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容置添加物的饮料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763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容置添加物的饮料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瓶盖结构,尤指一种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可容置添加物的饮料瓶盖。
背景技术
冷泡式的饮料是将冷泡饮料的原料如茶叶、干燥果蔬、中药材、酵素以及浓缩醋等,静置于冷水中数小时即可得到冷泡饮料。由于冷泡饮料泡过久将会导致有口感不佳或浓度过高的情况,是故,一般皆会先将添加物分离于瓶盖中,当欲饮用时再进行混合,并依照使用者需求决定需要冷泡多久时间,然而,市面上常见的瓶盖善存在有不少缺点,如现有的一种可容置添加物的瓶盖结构,请由图13所示观之,其主要包括有一盖型罐体60、一盖栓70、一安全环80及一密封膜90,一盖型罐体60包含一呈开口型态的盖件61,盖件61内底面朝下伸设一环状围片62,盖件61顶面凸设一中空的接头63,接头63顶缘凸设有多个防逆棘齿631,另该接头63外壁面形成有外螺纹段632,一盖栓70螺锁结合于盖型罐体60 上,盖栓70包含有一盖体71,盖体71内底面朝下伸设一中空的顶柱72,顶柱72的长度是大于盖型罐体60的高度,顶柱72外的盖体71内底面设有多个与接头63顶缘防逆棘齿631 相对的防逆棘齿73,又该盖栓71内壁面形成有内螺纹段74并用以与外螺纹段632相互螺锁,一安全环80与盖型罐体60形成连结,一密封膜90是以其周缘黏贴结合于环形围片62 的底缘。当欲进行混合时,将该安全环80取下并以螺转方法令盖栓70向盖型罐体60方向推移,使顶柱72顶开密封膜90即可达到添加物的混合效果,然而,详观上述现有结构不难发觉其尚存有些许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一 )、该盖栓70是利用内螺纹段74沿着盖型罐体60的外螺纹段632进行旋转, 由此朝向黏站于环形围片62端的密封膜90,而该旋转动作是无法达到快速推开密封膜90 的使用效果,又该密封膜90于分离后,该瓶内的液体容易由盖型罐体60与盖栓70之间流出,皆会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二)、该盖型罐体60与盖栓70之间是利用防逆棘齿631、73达到同步旋转的效果,若使用者旋力过大的力量时,该防逆棘齿631、73之间仍然会产生滑齿的情况,即无法有效的由盖栓70端连动盖型罐体60进行开启动作,将会降低其实用性。(三)、该密封膜90是以其周缘黏贴结合于环形围片62的底缘,该黏贴的强度较弱,当有摇晃情况或是碰撞情况时,该密封膜90容易自行脱落,而会降低存在时的稳定性。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可容置添加物的饮料瓶盖。[0009]一主瓶盖的一端管状形成有一限位部,并于限位部处形成有一镂空口,该主瓶盖向另一端延伸有一容置部,而容置部与限位部相通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该容置部的底端处一体成型形成有一封闭片,又该封闭片于容置部之间环状间隔有一破坏圈,该限位部与容置部之间延伸有一环绕容置部的螺转部,另该限位部靠近螺转部处环形凸设有一阻挡环;一副瓶盖形成有一套合部并用以套设于主瓶盖的限位部,该副瓶盖于套合部内向容置空间延伸有一内管,又该内管与套合部之间互相间隔有一环形槽并用以闪避主瓶盖的限位部,另该内管于连接套合部的一端环状设有一压迫斜面;一拉环环是连接于副瓶盖的套合部并抵顶于主瓶盖的螺转部,该拉环内端形成有一凸环并用于勾住阻挡环,由此保持主瓶盖与副瓶盖的相对位置。其中,该主瓶盖的限位部内壁凹设有多个滑槽,且该滑槽皆相互平行并贯通至镂空口,该副瓶盖于内管外壁凸设有多个滑块,又该滑块是配合滑设于滑槽中,由此让主瓶盖与副瓶盖能同步旋转。其中,该主瓶盖的限位部内壁凹设有多个滑槽,且该滑槽皆相互平行并贯通至镂空口,该副瓶盖于内管外壁凸设有多个滑块,又该滑块是顶撑于限位部的镂空口处,用以形成间隔主瓶盖与副瓶盖间距。其中,该限位部于镂空口处并靠近滑槽凸设有一阻挡部,用以限制滑块能相对主瓶盖旋转滑移的距离。其中,该拉环于朝向主瓶盖面处同轴向凸设有多条相互平行的补强条。其中,该螺转部朝向容置部形成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将主瓶盖螺设于一瓶体的瓶口处。其中,该主瓶盖的容置空间处能置放有一添加物。其中,该副瓶盖于环形槽的套合部面凸设有多个凸粒,通过主瓶盖的限位部挤压该凸粒。其中,该副瓶盖于环形槽的套合部面凸设有多个凸粒,该主瓶盖于限位部外表面配合凸粒而凹设有多个凹点,又该凹点是小于凸粒的大小,通过凸粒卡固于凹点处。其中,该副瓶盖于内管自由端形成有一斜切口,且该斜切口用于挤压主瓶盖的破坏圈并推开封闭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该副瓶盖是以内管滑设于主瓶盖的容置空间中,而主瓶盖的限位部则相对滑设于副瓶盖的环形槽内,当施力于副瓶盖而向主瓶盖方向推动时,该内管是以滑移方向推开破坏圈,另该限位部的镂空口受到压迫斜面的挤压而相互卡固,由此达到快速混合添加物的功能,并由压迫斜面与镂空口处形成防漏与固定,用以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该主瓶盖于限位部处形成有滑槽,而该副瓶盖于内管处形成有滑块,利用滑块滑设于滑槽处,使主瓶盖与副瓶盖之间不会产生相对旋转,由此能由副瓶盖端直接控制主瓶盖的旋紧与放松,用以提高其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本实用新型是以内管的冲力推破该破坏圈而形成混合添加物的效果,是故该主瓶盖的容置部与封闭片可为一体成型,并于容置部与封闭片之间连接有较薄的破坏圈,由此提高容置部的密封效果,让封闭片不易受摇晃或碰撞而自行脱离,由此提高存放时的稳定性。其它目的、优点和本实用新型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更加显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 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图4 是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状态的立体分解图。图5 是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状态的侧面剖视图。图6 是本实用新型的取下拉环的动作示意图。图7 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压副瓶盖的动作示意图。图8 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9 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10 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1 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旋转动作示意图。图12 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下压动作示意图。图13 是现有的侧面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39]本实用新型部份[0040]主瓶盖——10限位部一—11[0041]镂空口——111滑槽一一-112[0042]阻挡环——113凹点-114[0043]阻挡部-—115容置部一—12[0044]封闭片——121破坏圈一—122[0045]容置空间一13螺转部----14[0046]粗糙面一一141内螺纹——142[0047]副瓶盖——20套合部——21[0048]凹凸面——211凸粒一-—212[0049]内管——22环形槽一-—23[0050]滑块-----221压迫斜面-—222[0051]斜切口——223[0052]拉环-----30凸环一-—31[0053]补强条——32[0054]瓶体-----40瓶口一-—41[0055]添加物——50[0056]现有部份[0057]盖型罐体一60盖件一-—61[0058]环状围片一62接头一-—63[0059]防逆棘齿-—631盖栓-----70顶柱-----72内螺纹段-—74安全环----80密封膜——90
外螺纹段一632 盖体-----71
防逆棘齿一7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附图说明详述如后先请由图1连续至图3所示观之,一种可容置添加物的饮料瓶盖,其包括有一主瓶盖10、一副瓶盖20及一拉环30,一主瓶盖10的一端管状形成有一限位部11,并于限位部11处形成有一镂空口 111,该限位部11内壁凹设有多个滑槽112,且滑槽112皆相互平行并贯通至镂空口 111,又该主瓶盖10向另一端延伸有一容置部12,而容置部12与限位部 11相通形成有一容置空间13,且该容置部12的底端处一体成型形成有一封闭片121,封闭片121于容置部12之间环状间隔有一破坏圈122,该限位部11与容置部12之间延伸有一环绕容置部12的螺转部14,另该限位部11靠近螺转部14处环形凸设有一阻挡环113,一副瓶盖20形成有一套合部21并用以套设于主瓶盖10的限位部11,该副瓶盖20于套合部 21内向容置空间13延伸有一内管22,内管22与套合部21之间互相间隔有一环形槽23并用以闪避主瓶盖10的限位部11,该副瓶盖20于内管22外壁凸设有多个滑块221,滑块221 配合滑设于滑槽112中,由此让主瓶盖10与副瓶盖20能同步旋转,另该内管22于连接套合部21的一端环状设有一压迫斜面222,其中,该主瓶盖10的螺转部14于外表面形成有一粗糙面141,而副瓶盖20的套合部21于外表面形成有一凹凸面211,通过粗糙面141与凹凸面211进行主瓶盖10旋松与旋紧的作动,一拉环30连接于副瓶盖20的套合部21并抵顶于主瓶盖10的螺转部14,该拉环30内端形成有一凸环31并用于勾住阻挡环113,由此保持主瓶盖10与副瓶盖20的相对位置,另于取下拉环30后能以下压方式令内管22推开封闭片121,由此达到开启容置空间13的效果,用以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其实际应用的情况,再请由图4与图5所示观之,该主瓶盖10的螺转部14朝向容置部12形成有内螺纹142,通过内螺纹142将主瓶盖10螺设于一瓶体40的瓶口 41处,又该主瓶盖10的容置空间13处能置放有一添加物50,该添加物50可为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即利用封闭片121将添加物50与瓶体40内液体分离,并于欲饮用时再破坏主瓶盖10 形成混合,另该副瓶盖20是以内管22插入主瓶盖10的容置空间13,同时该滑块221亦滑设于滑槽112中,而该主瓶盖10的限位部11受副瓶盖20的套合部21所套设,使得限位部 11滑设于该环形槽23处,另该连结于套合部21端的拉环30是以凸环31勾扣于主瓶盖10 的阻挡环113,通过拉环30抵顶于主瓶盖10与副瓶盖20之间而能保持其相对距离,使得副瓶盖20无法朝主瓶盖10方向下压,即完成其组合过程。再请配合参阅图6与图7所示观之,当使用者欲开启瓶体40进行饮用时,先将拉环30取下,使副瓶盖20能于主瓶盖10处自由滑移,又该使用者施力下压该副瓶盖20,令副瓶盖20朝向主瓶盖10方向滑移,同时副瓶盖20的内管22朝向容置部12方向推动,其中,该副瓶盖20于内管22自由端形成有一斜切口 223,且该斜切口 223用于挤压主瓶盖10的破坏圈122并推开封闭片121,即利用内管22的斜切口 223推破主瓶盖10的破坏圈122, 让封闭片121与容置部12分离,使容置空间13内的添加物50顺势滑落于瓶体40内进行混合,而主瓶盖10的限位部11呈反向朝向环形槽23底部滑动,当限位部11的镂空口 111 顶触于副瓶盖20的套合部21时,该镂空口 111受到压迫斜面222的挤压而变形,由此让主瓶盖10与副瓶盖20完全卡合固定,又该副瓶盖20的滑块221滑设于主瓶盖10的滑槽112 内,让使用者可由副瓶盖20的凹凸面211进行旋转开启,亦可由主瓶盖10的粗糙面141进行旋转开启,由此即能快速的进行添加物50的混合,而便利的达到现泡的饮用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使用状态,复请由图8所示观之,该副瓶盖20于环形槽23的套合部21面凸设有多个凸粒212,当主瓶盖10的限位部11抵靠于副瓶盖20的套合部21时, 通过主瓶盖10的限位部11挤压该凸粒212,即能提高副瓶盖20于下压后的固定效果,又另一使用状态,续请由图9所示观之,该主瓶盖10于限位部11外表面配合凸粒212而凹设有多个凹点114,又该凹点114是小于凸粒212的大小,通过凸粒212卡固于凹点114处亦能提高副瓶盖20于下压后的固定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续请由图10、图11、图12所示观之,该主瓶盖10的限位部11内壁凹设有多个滑槽112,且该滑槽112皆相互平行并贯通至镂空口 111,该副瓶盖 20于内管22外壁凸设有多个滑块221,又该滑块221顶撑于限位部11的镂空口 111处,用以形成间隔主瓶盖10与副瓶盖20间距的效果,又该限位部11于镂空口 111处并靠近滑槽 112凸设有一阻挡部115,用以限制滑块221能相对主瓶盖10旋转滑移的距离,于进行添加物50的填充时,是先将拉环30取下,再旋转副瓶盖20相对主瓶盖10滑移适当的距离,当副瓶盖20于旋转适当角度后,该滑块221受到阻挡部115的阻挡,让滑块221定位于滑槽 112的上方,即能施力下压副瓶盖20而将滑块221插入于滑槽112中,由此达到填充添加物50的功能,并让主瓶盖10与副瓶盖20能同步旋转,另该拉环30于朝向主瓶盖10面处同轴向凸设有多条相互平行的补强条32,通过补强条32提高拉环30的抗压能力。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一)该副瓶盖20是以内管22 滑设于主瓶盖10的容置空间13中,而主瓶盖10的限位部11则相对滑设于副瓶盖20的环形槽23内,当施力于副瓶盖20而向主瓶盖10方向推动时,该内管22是以滑移方向推开破坏圈122,另该限位部11的镂空口 111受到压迫斜面222的挤压而相互卡固,由此达到快速混合添加物50的功能,并由压迫斜面222与镂空口 111处形成防漏与固定,用以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二)该主瓶盖10于限位部11处形成有滑槽112,而该副瓶盖20于内管22 处形成有滑块221,利用滑块221滑设于滑槽112处,使主瓶盖10与副瓶盖20之间不会产生相对旋转,由此能由副瓶盖20端直接控制主瓶盖10的旋紧与放松,用以提高其实用性; (三)本实用新型是以内管22的冲力推破该破坏圈122而形成混合添加物50的效果,是故该主瓶盖10的容置部12与封闭片121可为一体成型,并于容置部12与封闭片121之间连接有较薄的破坏圈122,由此提高容置部12的密封效果,让封闭片121不易受摇晃或碰撞而自行脱离,由此提高存放时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实用新型内容, 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当符合专利法相关法条的规定。[007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容置添加物的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主瓶盖,该主瓶盖的一端管状形成有一限位部,并于限位部处形成有一镂空口,该主瓶盖向另一端延伸有一容置部,而容置部与限位部相通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该容置部的底端处一体成型形成有一封闭片,又该封闭片于容置部之间环状间隔有一破坏圈,该限位部与容置部之间延伸有一环绕容置部的螺转部,另该限位部靠近螺转部处环形凸设有一阻挡环;一副瓶盖,该副瓶盖形成有一套合部并用以套设于主瓶盖的限位部,该副瓶盖于套合部内向容置空间延伸有一内管,又该内管与套合部之间互相间隔有一环形槽并用以闪避主瓶盖的限位部,另该内管于连接套合部的一端环状设有一压迫斜面;以及一拉环,该拉环是连接于副瓶盖的套合部并抵顶于主瓶盖的螺转部,该拉环内端形成有一凸环并用于勾住阻挡环,由此保持主瓶盖与副瓶盖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容置添加物的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该主瓶盖的限位部内壁凹设有多个滑槽,且该滑槽皆相互平行并贯通至镂空口,该副瓶盖于内管外壁凸设有多个滑块,又该滑块是配合滑设于滑槽中,由此让主瓶盖与副瓶盖能同步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容置添加物的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该主瓶盖的限位部内壁凹设有多个滑槽,且该滑槽皆相互平行并贯通至镂空口,该副瓶盖于内管外壁凸设有多个滑块,又该滑块是顶撑于限位部的镂空口处,用以形成间隔主瓶盖与副瓶盖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容置添加物的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该限位部于镂空口处并靠近滑槽凸设有一阻挡部,用以限制滑块能相对主瓶盖旋转滑移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容置添加物的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该拉环于朝向主瓶盖面处同轴向凸设有多条相互平行的补强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容置添加物的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该螺转部朝向容置部形成有内螺纹,由内螺纹将主瓶盖螺设于一瓶体的瓶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容置添加物的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该副瓶盖于环形槽的套合部面凸设有多个凸粒,通过主瓶盖的限位部挤压该凸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容置添加物的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该副瓶盖于环形槽的套合部面凸设有多个凸粒,该主瓶盖于限位部外表面配合凸粒而凹设有多个凹点,又该凹点是小于凸粒的大小,由凸粒卡固于凹点处。
9.根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容置添加物的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该副瓶盖于内管自由端形成有一斜切口,且该斜切口用于挤压主瓶盖的破坏圈并推开封闭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可容置添加物的饮料瓶盖,其包括有一主瓶盖的一端管状形成有限位部,另一端延伸有容置部,且该容置部的底端处一体成型形成有封闭片,一副瓶盖形成有套合部并用以套设于限位部,该副瓶盖延伸有一内管,又该内管与套合部之间互相间隔有一环形槽并用以闪避限位部,另该内管于连接套合部的一端环状设有压迫斜面,一拉环连接于副瓶盖的套合部并抵顶于主瓶盖的螺转部,另于取下拉环后能以下压方式令内管推开封闭片,由此达到开启容置空间的效果,用以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
文档编号B65D51/28GK202163716SQ20112004744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4日
发明者郭永昌 申请人:博赐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