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水管卷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48287阅读:49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体水管卷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管收集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软体水管卷收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缺水情况相当严重,为实现农业的节水浇地,很多地区施行了用软体水管浇地的措施。在浇地时,需要将软体水管的一端接到机井的出水口,另一端延伸到田间地头,进行浇水作业。每将当浇完一个地块后,都需要将水管卷收起来,这样才能搬到下一地块进行浇水作业。而每次的水管收卷都是靠手工操作,既费时费力,又很难卷绕整齐,给水管的搬移带来了不便,并且还会影响到浇水作业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软体水管卷收器,以解决水管收卷操作不便和费工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软体水管卷收器,包括将水管连续叠绕成卷的卷绕机构,支撑所述卷绕机构、使之实现卷绕运动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对所述卷绕机构进行卡接定位的卡接定位机构。所述卷绕机构包括由芯杆和边杆连接组成的“巾”字形卷绕架,以及与所述卷绕架相接、控制所述卷绕架旋转的摇柄;在所述卷绕架上分别插接有左挡片和右挡片,在所述卷绕架的边杆上套接有套管。所述机架是由底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的两个侧框架所组成的框架形结构。所述卡接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侧框架顶面的卡钩,以及铰接在所述侧框架上的定位钩,所述定位钩的前端插在所述侧框架顶面的定位孔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绕软体水管的辅助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方便地卷收铺摊在田间地头上的浇水水管,既提高了收卷水管的工作效率,又减轻了工作强度,还使得成卷的水管边侧整齐,方便了搬移。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浇水作业的工作效率,满足了农业浇地的使用需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卷绕机构、机架11和卡接定位机构这三大部分。卷绕机构是活动支撑在机架11上,通过旋转将水管连续地叠绕成卷,然后还可以卸下水管,以便于水管的搬运和最后的收放。卡接定位机构设置在机架11的两个侧框架上,对卷绕机构进行卡接和定位。如图1所示,机架11是由底架以及设置在底架两边的两个侧框架所组成的一个立方形的框架结构,在侧框架上可以加设斜支板13,以对机架11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还可在机架11上固定一块座板3,以实现坐姿操作。卡接定位机构包括卡钩7和定位钩6这两个部分。两个卡钩7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框架的顶面,对卷绕架起到后方阻挡的作用。两个定位钩6的后端分别铰接在两个侧框架上,两个定位钩6的前端可下插到侧框架顶面上的定位孔2中,由此对卷绕架起到前方限位的作用。通过这种后阻挡和前限位,即可使卷绕架定位在机架11上。而在拉开定位钩6之后,就可将卷绕架从机架11上拿开,便于成卷水管从卷绕架上撤出。卷绕机构是由一根芯杆8和两根边杆4焊接成的一个“巾”字形的卷绕架,摇柄12 设置在卷绕架的一边,与卷绕架的芯杆8可以是整体弯制而成的一体结构。安装时,是先在卷绕架上插上左挡片5,再在卷绕架的两根边杆4上分别套上套管10,最后在芯杆8上插上右挡片9,这样就可形成一个卷管用的卷绕机构。将该卷绕机构通过卡接定位机构安装在机架11上之后,即可进行卷管操作。为方便卷绕架在机架上的旋转操作,可在芯杆8上加装一个垫片1,以避免卷绕架与侧框架内侧面的刮蹭。
权利要求1.一种软体水管卷收器,其特征是,包括将水管连续叠绕成卷的卷绕机构,支撑所述卷绕机构、使之实现卷绕运动的机架(11),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11)上、对所述卷绕机构进行卡接定位的卡接定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水管卷收器,其特征是,所述卷绕机构包括由芯杆(8)和边杆(4)连接组成的“巾,,字形卷绕架,以及与所述卷绕架相接、控制所述卷绕架旋转的摇柄(12);在所述卷绕架上分别插接有左挡片(5)和右挡片(9),在所述卷绕架的边杆(4)上套接有套管(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体水管卷收器,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1)是由底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架上的两个侧框架所组成的框架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体水管卷收器,其特征是,所述卡接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侧框架顶面的卡钩(7),以及铰接在所述侧框架上的定位钩(6),所述定位钩(6)的前端插在所述侧框架顶面的定位孔(2)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体水管卷收器,其结构包括将水管连续叠绕成卷的卷绕机构,支撑所述卷绕机构、使之实现卷绕运动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对所述卷绕机构进行卡接定位的卡接定位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绕软体水管的辅助机械,利用该装置可以方便地卷收铺摊在田间地头上的浇水水管,既提高了收卷水管的工作效率,又减轻了工作强度,还使得成卷的水管边侧整齐,方便了搬移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满足了农业浇地的使用需要。
文档编号B65H54/12GK202107378SQ20112020357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6日
发明者宋洪立 申请人:宋洪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