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568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用于物流仓储的载物装置的悬架,特别是指一种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物流仓储业中大量应用链式密集循环货仓,这些货仓密集地悬挂在链条上,不仅要求前后货仓间距较小,直段间的仓间距也较小,因而链条的驱动链轮直径必然较小。为了在转弯过程中避免货仓互相碰撞,货仓不能直接悬挂于链条,而必须使用悬架机构来放大弯道处的线速度,才能产生前仓对后仓的有效避让。如图1所示,公知技术中典型的悬架是二杆式悬架,由两根撑杆2构成,撑杆2 —端共同与货仓悬挂轴50铰接,另一端撑开分别与循环链4铰接,构成三角形支撑,悬架等距布置,其上悬挂许多货仓5,通过链轮6 的驱动(图中以双点划线表示链轮6),货仓5可随循环链4 一起循环运动。循环链4上两个铰接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撑距,在弯道上,货仓悬挂轴50到链轮6轴心的距离即为货仓5 的回转半径。悬架运行到链轮时,原先在直段上拉直的链条成为链轮6上的弧段,这时货仓悬挂轴50必向链轮6靠近,这意味着不仅货仓5的回转半径将会减小,而且避让空间也将会减小。若撑距远小于链轮半径,回转半径的减小量并不显著,对弯道线速度和避让空间的影响很小。但是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撑距往往远大于链轮半径,回转半径的减小量将十分显著,导致弯道处的线速度和避让空间大幅度减小,因此在弯道处容易造成货仓碰撞,因此在设计时不得不降低货仓悬挂密度或减小货仓尺寸以避免弯道碰撞,否则只能放弃可高速平稳运转的链式循环方案,改用其他方案运载货仓。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弯道上也不会减小回转半径、 并进一步加大链式循环货仓的尺寸或悬挂密度、达到更加有效利用储存空间目的的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其包括有铰支杆与两个撑杆,该铰支杆一端通过轴孔与货仓的货仓悬挂轴铰接,另一端通过轴孔与柔性传动件铰接,所述铰支杆上设有滑块,所述两个撑杆的一端共同通过滑块铰接销与所述滑块铰接,所述两个撑杆的另一端通过撑杆铰接销分别与所述柔性传动件铰接,所述两个撑杆分别与所述铰支杆呈有夹角。所述铰支杆中部设置有滑槽,该滑槽内嵌合有能在该滑槽中滑动的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为滑套形式,该滑套套设在所述铰支杆上并能沿所述铰支杆滑动。所述两个撑杆位于所述滑块与所述柔性传动件的相同一侧。所述两个撑杆分别铰接于所述滑块与所述柔性传动件的两侧。优选地,所述柔性传动件为循环链。所述铰支杆通过循环链销轴直接与所述循环链铰接。[0011]所述铰支杆通过链板铰接销与设于所述循环链上的铰支链板铰接。优选地,所述柔性传动件为同步齿形带或穿孔薄钢带。所述撑杆铰接销上加装有滚轮。借由本实用新型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可以实现在弯道处不会减小循环货仓的回转半径,最大限度地加大悬挂密度或货仓的尺寸的效果,达到更加有效利用储存空间的目的。

图1为公知二杆式悬架应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应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沿图2中A-A方向的剖面图;图4为公知技术悬架与本实用新型的悬架的货仓悬挂轴轨迹和货仓尺寸对比图;图5为公知技术悬架与本实用新型悬架的货仓悬挂轴轨迹和悬挂密度对比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达到的效果有进一步的了解,现配合附图并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一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是一种三杆式悬架,其包括有铰支杆1与两个撑杆2,该铰支杆1 一端通过轴孔与货仓悬挂轴30铰接,另一端通过轴孔与循环链4铰接,该铰接方式可以是铰支杆1通过循环链销轴40直接与循环链4铰接,也可以是如图3所示那样铰支杆1通过链板铰接销411与设于循环链4上的铰支链板41铰接,铰支杆1中部设置有滑槽10,滑槽10内嵌合有能在滑槽10中滑动的滑块11,两个撑杆 2的一端共同通过滑块铰接销110与滑块11铰接,两个撑杆2的另一端通过撑杆铰接销20 分别与循环链4铰接,两个撑杆2分别与铰支杆1呈一定夹角,且两个撑杆2位于滑块11 与循环链4的相同一侧,由于铰支杆1端部用于铰接货仓悬挂轴30的轴孔位置是固定的, 即使在弯道上也不会使货仓悬挂轴30向链轮6靠近,即货仓在弯道处的回转半径将保持不变,而撑杆2的共同铰接点只是随滑块11在滑槽10内滑动,从直段进入弯道时滑块11从滑槽10靠近货仓悬挂轴30的一端逐渐向另一端滑动,从弯道进入直段时滑块11则反向滑动,但是不管怎样滑动,撑杆2始终保持对铰支杆1的三角支撑作用,这样,货仓悬挂轴30 的循环轨迹与理想轨迹几乎一致,明显优于二杆式悬架。图4和图5分别展示了公知的悬架与本实用新型的悬架的效果对比,图4表示在悬挂密度不变的条件下,两种悬架的货仓悬挂轴轨迹与货仓尺寸对比,图中虚线表示公知二杆式悬架的货仓悬挂轴50轨迹,点划线表示本实用新型三杆式悬架的货仓悬挂轴30轨迹,此图是按比例绘制,由图示可估量出二者的差异回转半径相差23 %,货仓容积相差25 %,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货仓3可以完全紧靠在一起;图5表示在货仓尺寸不变的条件下,两种悬架的货仓悬挂密度对比,图中浅色圆轴表示公知二杆式悬架的货仓悬挂轴50,深色圆轴表示本实用新型三杆式悬架的货仓悬挂轴30,此图是按比例绘制,由图示可估量出二者悬挂密度的差异达11% ;由此,可以达到在弯道上不减小货仓回转半径的目的,既可以使货仓在载物装置上紧密悬挂,又可以使货仓尺寸增大,充分利用了储存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悬架并不限用于链条传动,还可以用于其他可以准确传递运动的柔性传动件,如同步齿形带或穿孔薄钢带,只要运用公知技术设计相应的铰支结构即可,本实用新型不作展开阐述,其后实施例亦然。实施例二在某些应用场合中,当需要考虑铰支杆1的强度、刚度等条件时,可能不宜于在其上设置滑槽,这时可以将滑块11制成滑套的形式,使之套设在铰支杆1上滑动,效果与实施例一中相同,如图6所示,两个撑杆2的也可分别铰接于滑套与循环链4的两侧。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水平应用还是垂直应用,循环链4还需要导轨支承,在撑杆铰接销20或铰支杆 1上加装滚轮7将有利于导轨支承,图6展示了一种在撑杆铰接销20上加装滚轮7的情形。综上所述,当循环货仓紧密排列而驱动链轮直径较小时,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弯道处不会减小循环货仓的回转半径,最大限度地加大悬挂密度或货仓的尺寸,达到更加有效利用储存空间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铰支杆与两个撑杆,该铰支杆一端通过轴孔与货仓的货仓悬挂轴铰接,另一端通过轴孔与柔性传动件铰接,所述铰支杆上设有滑块,所述两个撑杆的一端共同通过滑块铰接销与所述滑块铰接,所述两个撑杆的另一端通过撑杆铰接销分别与所述柔性传动件铰接,所述两个撑杆分别与所述铰支杆呈有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支杆中部设置有滑槽,该滑槽内嵌合有能在该滑槽中滑动的所述滑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为滑套形式, 该滑套套设在所述铰支杆上并能沿所述铰支杆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撑杆位于所述滑块与所述柔性传动件的相同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撑杆分别铰接于所述滑块与所述柔性传动件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传动件为循环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支杆通过循环链销轴直接与所述循环链铰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支杆通过链板铰接销与设于所述循环链上的铰支链板铰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传动件为同步齿形带或穿孔薄钢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铰接销上加装有滚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其包括有铰支杆与两个撑杆,该铰支杆一端通过轴孔与货仓的货仓悬挂轴铰接,另一端通过轴孔与柔性传动件铰接,所述铰支杆上设有滑块,所述两个撑杆的一端共同通过滑块铰接销与所述滑块铰接,所述两个撑杆的另一端通过撑杆铰接销分别与所述柔性传动件铰接,所述两个撑杆分别与所述铰支杆呈有夹角。借由本实用新型链式密集循环货仓的悬架,可以实现在弯道处不会减小循环货仓的回转半径,最大限度地加大悬挂密度或货仓的尺寸的效果,达到更加有效利用储存空间的目的。
文档编号B65G1/133GK201999442SQ20112000064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4日
发明者王建生 申请人:苏州如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