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溢出分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970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溢出分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发器,尤其是一种操作方便,使用简单的防溢出分发器。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一种情况,就是把东西从一个容器中倒出,如做饭时的用油、洗衣服时倒出的洗衣液、零食中的瓜子、茶叶等等,有液体状,有固体颗粒,也有粉末状,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是根据经验,手动控制倒出量,这种方法非常粗糙,很难把握好度, 不小心还会造成溢出。在对待固体颗粒或者粉末时,有人选择了用手抓或者用勺子菌出,用手抓非常不卫生,用勺子菌出会增加勺子的清理问题,比较麻烦。在人们倒出东西时,尤其是液体,如油等,往往倒出后会有一部分残留在开口处, 并顺着开口处的外表面向下流,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定量地倒出容器中的物体,把握好倒出的物品的度,同时防止溢出的部分粘在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溢出分发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防溢出分发器由主体和主体上端的顶盖构成,主体上部设有一主开口,顶盖一侧顶端连接有一挡板,在主开口的下端还设置有一次开口。优选的,上述挡板盖在主体的上部主开口和次开口处。优选的,上述挡板与顶盖之间设置有曲轴。优选的,上述次开口孔径小于主开口的孔径,边缘比主开口的边缘向外凸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溢出分发器,设计了两个开口,其中主开口用于倒出物品,次开口将主开口处残留的部分流到主体内,防止溢出和粘在主体外表面。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主体;2-顶盖;3-主开口 ;4-挡板;5-曲轴;6-次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的防溢出分发器,由主体1和主体1上端的顶盖2构成,顶盖2设置在主体1的上端,呈现圆柱形或者条形,主体1上部设有一主开口 3,顶盖2 —侧顶端连接有一挡板4,挡板4盖在主体1的上部主开口处。在主开口 1的下端还设置有一次开口 6。挡板 4盖在主体1的上部主开口 3和次开口 6处,能够遮挡住两个开口,在挡板4与顶盖2之间设置有曲轴5。由于主开口 3主要用来倒出物品,所以孔径较大,次开口 6孔径小于主开口 3的孔径,而为了能够接住主开口 3残留的液体等物品,次开口 6边缘比主开口 3的边缘向外凸出并且延伸一部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溢出分发器,设计了两个开口,其中主开口用于倒出物品,次开口将主开口处残留的部分流到主体内,防止溢出和粘在主体外表面。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
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
,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溢出分发器,由主体(1)和主体(1)上端的顶盖(2)构成,其特征在于主体 (1)上部设有一主开口(3),顶盖( 一侧顶端连接有一挡板G),在主开口(1)的下端还设置有一次开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出分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盖在主体(1)的上部主开口(3)和次开口(6)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溢出分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与顶盖(2)之间设置有曲轴(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溢出分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开口(6)孔径小于主开口(3)的孔径,边缘比主开口(3)的边缘向外凸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溢出分发器,由主体(1)和主体(1)上端的顶盖(2)构成,主体(1)上部设有一主开口(3),顶盖(2)一侧顶端连接有一挡板(4),在主开口(1)的下端还设置有一次开口(6)。挡板(4)盖在主体(1)的上部主开口(3)和次开口(6)处。挡板(4)与顶盖(2)之间设置有曲轴(5)。次开口(6)孔径小于主开口(3)的孔径,边缘比主开口(3)的边缘向外凸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溢出分发器,设计了两个开口,其中主开口用于倒出物品,次开口将主开口处残留的部分流到主体内,防止溢出和粘在主体外表面。
文档编号B65D47/40GK202006930SQ20112009080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励娟青 申请人:励娟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