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活动开口的袋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8289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活动开口的袋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活动开口的袋子。
背景技术
常用的袋子是在袋体两端分别采用尼龙绳缝合,使用时,需要拆除一端的尼龙绳, 打开袋子;在二次使用袋子时需要重新缝合或直接绑合。其使用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具有活动开口的袋子,克服了以上袋子实用不方便的不足,其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使用方便,尤其可快速的多次重复使用。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活动开口的袋子,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一端采用尼龙绳缝合,所述袋体另一端设有活动开口。所述活动开口上设有尼龙搭扣,所述尼龙搭扣的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分别缝合在活动开口的两侧。所述袋体缝合一端的侧面设有进料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活动开口的袋子的有益效果是活动开口的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使用方便,尤其在二次使用时,可快速的打开或闭合活动开口,使用方便;可以反复多次使用,对企业节省成本,对社会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尤其是对不能一次性用完的物料,更是便于储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活动开口的袋子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活动开口的袋子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活动开口的袋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活动开口的袋子,包括袋体1,所述袋体1 一端采用尼龙绳2缝合,袋体1缝合一端的侧面设有进料口 3,所述袋体1另一端设有活动开口 4,所述活动开口 4上设有尼龙搭扣5,通过尼龙搭扣5可自动打开或闭合活动开口 4。所述尼龙搭扣5是由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两部分组成的联接用带织物。钩带和绒带复合起来略加轻压,就能产生较大的扣合力和撕揭力,广泛应用于服装、背包、篷帐、降落伞、窗帘、沙发套等方面。可用以代替拉链、揿钮、钮扣等联接材料。尼龙搭扣带采用锦纶做原料,由平纹地组织和成圈组织交织而成。钩带用0. 25毫米直径的锦纶鬃丝成圈,经热定形、涂胶、破勾等处理,获得硬挺直立、不易变形的勾子。绒带用锦纶复丝成圈,经热定形、涂胶处理获得直立、柔软略带疏散性的圈状结构。钩带和绒带复合起来时,硬挺的勾子很容易勾住柔软的绒圈而起搭扣作用。破勾工序是将鬃丝圈剖割成勾;涂胶是使带坯底布上经纬组织点固定、粘牢,防止搭扣带在使用时勾子拉脱和绒圈受力拉散拉长。所述尼龙搭扣5的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分别缝合在活动开口 4的两侧,活动开口 4闭合时,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扣合,活动开口 4打开时,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分开。本具体实施方式
只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具体各项权利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活动开口的袋子,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一端采用尼龙绳缝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袋体另一端设有活动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活动开口的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开口上设有尼龙搭扣,所述尼龙搭扣的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分别缝合在活动开口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活动开口的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缝合一端的侧面设有进料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活动开口的袋子,包括袋体,所述袋体一端采用尼龙绳缝合,所述袋体另一端设有活动开口;所述活动开口上设有尼龙搭扣,所述尼龙搭扣的尼龙钩带和尼龙绒带分别缝合在活动开口的两侧。其有益效果是,活动开口的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使用方便,在二次使用时,可快速的打开或闭合活动开口,使用方便;可以反复多次使用,对企业节省成本,对社会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尤其是对不能一次性用完的物料,更是便于储存。
文档编号B65D33/16GK202115813SQ20112020362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6日
发明者彭红举 申请人:彭红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