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饮料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1639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荧光饮料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瓶。
背景技术
无论葡萄酒、香槟,还是橄榄油,这些昂贵饮品和油料都有被伪造者仿冒的可能。 传统的防伪码技术在层出不穷的造假手段前左支右绌,狼狈不堪。市场需要一种高效低价的防伪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饮料瓶防伪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瓶子。所述瓶子瓶身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布有底层和发光层。发光层为紫外荧光油墨层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层。发光层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层时,有机发光二极管层上整合了供电系统。若使用紫外荧光油墨层作为发光层,可以使用隐形紫外荧光油墨和有形紫外荧光油墨。上述发光层外部有保护层。当发光层为紫外荧光油墨层时,用紫外光源照射瓶身时,紫外荧光油墨发光,形成肉眼可辨的文字或者图形。达到防伪的效果。当发光层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层时,触发瓶身上的开关,OLED即显示预设的文字或图案,有效防伪。

图1为荧光饮料瓶表面结构;图2为荧光饮料瓶。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保护层;2、发光层;3、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结构特征、实现的技术目的和技术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 一种荧光饮料瓶。使用玻璃作为瓶身基本材料。在饮料瓶外表面,以玻璃为底层,其上附有紫外荧光油墨层,在紫外荧光油墨层上再覆盖有保护层。紫外荧光油墨是由在油墨中加入相应的可见荧光化合物而制成的。其防伪特征是印刷品在普通光线下看不见,在紫外线下,可发出可见光波段的闪闪荧光。紫外荧光油墨有隐形和有形之分。应用紫外光(200—400nm )照射激发而发出可见光(400—SOOnm)的特种油墨,称为紫外荧光油墨。根据激发波长不同分为短波和长波。激发波长为2Mnm的称为短波紫外荧光油墨, 激发波长为365nm的称为长波紫外荧光油墨,按颜色的变化又分为无色、有色、变色三种,无色可显示红、黄、绿、蓝等颜色;有色可使原有颜色发亮;变色可使一种颜色变成另一种颜色。本实施例中采用的为隐形紫外荧光油墨,该材料为隐形材料,印刷工艺简单。该油墨印刷出隐形图案或文字,在紫外光照射厂。呈现出清晰光亮的荧光图案。色彩鲜艳。该防伪检测方便,只要有一紫外光源或验钞机即可。由于隐形荧光油墨是隐形即无色,在印刷时肉眼看不见也即无任何机器识别的跟踪标记。所以套印起来难度较大,但该种防伪隐蔽性较好,防伪力度强。实施例2 —种不锈钢制或塑料荧光饮料瓶。瓶身上带有覆膜层,在饮料瓶外表面,以玻璃为底层,其上附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层和保护层。该OLED面板厚度只有不到
0.3mm,面积为3. 5英寸,分辨率是256X64像素,足以显示常规文字和图样。由于采用了树脂做基板,相比玻璃基板来说,这种屏幕在重量方面也更轻盈,支持彩色显示的面板仅重
1.llg,单色屏幕的面板仅重0. 96g。而且可以弯曲贴附在瓶身上,降低了制造难度。这种高科技防伪装置极难伪造,防伪效果出色。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只要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或者仅仅是通过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都能作出的任何常规修改或等同变化,都落入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荧光饮料瓶,其特征在于瓶身表面从内到外,依次布有底层和发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饮料瓶,其特征在于发光层为紫外荧光油墨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饮料瓶,其特征在于发光层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层,有机发光二极管层上整合了供电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荧光饮料瓶,其特征在于发光层外部有保护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荧光饮料瓶。所述饮料瓶带有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反射荧光的荧光层,或者布有OLED发光体。在紫外线照射下,或者在暗处能显示出预设的字样和图案。
文档编号B65D85/72GK202107226SQ20112013065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
发明者郭陈诚 申请人:三江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