时,热空气喷出,对粉状物料产生较大阻力并带出大量的粉尘造成污染。因些,传统的输送管道供料和翻板阀供料均不能起到密封锁风、顺利喂料的功效。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行连续喂料、具有良好锁风效果的锁风回转喂料机。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沿壳体内腔纵向设置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动轴和设置在转动轴上的向外辐射的若干辐条,相邻辐条之间形成容置物料的凹槽。
所述转子辐条外端、两侧板和壳体之间的间隙为0. 05-0. 1mm。
所述转子由设置在转子两端的轴承机构支撑,并由电机、皮带传动系统传动旋转。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转子的外圆及两端板与壳体均经过机械加工,间隙很小(仅0. 05-0. 10mm),锁风性能好且转动自如。同时,由于转子凹槽内充满物料,转子运动过程中,凹槽内的物料与壳体内壁接触,物料与壳体内壁的接触,形成了二次密封料封,特别是对粉状物料密封效果更好,进一步加强了锁风效果。因些,本发明的结构锁风效果很好, 并且不会因热空气的外泄产生粉尘污染。
同时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壳体采用耐磨钢板或内镶复合耐磨板,由于喂料机的转速较慢,物料对壳体内壁的压力较小,因耐磨壳体内壁的磨损小且远小于主机设备的磨损,使用寿命长,不会因为内壁的磨损而发生停机现场影响设备的运转率。
本发明可适用于水泥立式辊磨机、选粉机、煤磨、化工原料烘干机、材料烘干设备、 冶金矿渣粉磨烘干、污泥干化设备、日用化学品的烘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视图。
图中1为底架、2为电机、3为皮带轮、4为皮带、5为轴承机构、6为壳体、7为料斗、8为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电机2和壳体6安装于底架1上,电机2通过皮带轮3、皮带4带动转子8作回转运动。转子8由安装于壳体6两端的轴承机构5支承,转子8的外圆及两侧板与壳体6经过机械加工,间隙很小(仅0. 05-0. IOmm)但能转动自如。物料从料斗7中落下, 落到转子8的上部的凹槽内并充满凹槽,凹槽转到下部时,物料从凹槽内落下进入设备中, 完成喂料过程。
权利要求
1.锁风回转喂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沿壳体内腔纵向设置的将壳体内腔分成上下部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动轴和设置在转动轴上的向外辐射的若干辐条, 相邻辐条之间形成容置物料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风回转喂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辐条外端、两侧板和壳体之间的间隙为0. 05-0. 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风回转喂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由设置在转子两端的轴承机构支撑,并由电机、皮带传动系统传动旋转。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风回转喂料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把壳体内腔分成上下部的纵向设置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动轴和设置在转动轴上的向外辐射的若干辐条,相邻辐条之间形成容置物料的凹槽。本发明的转子的外圆及两端板与壳体均经过机械加工,间隙很小(仅0.05-0.10mm),锁风性能好且转动自如。同时,由于转子凹槽内充满物料,转子运动过程中,凹槽内的物料与壳体内壁接触,物料与壳体内壁的接触,形成了二次密封,特别是对粉状物料密封效果更好,进一步加强了锁风效果。因些,本发明的结构锁风效果很好,并且不会因热空气的外泄产生粉尘污染。
文档编号B65G33/08GK102514894SQ20111045258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杨生强 申请人:扬州中材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